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目的是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中学数学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开展创新教育地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放教师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创建民主、平等、友好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才能使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温室,是使学生智慧闪光、想像翱翔的基石,是学生开展交流、集思广益的保障。在拥有真诚充满温馨的课堂里,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并随时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挖掘学生创新个性,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在中学数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凡事问个为什么。
例如我在讲“函数”一节时,让学生上银行去了解银行储蓄利率的情况,然后让每个学生对每天的零花钱拟定一份理财计划,并选择零存整取或整存整取等方式对存入的本金利息进行模拟运算。
这样使学生对函数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以自主探索为载体的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的方法,锻炼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创造潜能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眼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尽可能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并联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几何图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牢固地掌握新概念。
或制作一些简单的学具,设计一些能提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图表,举行一些小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问题—解决—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使课堂教学起始于兴趣、发展于思维、高潮于创新。
2.鼓励参与,表扬学生创新。教师随时的鼓励和赞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鼓励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认识进行小组讨论,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欢快与激情四射的交流中暴露思维过程。
揭示事物本质,从而体会数学带来的喜悦和成功。表扬学生独立探索的优秀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赞赏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期待学生每一次进步和每一个超越,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身心得以发展。
3.感受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课上,采用多媒体课件能将枯燥的数学推理与计算改由动画、图片、音乐来表述,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教育技术能更快地使学生进入“问题”的探索环境,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授“平移、旋转”时,让学生运用“几何画板”任意绘制一个美丽的图案,然后通过复制,再平移(旋转),后观察、讨论,并从中得出平移(旋转)的特征。变幻的画面,精美的图案,使学生在享受数学美时其乐无穷。
借助现代教学软件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不断培养创新思维,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1.注重思维诱导,培养思维探索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设疑提问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学生经思考回答的问题正确的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回答不完善的不应马上否定,而应让学生再想一想,把问题回答的更完善或更准确,以充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敢于思维的习惯。
2.严密叙述推理,培养思维的正确性。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是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其次依赖于掌握,应用定理和公式进行推理、论证和演算。因而在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同时,能正确表述并用它们进行严密的推理,做到步步有据是正确思维的前提,而清晰明确的思维脉络,则是正确思维的保证。
3.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4.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如,求一次函数y=3x-1与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外,有意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答等具有发散性的题型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黄骅市吕桥一中)
一、解放教师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创建民主、平等、友好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才能使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温室,是使学生智慧闪光、想像翱翔的基石,是学生开展交流、集思广益的保障。在拥有真诚充满温馨的课堂里,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并随时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挖掘学生创新个性,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在中学数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凡事问个为什么。
例如我在讲“函数”一节时,让学生上银行去了解银行储蓄利率的情况,然后让每个学生对每天的零花钱拟定一份理财计划,并选择零存整取或整存整取等方式对存入的本金利息进行模拟运算。
这样使学生对函数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以自主探索为载体的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的方法,锻炼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创造潜能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眼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尽可能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并联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几何图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牢固地掌握新概念。
或制作一些简单的学具,设计一些能提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图表,举行一些小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问题—解决—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使课堂教学起始于兴趣、发展于思维、高潮于创新。
2.鼓励参与,表扬学生创新。教师随时的鼓励和赞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鼓励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认识进行小组讨论,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欢快与激情四射的交流中暴露思维过程。
揭示事物本质,从而体会数学带来的喜悦和成功。表扬学生独立探索的优秀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赞赏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期待学生每一次进步和每一个超越,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身心得以发展。
3.感受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课上,采用多媒体课件能将枯燥的数学推理与计算改由动画、图片、音乐来表述,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教育技术能更快地使学生进入“问题”的探索环境,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授“平移、旋转”时,让学生运用“几何画板”任意绘制一个美丽的图案,然后通过复制,再平移(旋转),后观察、讨论,并从中得出平移(旋转)的特征。变幻的画面,精美的图案,使学生在享受数学美时其乐无穷。
借助现代教学软件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不断培养创新思维,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1.注重思维诱导,培养思维探索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设疑提问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学生经思考回答的问题正确的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回答不完善的不应马上否定,而应让学生再想一想,把问题回答的更完善或更准确,以充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敢于思维的习惯。
2.严密叙述推理,培养思维的正确性。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是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其次依赖于掌握,应用定理和公式进行推理、论证和演算。因而在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同时,能正确表述并用它们进行严密的推理,做到步步有据是正确思维的前提,而清晰明确的思维脉络,则是正确思维的保证。
3.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4.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如,求一次函数y=3x-1与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外,有意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答等具有发散性的题型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黄骅市吕桥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