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個人資料保護形同虛設?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防控期間,大數據為有效追蹤疫情動態、精準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疫情爆發初期,特區政府迅速規定了各娛樂場所、公共場所等實行嚴格的個人資料登記,至5月初“澳門健康碼”橫空出世,一時之間使用人數達至是十餘萬人。透過“澳門健康碼”,特區政府實現從入境到社區管理的全覆蓋、全程追蹤,更有效實施新冠肺炎常態化管理。
   疫情期間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採集一部分個人資料,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公共場所對個人資料登記,起到了有效追蹤疫情動態、精準防控的作用,於疫情控制功不可沒,為防疫工作架設堅實可靠的防疫堡壘。與此同時,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健康碼、個人資料登記等必定存在數據資料隱私方面的風險。
   早前,珠海市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專項工作組辦公室發佈通告,取消1名拒不配合健康管理服務的內地輸澳勞務人員豁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資格。通告指出內地輸澳勞務人員曾某某,因擁有珠海居民身份證取得暫不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豁免資格。其於5月14日簽署承諾書,聲明“入境後不離開廣東,如本人不再返回澳門,入境14天後方可離開廣東省”。5月23日曾某某從澳門入境珠海,5月24日乘坐飛機從珠海前往天津,5月25日乘坐飛機從天津返回珠海。對於頂風作案、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作出處理是無可否非的,但隨之瘋傳而來的“案犯”曾某某其人包括身份證、詳細住址、電話、藍卡等資料全部被粗暴起底,並且在一些自媒體快速傳播。在本身受長時間封關影響引發普遍戾氣的憤慨的輿論面前,曾某某因為資料被洩露而直接受到的騷擾、辱罵甚至威脅等攻擊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早前很多勞務公司、勞務仲介,為配合內地僱員通關準備,採集了大量外僱的資料,內容包括姓名、證件編號、所屬公司、家庭住址、電話等重要資料。本為申請通關所準備,但其中一家勞務公司的工作人員不慎將載有個人資料的文件直接發到人員複雜的微信群裏,造成個人資料被大量下載。
   這一系列個人資料被洩露的案例,引發許多市民對自己資料安全的擔憂,如何管理這些個人資料,確保其安全可靠,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毋庸置疑,當類似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到來時,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借助任何工具手段去幫助他們保持健康、保持方便正常的生活,因此,在隱私和健康之間,人們自然會選擇健康。個人資料登記是公民為了防疫而作出的隱私資料讓渡。故而在疫情期間,廣大市民暫時犧牲了隱私,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盡到了義務。
   對個人而言,可以讓渡部分隱私,但絕不容讓渡資料安全。否則,侵害的是公民權益,消解的是社會信任。對於收集來的數據、資料,如果在已經達到目的後不立即刪除,甚至將其用於其他和原本收集目的無關的行為,同樣是對用戶隱私的侵犯,不符合世界主流的用戶數據隱私保護慣例的精神。目前官方部門還沒有將在疫情期間提取的數據的合規處置作出規範和說明。尤其圍繞疫情防控提取工作,很大程度上聚焦於收集和使用,沒有重視數據刪除的重要性。
   在全國兩會期間,內地互聯網巨頭、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提交了一份“加強對疫情防控相關的個人資料保護”的提案,建議相關部門統籌聯動、做好對疫情相關個人資料的管理以及疫情後的資料處置工作。一是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採集的個人資料設立退出機制。二是加強對已收集數據的規範性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數據洩露、濫用風險。三是研究制定特殊時期的公民個人資料收集、存儲和使用的標準和規範。这些對於疫情下的澳門亦同樣是一大借鑒。
   “沒有隱私的地方就沒有尊嚴”。儘管澳門早已制定了《個人資料保護法》,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只要是與某個身份已確定或可確定的自然人相關的所有資料,包括聲音和影像,都屬於個人資料,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某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甚至由閉路電視對其拍攝的影像等,只要能作出識別的,就屬於個人資料的範疇。同時對個人資料的處理都有相應的規範要求,規定包括對資料的收集、登記、編排、保存、改編或修改、復原、查詢、使用,或者以傳送、傳播或其他通過比較或互聯的方式向他人通告,以及資料的封存、刪除或者銷毀等。這些行為都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但時代在變化,社會環境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複雜,個人資料由面對面的直接傳遞經紙面的轉移走向間接的數位化流轉,個人資料的管理價值和商業價值與日俱增,對個人資料的竊取和濫用手段更多樣更具隱蔽性。如何切實履行好個人資料保護的義務,如何防範個人資料洩露等等,這些都需要在實際中體現,而不是讓法律條文形同虛設,真正讓我們在享受資訊科技帶來一切便利的同時,使個信資料、私隱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澳門/ 遠山)
其他文献
因應疫情發展,特區政府為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發展,先後推出穩經濟保就業措施,以及 100億抗疫基金,有關措施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政府進一步幫扶自由職業者、企業、僱員,增強社會對經濟恢復的信心,亦體現政府急民所急,以民為主的施政理念。   然而疫情變化迅速,特別全球疫情至今未能明朗,北京最近又出現一些疫情,令人擔憂,等等情況都為社會恢復帶來不穩定因素,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月至4月本地失業率為2
期刊
6月30日是不平凡的日子,註定載入史冊。在香港回歸23周年前夕,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於當日上午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佈,自公佈之日起施行。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制定的。   這部法律共6
期刊
新屆政府上任以來,重視加大公共資產監督工作,年初成立了公共資產監督規劃辦公室,社會普遍關注特區政府優化及完善對公共資本企業的監管,強化問責機制,增加運作透明度。近期,民航局官網公佈將氹仔客運碼頭部分設施改建澳門國際機場輔助候機樓計劃。初階段將分流至少4間航空公司作日常運營,配備12至16個值機櫃臺及4個登機口,面積相當於氹仔客運碼頭候船區面積的四分之一,每年可接待150萬至200萬航空旅客。引起坊
期刊
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已為許多國家所驗證的普遍規律。澳門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之一,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比例已達14.6%。進入老齡化社會,隨之而來的是龐大的長者多方面需求、社會保障負擔加大、勞動力減少以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不管社會對“老齡化”的概念和現實持何種態度,終究都要清晰地看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會影響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需要全社會
期刊
這種公共資產的轉移做法合理合法嗎?當中會產生哪些問題?有哪些顯見的問題要解決?需否透明化?   澳門民航政策研究學會唐繼宗理事長:我認為,不能用資產轉移的說法形容這個安排,實現氹仔碼頭和機場設施公共空間共享,是所涉基建設施空間使用權的重新規劃,加上地理位置毗連,為打造海空聯運創造有利條件。   一方面,我們看到,疫情影響下,全球民航需求大減,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不斷推進,澳門進一步融入灣區市
期刊
新一屆特區政府2020年度政府施政報告中,特首賀一誠將公共行政改革列為首要工作,提出“推進行政改革,提升治理水平”,按照“先立後破”策略,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包括:加強公共行政改革頂層設計、優化部門架構設置、整合部門、強化和改善跨部門合作機制、理順公共行政授權體制、完善公職招聘制度、重組行政部門等等,令人振奮。  公共行政所存在的問題及困局不僅僅上述而已,回歸後,本澳公共行政改革持續進行了差不多
期刊
2020年,新冠病毒襲擊全球,造成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經濟不確定性,令風險資金轉向更加安全的避險資產,現貨黃金創下十年最佳表現,金價累計上漲逾370美元,漲幅約25%。疫情全球持續肆虐,世界經濟深陷衰退泥潭,全球政府已紛紛推出大量貨幣刺激措施以支持經濟,目前各國央行並沒表示在今年加息,貨幣刺激措施雖可提振經濟,但也會引發通脹上升;另外,美國與全球緊張的貿易關係,與伊朗地緣政治分歧,以
期刊
氹仔碼頭一成設施及空間撥給機場,能為碼頭分擔哪些問題?對碼頭的運營帶來正面的影響?還是微不足道?對機場未來發展有何意義?   澳門民航政策研究學會唐繼宗理事長:氹仔碼頭由最初規劃到落成啟用,歷時十年,落成後卻出現部份設施閒置,造成公帑浪費。隨著未來跨境陸上交通運輸的進一步完善,若僅依賴海上客運需求,氹仔碼頭的發展前景將遇較大風險。民航業所提供是生產性服務,儘管全球旅遊業恢復不會很快出現,不過,隨澳
期刊
人口老齡化是全球的趨勢,澳門亦是如此,它不僅意味著勞動力的老去、養老金受到影響,更意味著經濟轉型以及社會環境變革的需求。但老齡化並非一個負面的名詞,大家不應該視為洪水猛獸。我們可以視之為全澳居民要面對的一種挑戰,通過恰當的政策組合,動員家庭、政府、社會和企業的提高認識,共同參與,配合特區政府的長者政策,積極迎接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我相信澳門社會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好這一挑戰。  社團助力,細化長者服務
期刊
對氹仔客運碼頭及澳門機場未來的出路各有何建議?現有多個客運碼頭是否需要整合?氹碼剩餘空間有否必要給政府其他部門、社會機構使用?   澳門民航政策研究學會唐繼宗理事長:一個地區的發展,對外交通是否便利顯得很重要。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澳門的經濟發展重心離不開博彩及旅遊服務出口,這就需要依賴跨境交通運輸服務,氹仔碼頭部份設施併入澳門機場共享資源,是為打造更有效率的海空聯運系統,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