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万家庄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采用1.14 kV高压供电,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真空电磁起动器起动,设备启动方式造成启动电流大、降压大、机械冲击大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选择1.14 kV高压软起动器对该煤矿刮板输送机起动系统进行改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家庄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采用1.14 kV高压供电,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真空电磁起动器起动,设备启动方式造成启动电流大、降压大、机械冲击大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选择1.14 kV高压软起动器对该煤矿刮板输送机起动系统进行改造。
其他文献
针对401106工作面回风巷掘进过程中围岩破碎、变形量大等问题,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特征及原因,提出了顶部长短锚索+帮部短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全锚索支护后,围岩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两帮变形量稳定在400 mm,顶底板变形量稳定在380 mm,分别为原支护下围岩变形量的40%和42.2%,支护效果良好。
在处理深度神经网络这类数据密集型应用的过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间大量数据的频繁传输会造成严重的性能损耗和能量消耗,也是当前冯·诺伊曼架构最大的瓶颈.针对传统冯·诺伊曼体系架构的局限性,基于SRAM的存内计算技术将运算单元集成到内存中,支持数据的即存即算,彻底突破了冯·诺伊曼瓶颈,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计算架构.本文从体系结构的角度阐明了冯·诺伊曼架构所引起的“功耗墙”和“存储墙”问题,并给出了存内计算技术的兴起原因.文章围绕近几年国内外关于SRAM存内计算架构的研究,以其中几种经典架构为例描述了各类SR
【关键词】 非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高管薪酬契约; 持股比例; 持股市值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20-0071-08 一、引言 由于股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管理层可能会过度投资、通过粉饰报表提高薪酬、消极地管理企业侵占股东利益,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随着非控股大股东力量的崛起,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洗煤厂使用的跳汰机均存在排料煤质差、灰分多、精煤浪费严重等的问题,以白龙洗煤厂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的模型关系的模糊算法为媒介,通过实时测量水位与床层高度差,通过模糊控制器将实际差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控制排料电机转速,加快或者降低转速,调节排料速度,将跳汰室内的比例维持在最佳状态,提高精煤的质量,降低灰分的比例,增加企业的洗选效率。
与数字农业农村单项突进方案不同,金华市金东区着眼于构筑以农村土地为核心的“金地智控”平台,制定实施测土配方+精准种植+流通赋能、畜牧耳标监测、集体闲置资产集成配置首批三个多跨业务场景数字化应用,在数字政府框架的“帮农促富”应用“赛道”上闪亮起跑,取得初步成效。观察这个实践,可以发现数字化背后实施的改革创新诸多因素,因而在更高程度上体现改革担当理念和精神,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带来重要启示。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缓解矿井采掘衔接紧张局面,结合店坪煤矿9-209工作面地质背景,分析了爆破钻孔布置、巷道顶板补强支护和留巷挡矸支护参数,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矿压观测表明爆破切顶后释放了工作面采动应力,缓解了留巷围岩变形,实现了自动成巷和工作面高效安全开采。
为解决保险费率厘定中所依据的历史洪涝灾害情况、灾害经济损失值的基础数据资料不全及实地调研所需费用高等问题,本文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建立城市管网水力模型以实现洪涝灾害的淹没场景再现,得到淹没水深、淹没面积、淹没历时等洪涝淹没情况。选用灾损曲线理论计算不同重现期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经济损失值,用伽玛分布进行拟合得到期望损失值用以计算保险净费率,利用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得到风险附加费率并结合附加费率来厘定总保险费率。选择典型洪涝灾害易发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保险费率较高
唐口煤矿5305工作面开采煤层属Ⅱ类自燃厚煤层,因高地温和高地压影响使得工作面在停采撤面期间自然发火防治形势极为严峻。为快速高效地遏制5305工作面采空区内部及架间的遗煤自燃,研究采用了注惰灭火-凝胶堵漏的协同控火技术。结果表明:注惰-凝胶协同防灭火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该工作面停采期间遗煤自燃灾害。
针对长期目标跟踪过程中极易出现的目标漂移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在空间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检测器系统的长期目标跟踪算法.为了适应不同的跟踪场景,增加模型鲁棒性,加入SVM检测器和孪生网络检测器,并选择较为高效的SVM检测器作为主检测器;只有当主检测器检测失败时,才启动精度更高的孪生网络检测器检测目标,通过两个检测器的协同工作可以对当前图像进行高质量的重新检测.同时,本算法中加入自
针对2041巷掘进期间过F4断层时顶板出现破碎、局部冒漏现象,对原顶板支护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了“曲型梁棚+超前注浆锚索”联合支护。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有效控制了顶板破碎、下沉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