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分享:几档颇有影响力的“综N代”节目,爆红几季之后,随着核心嘉宾们的退出,似乎也难逃所谓其自带的“魔咒”和“宿命”,逐渐陷入困境。深思细想,我们发现,其实形成“魔咒”的原因不在于其节目本身,而在于组织节目的处事方式。因循守旧,缺少定位,懒于创新,是许多“综N代”节目逐步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任何个人或集体组织,都不能奢望一劳永逸,因为时代在发展,任何老本都无法“啃”到永远。只有结合时代的特点与自身的优势,不断开拓创新,重新注入“活水”,我们才能在人生或事业的“马拉松”中永葆活力。(特约教师: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戊戌中学 陈平英)
最近综艺圈的话题围绕着“换血”打转。
几档颇有市场基础的“综N代”节目,都因为核心嘉宾的离开,而大量输入新鲜血液:《奔跑吧》“跑男团”,邓超、陈赫、鹿晗和王祖蓝退出,一连溜了4员大将,让这档综艺近乎“整容”;《向往的生活》“大华”刘宪华宣布因身体原因退出;《极限挑战》“男人帮”也没了孙红雷和黄渤……
部分经历人员调整的“綜N代”节目,未能交出“逆风前行”的答卷,第一期即受到不同程度的diss。细看网友的评价,口碑的不如意,不仅因为“换血”这一个表面原因。“综N代”陷于舒适区,“内耗”严重,日显疲态……深层弊病一一暴露。人员“换血”,不过是掀开了最后一层遮布,警醒骄傲而自嗨的主创团队:所谓的爆款,没你想象的那么“能打”。
“综N代”这一词,用来描述连续播出N季、富有市场号召力的综艺节目。当大家提起这个概念时,往往带有赞许的意味,在头部资源厮杀激烈的当下,这档综艺不是昙花一现,还能看见可期的未来,有能耐去赢得观众“长情”的青睐。
然而,“综N代”也是一个极为冷酷无情的风评坐标轴。以综艺的季数为横坐标,以每一季综艺的网络评分为纵坐标,最终“N季”播下来,一笔连成口碑折线图,结果很是令人唏嘘。例如某一两档看似霸屏四五年的明星真人秀,其实评分逐年一路下滑;有的王牌综艺在“急速坠落”中,或于某一季勉强挣扎“挽尊”,但基本无力逃离“低分区”。
“综N代”似乎自带一种“魔咒”和“宿命”。
“综N代”如衣裳,一方面很挑人,一方面也被人挑。
在“综N代”挑人这个方面,内耗,是最大隐患。
回望一些“综N代”的生长路径,第一季一炮打响,给予团队无限信心,接下来试图把更多当红一线艺人拉进来。持续注入新鲜血液无可厚非,但许多“综N代”忽略了综艺定位、模式与不同艺人的匹配程度,“硬拗”错的人,徒增消耗。
而有的综艺为了增强艺人的形象“记忆点”,为其策划标签鲜明的人设,如吃货、好男人、女汉子、撒糖CP……很可能与本人真实习性、气质都相距甚远。毕竟综艺带有日常生活气味儿,是相对呼吁艺人流露真性情的空间,硬拗人设,无异于让艺人强行演一个新角色。这种干巴巴的表演,观众不接受。
关于“综N代”被人挑,为何有的节目走了三季无碍,往后就一蹶不振?懒于创新破解,是导致其备受诟病的原因。
而创新破解,必须契合自身“成长基因”。
所以,与其说“综N代”的“魔咒”难破,不如说这本就是一场劳心劳力的马拉松。国内综艺做到第二三季保持好评如潮并不难;如果坚持做到四季及以上,大家则会向你投以“高处不胜寒”的怜悯目光——登高必跌重,祝你好运。
综艺这件衣裳,人挑它,它挑人。如若旧了,或遇不上对的人,再美艳你也只能忍痛丢掉。
杨贺勤摘自《中国青年报》
最近综艺圈的话题围绕着“换血”打转。
几档颇有市场基础的“综N代”节目,都因为核心嘉宾的离开,而大量输入新鲜血液:《奔跑吧》“跑男团”,邓超、陈赫、鹿晗和王祖蓝退出,一连溜了4员大将,让这档综艺近乎“整容”;《向往的生活》“大华”刘宪华宣布因身体原因退出;《极限挑战》“男人帮”也没了孙红雷和黄渤……
部分经历人员调整的“綜N代”节目,未能交出“逆风前行”的答卷,第一期即受到不同程度的diss。细看网友的评价,口碑的不如意,不仅因为“换血”这一个表面原因。“综N代”陷于舒适区,“内耗”严重,日显疲态……深层弊病一一暴露。人员“换血”,不过是掀开了最后一层遮布,警醒骄傲而自嗨的主创团队:所谓的爆款,没你想象的那么“能打”。
“综N代”这一词,用来描述连续播出N季、富有市场号召力的综艺节目。当大家提起这个概念时,往往带有赞许的意味,在头部资源厮杀激烈的当下,这档综艺不是昙花一现,还能看见可期的未来,有能耐去赢得观众“长情”的青睐。
然而,“综N代”也是一个极为冷酷无情的风评坐标轴。以综艺的季数为横坐标,以每一季综艺的网络评分为纵坐标,最终“N季”播下来,一笔连成口碑折线图,结果很是令人唏嘘。例如某一两档看似霸屏四五年的明星真人秀,其实评分逐年一路下滑;有的王牌综艺在“急速坠落”中,或于某一季勉强挣扎“挽尊”,但基本无力逃离“低分区”。
“综N代”似乎自带一种“魔咒”和“宿命”。
“综N代”如衣裳,一方面很挑人,一方面也被人挑。
在“综N代”挑人这个方面,内耗,是最大隐患。
回望一些“综N代”的生长路径,第一季一炮打响,给予团队无限信心,接下来试图把更多当红一线艺人拉进来。持续注入新鲜血液无可厚非,但许多“综N代”忽略了综艺定位、模式与不同艺人的匹配程度,“硬拗”错的人,徒增消耗。
而有的综艺为了增强艺人的形象“记忆点”,为其策划标签鲜明的人设,如吃货、好男人、女汉子、撒糖CP……很可能与本人真实习性、气质都相距甚远。毕竟综艺带有日常生活气味儿,是相对呼吁艺人流露真性情的空间,硬拗人设,无异于让艺人强行演一个新角色。这种干巴巴的表演,观众不接受。
关于“综N代”被人挑,为何有的节目走了三季无碍,往后就一蹶不振?懒于创新破解,是导致其备受诟病的原因。
而创新破解,必须契合自身“成长基因”。
所以,与其说“综N代”的“魔咒”难破,不如说这本就是一场劳心劳力的马拉松。国内综艺做到第二三季保持好评如潮并不难;如果坚持做到四季及以上,大家则会向你投以“高处不胜寒”的怜悯目光——登高必跌重,祝你好运。
综艺这件衣裳,人挑它,它挑人。如若旧了,或遇不上对的人,再美艳你也只能忍痛丢掉。
杨贺勤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