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一米通场 拉平 低空偏差 安全 起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01-02
在航空术语中,通场是指航空器从机场上空通过这一空间位置关系。若航空器飞行高度在100米以下并且沿跑道方向通场,则被称为低空通场。由于可以近距离观察动态的航空器,低空通场具有十足的观赏性,所以低空通场多见于航展中的飞行表演。
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一米通场,顾名思义,是指通场高度降至一米从跑道上空通过。笔者在飞行训练实践中发现,实施一米通场对不同阶段、不同能力的飞行学员都能起到强化正常起落的作用,因此实施一米通场有其实际意义和带飞价值,可以应用于起落教学中。下面将分六点详细阐述我的观点:
一、 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益处。
二、 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 一米通场教学实施方法。
四、 单飞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五、 商用驾驶员执照训练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六、 教员在带飞时的注意事项。
一、 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益处
1. 一米通场能增强学员对拉平高度及飞机状态的认识,强化了学员的视线,有利于提落地教学质量。拉平是通用航空小型固定翼飞机正常落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动作,拉平飞机的高度根据跑道入口条件的不同通常散布在一米至一米半的高度之间,拉平之后飞行员随即继续控制下沉,柔和增加姿态至接地姿态。一米拉平飞机同时也是初始驾驶术中落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落地过程变化快,操纵动作频率高,转瞬之间飞机已经完成拉平动作,因此学员来不及体会领悟拉平时的前方视景与操纵特性。如果有某一飞行状态,能使得飞机保持一米的高度与拉平时的飞行姿态,将会大大提高学员对拉平状态的认识,加深其印象。这些印象包含了离地高度,机头与地面的相对关系,落地位置与机头方向(交叉)。这些印象都是学员建立正常落地概念的基础,有利于学员的单飞攻关。一米通场这一特殊机动完全能满足这些教学的需要,因此是起落教学中一个极好的选择。
2. 一米通场能增强学员低空操作飞机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员落地信心。飞行学员单飞心理素质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初始驾驶术培训中值得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技术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理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飞行学员单飞及机长训练阶段落地信心不足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本质,与学员低空操纵飞机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低空条件有密切关系。从多年教学的经验统计来看,能力不错的学员往往也是经验丰富的学员,对落地效果的判断也更加准确,落地前的思想准备也更加充分。这样的学员自然在不同的入口条件、甚至是不理想的入口条件下也能保持处变不惊,灵活处置。反之亦然。如何能让学员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增加呢?以增加起落次数来获取经验的方法是训练飞行一直以來无法绕开的思路,但这种方法耗时并且增加起落航线的密度,不利于本场飞行密度的控制。笔者认为,引入一米通场,增加低空飞行的时间,提高单次起落航线的效率,是快速增强学员能力的巧妙突破口。
3. 一米通场能增强学员面对低空偏差时的处置应对能力,有利于保障训练飞行的安全。按照一米通场的定义衍生来讲,一米通场应该在拉平高度上维持一个稳定的小速度平飞。这里的稳定二字包含了但不限于高度的稳定。若一米通场过程中,飞行高度高于拉平高度,则飞行状态类似于“拉平高”(低空偏差的一种),若飞行高度低于拉平高度,则飞行状态类似于“拉平低”。在实施一米通场时,教员应要求学员保持好通场高度,在控制高度的过程中,学员相当于完成了近似“拉平高”或“拉平低”的修正;在某些一米通场时,甚至会同时完成拉平高和拉平低的修正,修正结束后还应当持续观察飞机状态以防止飞机有继续出现偏差的趋势。短时间内接受如此高频率、大强度的低空偏差练习,大大提高了学员低空偏差的处置应对能力。同时若教员在实施过程中也强调方向与位置的稳定,则一米通场还能强化学员低空方向位置的修正能力。在一米通场完成之后必须进行复飞,这一环节也强制要求了操纵者必须具备低空复飞的能力,有利于保障训练飞行安全。
4. 一米通场能增强教员的操纵技术。起落教学作为初始驾驶术培训的重点内容,教员本身的操纵能力始终是安全、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员通过实施本科目可以让自身操纵技术得到强化,从而增大训练飞行中的单机安全裕度;并且有效增加正常起落带飞中的放手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 实施一米通场的前提条件
1. 学员对正常落地有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操纵基础。
2. 学员在近地面操纵飞机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有其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3. 教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操纵技术,具备一定的放手量。
三、 一米通场教学实施方法
1. 飞机以正常的进近条件进入跑道入口。
2. 按照正常操纵动作完成拉开始,包括正常的俯仰姿态变化和功率改变。
3. 在以正常下降率接近拉平高度一米左右之前,柔和一致增加功率至维持飞机以着陆构型完成小速度平飞所需的功率,同时需抵舵以保持飞机的纵轴与跑道中心线保持一致。 4. 增加功率后,检查飞机状态是否稳定,观察飞行高度是否在拉平高度上,同时保持好俯仰操纵以维持飞机的拉平姿态。
5. 持续观察飞机前方地面与机头的相对关系,认准高度的变化。若飞行高度出现任何变化,通过俯仰与功率的控制协调一致将其调整至拉平高度。
6. 通场进行到不超过跑道中圈前,执行复飞程序。
7. 飞机恢复光洁构型并且安全越障后,重新加入一边,一米通场完毕。
四、 单飞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在单飞前起落教学中,不宜把一米通场作为重点,而应该以正常起落为主,一米通场为辅进行教学。这一阶段的学员,应该重点检查正常概念是否理解到位,此时一米通场教学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观察学员对拉平状态的认知程度是否达到正常水平。若学员能正确完成拉平,可以通过实施一米通场解决拉平后下沉快、接地姿态小的问题。学员出现接地姿态偏小的问题,通常是由于拉平后下沉过快,姿态增加的速率不及高度减小的速率造成的,如过学员对于拉平后的下沉不够敏感,观察不够及时,那么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在一米通场时,若飞行高度低于拉平高度,则飞机面临小姿态接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偏差教授学员认清拉平后下沉的快慢,培养学员对拉平后下沉变化的敏感度,并辅助学员在相应的时间内学会调整俯仰至正常的姿态。对于技术较为成熟的学员,实施一米通场的标准越高,学员的低空操纵能力、偏差修正能力也会越强,都有利于提高学員的落地质量,保证安全。
五、 商用驾驶员执照培训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商照阶段的学员主要以大量的学员机长训练为主,提高这一阶段学员的落地质量一直是飞行训练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前期有一定的飞行经历作为铺垫,学员的起落技术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此时可以在起落训练中适当调整正常起落与一米通场的比例,以增强学员低空操纵与低空偏差修正能力,同时灌输重视落地效果的观念。在这一阶段,可以提高一米通场的标准,同时观察学员在低空操纵飞机的各种技术动作细节,其中包括:俯仰控制是否精确;一米通场高度的检查是否准确;通场过程中下沉的判断是否敏锐;方向控制是否严格、及时;低空复飞是否安全。在学员通过不断实践接近标准的过程中,起落技术与能力也势必将通过“试错体验”不断得以完善和强化。这些能力的运用将会提高学员商照培训中大量单飞的安全裕度,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六、 教员在带飞时的注意事项
1. 在低空通场时注意飞机进入第二速度范围后,飞行性能的恶化。笔者通过大量实践得出的经验表明,通场过程中速度越小,通场高度越难以保持,这将导致飞机出现一个持续下沉并最终接地,最终通场失败。根据飞行原理,在进入第二速度范围后,增加姿态并不能减缓下沉,反而会让飞机更快的损失高度。这是一米通场时很常见,也比较棘手的问题。速度偏小,不完全由进入拉平时速度小导致。很多情况下,通场过程中轻微的姿态增加才是导致速度偏小的原因。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教员需要及时敏锐发现姿态变化,对任何的姿态增加都要有所警觉,并及时增加功率,稍稳住驾驶杆以便让飞机脱离第二速度范围。
2. 高度低,速度小状态下的复飞具有一定的风险。教员应该评估学员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一条件下的复飞动作,否则应该谨慎的选择合适的放手量。在这一条件下的复飞应该注意:以不要粗猛向前顶杆为前提,精确的控制好俯仰,快速增速后尽早恢复到光洁构型,尽早建立稳定上升。
3. 由于完成通场后的连续时机往往偏晚,教员在复飞爬升中要关注一边越障情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01-02
在航空术语中,通场是指航空器从机场上空通过这一空间位置关系。若航空器飞行高度在100米以下并且沿跑道方向通场,则被称为低空通场。由于可以近距离观察动态的航空器,低空通场具有十足的观赏性,所以低空通场多见于航展中的飞行表演。
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一米通场,顾名思义,是指通场高度降至一米从跑道上空通过。笔者在飞行训练实践中发现,实施一米通场对不同阶段、不同能力的飞行学员都能起到强化正常起落的作用,因此实施一米通场有其实际意义和带飞价值,可以应用于起落教学中。下面将分六点详细阐述我的观点:
一、 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益处。
二、 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 一米通场教学实施方法。
四、 单飞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五、 商用驾驶员执照训练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六、 教员在带飞时的注意事项。
一、 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益处
1. 一米通场能增强学员对拉平高度及飞机状态的认识,强化了学员的视线,有利于提落地教学质量。拉平是通用航空小型固定翼飞机正常落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动作,拉平飞机的高度根据跑道入口条件的不同通常散布在一米至一米半的高度之间,拉平之后飞行员随即继续控制下沉,柔和增加姿态至接地姿态。一米拉平飞机同时也是初始驾驶术中落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落地过程变化快,操纵动作频率高,转瞬之间飞机已经完成拉平动作,因此学员来不及体会领悟拉平时的前方视景与操纵特性。如果有某一飞行状态,能使得飞机保持一米的高度与拉平时的飞行姿态,将会大大提高学员对拉平状态的认识,加深其印象。这些印象包含了离地高度,机头与地面的相对关系,落地位置与机头方向(交叉)。这些印象都是学员建立正常落地概念的基础,有利于学员的单飞攻关。一米通场这一特殊机动完全能满足这些教学的需要,因此是起落教学中一个极好的选择。
2. 一米通场能增强学员低空操作飞机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员落地信心。飞行学员单飞心理素质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初始驾驶术培训中值得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技术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理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飞行学员单飞及机长训练阶段落地信心不足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本质,与学员低空操纵飞机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低空条件有密切关系。从多年教学的经验统计来看,能力不错的学员往往也是经验丰富的学员,对落地效果的判断也更加准确,落地前的思想准备也更加充分。这样的学员自然在不同的入口条件、甚至是不理想的入口条件下也能保持处变不惊,灵活处置。反之亦然。如何能让学员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增加呢?以增加起落次数来获取经验的方法是训练飞行一直以來无法绕开的思路,但这种方法耗时并且增加起落航线的密度,不利于本场飞行密度的控制。笔者认为,引入一米通场,增加低空飞行的时间,提高单次起落航线的效率,是快速增强学员能力的巧妙突破口。
3. 一米通场能增强学员面对低空偏差时的处置应对能力,有利于保障训练飞行的安全。按照一米通场的定义衍生来讲,一米通场应该在拉平高度上维持一个稳定的小速度平飞。这里的稳定二字包含了但不限于高度的稳定。若一米通场过程中,飞行高度高于拉平高度,则飞行状态类似于“拉平高”(低空偏差的一种),若飞行高度低于拉平高度,则飞行状态类似于“拉平低”。在实施一米通场时,教员应要求学员保持好通场高度,在控制高度的过程中,学员相当于完成了近似“拉平高”或“拉平低”的修正;在某些一米通场时,甚至会同时完成拉平高和拉平低的修正,修正结束后还应当持续观察飞机状态以防止飞机有继续出现偏差的趋势。短时间内接受如此高频率、大强度的低空偏差练习,大大提高了学员低空偏差的处置应对能力。同时若教员在实施过程中也强调方向与位置的稳定,则一米通场还能强化学员低空方向位置的修正能力。在一米通场完成之后必须进行复飞,这一环节也强制要求了操纵者必须具备低空复飞的能力,有利于保障训练飞行安全。
4. 一米通场能增强教员的操纵技术。起落教学作为初始驾驶术培训的重点内容,教员本身的操纵能力始终是安全、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员通过实施本科目可以让自身操纵技术得到强化,从而增大训练飞行中的单机安全裕度;并且有效增加正常起落带飞中的放手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 实施一米通场的前提条件
1. 学员对正常落地有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操纵基础。
2. 学员在近地面操纵飞机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有其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3. 教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操纵技术,具备一定的放手量。
三、 一米通场教学实施方法
1. 飞机以正常的进近条件进入跑道入口。
2. 按照正常操纵动作完成拉开始,包括正常的俯仰姿态变化和功率改变。
3. 在以正常下降率接近拉平高度一米左右之前,柔和一致增加功率至维持飞机以着陆构型完成小速度平飞所需的功率,同时需抵舵以保持飞机的纵轴与跑道中心线保持一致。 4. 增加功率后,检查飞机状态是否稳定,观察飞行高度是否在拉平高度上,同时保持好俯仰操纵以维持飞机的拉平姿态。
5. 持续观察飞机前方地面与机头的相对关系,认准高度的变化。若飞行高度出现任何变化,通过俯仰与功率的控制协调一致将其调整至拉平高度。
6. 通场进行到不超过跑道中圈前,执行复飞程序。
7. 飞机恢复光洁构型并且安全越障后,重新加入一边,一米通场完毕。
四、 单飞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在单飞前起落教学中,不宜把一米通场作为重点,而应该以正常起落为主,一米通场为辅进行教学。这一阶段的学员,应该重点检查正常概念是否理解到位,此时一米通场教学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观察学员对拉平状态的认知程度是否达到正常水平。若学员能正确完成拉平,可以通过实施一米通场解决拉平后下沉快、接地姿态小的问题。学员出现接地姿态偏小的问题,通常是由于拉平后下沉过快,姿态增加的速率不及高度减小的速率造成的,如过学员对于拉平后的下沉不够敏感,观察不够及时,那么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在一米通场时,若飞行高度低于拉平高度,则飞机面临小姿态接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偏差教授学员认清拉平后下沉的快慢,培养学员对拉平后下沉变化的敏感度,并辅助学员在相应的时间内学会调整俯仰至正常的姿态。对于技术较为成熟的学员,实施一米通场的标准越高,学员的低空操纵能力、偏差修正能力也会越强,都有利于提高学員的落地质量,保证安全。
五、 商用驾驶员执照培训阶段学员实施一米通场教学的特点
商照阶段的学员主要以大量的学员机长训练为主,提高这一阶段学员的落地质量一直是飞行训练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前期有一定的飞行经历作为铺垫,学员的起落技术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此时可以在起落训练中适当调整正常起落与一米通场的比例,以增强学员低空操纵与低空偏差修正能力,同时灌输重视落地效果的观念。在这一阶段,可以提高一米通场的标准,同时观察学员在低空操纵飞机的各种技术动作细节,其中包括:俯仰控制是否精确;一米通场高度的检查是否准确;通场过程中下沉的判断是否敏锐;方向控制是否严格、及时;低空复飞是否安全。在学员通过不断实践接近标准的过程中,起落技术与能力也势必将通过“试错体验”不断得以完善和强化。这些能力的运用将会提高学员商照培训中大量单飞的安全裕度,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六、 教员在带飞时的注意事项
1. 在低空通场时注意飞机进入第二速度范围后,飞行性能的恶化。笔者通过大量实践得出的经验表明,通场过程中速度越小,通场高度越难以保持,这将导致飞机出现一个持续下沉并最终接地,最终通场失败。根据飞行原理,在进入第二速度范围后,增加姿态并不能减缓下沉,反而会让飞机更快的损失高度。这是一米通场时很常见,也比较棘手的问题。速度偏小,不完全由进入拉平时速度小导致。很多情况下,通场过程中轻微的姿态增加才是导致速度偏小的原因。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教员需要及时敏锐发现姿态变化,对任何的姿态增加都要有所警觉,并及时增加功率,稍稳住驾驶杆以便让飞机脱离第二速度范围。
2. 高度低,速度小状态下的复飞具有一定的风险。教员应该评估学员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一条件下的复飞动作,否则应该谨慎的选择合适的放手量。在这一条件下的复飞应该注意:以不要粗猛向前顶杆为前提,精确的控制好俯仰,快速增速后尽早恢复到光洁构型,尽早建立稳定上升。
3. 由于完成通场后的连续时机往往偏晚,教员在复飞爬升中要关注一边越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