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熏染的缺失,不但影响了中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更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呢?从作者身上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从词句运用,诗词意境入手,挖掘传统文化的意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挖掘;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视、网络、电子书刊杂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可学生接触的事物越丰富,视野越宽阔,学生的思想、精神、人格方面的素养却显得更匮乏了。我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学生缺少传统文化的底蕴熏染,是有很大关系的。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熏染的缺失,不但影响了中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更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和高尚情操的培养。然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从作者身上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中国文学史中涌现的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又大都是思想家或者爱国者。这些民族的精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身世浮沉雨打萍”,仍百折不挠,孜孜以求强国富民理想的实现。远者如屈原,“哀民生之多艰”,为实现理想 “虽九死其犹未悔”。中远者如苏轼、辛弃疾、陆游,即便自身遭遇凄惨,依然矢志不移,始终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或发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叹;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心系民族安危,甘愿“提携玉龙为君死”;或年少时便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大志,尽管屡遭投降派的打击,晚年被朝廷弃之山野,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再近些有龚自珍、丘逢甲、梁启超、谭嗣同,他们有的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的为外寇强夺、肢解中华国土而悲歌一曲,“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有的目睹国家积贫积弱,讴歌少年中国,满怀激情地寄希望于中国少年,展望“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壮阔前景;有的为变法维新而血洒刑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外,还有学生耳熟能详的二十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的豪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霸气,“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无不启发学生深思:“我是炎黄子孙的一员,我能为民族的振兴做些什么?”。
  这些值得敬仰,可歌可泣的人物身上,无不闪耀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弥足珍贵的中华民族精神瑰宝的灿烂光芒,从这些作者身上去挖掘民族精神,是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的培养学生爱国、坚贞等思想教育最重要的一环。
  二、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在学习《香菱学诗》《杨修之死》《范进中举》等课文时,教师可以从这些课文的故事情节入手,挖掘并向学生渗透《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整部著作的传统文化内涵。我们在香菱学诗的情节中,可以学习她勤奋刻苦、对艺术的痴迷及精神的追求。而杨修之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白即使才华横溢,也不可以恃才放旷,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的道理。从范进中举的戏剧性过程中我们又可读出作者对当时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的认识。这些都可以在进入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培养学生认真刻苦、谦虚谨慎等传统美德。
  三、从词句运用,诗词意境入手,挖掘传统文化的意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占有很大部分,而经典的诗句,往往都是一些极简单平常的词语构成,所以从词句入手,渗透文化背景与哲理境界的方式是中学语文教学最常用的。但如果我们只分解其词性,把本身的词义解释相加,是无法欣赏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从而获得不可言之情、不可述之理的曲径通幽式的意会的。如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词语,都是一些孤立的描写景物的名词性词语,不能表达明确的思想感情,而同“断肠人”这个词语联系一起,就像化学元素一样相互作用,组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义群,启示读者感情与理性的想象与联想,融汇成暮秋夕照下凄清苍凉的意境,传示出游人思乡萦怀的情调。曹操的《观沧海》前六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如果把每句解开,只能表现大海的一些景色特点,但把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昂扬奋发的精神融进诗中,就赋予诗句雄浑苍劲的风格,开阔辽远的意境,豪迈奔放的气势。这种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赋予词义、句子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展示词语本身符号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大得多的语境意义、审美意义、文化意义,这正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使命。
  中学语文教材精心选编了上百篇诗文佳作,涉及忠贞爱国、治国修身、大公无私、孝敬父母、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通过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中学生掌握祖国无比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脉搏,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对经典文本的吟咏诵读、参悟体认之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真谛和境界,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它极有可能影响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希望可以互相交流,提高学生朗读兴趣,让朗读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兴趣;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朗读的过程是个感知、享受的过
【摘 要】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起着引导、示范、熏陶、感染的主导作用。班主任应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关键词】学生 知识 品德    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起着引导、示范、熏陶、感染的主导作用。班主任应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一、重视知识学习,狠抓学生纪律,确保优良的学
放射治疗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是当今口腔凳面外科临床上针对恶性肿瘤所经常采取的治疗手段,而前者对后者是滞存在在着有害影响的问题令人关注。本文综述了术前术后治疗对游离
当今社会,对于大众而言,视觉文化的传播已经习以为常.视觉文化在各种文化现象之中的异军突起,不仅是大众生活方式的变迁,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视觉文化时代纷繁
本文试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做探讨,旨在阐述该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英语教学中,通过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
nm23是引人注目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分为nm23-H1和nm23-H2两个亚型,编码具有NDPK活性的蛋白。nm23基因的mRNA、蛋白质表达下降,等位基因缺失或基因突变与恶性肿瘤的高转移潜力有关。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好发于头面部软组织的肉芽肿性病变。国内学者一直谯本病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细胞增多症为同一疾病。但近年的研究得出不同结论。本文总结了嗜酸性淋巴
目的:探讨骨科生物降解材料,聚已内酯(PCI)及其与聚乳酸(PLA)的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学方法,观察材料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小鼠体
[摘要] 文章针对高中物理难学的情况,总结了六条学习经验。只要在物理学习中正确运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可以使物理学习轻松有趣,变厌学为乐学。  [关键词] 物理学习 学习方法 创新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和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定性的东西少,定量的东西多,学习过程中还大量运用三角函数、几何知识、图像分析等数学知识,从思维方式上讲,高中物理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