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和种植模式对黑土碳氮含量及玉米产量年际变化的交互效应

来源 :土壤与作物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g_y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碳(SOC)及全氮(TN)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阐明耕作方式和种植模式对土壤碳氮水平的综合效应,进而明晰作物产量的响应,可为土壤培肥、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始于2001年),探究长期免耕玉米连作(NTCC)、秋翻玉米连作(MPCC)、免耕玉米-大豆轮作(NTCS)、秋翻玉米-大豆轮作(MPCS)四种处理对黑土碳氮含量以及作物产量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耕作年限增加,NTCC和NTCS处理显著增加0~10 cm土层SOC和T
其他文献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针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生物质能源的概念入手,分析了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I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神经炎症反应的保护机制。方法利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体外神经炎症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后BV2
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是一种介于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交通方式,具有容量大、速度快、造价低和灵活方便的优势.实现由快速交通系统向轨道交通逐步升级的战略需要制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