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其余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68-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模式备受老师们青睐,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被更多老师所应用,通过实践检验,这种方式对于我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真正实现了课堂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这种模式既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原来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一、基本特点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团队的优势,大家集思广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每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和具体的责任范围。教师在这里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要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好教学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就为所有同学提供了同等平台,提高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基本形式
(一)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小组编排,保证每个小组的均衡性。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点、进行分工,将学生分为三层,不同层次的同学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然后将各层同学任务进行整合,完成本节课授课任务。
(二)研讨。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根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在课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课堂探究部分。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根据任务的安排给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负责记录的同学要根据大家意见进行整合做好详细记录,便于本组同学在课堂展示环节展示集体的智慧。
(三)展示。本小组同学在集体合作的前提下,在课堂展示环节将大家探讨出来答案指定具体人员进行展示,如果有遗漏,本小组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这样所有学习小组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既提高了学生课前分工学习的质量又能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原则
(一)鼓励学生进行合作
教师在这个环节要做好引导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质疑、这样才能将各个小组的智慧集中展现,这样也更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及时发现同学们学习的不足,便于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进行参与
课堂合作教学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有生生之间的互动,那么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意见的分歧,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拨,这样能使探讨达到最高效,使参与达到最有效,从而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让同学们感觉到参与的快乐,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四、具体做法
(一)做好培训
俗语说的好:“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做好培训,即学科班长、学科组长、行政组长、小组成员的培训,教师在培训中要引导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各个环节的学习中,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指导倾听
小组在讨论之后需要将本组的观点进行阐述,这一环节也是各小组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培训好全体同学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取其精华,找出漏洞,这样方能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规范表达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们在阐述时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很多学生怕自己的讨论结果说的不全面,在表达的过程中语言组织啰嗦,还有好多同学的表达出现断句、病句的情況,因此教师必须规范学生的表达。
(四)指导评价
小组在展示之后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会对大家的表现进行评价,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就是学生在展示之后其他小组会对本小组的展示进行补充,同时会对这个小组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在评价这一环节对学生做好培训。
以上就是我在这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这种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种学习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我会让这种课堂模式越来越完善,让其更好的服务于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志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63-64.
[2]范立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4,17(10):87-88.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68-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模式备受老师们青睐,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被更多老师所应用,通过实践检验,这种方式对于我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真正实现了课堂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这种模式既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原来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一、基本特点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团队的优势,大家集思广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每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和具体的责任范围。教师在这里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要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好教学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就为所有同学提供了同等平台,提高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基本形式
(一)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小组编排,保证每个小组的均衡性。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点、进行分工,将学生分为三层,不同层次的同学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然后将各层同学任务进行整合,完成本节课授课任务。
(二)研讨。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根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在课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课堂探究部分。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根据任务的安排给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负责记录的同学要根据大家意见进行整合做好详细记录,便于本组同学在课堂展示环节展示集体的智慧。
(三)展示。本小组同学在集体合作的前提下,在课堂展示环节将大家探讨出来答案指定具体人员进行展示,如果有遗漏,本小组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这样所有学习小组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既提高了学生课前分工学习的质量又能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原则
(一)鼓励学生进行合作
教师在这个环节要做好引导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质疑、这样才能将各个小组的智慧集中展现,这样也更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及时发现同学们学习的不足,便于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进行参与
课堂合作教学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有生生之间的互动,那么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意见的分歧,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拨,这样能使探讨达到最高效,使参与达到最有效,从而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让同学们感觉到参与的快乐,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四、具体做法
(一)做好培训
俗语说的好:“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做好培训,即学科班长、学科组长、行政组长、小组成员的培训,教师在培训中要引导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各个环节的学习中,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指导倾听
小组在讨论之后需要将本组的观点进行阐述,这一环节也是各小组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培训好全体同学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取其精华,找出漏洞,这样方能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规范表达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们在阐述时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很多学生怕自己的讨论结果说的不全面,在表达的过程中语言组织啰嗦,还有好多同学的表达出现断句、病句的情況,因此教师必须规范学生的表达。
(四)指导评价
小组在展示之后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会对大家的表现进行评价,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就是学生在展示之后其他小组会对本小组的展示进行补充,同时会对这个小组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在评价这一环节对学生做好培训。
以上就是我在这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这种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种学习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我会让这种课堂模式越来越完善,让其更好的服务于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志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63-64.
[2]范立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4,17(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