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古诗文远比小学更复杂,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尚停留在小学阶段,所以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初中古诗文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积极渗透趣味元素,改进教学的方法与形式,争取构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力课堂,从而让学生得到快乐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活力课堂;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175
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华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得到广泛的喜爱和认同。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其具体表现就是以古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元素大量涌进语文教材,为学生打开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门。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能使古诗文课堂沉浸在沉闷、无趣的氛围中,而是要极力体现古诗文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1.引入视频资源,构建精彩情境
传统文学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传统,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积极向现代化靠拢,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文化魅力。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给学生构造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和学习观念发生变化,当知识通过教材和黑板呈现出来时,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疲惫感。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引入视频资源,借此构建现代化的精彩情境,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诗文,并提问道:“你从这首诗能感受到曹操的哪些情感?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在学生探讨一阵后,我给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然后我借助多媒体播放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登山赋诗的片段。视频中呈现了巍峨耸立的碣石山,奔腾不息的海浪,繁茂的草木等诗中景象,曹操便在这样一副雄伟壮丽的景象中独自吟诗,展现出一代枭雄伟岸的气质和宽广的胸襟。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视频所吸引,并能够通过视频所创设的历史情境来体会诗人的意气风发和雄心壮志。可见,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引入视频资源,是提升课堂活力,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的可行之法。
2.加强合作竞争,激发学习动力
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是各学科教学最常使用的,它对维持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最主要的就是,这一模式容易造成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易使学生形成消极萎靡的学习状态,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的干预,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可以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时,鉴于课文篇幅短小,且内容活泼有趣,我便让学生合作探究。首先,我指导学生科学分组,并展示以下探究任务:
(1)熟读课文,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字词进行注音释义;
(2)逐字逐句翻译全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的故事。
然后,我给学生展示评分机制,借此强化探究活动的竞争性。在我的激励下,学生马上开始探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小组的荣誉,每名学生都能主动承担小组分配的任务,并积极查阅资料,以获取更多学习资源。而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我让各组展现学习成果,我进行指导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并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
3.渗透传统文化,营造古典气息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很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书法、国画、戏剧、古典音乐等元素成为很多人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生活中磅礴的生命力。而古詩文虽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由于它的内容晦涩难懂,且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难以得到学生的喜爱。然而,古诗文却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渗透学生喜爱的传统文化元素,借此营造古典气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望岳》一课时,我便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幅以这首诗为题材的国画作品。有的画作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直观地呈现出来,有的画作则描绘诗人站立在山顶上俯瞰群山的画面,不仅体现了泰山傲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不怕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与豪情。通过画作的呈现,能够使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更直观、具体、全面的理解。然后,我再选择一幅国画,对其进行简要鉴赏,并拓展国画的发展、分类和基本技法,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常识。而在课程结束时,我再给学生拓展以《望岳》为主题的书法作品,以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思考现实意义,提升教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广博精神,并且善于发展和变化,有着与各个时代相契合的特质,这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但是,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经验不足,文化素养较低,他们暂且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所以对于古诗文,难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为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诗文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拓展和深度探究,让学生思考古诗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课之后,我先让学生总结文中三种花所代表的精神品质,然后我提问道:“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也曾经历官场沉浮,他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写下了《爱莲说》。那么这篇文章对我们来说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深思,经过一番探讨,有学生表示:“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并不仅仅适用于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人。我们作为初中生,生活环境比较单纯,但依然会遇到很多诱惑,比如路上捡到贵重物品,考试时不小心看到答案等等,这时我们要学习莲花精神,知道可为与不可为之事,争取做个正直、高洁之人。”通过这种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长学生为人处世的智慧,进而提升古诗文的教育价值。
总之,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积极融入现代化、趣味化的元素,极力呈现古诗文生动有趣的面貌,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活力,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吴雪梅.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39+241.
[2]倾贞.初中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的初探[J].农家参谋,2017(12):145.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活力课堂;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175
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华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得到广泛的喜爱和认同。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其具体表现就是以古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元素大量涌进语文教材,为学生打开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门。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能使古诗文课堂沉浸在沉闷、无趣的氛围中,而是要极力体现古诗文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1.引入视频资源,构建精彩情境
传统文学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传统,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积极向现代化靠拢,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文化魅力。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给学生构造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和学习观念发生变化,当知识通过教材和黑板呈现出来时,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疲惫感。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引入视频资源,借此构建现代化的精彩情境,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诗文,并提问道:“你从这首诗能感受到曹操的哪些情感?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在学生探讨一阵后,我给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然后我借助多媒体播放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登山赋诗的片段。视频中呈现了巍峨耸立的碣石山,奔腾不息的海浪,繁茂的草木等诗中景象,曹操便在这样一副雄伟壮丽的景象中独自吟诗,展现出一代枭雄伟岸的气质和宽广的胸襟。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视频所吸引,并能够通过视频所创设的历史情境来体会诗人的意气风发和雄心壮志。可见,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引入视频资源,是提升课堂活力,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的可行之法。
2.加强合作竞争,激发学习动力
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是各学科教学最常使用的,它对维持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最主要的就是,这一模式容易造成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易使学生形成消极萎靡的学习状态,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的干预,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可以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时,鉴于课文篇幅短小,且内容活泼有趣,我便让学生合作探究。首先,我指导学生科学分组,并展示以下探究任务:
(1)熟读课文,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字词进行注音释义;
(2)逐字逐句翻译全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的故事。
然后,我给学生展示评分机制,借此强化探究活动的竞争性。在我的激励下,学生马上开始探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小组的荣誉,每名学生都能主动承担小组分配的任务,并积极查阅资料,以获取更多学习资源。而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我让各组展现学习成果,我进行指导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并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
3.渗透传统文化,营造古典气息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很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书法、国画、戏剧、古典音乐等元素成为很多人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生活中磅礴的生命力。而古詩文虽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由于它的内容晦涩难懂,且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难以得到学生的喜爱。然而,古诗文却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妨适当渗透学生喜爱的传统文化元素,借此营造古典气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望岳》一课时,我便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幅以这首诗为题材的国画作品。有的画作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直观地呈现出来,有的画作则描绘诗人站立在山顶上俯瞰群山的画面,不仅体现了泰山傲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不怕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与豪情。通过画作的呈现,能够使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更直观、具体、全面的理解。然后,我再选择一幅国画,对其进行简要鉴赏,并拓展国画的发展、分类和基本技法,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常识。而在课程结束时,我再给学生拓展以《望岳》为主题的书法作品,以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思考现实意义,提升教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广博精神,并且善于发展和变化,有着与各个时代相契合的特质,这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但是,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经验不足,文化素养较低,他们暂且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所以对于古诗文,难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为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诗文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拓展和深度探究,让学生思考古诗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课之后,我先让学生总结文中三种花所代表的精神品质,然后我提问道:“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也曾经历官场沉浮,他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写下了《爱莲说》。那么这篇文章对我们来说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深思,经过一番探讨,有学生表示:“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并不仅仅适用于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人。我们作为初中生,生活环境比较单纯,但依然会遇到很多诱惑,比如路上捡到贵重物品,考试时不小心看到答案等等,这时我们要学习莲花精神,知道可为与不可为之事,争取做个正直、高洁之人。”通过这种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长学生为人处世的智慧,进而提升古诗文的教育价值。
总之,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积极融入现代化、趣味化的元素,极力呈现古诗文生动有趣的面貌,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活力,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吴雪梅.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39+241.
[2]倾贞.初中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的初探[J].农家参谋,2017(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