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摸清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地区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调研了解了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小麦田的应用情况和农户需求。在调研结果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小麦;绿色防控;调研
中图分类号 S512.1;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60-2
北京地区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其中,玉米是北京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几年,随着公众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在粮食作物田推广应用了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取得一定成效。
绿色防控是将农田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整体考虑,以保障农作物生产、降低农药使用量为目的,人为的协调各种生态因素,控制田间有害生物发生的行为,符合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为加大粮食作物田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及时摸清绿色防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技术需求,2013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各区植保站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现围绕粮食作物田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1.1 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2011—2013年,北京市粮食作物病虫害年发生面积约为80万~100万hm2次。其中,小麦病虫害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白粉病等为主,玉米病虫害以玉米螟、粘虫、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等为主。粮田常见杂草包括播娘蒿、荠菜、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牵牛等。
1.2 主要绿色防控技术 为确保粮食稳定生产,2011—2013年,全市粮田每年防治病虫草害面积约为80万hm2,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市、区植保机构在小麦、玉米田推广了多项绿色防控技术。
1.2.1 小麦 麦田重点推广了种植包衣拌种、春季“一喷三防”技术、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等,有针对性的在抽穗期防治吸浆虫、白粉病,在扬花灌浆期防治蚜虫。其中,2013年,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首次实现全覆盖,有效降低了蚜虫、吸浆虫、白粉病等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小麦蚜虫、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4.4%、92.7%;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94.4%。另外,小麦包衣拌种技术在“春病早防,春虫早治”,控制第二年病虫害发生与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房山等9个区县的冬小麦拌种面积达到总种植面积的97.5%。
1.2.2 玉米 2013年,全市重点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一封两杀”技术、种子包衣技术等,占总种植面积的60.4%。在这些技术中,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应用面积最大、组织实施措施最为系统、社会影响力最大。当年,顺义、房山等9个区县共释放赤眼蜂放蜂96余亿头,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51.3%。据调查,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2%以上,共減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对于控制玉米螟发生,保护首都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绿色防控物资的价格偏高 近几年,我市通过补贴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促进了赤眼蜂的推广应用,但是,在调研中发现,赤眼蜂的市场价格与农民可接受的使用成本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种植玉米收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假如完全由农户出钱购买赤眼蜂,可能会导致农户放弃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增加我市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压力。
2.2 绿色防控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生物农药、天敌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产品。由于我市使用的多种生物农药和天敌以活菌、活虫为主,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和使用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农户对使用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位,容易导致一些生物农药和天敌无法产生预期的防治效果。以我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赤眼蜂为例,赤眼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赤眼蜂对温湿度条件有一定要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主要是依靠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来达到防治效果,而赤眼蜂在运输、储存、释放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并且,释放赤眼蜂的时机也有一定要求,过晚释放容易导致赤眼蜂找不到合适寄主而提前死亡。但是,目前,我市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的农户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农户可能会因为不正确储存、使用赤眼蜂,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二是散户种植模式容易影响防治效果。我市玉米、小麦“一家一户”的种植和防治方式大面积存在,散户种植模式导致相邻地块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种植和管理条件下,采用相同的防治方案容易造成防治效果差异大,害虫在不同农户地块间穿插为害,影响整个区域的害虫防治效果;三是政府购买依然是支撑赤眼蜂产业的重要措施。由于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户自己购买赤眼蜂的销量有限,政府购买依然是支撑赤眼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3 绿色防控物资的效果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天敌产品以“活虫”、“活卵”为主,使用效果容易受到储存环境、使用者技术掌握程度、害虫基数等因素影响,不容易客观评价防治效果。以我市赤眼蜂防效评价体系为例,目前还存在害虫卵定位困难,防效评价不够完善等多种问题需要解决,有待加强相关研究,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3 推广应用建议
3.1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扶持机制 近几年,我市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在稳定粮食产量,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农业种植收益低,农民普遍不愿意增加投入成本,在选用农药时,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往往忽视了农药选用是否恰当,是否会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因此,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通过政府补贴引导,依然是降低农田化学农药用量的主要措施。以往我市主要依托项目资金对绿色防控物资进行补贴,然而项目具有不确定性,资金难以长期、稳定保障,一旦项目执行结束,各项绿色防控技术可能面临难以继续推进等问题。因此,在资金保障方面有待建立长效财政政策机制,将绿色防控產品、统防统治队伍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工作统筹考虑,确保工作任务和财政资金的长期稳定。
3.2 强化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措施,提高绿色防控农产品的价格 农产品的价格是决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的重要因素。在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让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农产品优质优价,是推动玉米、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重要措施。在粮食作物中,鲜食玉米市场价格高,产品在北京地区的消化能力强,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对于提升产品品质和价格作用较为突出,是探索粮食作物农产品优质优价途径的重要突破口。
3.3 依托资源优势,降低赤眼蜂使用成本 我市生产赤眼蜂的利润一直较低,如何降低防治成本已经成为赤眼蜂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在京农业、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整合专家资源,通过生产工艺的创新,降低整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另一方面,可根据赤眼蜂在我市的应用成效,形成典型借鉴作用,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连续几年的赤眼蜂释放和化学农药减量工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天敌栖息环境,可以形成有差别的防治方案,在部分地块减少赤眼蜂的释放量,降低防治成本。
(责编:徐焕斗)
关键词:玉米;小麦;绿色防控;调研
中图分类号 S512.1;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60-2
北京地区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其中,玉米是北京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几年,随着公众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在粮食作物田推广应用了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取得一定成效。
绿色防控是将农田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整体考虑,以保障农作物生产、降低农药使用量为目的,人为的协调各种生态因素,控制田间有害生物发生的行为,符合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为加大粮食作物田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及时摸清绿色防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技术需求,2013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各区植保站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现围绕粮食作物田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1.1 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2011—2013年,北京市粮食作物病虫害年发生面积约为80万~100万hm2次。其中,小麦病虫害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白粉病等为主,玉米病虫害以玉米螟、粘虫、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等为主。粮田常见杂草包括播娘蒿、荠菜、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牵牛等。
1.2 主要绿色防控技术 为确保粮食稳定生产,2011—2013年,全市粮田每年防治病虫草害面积约为80万hm2,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市、区植保机构在小麦、玉米田推广了多项绿色防控技术。
1.2.1 小麦 麦田重点推广了种植包衣拌种、春季“一喷三防”技术、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等,有针对性的在抽穗期防治吸浆虫、白粉病,在扬花灌浆期防治蚜虫。其中,2013年,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首次实现全覆盖,有效降低了蚜虫、吸浆虫、白粉病等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小麦蚜虫、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4.4%、92.7%;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94.4%。另外,小麦包衣拌种技术在“春病早防,春虫早治”,控制第二年病虫害发生与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房山等9个区县的冬小麦拌种面积达到总种植面积的97.5%。
1.2.2 玉米 2013年,全市重点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一封两杀”技术、种子包衣技术等,占总种植面积的60.4%。在这些技术中,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应用面积最大、组织实施措施最为系统、社会影响力最大。当年,顺义、房山等9个区县共释放赤眼蜂放蜂96余亿头,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51.3%。据调查,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2%以上,共減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对于控制玉米螟发生,保护首都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绿色防控物资的价格偏高 近几年,我市通过补贴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促进了赤眼蜂的推广应用,但是,在调研中发现,赤眼蜂的市场价格与农民可接受的使用成本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种植玉米收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假如完全由农户出钱购买赤眼蜂,可能会导致农户放弃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增加我市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压力。
2.2 绿色防控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生物农药、天敌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产品。由于我市使用的多种生物农药和天敌以活菌、活虫为主,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和使用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农户对使用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位,容易导致一些生物农药和天敌无法产生预期的防治效果。以我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赤眼蜂为例,赤眼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赤眼蜂对温湿度条件有一定要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主要是依靠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来达到防治效果,而赤眼蜂在运输、储存、释放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并且,释放赤眼蜂的时机也有一定要求,过晚释放容易导致赤眼蜂找不到合适寄主而提前死亡。但是,目前,我市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的农户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农户可能会因为不正确储存、使用赤眼蜂,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二是散户种植模式容易影响防治效果。我市玉米、小麦“一家一户”的种植和防治方式大面积存在,散户种植模式导致相邻地块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种植和管理条件下,采用相同的防治方案容易造成防治效果差异大,害虫在不同农户地块间穿插为害,影响整个区域的害虫防治效果;三是政府购买依然是支撑赤眼蜂产业的重要措施。由于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户自己购买赤眼蜂的销量有限,政府购买依然是支撑赤眼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3 绿色防控物资的效果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天敌产品以“活虫”、“活卵”为主,使用效果容易受到储存环境、使用者技术掌握程度、害虫基数等因素影响,不容易客观评价防治效果。以我市赤眼蜂防效评价体系为例,目前还存在害虫卵定位困难,防效评价不够完善等多种问题需要解决,有待加强相关研究,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3 推广应用建议
3.1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扶持机制 近几年,我市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在稳定粮食产量,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农业种植收益低,农民普遍不愿意增加投入成本,在选用农药时,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往往忽视了农药选用是否恰当,是否会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因此,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通过政府补贴引导,依然是降低农田化学农药用量的主要措施。以往我市主要依托项目资金对绿色防控物资进行补贴,然而项目具有不确定性,资金难以长期、稳定保障,一旦项目执行结束,各项绿色防控技术可能面临难以继续推进等问题。因此,在资金保障方面有待建立长效财政政策机制,将绿色防控產品、统防统治队伍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工作统筹考虑,确保工作任务和财政资金的长期稳定。
3.2 强化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措施,提高绿色防控农产品的价格 农产品的价格是决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的重要因素。在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让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农产品优质优价,是推动玉米、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重要措施。在粮食作物中,鲜食玉米市场价格高,产品在北京地区的消化能力强,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对于提升产品品质和价格作用较为突出,是探索粮食作物农产品优质优价途径的重要突破口。
3.3 依托资源优势,降低赤眼蜂使用成本 我市生产赤眼蜂的利润一直较低,如何降低防治成本已经成为赤眼蜂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在京农业、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整合专家资源,通过生产工艺的创新,降低整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另一方面,可根据赤眼蜂在我市的应用成效,形成典型借鉴作用,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连续几年的赤眼蜂释放和化学农药减量工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天敌栖息环境,可以形成有差别的防治方案,在部分地块减少赤眼蜂的释放量,降低防治成本。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