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应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在乡村振兴中开好局、起好步,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正确处理“有效衔接”与“全面振兴”的关系。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全面振兴的基础。一方面,要在帮扶政策上求“稳”。根据“过渡期”的总体安排,保持扶贫政策、帮扶力量稳定,同时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和跟踪帮扶机制,确保“苗头性”问题、“个体化”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解决。另一方面,要在帮扶举措上求“变”。根据镇情村情户情实际,改变固有的帮扶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变普惠性政策为指向性政策,变帮扶性政策为奖励性政策,更好激发脱贫户发展内生动力,引导农民持续增收。
  正确处理“立体提升”与“重点支撑”的关系。必须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来立体提升,把产业振兴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位置。一方面,要切实做好产业提质的文章。紧跟市场导向,坚持走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现代精细农业,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全力做好融合发展的文章。既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农旅融合、工农融合的路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也要把产业发展与乡村面貌提升、基础条件改善等融合起来,立体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的关系。在坚持整体推进的同时,必须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作为基本原则,走差异化的工作路子。一方面,要在目标确定上体现差异性。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实现分档分级推进。把部分底子薄、条件差的村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把部分基础好、条件好的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实行滚动推进、动态调整,推动乡村振兴更加精准、更切合实际。另一方面,要在推进措施上体现差异性。充分考虑各村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综合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在资金安排、项目谋划、产业培育上进行侧重分配,在考核标准、力量摆布等方面进一步细化量化差异化,真正做到因村施策、因地制宜。
  正确处理“刷新颜值”与“提升气质”的关系。要把提升农民群众好精神、好风气、好形象的“气质”和乡村房好、路好、村好的“颜值”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乡村面貌、精神风貌同步提升。一方面,扎实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统筹抓好生态建设、基础建设,以“幸福屋场”“微田园”“小组团”为抓手,打造千村千貌、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让广大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另一方面,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拓展深化“村规民约”“格言治家”“家庭文明档案”等活动,大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让乡村振兴“表里如一”“秀外慧中”。
  正确处理“党政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在党政为主导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把农民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让农民群众唱主角。一方面,积极发挥党委政府的作用,做好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要素支持“三农”,引导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重点在机制建立、基础配套、公共服务延伸、产业谋划等领域发挥作用,让乡村振兴有方向、有资源、有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选择,不搞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多采用引导、示范、扶持的方法凝聚农民群众力量,多采用生產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让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更好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作者系中共石门县委书记)
其他文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省网信战线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学好用好光辉灿烂的百年党史,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力量,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统领,紧紧
“三高四新”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进入新发展阶段锚定的新坐标新定位。地方人大应当立足自身职能,認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三高四新”战略法治需求,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创造性地做好地方立法工作,以高质量立法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地方立法工作,是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法治保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怀化市鹤城区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扎实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为推动现代化新鹤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突出一个“政”字,做到讲政治、守规矩。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政法机关的第一属性,履行政法职责永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