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CT、X线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RI、CT、X线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50例脊柱结核患者,观察患者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结果

CT对脊柱结核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65%、68.88%、72.33%,MRI对脊柱结核检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39%、79.69%、90.25%,均显著高于X线,且MRI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T,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患者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脓肿及椎管受累的检出率分别为98.00%、100.00%、94.00%、88.00%,显著高于X线及CT检查,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钙化的检出率为60.00%,显著高于X线和MRI检查(P<0.05)。

结论

X线平片检查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要表现,是诊断脊柱结核的基础方法,CT可显示病灶部位,对钙化空洞和死骨形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可清晰显示病变侵犯的软组织部位,并可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性,是早期诊断及鉴别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情况,了解耐药机制发生机制及分析耐药基因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乳腺癌患者25例,均给予新辅助化疗。经3个疗程TEC化疗方案后,检测乳腺癌耐药基因MDR1 mRNA、BCRP mRNA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新辅助化疗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剂量。方法随机选取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各200例进行研究。玉溪市人民医院使用2 mg咪达唑仑(A组)复合丙泊酚麻醉,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使用10 μg舒芬太尼(B组)复合丙泊酚麻醉。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提前3 min静脉滴注,然后再静脉滴注丙泊酚(10 mg/s)。比较两组丙泊酚注射痛语言等级评定量表评分(V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