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应秉承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地方需要的具有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文章分析了影响工程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包括对工程教育观念理解狭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欠合理、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去工化”现象严重等方面,进而对相关方面进行了改革。
[关键词]工程能力 地方工科院校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亚娟(1981- ),女,河南漯河人,桂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管理;神显豪(1980- ),男,广西南宁人,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EMS技术、工程教育教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3-0038-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质量,工程科技人员对工程教育体系评价不高。根据2007年对工程科技人才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1.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要;52.4%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工程专业学生质量一般。①学校教育中的工程教育学术化倾向严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难以满足其后续发展的需要。地方工科院校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要秉承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对于地方院校来说,一方面,“地方性”是根本属性,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都应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展开,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其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应用性”是其目标属性,其目标是培养能将工程原理和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工程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地方院校如何以地方经济建设、行业发展为依托,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二、影响工程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地方理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二是从工程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跨学科合作的协调和合作能力;四是人文素养、文字表达及应用能力等方面。但在现实中,对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有许多影响因素。
1.工程教育观念理解狭隘。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地方高校进行了改革,但多流于形式,有的改革只是在课程设计时增加了实践、实习课时数,甚至仅强调实践和实习环节。所谓“工程”,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践经验来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开发对社会有用产品的实践活动。所谓“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自觉自我的行为。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地将实践和动手能力等同起来。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由于各高校所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特点等各不相同,每类高校甚至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不同的分工。②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所需的工程人才而制定,在许多高校向综合型大学转型时,一方面,工科院校以外的其他院校不断增设工学类专业;另一方面,工科院校不断增加文学类、哲学类等相关专业,学校的师资、经费投入等的分流势必削弱学校的工科性,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工科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企业却招不到工程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人才。
3.工程背景师资薄弱。工科院校工程技术教育需要既熟悉业务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但工科院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去学校任教,缺乏应有的工程能力,而且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具备多种素质或能力。虽然许多工科院校都积极引进企业、行业专家或学者介入学校教育教学,但实际效果不大。
4.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欠合理。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是课程设置的两个主要方面。就课程结构而言,现行的课程结构相对陈旧,部分高校无法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从前沿性、综合化、适用性等多角度研究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并将其付诸实践。就课程内容而言,一方面,现有的工科院校课程内容仅限于对已有工程理论和原理的阐述,缺少对现实工程实践热点问题的研究,偏重书本理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专业性过强,缺乏多学科、跨学科相关知识的交叉以及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及人格发展。
5.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高校虽然设置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为加强工程实践环节的训练工程建设了实践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但并未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教学计划展开,与生产实习脱节,工程应用性不强。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校内用于工程实践的教学场地及部分教学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有些学校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却没有教师懂得使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在校外,由于经费、管理、责任等方面的原因,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数层次较低、深度不够,工程实践变成了参观实习,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初衷有较大差距。
6.考核评价“去工化”现象严重。考核评价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途径,其体系也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高校的考核评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教师的考核评价方面,许多学校缺乏对教师工程能力的考核,现有的评价系统更侧重考核教师的论文、专著、基金项目等科研量,对教师如何实施工程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缺乏明确的指标。在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大多数工科院校的工程专业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工程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缺乏工程意识。 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首先,地方工科院校要确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大工程观”之“大”指系统综合性,强调打破学科壁垒,将工程涉及的各种知识、方法、观念和能力,以及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因素系统整合到一起,使培养对象具有整体的知识体系;“大工程观”之“工程”指工程实践性,即让工程教育从侧重理论研究的教育教学模式回归到重视工程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对象提供实践机会。其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自主性、创造性,既体现了实践的本质,也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特性。要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最后,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工科院校要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致力于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能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此外,除了本专业所涉及的工程技术外,还应涉及法律、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领域的知识。在设定整个教学目标时,要注重理念和实践、知识与能力、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2.挖掘教师的工程潜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地方工科院校教师的资源和工程实践经验少,工程意识不强,对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校内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教学骨干定期送到企业单位培训、锻炼,参与工程实践。同时,可以邀请企业专家、骨干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等,通过多种途径开发教师的工程潜力,努力培养既熟悉业务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互动的方式,引进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工程师、一线管理者开设讲座,解决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缺乏实践能力师资的现实问题,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3.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整体过于专业化,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知识的纵向延伸,灵活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差。课程设置不但要以工程科学、技术为主,还要兼顾经济、文化等方面。因此,可以将相关专业涉及的全部课程在横向上分为“基础理论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实践训练模块”等课程组群,认真研究并搭建各组群的相互支撑关系;在纵向上对本科一年级学生实行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对二年级以上的本科生实行基于“宽、专、交”的整合培养,逐渐形成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课程体系。
4.加强产学合作,实现校企互动。针对学校内部教师工程能力较弱、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地方工科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利用企业在项目管理、项目案例以及实践型人才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经验,利用行业协会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工程项目,接受行业专家对成果的检验;鼓励学生利用假期通过教师或其他渠道,到企业参与实际的工程实践;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校企共同制定产学合作的相关政策。同时,采用宣传、立法、提供便利等途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因素,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监督培养过程、共同推荐人才就业、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互动合作。
5.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工程能力。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的合理程度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其体系的完善包括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两个环节。在教师评价方面,工科院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程经历和工程能力,可邀请企业相关专家、教育学者进行研究和设计,制定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方面,要转变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增加实习实践环节的考核,尤其重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工程能力,以人为本,统筹统一评价与分类评价、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同时,可以邀请实习单位共同参与考核。
四、结语
现代工程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的能力,能够从工程角度进行跨学科合作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还要具备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人文素养。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改革要围绕现代工程能力的特点,在教育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研究,逐步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达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工科教育质量。
[注释]
①李宛蔚.新形势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问题及成因[J].理工高教研究,2008(6):34.
②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3.
[关键词]工程能力 地方工科院校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亚娟(1981- ),女,河南漯河人,桂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管理;神显豪(1980- ),男,广西南宁人,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EMS技术、工程教育教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3-0038-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质量,工程科技人员对工程教育体系评价不高。根据2007年对工程科技人才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1.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要;52.4%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工程专业学生质量一般。①学校教育中的工程教育学术化倾向严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难以满足其后续发展的需要。地方工科院校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要秉承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对于地方院校来说,一方面,“地方性”是根本属性,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都应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展开,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其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应用性”是其目标属性,其目标是培养能将工程原理和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工程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地方院校如何以地方经济建设、行业发展为依托,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二、影响工程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地方理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二是从工程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跨学科合作的协调和合作能力;四是人文素养、文字表达及应用能力等方面。但在现实中,对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有许多影响因素。
1.工程教育观念理解狭隘。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地方高校进行了改革,但多流于形式,有的改革只是在课程设计时增加了实践、实习课时数,甚至仅强调实践和实习环节。所谓“工程”,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践经验来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开发对社会有用产品的实践活动。所谓“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自觉自我的行为。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地将实践和动手能力等同起来。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由于各高校所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特点等各不相同,每类高校甚至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不同的分工。②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所需的工程人才而制定,在许多高校向综合型大学转型时,一方面,工科院校以外的其他院校不断增设工学类专业;另一方面,工科院校不断增加文学类、哲学类等相关专业,学校的师资、经费投入等的分流势必削弱学校的工科性,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工科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企业却招不到工程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人才。
3.工程背景师资薄弱。工科院校工程技术教育需要既熟悉业务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但工科院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去学校任教,缺乏应有的工程能力,而且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具备多种素质或能力。虽然许多工科院校都积极引进企业、行业专家或学者介入学校教育教学,但实际效果不大。
4.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欠合理。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是课程设置的两个主要方面。就课程结构而言,现行的课程结构相对陈旧,部分高校无法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从前沿性、综合化、适用性等多角度研究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并将其付诸实践。就课程内容而言,一方面,现有的工科院校课程内容仅限于对已有工程理论和原理的阐述,缺少对现实工程实践热点问题的研究,偏重书本理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专业性过强,缺乏多学科、跨学科相关知识的交叉以及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及人格发展。
5.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高校虽然设置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为加强工程实践环节的训练工程建设了实践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但并未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教学计划展开,与生产实习脱节,工程应用性不强。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校内用于工程实践的教学场地及部分教学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有些学校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却没有教师懂得使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在校外,由于经费、管理、责任等方面的原因,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数层次较低、深度不够,工程实践变成了参观实习,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初衷有较大差距。
6.考核评价“去工化”现象严重。考核评价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途径,其体系也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高校的考核评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教师的考核评价方面,许多学校缺乏对教师工程能力的考核,现有的评价系统更侧重考核教师的论文、专著、基金项目等科研量,对教师如何实施工程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缺乏明确的指标。在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大多数工科院校的工程专业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工程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缺乏工程意识。 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首先,地方工科院校要确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大工程观”之“大”指系统综合性,强调打破学科壁垒,将工程涉及的各种知识、方法、观念和能力,以及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因素系统整合到一起,使培养对象具有整体的知识体系;“大工程观”之“工程”指工程实践性,即让工程教育从侧重理论研究的教育教学模式回归到重视工程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对象提供实践机会。其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自主性、创造性,既体现了实践的本质,也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特性。要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最后,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工科院校要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致力于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能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此外,除了本专业所涉及的工程技术外,还应涉及法律、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领域的知识。在设定整个教学目标时,要注重理念和实践、知识与能力、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2.挖掘教师的工程潜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地方工科院校教师的资源和工程实践经验少,工程意识不强,对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校内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教学骨干定期送到企业单位培训、锻炼,参与工程实践。同时,可以邀请企业专家、骨干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等,通过多种途径开发教师的工程潜力,努力培养既熟悉业务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互动的方式,引进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工程师、一线管理者开设讲座,解决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缺乏实践能力师资的现实问题,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3.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整体过于专业化,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知识的纵向延伸,灵活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差。课程设置不但要以工程科学、技术为主,还要兼顾经济、文化等方面。因此,可以将相关专业涉及的全部课程在横向上分为“基础理论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实践训练模块”等课程组群,认真研究并搭建各组群的相互支撑关系;在纵向上对本科一年级学生实行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对二年级以上的本科生实行基于“宽、专、交”的整合培养,逐渐形成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课程体系。
4.加强产学合作,实现校企互动。针对学校内部教师工程能力较弱、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地方工科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利用企业在项目管理、项目案例以及实践型人才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经验,利用行业协会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工程项目,接受行业专家对成果的检验;鼓励学生利用假期通过教师或其他渠道,到企业参与实际的工程实践;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校企共同制定产学合作的相关政策。同时,采用宣传、立法、提供便利等途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因素,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监督培养过程、共同推荐人才就业、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互动合作。
5.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工程能力。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的合理程度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其体系的完善包括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两个环节。在教师评价方面,工科院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程经历和工程能力,可邀请企业相关专家、教育学者进行研究和设计,制定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方面,要转变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增加实习实践环节的考核,尤其重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工程能力,以人为本,统筹统一评价与分类评价、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同时,可以邀请实习单位共同参与考核。
四、结语
现代工程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工程思维、系统分析及综合判断的能力,能够从工程角度进行跨学科合作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还要具备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人文素养。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改革要围绕现代工程能力的特点,在教育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研究,逐步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达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工科教育质量。
[注释]
①李宛蔚.新形势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问题及成因[J].理工高教研究,2008(6):34.
②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