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及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摸清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地区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调研了解了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小麦田的应用情况和农户需求。在调研结果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小麦;绿色防控;调研
  中图分类号 S512.1;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60-2
  北京地区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其中,玉米是北京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几年,随着公众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在粮食作物田推广应用了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取得一定成效。
  绿色防控是将农田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整体考虑,以保障农作物生产、降低农药使用量为目的,人为的协调各种生态因素,控制田间有害生物发生的行为,符合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为加大粮食作物田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及时摸清绿色防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技术需求,2013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各区植保站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现围绕粮食作物田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1.1 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2011—2013年,北京市粮食作物病虫害年发生面积约为80万~100万hm2次。其中,小麦病虫害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白粉病等为主,玉米病虫害以玉米螟、粘虫、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等为主。粮田常见杂草包括播娘蒿、荠菜、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牵牛等。
  1.2 主要绿色防控技术 为确保粮食稳定生产,2011—2013年,全市粮田每年防治病虫草害面积约为80万hm2,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市、区植保机构在小麦、玉米田推广了多项绿色防控技术。
  1.2.1 小麦 麦田重点推广了种植包衣拌种、春季“一喷三防”技术、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等,有针对性的在抽穗期防治吸浆虫、白粉病,在扬花灌浆期防治蚜虫。其中,2013年,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首次实现全覆盖,有效降低了蚜虫、吸浆虫、白粉病等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小麦蚜虫、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4.4%、92.7%;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94.4%。另外,小麦包衣拌种技术在“春病早防,春虫早治”,控制第二年病虫害发生与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房山等9个区县的冬小麦拌种面积达到总种植面积的97.5%。
  1.2.2 玉米 2013年,全市重点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一封两杀”技术、种子包衣技术等,占总种植面积的60.4%。在这些技术中,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应用面积最大、组织实施措施最为系统、社会影响力最大。当年,顺义、房山等9个区县共释放赤眼蜂放蜂96余亿头,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51.3%。据调查,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2%以上,共減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对于控制玉米螟发生,保护首都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绿色防控物资的价格偏高 近几年,我市通过补贴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促进了赤眼蜂的推广应用,但是,在调研中发现,赤眼蜂的市场价格与农民可接受的使用成本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种植玉米收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假如完全由农户出钱购买赤眼蜂,可能会导致农户放弃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增加我市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压力。
  2.2 绿色防控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生物农药、天敌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产品。由于我市使用的多种生物农药和天敌以活菌、活虫为主,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和使用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农户对使用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位,容易导致一些生物农药和天敌无法产生预期的防治效果。以我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赤眼蜂为例,赤眼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赤眼蜂对温湿度条件有一定要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主要是依靠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来达到防治效果,而赤眼蜂在运输、储存、释放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并且,释放赤眼蜂的时机也有一定要求,过晚释放容易导致赤眼蜂找不到合适寄主而提前死亡。但是,目前,我市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的农户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农户可能会因为不正确储存、使用赤眼蜂,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二是散户种植模式容易影响防治效果。我市玉米、小麦“一家一户”的种植和防治方式大面积存在,散户种植模式导致相邻地块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种植和管理条件下,采用相同的防治方案容易造成防治效果差异大,害虫在不同农户地块间穿插为害,影响整个区域的害虫防治效果;三是政府购买依然是支撑赤眼蜂产业的重要措施。由于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户自己购买赤眼蜂的销量有限,政府购买依然是支撑赤眼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3 绿色防控物资的效果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天敌产品以“活虫”、“活卵”为主,使用效果容易受到储存环境、使用者技术掌握程度、害虫基数等因素影响,不容易客观评价防治效果。以我市赤眼蜂防效评价体系为例,目前还存在害虫卵定位困难,防效评价不够完善等多种问题需要解决,有待加强相关研究,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3 推广应用建议
  3.1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扶持机制 近几年,我市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在稳定粮食产量,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农业种植收益低,农民普遍不愿意增加投入成本,在选用农药时,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往往忽视了农药选用是否恰当,是否会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因此,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通过政府补贴引导,依然是降低农田化学农药用量的主要措施。以往我市主要依托项目资金对绿色防控物资进行补贴,然而项目具有不确定性,资金难以长期、稳定保障,一旦项目执行结束,各项绿色防控技术可能面临难以继续推进等问题。因此,在资金保障方面有待建立长效财政政策机制,将绿色防控產品、统防统治队伍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工作统筹考虑,确保工作任务和财政资金的长期稳定。
  3.2 强化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措施,提高绿色防控农产品的价格 农产品的价格是决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的重要因素。在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让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农产品优质优价,是推动玉米、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重要措施。在粮食作物中,鲜食玉米市场价格高,产品在北京地区的消化能力强,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对于提升产品品质和价格作用较为突出,是探索粮食作物农产品优质优价途径的重要突破口。
  3.3 依托资源优势,降低赤眼蜂使用成本 我市生产赤眼蜂的利润一直较低,如何降低防治成本已经成为赤眼蜂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在京农业、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整合专家资源,通过生产工艺的创新,降低整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另一方面,可根据赤眼蜂在我市的应用成效,形成典型借鉴作用,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连续几年的赤眼蜂释放和化学农药减量工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天敌栖息环境,可以形成有差别的防治方案,在部分地块减少赤眼蜂的释放量,降低防治成本。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实习教学环节是很多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最大弱点。该文立足独立学院的办学实际,分析了食品类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多层次、全程化的实习教学体系,总结了在建设体系方面的经验及不足,对其他应用型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实习教学体系;独立学院;食品类专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145-0
期刊
摘 要: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是從山西雁北地区沙棘腐木上分离获得的嗜蓝孢孔菌属的新种,这个种类具有特殊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研究对其菌丝培养条件即温度、pH值、碳源营养、氮源营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結果表明,该菌菌丝体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下30d左右可长满平皿。最适培养条件:pH为6.0,碳源为
期刊
摘 要:该研究以哈密地区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为参试品种(系),对其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最高总茎数、收获穗数3个农艺性状是影响哈密地区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当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较低、最高总茎数适中,收获穗数较高时,春小麦较易获得高产;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9.83%,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系3个为A4、A8、A14。  关键词:春小麦;
期刊
摘 要:该文针对基层烟站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普遍偏低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包括:(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质量意识;(2)加强烟叶分级技术队伍建设;(3)严格规范分级扎把操作流程;(4)严格落实收购质量目标责任制;(5)推行分站点核算管理,充分发挥烟站主体作用。  关键词:基层烟站;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
期刊
摘 要:为了配合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和仙桃市种子管理站关于引导和优化省、市品种布局,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选择好的杂交水稻品种,该研究从湖北省仙桃市种子市场收集表现好的品种,以广两优香66为对照,通过试验,选出齐优1068、全两优1号、盐两优2208等3个品种,产量高于对照,且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合在仙桃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中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仙桃市;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
期刊
摘 要:小麦是陕南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如何改变现状,推进陕南小麦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陕南小麦品种更替、演变、种植技术的进程及生产现状,分析作为小麦次适生区,存在的品种多乱、病害严重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选育适宜陕南地域的专用小麦品种,配套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促进陕南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陕南小麦;历史;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在品种和生态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采收成熟度是影响葡萄酒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含糖量越高,葡萄酒的质量越好。该研究以‘赤霞珠’、‘梅鹿辄’为试材,对成熟过程中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进行了测定,综合实验结果,建议在山西中部地区,赤霞珠于10月上旬采收,梅露辄于9月中旬采收。  关键词:酿酒葡萄;成熟特征;山西中部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期刊
摘 要:该文以四川达州青宁乡为研究区,探讨了川东平行岭谷区典型单斜山地貌构造面的水资源问题。结果表明,该类型地貌区在地质地貌、气象气候、种植结构、水利设施状况、水污染及水浪费问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水土流失以及水域污染严重,可用水资源极为匮乏。为改善此现状,建议:适当增加并合理布局蓄水、给水实施,充分利用并保护好地下水资源;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并改进灌溉技术;加强污染防治;优化政策措施。  关键词:川
期刊
摘 要:针对蕹菜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管理中多发易发的各种问题,结合商丘地区蕹菜种植情况,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时采收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解,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全生育期日光温室栽培、主茎和侧枝多次采收的栽培栽培方式,以期进一步完善蕹菜温室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农户保护地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蕹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病虫害;商丘  中图分类号 S63
期刊
摘 要:该试验通过水肥一体化先进技术,进一步验证磷酸二氢钾在冬小麦上叶面喷施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小麦抗逆性能增强,小麦生物学性状变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关键词:小麦;磷酸二氢钾;水肥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57-2  小麦作为淮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133.33万hm2,其中宿州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