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
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有明显的不足。一是服装企业没有真正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二是服装企业的整合没有找到清晰的方向,在市场销售受阻的情况下,一味在零售管理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强化管理和培训,未能清楚意识到企业整合是从市场新定位、商品新企划、产品新设计、供应链新创新、渠道新整合、零售新调整进行整体整合。
那么如何施行精益生产来弥补服装产业的这些不足呢?一般可从产前准备、人员培训、完善生产线等方面深化精益生产的作用。
首先,产前准备要求按照标准化作业,遵照生产的节奏时间要求。产前准备的目的就是消除学习曲线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做到在一刻钟内完成转款。有了充足的产前准备才可以做到无缝转款、做到生产流程的顺畅、做到品质的稳定。
其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是系统核心。单件流生产系统建立前,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对人员的培训。那么,如何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单件流推广前的培训是摆在每位推广者面前最为严峻的课题。为此,对企业内不同层次人员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培训方法。
再者,单件流增加很多具体要求。单件流生产线与传统意义生产线的不同也导致了其设备选取的不同。表示两者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站立式生产方式,就必然要求选取站立式的衣车。另外,在转款时必然发生工作站的移动要求选用加有滑轮便于移动的衣车。
最后,打造成熟完善的生产线。单件流现场控制表格的作用在于打造成熟完善的生产线,首先对成熟的生产线设立一系列的目标,达成这一目标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地进行改善减少偶然因素造成的生产线停顿、维持生产线生产的平稳、品质的稳定;还要通过动作的改善、设备的改善、标准动作的制定等方式降低生产线的节奏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一、中国服装企业开始应用精益生产时,员工的高流失率对精益生产的效果带来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影响生产线的平衡。精益生产要求生产线的每一个站点按照节拍来平衡生产,员工流失势必对整个产线的平衡产生影响。
(二)转款过程中的效率低。企业往往培训好员工,在上线时,员工却突然离职,导致整个生产安排出现异常,影响到最终的大货生产。
(三)培训困难。对服装箱包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更为繁重。更为头痛的是,员工刚开始熟悉了解精益的理念、方法和管理的时候,很快又离开了企业,也是很多服装箱包企业放弃精益生产的原因之一。
(四)影响精益企业文化。员工频繁流失与补充,缺乏企业的归属感和参与度,无法很好地融入精益企业的战略和体系中,精益文化和改善氛围很难建立及延续。
二、那我们如何更有效的推动精益生产
(一)转变劳动力观念。在中国,劳动力不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资源,企业要从根本上转变用工观念,把员工当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劳动力看成是长远的、比机器更为重要的固定成本。
(二)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性和创造性。精益管理的核心在现场,注重员工参与,要充分调动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引导和激励员工参与持续改善。
(三)强化精益理念和方法。很多企业简单地想到降低流失率就是加工资,事实上,最近几年企业与地区之间员工的薪水待遇差别已不明显,员工因为薪水过低而流失的比率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如果公司的薪资水平与周围工厂相差不大,员工流失很可能跟公司文化、为员工规划的职业发展通道、公司管理水平、激励机制、人文关怀、目标管理、远景共享等因素有关。
(四)完善标准化作业。既然员工流失无法避免,那么就要想办法减少员工更换后学习培训的时间。员工流失后,如何让补充上来的新员工尽快熟悉该岗位的作业?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作业的标准化:一方面,所有的作业必须标准化,标准化的要素应该包括所有与该工位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标准化的要求必须清晰、信息要易懂,确保任何一个新员工都能很容易地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白相关要素的要求和标准。
精益生产引进了制衣行业在1988年,最先在日资企业推广,通过不断的改善和进取,现国内很多制衣厂都认同并开始精益生产在制衣厂比较密集的珠三角推广改善,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小型服装企业如果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借鉴精益生产模式,必然能够完善自身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有明显的不足。一是服装企业没有真正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二是服装企业的整合没有找到清晰的方向,在市场销售受阻的情况下,一味在零售管理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强化管理和培训,未能清楚意识到企业整合是从市场新定位、商品新企划、产品新设计、供应链新创新、渠道新整合、零售新调整进行整体整合。
那么如何施行精益生产来弥补服装产业的这些不足呢?一般可从产前准备、人员培训、完善生产线等方面深化精益生产的作用。
首先,产前准备要求按照标准化作业,遵照生产的节奏时间要求。产前准备的目的就是消除学习曲线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做到在一刻钟内完成转款。有了充足的产前准备才可以做到无缝转款、做到生产流程的顺畅、做到品质的稳定。
其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是系统核心。单件流生产系统建立前,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对人员的培训。那么,如何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单件流推广前的培训是摆在每位推广者面前最为严峻的课题。为此,对企业内不同层次人员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培训方法。
再者,单件流增加很多具体要求。单件流生产线与传统意义生产线的不同也导致了其设备选取的不同。表示两者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站立式生产方式,就必然要求选取站立式的衣车。另外,在转款时必然发生工作站的移动要求选用加有滑轮便于移动的衣车。
最后,打造成熟完善的生产线。单件流现场控制表格的作用在于打造成熟完善的生产线,首先对成熟的生产线设立一系列的目标,达成这一目标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地进行改善减少偶然因素造成的生产线停顿、维持生产线生产的平稳、品质的稳定;还要通过动作的改善、设备的改善、标准动作的制定等方式降低生产线的节奏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一、中国服装企业开始应用精益生产时,员工的高流失率对精益生产的效果带来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影响生产线的平衡。精益生产要求生产线的每一个站点按照节拍来平衡生产,员工流失势必对整个产线的平衡产生影响。
(二)转款过程中的效率低。企业往往培训好员工,在上线时,员工却突然离职,导致整个生产安排出现异常,影响到最终的大货生产。
(三)培训困难。对服装箱包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更为繁重。更为头痛的是,员工刚开始熟悉了解精益的理念、方法和管理的时候,很快又离开了企业,也是很多服装箱包企业放弃精益生产的原因之一。
(四)影响精益企业文化。员工频繁流失与补充,缺乏企业的归属感和参与度,无法很好地融入精益企业的战略和体系中,精益文化和改善氛围很难建立及延续。
二、那我们如何更有效的推动精益生产
(一)转变劳动力观念。在中国,劳动力不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资源,企业要从根本上转变用工观念,把员工当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劳动力看成是长远的、比机器更为重要的固定成本。
(二)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性和创造性。精益管理的核心在现场,注重员工参与,要充分调动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引导和激励员工参与持续改善。
(三)强化精益理念和方法。很多企业简单地想到降低流失率就是加工资,事实上,最近几年企业与地区之间员工的薪水待遇差别已不明显,员工因为薪水过低而流失的比率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如果公司的薪资水平与周围工厂相差不大,员工流失很可能跟公司文化、为员工规划的职业发展通道、公司管理水平、激励机制、人文关怀、目标管理、远景共享等因素有关。
(四)完善标准化作业。既然员工流失无法避免,那么就要想办法减少员工更换后学习培训的时间。员工流失后,如何让补充上来的新员工尽快熟悉该岗位的作业?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作业的标准化:一方面,所有的作业必须标准化,标准化的要素应该包括所有与该工位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标准化的要求必须清晰、信息要易懂,确保任何一个新员工都能很容易地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白相关要素的要求和标准。
精益生产引进了制衣行业在1988年,最先在日资企业推广,通过不断的改善和进取,现国内很多制衣厂都认同并开始精益生产在制衣厂比较密集的珠三角推广改善,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小型服装企业如果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借鉴精益生产模式,必然能够完善自身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