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有意识读些“深”一点的书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通读,估计有些同学拿起这本书,翻几页,会觉得难,读不下去。以前课文是一篇一篇地教,现在要读整本,又是很少接触过的学术专著,感到难,属于“正常反应”。
  《乡土中国》的确有点难。这是社会学的经典论著,学术性强,即使这方面的专家,读起来也要费一番心思的,何况我们中学生?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对于当今许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那样遥远,农村的学生也未见得就不感到陌生,这也会造成阅读障碍。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
  选择某一本书,必须先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书,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以及应当采取怎样的阅读姿态与方法。像《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性论著,一般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专业阅读,目的性强,往往要带着专业的问题去和书“对话”,吸收或者质疑其中的观点。第二种是普通的非专业的阅读,主要是充实知识,拓展眼界,提升素养。两种阅读并非截然区分,有交叉,但各自的阅读取向与方法有所不同。教材中“整本书阅读”所要求我们的,主要是第二种读法,旨在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知识面,因此标准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些体验和印象,就可以了。如果还能探索一下阅读这类书的门径,甚至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探究,那就更好。网络阅读容易碎片化,而整本书阅读可以“磨性子”,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老师可以给一些阅读方法的建议,主要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没有必要和单篇课文教学那样精雕细刻,也没有必要布置很多“活动”和“任务”。阅读可以促进写作,但读书又不能处处指向写作,也不要老是想着考试,那会败坏读书的兴趣。好的办法就是在老师指导下给自己设定一个大致的计划,打“歼灭战”,集中一段课外时间读完,即使在一些具体的论述上不是很懂,也不要紧,不必死抠,无须步步为营。
  閱读社会科学论著,宜“粗读”与“细读”结合,先“粗”后“细”。第一步,先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旨。可以看序跋,看出版介绍及相关评论,大致清楚作者和写作背景,看他为何要做这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既然是“粗读”,那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法,把全书快速过一遍。每个章节的开头或者结尾可多留意,那里往往会提出观点;看到那些阐述观点或者定义概念的句子,可能比较重要,顺手就圈画下来;其他部分则可以一目数行,“扫描”过去,大致的意思能懂,就往下读,别停留。这样蹦蹦跶跶读完全书,“第一印象”有了,有些疑点和兴趣点呈现了,阅读的期待自然也发生了。“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
  “粗读”之后,就进入了“细读”,主要是分析性阅读,在整个阅读中占大头的,要花更多的精力。“细读”时最要紧的,是“抓概念”。比如,《乡土中国》中的就有“乡土社会”“礼治秩序”“差序格局”“无为政治”等等概念,“细读”时要作为重点去“抓”。“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
  《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抓住”。社会科学论著一般都附有“内容简介”,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前面也会有“摘要”和“关键词”,其中都会标示出核心概念,方便我们去“抓”。更重要的,是要在正文的阅读中时时留意概念。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论析,等等。凡是提出概念或者定义概念的句子,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要顺手圈画下来。读完全书,回头再看那些圈画和琢磨过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排列一起,这就如同有了一张阅读的“线路图”。
  阅读社科类论著,最费功夫的,还要厘清其论证理路。《乡土中国》十三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分论点”,诸多“分论点”汇聚并支撑起层级更高的主旨论点。每读完一章,合上书,把内容过过脑子,想一想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最好还能用书中的一两句话或者自己的语言小结一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小结”不容易,这需要化繁为简,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但这种训练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养成很有效果。
  《乡土中国》原来是作者上课的部分讲稿,带有“通论”性质,但没有写成面面俱到的教科书,也没有满足于陈述一般知识,而把重点放到与学术界既有的观点“对话”,带出问题与新的见解,这就是论述。其论述特别重视做的是两件事:一是质疑与“对话”,对既有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二是“命名”,在阐述自己的发现或见解时,给出一个“定论”,或者是自成一说的“说法”。阅读时可以挑选其中一二,重点琢磨分析,主要看其论证的逻辑推理。
  读《乡土中国》一般都会对其中大量民俗调查案例感兴趣,但不要满足于“猎奇”,还应当注意观察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费孝通的“拿手好戏”是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以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材料一经筛选提炼,典型性和代表性凸显,就往“现象级”提升,以便进入理论分析的层次。该书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吸收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站位和厚重的学术分量,而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没有任何理论的炫耀。
  《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好书就是这样,总能引起无尽的思考。
其他文献
针对青霉素药物及乳制品中致敏杂质青霉噻唑酸( PEOA)的特异性分离分析,采用表面印迹聚合法,以青霉噻唑酸为模板分子,制备青霉噻唑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PEOA-MIPs)。通过静态吸附、吸
休闲是种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目前我国正在兴起休闲文化下的乡村旅游。逢年过节或是周末约上亲朋好友、三五知己,找一个城市周边的乡村,去自驾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游
报纸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企业的融资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而在供应链金融发展阶段企业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出现了与之不匹配的情况,文章旨在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
号称“三天速成”“零基础拿证”的培训机构,以及无数资质存疑的小儿推拿师,打着保健旗号非法行医,可依据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进行规制。$$据《新京报
报纸
第三次工业革命促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并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的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应该以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管理,保障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水污染和内涝灾害,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报纸
当前在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定性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厘清与明确的问题。实践中,一些案件应当定性为互联网金融犯罪而没有认定,一些案件在此罪与彼罪之间摇摆不定、做法不一。
报纸
曹雪芹说他写作《红楼梦》的辛勤过程是“十年辛苦不寻常”,今人也常用“十年磨一剑”来评说一部沉潜多年方告成书的著作,但是这两句话都不足以形容《苏轼全集校注》这部皇皇大
报纸
<正> 今春非典肆虐之际,各保险公司反应迅速,理赔及时,纷纷推出自己的非典保险产品及相应的服务。北京保险业虽然表现出非凡的应对能力,但不得不进一步深思:处于一个备受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