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堪称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其主要内容由两部分交织而成:一部分是老人们的故事,另一部分是作者近距离对老人们的生命世界的发现。
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助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的当下,图书市场上却缺少具体关注老人群体、反映老人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图书,本书作者张大诺既有十余年关怀老人的丰富经验,又是一位颇有写作经验的编辑记者,从老人们身上的点滴“故事”入手,以大爱之心写就这本反映高危老人实际生活状况的纪实作品。《她们知道我来过》中文字生动幽默,细节感人至深,力图展现临终老人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与思维特性,并深入挖掘她们身上令人震撼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
记录生命最难记录的那一部分
对于衰老这件事,除非有一天当你真的老了,你才能真正体会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衰老是个秘密,生命越是趋于尽头,就越是一个庞大的秘密,一个共属于整个人类的秘密。更因为,最后体验到谜底的人,多已经无法表达,它就越发神秘而迷人。
而那些以各种方式去探寻这个秘密的人,是在为整个人类提供一种经验,一些体认。在这各种方式中,如本书作者张大诺一样的“临终关怀者”,其所践行的方式是非常特殊的。因为这个身份本身就带有一种纯粹意味:纯粹的生命立场,纯粹的人文角度,纯粹的心灵陪伴,这种纯粹使本书呈现出一种来自人性自身的魅力,而这一魅力的核心,也是这本书对衰老解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从关怀出发,于“真正的尊重”回归。
何为真正的尊重?
比如他说:不要称呼她们为老年痴呆症,而应该是“老年想象症”;比如他说:尊重她们的“混乱”逻辑,并且按照她们的逻辑进行思考,进而“有的放矢”地有效劝慰她们。
张大诺以一个动人的称呼去定义这些处在生命尽头的老人,他称她们为“圣徒”。
在生命能量上,她们日益萎缩,而在另一个角度,她们的将死,是某种近于神圣的行为,是给我们的活生生的悲壮的暗示、警示,以及引领。
引领我们,如何通晓自己必将到来的时光。
在我看来,这是本书最为菁华的思想,它几乎带给所有尚未步入高危之年、还在以一种无感而又遥远的目光望向人生终点的人,一种严正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曾经那些之于老人的潜念,兴许,我们都错了。只是,完全通晓这些暗示,真的不容易。
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必将成为她们,但是,只有当我们成为她们之后,我们才能体会她们丰富而玄妙的世界,然而悖论的是,体会到的时候,我们已老得无法准确详细表达。这一悖论几乎无解,除非,有一个人,可以以公益的耐心、灵性的敏感以及文笔的生动,以长达十年的时间感悟记录近百个老人深邃的世界,包括直击、挖掘她们飘忽深邃的潜意识。
如今,这个人、这本书真的出现了。如此,这本书,几乎就是在重拾人类自身的记忆,最难记忆的那部分记忆。《她们知道我来过》,在生与死的交叠之处,那些游离于生死之间的人,以及陪伴她们10年的张大诺,共同带给我们“人生深处”的谜底,那里,究竟是什么样?那里,究竟是怎样难以名状的感觉?那里,究竟可以如何被尊重与被仰望?
如此,借以上文字,对这本书中出现的每位老人,以及本书作者——表达敬意。
(亓昕/文)
离死亡最近的地方,看见光亮
“死亡”,作为人类自然生命旅程的最末一环,向来都是文学作品屡屡涉及的话题。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层层剥茧书写出一个垂死之人心理上的病态与疯狂,一个终其一生都脾性温和的主人公,因死亡的折磨变得多疑暴躁,竟使身边的亲人也生出难以遏制的厌倦与冷漠。
反观当下现实,养老与助老问题正逐渐成为热点议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刚刚建立,而人口老龄化速度日渐加快,其中尤以失去自理能力、身心极度衰老的高危老人比重增加明显。兼之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孤独、抑郁乃至厌世诸多心理问题,亟须他者提供生活上的悉心护理与精神方面的疏导慰藉。现实需要更多像张大诺一样的志愿者,如同书中所写,“我”与俄语奶奶、桔子奶奶在医院相遇,在老人们不断重复与清空的记忆间隙,渺小的个体生命一步步超越“自我”,于人类浩大且永不可逆的生命进程中前后交接,有时甚至无须任何言语交流,来自不同轨道、处于相异阶段的个体生命,竟能在交会的一瞬绽放出温暖人心的光亮。
毕竟,人类生命宛若长河一般,逝者如斯,我们每个人都是悬在时间链条上左右摇摆的纸片,于日复一日的摔打与消磨中残损以至不成模样。本书作者走到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耐心为终日缠绵于轮椅、病榻之间的高危老人,一寸寸开解生命后期积压在心底的寂寞与烦忧,引导他们去触摸与感知那片或许已经不再璀璨的光亮。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张大诺把十年如一日照料老人的点滴经验缀于文末,也使本书超越于个人体验层面的表述与感怀,成为日常生活中老人子女与志愿者们切实需要的临终关怀手册。
生命终有垂暮之时,并在行将收尾的那刻暴露出猝不及防的无助与悲凉,同时却也为尚在人生路上奔忙与跋涉的我们,预示出未来某天极为相似的现实状态。有勇气直面死亡,源自对生命发自心底的热爱与珍重,有耐心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与最大限度的尊重,无疑也是一种对生命本身最崇高、最神圣的敬意。
(李乐乐/文)
她们,即是我们自己
初夏,一个人的午后,我有幸与《她们知道我来过》邂逅。这本书,是张大诺先生历时十年,对近百位高龄老人临终关怀的记录,是志愿服务温暖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打开这本书,看到作者为老人们“量身定制”的名字:“警惕奶奶”“眼睛奶奶”“欢乐奶奶”“电视奶奶”“俄语奶奶”时,便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动着,单看这些可爱的名字,就令人充满无限遐想。作者与每一位老人之间,都有太多温暖而动人的故事。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她的手指不能主动伸缩,作者用了5分钟时间,耐心地帮她戴手套,他手把手地,把老人的手指一个一个地伸进手套里。读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身边的老人,当成“婴儿”一样呵护,老人们将会何等的幸福?
作者通过亲身陪伴的体悟和经验,呈现了这部饱含生命温度、关爱和责任的文字。所有记述,都是生命的精华,真实、生动而温暖。作者以细腻精练的笔触,把每一个老人的特点、习惯、爱好、脾气,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将自己关怀的经验和智慧,做了最恰当的“温馨提醒”,放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如此,看到这本书的人,无论是子女,还是志愿者,抑或是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士,都会从中学会并懂得,如何与高龄老人交流、相处,知道她们内心的无助和需要。
生命,如同一个轮回。我们从婴儿一点点地长大,到了老年后,又开始一点点地回归婴儿状态。试想,对婴儿的哭闹,我们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对老人的不能自理,我们是否耐心地陪伴和照顾?听婴儿的咿咿呀呀,我们会觉得如同天籁之音。对老人重复的话语,我们是否想过,听的机会越来越少呢?生命的深层关怀,并非多么复杂和难以实现。只要用心,只要有心,只要耐心,哪怕只是握握老人的手,陪老人说会儿话,即使什么也不说,只听老人重复她的那几句话,也是对她心灵的一种慰藉,对她逐渐走向生命终结的陪伴。我对作者深表由衷的敬意,一位志愿者,能够十年如一日地陪伴近百位老人,而身为子女的人们,是否用心关注过身边渐渐走向衰老的亲人呢?
(丁传红/文)
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助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的当下,图书市场上却缺少具体关注老人群体、反映老人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图书,本书作者张大诺既有十余年关怀老人的丰富经验,又是一位颇有写作经验的编辑记者,从老人们身上的点滴“故事”入手,以大爱之心写就这本反映高危老人实际生活状况的纪实作品。《她们知道我来过》中文字生动幽默,细节感人至深,力图展现临终老人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与思维特性,并深入挖掘她们身上令人震撼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
记录生命最难记录的那一部分
对于衰老这件事,除非有一天当你真的老了,你才能真正体会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衰老是个秘密,生命越是趋于尽头,就越是一个庞大的秘密,一个共属于整个人类的秘密。更因为,最后体验到谜底的人,多已经无法表达,它就越发神秘而迷人。
而那些以各种方式去探寻这个秘密的人,是在为整个人类提供一种经验,一些体认。在这各种方式中,如本书作者张大诺一样的“临终关怀者”,其所践行的方式是非常特殊的。因为这个身份本身就带有一种纯粹意味:纯粹的生命立场,纯粹的人文角度,纯粹的心灵陪伴,这种纯粹使本书呈现出一种来自人性自身的魅力,而这一魅力的核心,也是这本书对衰老解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从关怀出发,于“真正的尊重”回归。
何为真正的尊重?
比如他说:不要称呼她们为老年痴呆症,而应该是“老年想象症”;比如他说:尊重她们的“混乱”逻辑,并且按照她们的逻辑进行思考,进而“有的放矢”地有效劝慰她们。
张大诺以一个动人的称呼去定义这些处在生命尽头的老人,他称她们为“圣徒”。
在生命能量上,她们日益萎缩,而在另一个角度,她们的将死,是某种近于神圣的行为,是给我们的活生生的悲壮的暗示、警示,以及引领。
引领我们,如何通晓自己必将到来的时光。
在我看来,这是本书最为菁华的思想,它几乎带给所有尚未步入高危之年、还在以一种无感而又遥远的目光望向人生终点的人,一种严正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曾经那些之于老人的潜念,兴许,我们都错了。只是,完全通晓这些暗示,真的不容易。
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必将成为她们,但是,只有当我们成为她们之后,我们才能体会她们丰富而玄妙的世界,然而悖论的是,体会到的时候,我们已老得无法准确详细表达。这一悖论几乎无解,除非,有一个人,可以以公益的耐心、灵性的敏感以及文笔的生动,以长达十年的时间感悟记录近百个老人深邃的世界,包括直击、挖掘她们飘忽深邃的潜意识。
如今,这个人、这本书真的出现了。如此,这本书,几乎就是在重拾人类自身的记忆,最难记忆的那部分记忆。《她们知道我来过》,在生与死的交叠之处,那些游离于生死之间的人,以及陪伴她们10年的张大诺,共同带给我们“人生深处”的谜底,那里,究竟是什么样?那里,究竟是怎样难以名状的感觉?那里,究竟可以如何被尊重与被仰望?
如此,借以上文字,对这本书中出现的每位老人,以及本书作者——表达敬意。
(亓昕/文)
离死亡最近的地方,看见光亮
“死亡”,作为人类自然生命旅程的最末一环,向来都是文学作品屡屡涉及的话题。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层层剥茧书写出一个垂死之人心理上的病态与疯狂,一个终其一生都脾性温和的主人公,因死亡的折磨变得多疑暴躁,竟使身边的亲人也生出难以遏制的厌倦与冷漠。
反观当下现实,养老与助老问题正逐渐成为热点议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刚刚建立,而人口老龄化速度日渐加快,其中尤以失去自理能力、身心极度衰老的高危老人比重增加明显。兼之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孤独、抑郁乃至厌世诸多心理问题,亟须他者提供生活上的悉心护理与精神方面的疏导慰藉。现实需要更多像张大诺一样的志愿者,如同书中所写,“我”与俄语奶奶、桔子奶奶在医院相遇,在老人们不断重复与清空的记忆间隙,渺小的个体生命一步步超越“自我”,于人类浩大且永不可逆的生命进程中前后交接,有时甚至无须任何言语交流,来自不同轨道、处于相异阶段的个体生命,竟能在交会的一瞬绽放出温暖人心的光亮。
毕竟,人类生命宛若长河一般,逝者如斯,我们每个人都是悬在时间链条上左右摇摆的纸片,于日复一日的摔打与消磨中残损以至不成模样。本书作者走到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耐心为终日缠绵于轮椅、病榻之间的高危老人,一寸寸开解生命后期积压在心底的寂寞与烦忧,引导他们去触摸与感知那片或许已经不再璀璨的光亮。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张大诺把十年如一日照料老人的点滴经验缀于文末,也使本书超越于个人体验层面的表述与感怀,成为日常生活中老人子女与志愿者们切实需要的临终关怀手册。
生命终有垂暮之时,并在行将收尾的那刻暴露出猝不及防的无助与悲凉,同时却也为尚在人生路上奔忙与跋涉的我们,预示出未来某天极为相似的现实状态。有勇气直面死亡,源自对生命发自心底的热爱与珍重,有耐心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与最大限度的尊重,无疑也是一种对生命本身最崇高、最神圣的敬意。
(李乐乐/文)
她们,即是我们自己
初夏,一个人的午后,我有幸与《她们知道我来过》邂逅。这本书,是张大诺先生历时十年,对近百位高龄老人临终关怀的记录,是志愿服务温暖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打开这本书,看到作者为老人们“量身定制”的名字:“警惕奶奶”“眼睛奶奶”“欢乐奶奶”“电视奶奶”“俄语奶奶”时,便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动着,单看这些可爱的名字,就令人充满无限遐想。作者与每一位老人之间,都有太多温暖而动人的故事。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她的手指不能主动伸缩,作者用了5分钟时间,耐心地帮她戴手套,他手把手地,把老人的手指一个一个地伸进手套里。读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身边的老人,当成“婴儿”一样呵护,老人们将会何等的幸福?
作者通过亲身陪伴的体悟和经验,呈现了这部饱含生命温度、关爱和责任的文字。所有记述,都是生命的精华,真实、生动而温暖。作者以细腻精练的笔触,把每一个老人的特点、习惯、爱好、脾气,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将自己关怀的经验和智慧,做了最恰当的“温馨提醒”,放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如此,看到这本书的人,无论是子女,还是志愿者,抑或是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士,都会从中学会并懂得,如何与高龄老人交流、相处,知道她们内心的无助和需要。
生命,如同一个轮回。我们从婴儿一点点地长大,到了老年后,又开始一点点地回归婴儿状态。试想,对婴儿的哭闹,我们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对老人的不能自理,我们是否耐心地陪伴和照顾?听婴儿的咿咿呀呀,我们会觉得如同天籁之音。对老人重复的话语,我们是否想过,听的机会越来越少呢?生命的深层关怀,并非多么复杂和难以实现。只要用心,只要有心,只要耐心,哪怕只是握握老人的手,陪老人说会儿话,即使什么也不说,只听老人重复她的那几句话,也是对她心灵的一种慰藉,对她逐渐走向生命终结的陪伴。我对作者深表由衷的敬意,一位志愿者,能够十年如一日地陪伴近百位老人,而身为子女的人们,是否用心关注过身边渐渐走向衰老的亲人呢?
(丁传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