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监督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197-01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监督的基础。财务监督的目的在于督促财务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保证财务活动合规的进行。设计科学、执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充分认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涵义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其目标是依法、合规、有序理财,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内在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是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是推进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要求。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现状
2.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财政部先后发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目前,财务监督体系主要分为:
2.2.1 内部监督
单位内部监督主要从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审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合理配置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和监督监控部门监管的范围和内容,完善内部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实现单位发展的活动进行监督。
2.1.2 外部监督
单位外部监督主要是通过人大、审计、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采取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监督。人大机构通过预算立法对财政资金进行监管,对各部门各单位的预决算法案进行审批,未经人大同意,任何单位无权任意突破预算的收支规模。
2009年5月25日,上海专员办和审计署上海特派员办联合召开了“上海地区中央预算单位预算、资产、财务监管工作会议”。在沪的106家中央预算单位,231名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分管领导、财务及审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拉开了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的序幕。一是加强了监管部门与中央预算单位的沟通,增强了监管信息的透明度,为构建和谐、顺畅、有效监管关系奠定了基础。二是进一步密切了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的合作,标志着联合监管进入新阶段。
2.2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2.2.1 是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
财务监督制度缺乏适应性、规范性和科学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产生。要想使单位的财务监督制度适合于本单位的业务情况,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增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只有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内部财务监督制度适应内部管理要求并发挥作用。
2.2.2 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部门领导对财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监督意识淡薄,只注重部门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重资金争取轻资金使用,甚至缺乏对财务监督知识的基本了解。据2005年国务院审计署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审计报告,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认为财务监督是财务部门的事,有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把关,部门财务监督制度只是写出来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使财务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2.2.3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及法律观念不强。
纵观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人员,虽然每年有进行一些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或是攻读第二学历,但往往只是为了证书和学历,考试流于形势。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惟命是从,在局部权大于法的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了很自然的现象。
3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基本思路
鉴于以上的现状,需要我们从当前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改进与完善的办法,注重工作的系统性,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监管的成效。
3.1 加快法律建设,为会计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提高《会计法》的法律地位和可操作性,附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预算法》等,建立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发挥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高效性、准确性的特点,把规范的会计工作流程编成计算机程序,并赋予相关人员以相应的权限,使会计工作自动化、流程化,减少人为操作和会计人员及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当前正在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就很好的體现了这一点。明确会计内部监督及社会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2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内外部会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的责任主体不是会计人员,而应是单位负责人。就现在的单位结构,会计部门都是隶属于单位的,会计很难发挥监督作用,即使实行了会计委派制,把会计部门从单位中独立出来,由于会计的工作环境及其周围的人际关系等,会计部门仍要对企业产生相当的依赖性。所以要加强会计监督,必须明确会计主体。
3.3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1)重视部门预算管理。
(2)重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
(3)坚持财务管理“一支笔”审批制度。
(4)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5)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3.4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无论是会计的操作还是监督都离不开会计人员,所以应加强会计人员的持续学习的意识。不仅仅是会计业务知识,而应从法律、市场、经济等各相关方面,更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行政事业单位要按《会计法》要求加强财务会计机构建设和配备财务会计人员;要切实加强财务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要严格实行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依法理财水平。要抓好财务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保持队伍相对稳定;要有计划地培养锻炼年轻的财务干部,给他们提供多种方式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财务监督在日新月异的中国经济大潮中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国家有益,对单位自身也同样有益。一个缺乏监督的单位,必然没有规则;一个没有规则的单位,必然没有后劲,也就是没有了发展前途。为了单位能健康发展,为了我国经济能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加强财务监督。
参考文献
[1] 孙天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体系的思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监督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197-01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监督的基础。财务监督的目的在于督促财务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保证财务活动合规的进行。设计科学、执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充分认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涵义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其目标是依法、合规、有序理财,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内在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是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是推进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要求。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现状
2.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的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财政部先后发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目前,财务监督体系主要分为:
2.2.1 内部监督
单位内部监督主要从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审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合理配置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和监督监控部门监管的范围和内容,完善内部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实现单位发展的活动进行监督。
2.1.2 外部监督
单位外部监督主要是通过人大、审计、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采取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监督。人大机构通过预算立法对财政资金进行监管,对各部门各单位的预决算法案进行审批,未经人大同意,任何单位无权任意突破预算的收支规模。
2009年5月25日,上海专员办和审计署上海特派员办联合召开了“上海地区中央预算单位预算、资产、财务监管工作会议”。在沪的106家中央预算单位,231名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分管领导、财务及审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拉开了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的序幕。一是加强了监管部门与中央预算单位的沟通,增强了监管信息的透明度,为构建和谐、顺畅、有效监管关系奠定了基础。二是进一步密切了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的合作,标志着联合监管进入新阶段。
2.2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2.2.1 是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
财务监督制度缺乏适应性、规范性和科学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产生。要想使单位的财务监督制度适合于本单位的业务情况,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增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只有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内部财务监督制度适应内部管理要求并发挥作用。
2.2.2 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部门领导对财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监督意识淡薄,只注重部门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重资金争取轻资金使用,甚至缺乏对财务监督知识的基本了解。据2005年国务院审计署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审计报告,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认为财务监督是财务部门的事,有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把关,部门财务监督制度只是写出来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使财务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2.2.3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及法律观念不强。
纵观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人员,虽然每年有进行一些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或是攻读第二学历,但往往只是为了证书和学历,考试流于形势。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惟命是从,在局部权大于法的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了很自然的现象。
3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基本思路
鉴于以上的现状,需要我们从当前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改进与完善的办法,注重工作的系统性,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监管的成效。
3.1 加快法律建设,为会计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提高《会计法》的法律地位和可操作性,附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预算法》等,建立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发挥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高效性、准确性的特点,把规范的会计工作流程编成计算机程序,并赋予相关人员以相应的权限,使会计工作自动化、流程化,减少人为操作和会计人员及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当前正在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就很好的體现了这一点。明确会计内部监督及社会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2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内外部会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的责任主体不是会计人员,而应是单位负责人。就现在的单位结构,会计部门都是隶属于单位的,会计很难发挥监督作用,即使实行了会计委派制,把会计部门从单位中独立出来,由于会计的工作环境及其周围的人际关系等,会计部门仍要对企业产生相当的依赖性。所以要加强会计监督,必须明确会计主体。
3.3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1)重视部门预算管理。
(2)重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
(3)坚持财务管理“一支笔”审批制度。
(4)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5)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3.4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无论是会计的操作还是监督都离不开会计人员,所以应加强会计人员的持续学习的意识。不仅仅是会计业务知识,而应从法律、市场、经济等各相关方面,更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行政事业单位要按《会计法》要求加强财务会计机构建设和配备财务会计人员;要切实加强财务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要严格实行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依法理财水平。要抓好财务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保持队伍相对稳定;要有计划地培养锻炼年轻的财务干部,给他们提供多种方式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财务监督在日新月异的中国经济大潮中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国家有益,对单位自身也同样有益。一个缺乏监督的单位,必然没有规则;一个没有规则的单位,必然没有后劲,也就是没有了发展前途。为了单位能健康发展,为了我国经济能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加强财务监督。
参考文献
[1] 孙天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