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购文章一直是有消费意愿的网友最关注的文章类型。编辑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客也是设身处地为众网友着想,找出切入点提供定向导购信息。但是这样的导购往往只能解决一部分消费者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篇导购的重点内容将不放在具体的产品介绍,而是从头为各位网友讲解电子书,希望本篇导购能为大家选购提供帮助。
什么是电子书?
电子书的全称应为电子书阅读器,广义上来说,凡是主打阅读电子图书的手持设备都能叫做电子书。这类产品很早以前在市面上就有销售,使用的是点阵式液晶屏或者TFT屏幕。狭义上来说,只有使用电子墨水屏幕或者类似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才可以称为电子书。电子书其实早已存在,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一直没有流行起来。直到亚马逊开发出了依托于庞大电子图书销售网络的kindle电子书,才真正引爆了电子书市场。
电子墨水屏幕原理
早在1975年,施乐公司PARC的研究员Nicholas Sheridon就提出了电子纸的概念。但由于一些决策上的问题。直到1996年4月,贝尔实验室才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纸。电子纸技术也层出不穷,索尼、船井电机、惠普、飞利浦、LG、SUN化学公司(与辛辛那提大学合作)、普利司通(和千叶大学合作)等等厂商都推出了有独立技术的电子纸。但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元太的E-ink的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
电子纸的表面是一层透明材料,作为电极端使用;底部是电子纸的另一个电极,微胶囊夹在这两个电极间。微胶囊受负电场作用时,白色颗粒带正电荷而移动到微胶囊顶部,相应位置显示为白色;黑色颗粒由于带负电荷而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微胶囊底部,使用者不能看到黑色。如果电场的作用方向相反,则显示效果也相反。只要改变电场作用方向就能在显示黑色和白色间切换,组成文字或者图片显示出来。
电子书的优点
电子书的优势相比其他掌上设备尤为突出。首先是其屏幕没有闪烁,长时间阅读不会引起眼睛干涩不适。其次,超长的续航时间,由于E-ink电子纸非常省电,一次充电可翻阅几千页图书。比起传统书籍来说,电子书无疑更省空间,也更便于携带。而且电子书还可以整合音乐播放、录音等简单功能。
电子书的缺点
售价高昂,一本中端电子书的售价堪比一部高端手机或者上网本的价格,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接受。反应速度相对其他电子产品来说比较慢。用惯了反应速度以毫秒为单位的液晶屏,再看E-ink屏幕就会觉得非常慢。事实上,电子书翻页的速度,和人看书时用手翻页的速度差不多。
哪些人需要电子书?
演员。演员的工作决定了他们必须时常阅读大量的剧本等资料。如果用打印版的剧本,不但不方便携带,而且容易丢页、损坏。直接要来电子版的剧本,放在电子书中,随时可以观看,而且还不伤眼。
学生。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便是阅读,这个自不必说。如果把课本、参考资料、课外书等内容存入电子书中,可以有效减少每天的负载。而且电子书续航时间超长,完全不必担心电量问题。
图书爱好者。每天都会碰到很多人在地铁上拿着手机、PSP等设备读书。这样非常伤眼,时间长了之后难免加深近视或者得一些其他的眼科疾病。如果换成电子书的话,就可以有效保护眼睛。不过话说回来,在地铁上看书,最大的害处并不来源于TFT液晶屏,而是晃动的屏幕。所以我们建议不要在地铁上看书。
以上三类人群构成了电子书的主要消费者。由于电子书售价较高,我们不提倡为了购买电子书而节衣缩食的行为。
关于电子书你需要知道的两件事
电子墨水屏不翻页不耗电。这正是电子书超长续航时间的关键所在,一次翻页完成之后,维持屏幕的显示内容是不需要电力支持的。所以可以慢慢地阅读而完全不必担心电量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电子书的续航时间并不以小时为单位标注的原因。
电子书的屏幕显示效果由软件决定。有的电子书能显示16度灰阶,而有的只能显示4度灰阶。有些翻页后会留下上一页的痕迹,而有的却完全没有。有的消费者可能觉得这是屏幕质量的问题。其实这是由软件决定的。如果对比各厂家电子书就会发现,大厂商的电子书屏幕显示效果更好、反应更快、不留痕迹、灰度分级更多。这并不是由于大厂商有实力购买更优质的屏幕,而是由于他们有实力开发更优秀的电子书系统。这也说明了屏幕显示效果略差的电子书售价却依然很高。因为他们的成本是一样的。
电子书更环保吗?
环保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会不会伤害到地球。于是一些人决定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再购买纸质书籍。确实,制造电子书不用砍树造纸,看起来更环保。事实上以kindle为例,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为168公斤,而制造一本书的碳排放量大约在7.27公斤左右。所以,如果我们购买了电子书而没看够23本的话,不好意思,我们依然是地球杀手。电子书环不环保,还要看我们怎么使用它。
电子书为何是未来趋势?
有些网友总是不能理解电子书存在的意义。这很正常,电子书有的功能,其他的产品均可实现。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电子书的未来一片光明。现在的电子产品乍看上去像是整合度越来越高,事实上定位却越来越准确。手机将来会发展成个人网络终端,依托于网络可以便捷获得更多信息。MP4,当然是影视终端,强大的视频解码能力无可匹敌。但这两类产品都不能阻止电子书发展,就好像卡片机更小、更轻薄、使用更简单、成像效果也能满足普通用户的要求,却永远取代不了单反一样。
事实上,电子书发展趋势主要还是因为当今作家的创作方式已经改变。当年老舍、鲁迅等作家写作时用的是钢笔和稿纸。作品写成之后要邮寄到出版社审稿。纸张完全伴随着书籍出版的每一步。而现在的作家却用的是键盘,作品写成之后发电子邮件到出版社审稿。一直到出版为止,纸仅仅在最后一步才“露脸”。现在的一切出版物,其本身已经是数字化了的,但是到了最后,却又返璞归真地变成了纸张。这种现状早晚是要改变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所有出版商都采用电子版的方式出版读物,就算不印制成纸质书籍也依然能赚钱的话,那电子书籍将是出版社的首选。因为这其中的成本几乎为零,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不论出于经济学角度还是环保的角度,电子出版物都是首选。
如何选购电子书
就目前来说,购买电子书的目的有两种,看文档文件和看PDF为主的图片文件。这两种情况应该分开讨论。
文档为主的电子书选购时需要注意的东西不多。毕竟现实文字的功能现在市面上所有的电子书都非常优秀。无需关注屏幕灰阶、机身内存等参数。选购此类电子书时。应注意电子书的外形设计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建议亲自到卖场试试手感和质地。对于以看文字为主的电子书来说,易用性才是最关键的。
看图片为主的电子书选购时要注意屏幕尺寸,至少不要低于6英寸。否则看起来非常费劲。还要注意电子书是否有PDF重排功能,如果没有坚决不要购买,一定会后悔的。另外,屏幕的灰阶也不要低于8度,这样才能比较完美地体现出图片的细节。
其他功能上,能否播放音频并不重要,再说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子书都可以播放MP3格式音乐,所以这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手写输入,这项功能目前国内只有汉王的电子书才具有。总体来说,虽然并不是从始至终都有用,但是使用起来确实方便很多。WiFi/3G上网功能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当下几乎所有用户都是用电脑上网下载TXT或者其他格式的电子图书再传输到电子书中,所以无线功能形同鸡肋。
写在最后:本篇没有任何具体产品的“导购”就此结束了。希望各位网友在看完本篇之后,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购买到合适的电子书。最后,祝大家阅读愉快,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中关村在线)
什么是电子书?
电子书的全称应为电子书阅读器,广义上来说,凡是主打阅读电子图书的手持设备都能叫做电子书。这类产品很早以前在市面上就有销售,使用的是点阵式液晶屏或者TFT屏幕。狭义上来说,只有使用电子墨水屏幕或者类似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才可以称为电子书。电子书其实早已存在,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一直没有流行起来。直到亚马逊开发出了依托于庞大电子图书销售网络的kindle电子书,才真正引爆了电子书市场。
电子墨水屏幕原理
早在1975年,施乐公司PARC的研究员Nicholas Sheridon就提出了电子纸的概念。但由于一些决策上的问题。直到1996年4月,贝尔实验室才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纸。电子纸技术也层出不穷,索尼、船井电机、惠普、飞利浦、LG、SUN化学公司(与辛辛那提大学合作)、普利司通(和千叶大学合作)等等厂商都推出了有独立技术的电子纸。但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元太的E-ink的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
电子纸的表面是一层透明材料,作为电极端使用;底部是电子纸的另一个电极,微胶囊夹在这两个电极间。微胶囊受负电场作用时,白色颗粒带正电荷而移动到微胶囊顶部,相应位置显示为白色;黑色颗粒由于带负电荷而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微胶囊底部,使用者不能看到黑色。如果电场的作用方向相反,则显示效果也相反。只要改变电场作用方向就能在显示黑色和白色间切换,组成文字或者图片显示出来。
电子书的优点
电子书的优势相比其他掌上设备尤为突出。首先是其屏幕没有闪烁,长时间阅读不会引起眼睛干涩不适。其次,超长的续航时间,由于E-ink电子纸非常省电,一次充电可翻阅几千页图书。比起传统书籍来说,电子书无疑更省空间,也更便于携带。而且电子书还可以整合音乐播放、录音等简单功能。
电子书的缺点
售价高昂,一本中端电子书的售价堪比一部高端手机或者上网本的价格,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接受。反应速度相对其他电子产品来说比较慢。用惯了反应速度以毫秒为单位的液晶屏,再看E-ink屏幕就会觉得非常慢。事实上,电子书翻页的速度,和人看书时用手翻页的速度差不多。
哪些人需要电子书?
演员。演员的工作决定了他们必须时常阅读大量的剧本等资料。如果用打印版的剧本,不但不方便携带,而且容易丢页、损坏。直接要来电子版的剧本,放在电子书中,随时可以观看,而且还不伤眼。
学生。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便是阅读,这个自不必说。如果把课本、参考资料、课外书等内容存入电子书中,可以有效减少每天的负载。而且电子书续航时间超长,完全不必担心电量问题。
图书爱好者。每天都会碰到很多人在地铁上拿着手机、PSP等设备读书。这样非常伤眼,时间长了之后难免加深近视或者得一些其他的眼科疾病。如果换成电子书的话,就可以有效保护眼睛。不过话说回来,在地铁上看书,最大的害处并不来源于TFT液晶屏,而是晃动的屏幕。所以我们建议不要在地铁上看书。
以上三类人群构成了电子书的主要消费者。由于电子书售价较高,我们不提倡为了购买电子书而节衣缩食的行为。
关于电子书你需要知道的两件事
电子墨水屏不翻页不耗电。这正是电子书超长续航时间的关键所在,一次翻页完成之后,维持屏幕的显示内容是不需要电力支持的。所以可以慢慢地阅读而完全不必担心电量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电子书的续航时间并不以小时为单位标注的原因。
电子书的屏幕显示效果由软件决定。有的电子书能显示16度灰阶,而有的只能显示4度灰阶。有些翻页后会留下上一页的痕迹,而有的却完全没有。有的消费者可能觉得这是屏幕质量的问题。其实这是由软件决定的。如果对比各厂家电子书就会发现,大厂商的电子书屏幕显示效果更好、反应更快、不留痕迹、灰度分级更多。这并不是由于大厂商有实力购买更优质的屏幕,而是由于他们有实力开发更优秀的电子书系统。这也说明了屏幕显示效果略差的电子书售价却依然很高。因为他们的成本是一样的。
电子书更环保吗?
环保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会不会伤害到地球。于是一些人决定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再购买纸质书籍。确实,制造电子书不用砍树造纸,看起来更环保。事实上以kindle为例,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为168公斤,而制造一本书的碳排放量大约在7.27公斤左右。所以,如果我们购买了电子书而没看够23本的话,不好意思,我们依然是地球杀手。电子书环不环保,还要看我们怎么使用它。
电子书为何是未来趋势?
有些网友总是不能理解电子书存在的意义。这很正常,电子书有的功能,其他的产品均可实现。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电子书的未来一片光明。现在的电子产品乍看上去像是整合度越来越高,事实上定位却越来越准确。手机将来会发展成个人网络终端,依托于网络可以便捷获得更多信息。MP4,当然是影视终端,强大的视频解码能力无可匹敌。但这两类产品都不能阻止电子书发展,就好像卡片机更小、更轻薄、使用更简单、成像效果也能满足普通用户的要求,却永远取代不了单反一样。
事实上,电子书发展趋势主要还是因为当今作家的创作方式已经改变。当年老舍、鲁迅等作家写作时用的是钢笔和稿纸。作品写成之后要邮寄到出版社审稿。纸张完全伴随着书籍出版的每一步。而现在的作家却用的是键盘,作品写成之后发电子邮件到出版社审稿。一直到出版为止,纸仅仅在最后一步才“露脸”。现在的一切出版物,其本身已经是数字化了的,但是到了最后,却又返璞归真地变成了纸张。这种现状早晚是要改变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所有出版商都采用电子版的方式出版读物,就算不印制成纸质书籍也依然能赚钱的话,那电子书籍将是出版社的首选。因为这其中的成本几乎为零,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不论出于经济学角度还是环保的角度,电子出版物都是首选。
如何选购电子书
就目前来说,购买电子书的目的有两种,看文档文件和看PDF为主的图片文件。这两种情况应该分开讨论。
文档为主的电子书选购时需要注意的东西不多。毕竟现实文字的功能现在市面上所有的电子书都非常优秀。无需关注屏幕灰阶、机身内存等参数。选购此类电子书时。应注意电子书的外形设计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建议亲自到卖场试试手感和质地。对于以看文字为主的电子书来说,易用性才是最关键的。
看图片为主的电子书选购时要注意屏幕尺寸,至少不要低于6英寸。否则看起来非常费劲。还要注意电子书是否有PDF重排功能,如果没有坚决不要购买,一定会后悔的。另外,屏幕的灰阶也不要低于8度,这样才能比较完美地体现出图片的细节。
其他功能上,能否播放音频并不重要,再说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子书都可以播放MP3格式音乐,所以这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手写输入,这项功能目前国内只有汉王的电子书才具有。总体来说,虽然并不是从始至终都有用,但是使用起来确实方便很多。WiFi/3G上网功能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当下几乎所有用户都是用电脑上网下载TXT或者其他格式的电子图书再传输到电子书中,所以无线功能形同鸡肋。
写在最后:本篇没有任何具体产品的“导购”就此结束了。希望各位网友在看完本篇之后,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购买到合适的电子书。最后,祝大家阅读愉快,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中关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