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思政课教学设计中分析“虚”和“实”的关系,并做到虚实结合,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上的“虚”,是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与方法方面的道理,要求在教学理念上突出素质化,教学方法上突出多样化,教学互动上突出导向化;教学设计上的“实”,是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授的具体内容方面要具体、实在、可行,要求研究教学对象要实,准备教学内容要实,安排教学实践要实。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设计;虚与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96-02
一 虚”“实”的辩证关系
1 实以虚为导
思政课教学设计上的“虚”,非“空虚”“虚假”之意,而是指教学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与方法方面的道理。作为思政课教师,这些道理是教学的方向性和方法论。这里的“方向性”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同。教师教学能力最主要的构成是教学方法,其内在运行靠的是思想方法,外在表现是工作方法,有方法才有能力。方法随着时代发展是层出不穷的。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关于一般方法、具体方法形成、创新、运用、发展、效果评价的规律、原则的理论。这里的“方法论”,就是关于思政课教学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原则和理论。故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实”(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需以“虚”(方向性和方法论)来加以导向,从而使“实”方向明确,收效显著。
2 虚以实为基
教学设计上的“实”,是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授的具体内容方面要具体、实在、可行。教学设计的“虚”,不论是方向性还是方法论,其着力点均要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予以体现,要使我们的具体教学对象在学习具体的教学内容过程中能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我们的学生(即教学对象)在有着共性的同时有着特殊的个性,其价值观念、思想情操、兴趣爱好等都需要在教学设计时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思政课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必须实在、可行,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重点研究。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就是在思政课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教学对象、教学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准备授课教案和讲稿的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既要对所教授的思政课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把握,梳理线索,又要对每章节每个知识点进行微观细化。故思政课教学的“虚”要以“实”为基础,为着力点。
3 虚实要结合
思政课教学设计是个系统的过程,既要有虚,也要有实。思政课教学设计既要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既要分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又要及时回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既要充分准备教学中的方法方式,又要在教学互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其在思想上的“症结”和理解上的“难点”。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但其语言表述大多是文件化的,要把它“翻译”成学生容易理解的通俗化语言,“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品德,“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路径,运用多维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思政课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要有机融合,通盘思考,系统设计,做到“虚”功“实”做,“实”功“虚”导,虚实结合。
二 教学设计的“虚”
1 教学理念上应突出素质化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故在教学理念上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核心目标,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掌握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关注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在关注“教”的针对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受益性。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
2 教学方法上应突出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桥梁与纽带,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关键环节。如何从问题出发,授业解惑,因材施教,这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大课题。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讲授、案例、讨论、辩论、演讲、观摩、观赏影片、自主探究等,都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也存在局限性。没有哪种教学方法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从而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 教学互动上应突出导向化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立场和方法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源和方法源。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疑释惑学生的所思所想,唤起大学生对于理论的内在需求,是思政课教学的难点。破解此难点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要强化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的现场引导,帮助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正确认识所处的社会、国家、世界,形成正确的立场、健全的理性、独立的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形成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设计的“实”
1 研究教学对象要实
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从了解和尊重教学对象入手。教学对象,就是学生。研究教学对象,就是了解学情,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所教学班级学生的专业、生源结构、性别比例、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课堂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认真考量,掌握实情。只有做到对学生基本情况心中有数,我们才能针对学生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提问方式及问题难度。要想上好一堂课,我们必须在课前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学习理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关于“职业道德”章节教学设计上,我们要重点研究教学对象的专业。如临床专业,就要着重探讨和交流医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问题。
2 准备教学内容要实
对教学内容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教学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教学内容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内容为目标服务,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程度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制约着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制约着学生发展的素质结构状况等。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还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因此,课前认真梳理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一定要求实、求严。
3 安排教学实践要实
理论引导和实践养成相结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育,让学生走进“社会”或让“社会”走进校园乃至课堂,可以深化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践教学安排上,要与大学生思想实际、专业方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在理论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实地服务、撰写报告、主题演讲、热点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学校要主动把“社会”请进学校,方便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安徽中医药大学近几年通过“安中党建大讲堂”形式,邀请了合肥市委市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的领导及大学生村官来校讲课,介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王明方.道与法——领导者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于静,刘世强.宏观把握与微观操作——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3]马文.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4]高国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克服几个难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5]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6]陈梦稀,易小文,陈章顺,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设计;虚与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96-02
一 虚”“实”的辩证关系
1 实以虚为导
思政课教学设计上的“虚”,非“空虚”“虚假”之意,而是指教学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与方法方面的道理。作为思政课教师,这些道理是教学的方向性和方法论。这里的“方向性”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同。教师教学能力最主要的构成是教学方法,其内在运行靠的是思想方法,外在表现是工作方法,有方法才有能力。方法随着时代发展是层出不穷的。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关于一般方法、具体方法形成、创新、运用、发展、效果评价的规律、原则的理论。这里的“方法论”,就是关于思政课教学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原则和理论。故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实”(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需以“虚”(方向性和方法论)来加以导向,从而使“实”方向明确,收效显著。
2 虚以实为基
教学设计上的“实”,是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授的具体内容方面要具体、实在、可行。教学设计的“虚”,不论是方向性还是方法论,其着力点均要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予以体现,要使我们的具体教学对象在学习具体的教学内容过程中能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我们的学生(即教学对象)在有着共性的同时有着特殊的个性,其价值观念、思想情操、兴趣爱好等都需要在教学设计时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思政课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必须实在、可行,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重点研究。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就是在思政课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教学对象、教学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准备授课教案和讲稿的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既要对所教授的思政课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把握,梳理线索,又要对每章节每个知识点进行微观细化。故思政课教学的“虚”要以“实”为基础,为着力点。
3 虚实要结合
思政课教学设计是个系统的过程,既要有虚,也要有实。思政课教学设计既要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既要分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又要及时回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既要充分准备教学中的方法方式,又要在教学互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其在思想上的“症结”和理解上的“难点”。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但其语言表述大多是文件化的,要把它“翻译”成学生容易理解的通俗化语言,“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品德,“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路径,运用多维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思政课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要有机融合,通盘思考,系统设计,做到“虚”功“实”做,“实”功“虚”导,虚实结合。
二 教学设计的“虚”
1 教学理念上应突出素质化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故在教学理念上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核心目标,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掌握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关注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在关注“教”的针对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受益性。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
2 教学方法上应突出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桥梁与纽带,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关键环节。如何从问题出发,授业解惑,因材施教,这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大课题。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讲授、案例、讨论、辩论、演讲、观摩、观赏影片、自主探究等,都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也存在局限性。没有哪种教学方法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从而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 教学互动上应突出导向化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立场和方法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源和方法源。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疑释惑学生的所思所想,唤起大学生对于理论的内在需求,是思政课教学的难点。破解此难点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要强化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的现场引导,帮助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正确认识所处的社会、国家、世界,形成正确的立场、健全的理性、独立的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形成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设计的“实”
1 研究教学对象要实
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从了解和尊重教学对象入手。教学对象,就是学生。研究教学对象,就是了解学情,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所教学班级学生的专业、生源结构、性别比例、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课堂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认真考量,掌握实情。只有做到对学生基本情况心中有数,我们才能针对学生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提问方式及问题难度。要想上好一堂课,我们必须在课前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学习理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关于“职业道德”章节教学设计上,我们要重点研究教学对象的专业。如临床专业,就要着重探讨和交流医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问题。
2 准备教学内容要实
对教学内容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教学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教学内容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内容为目标服务,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程度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制约着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制约着学生发展的素质结构状况等。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还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因此,课前认真梳理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一定要求实、求严。
3 安排教学实践要实
理论引导和实践养成相结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育,让学生走进“社会”或让“社会”走进校园乃至课堂,可以深化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践教学安排上,要与大学生思想实际、专业方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在理论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实地服务、撰写报告、主题演讲、热点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学校要主动把“社会”请进学校,方便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安徽中医药大学近几年通过“安中党建大讲堂”形式,邀请了合肥市委市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的领导及大学生村官来校讲课,介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王明方.道与法——领导者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于静,刘世强.宏观把握与微观操作——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3]马文.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4]高国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克服几个难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5]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6]陈梦稀,易小文,陈章顺,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