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与肺损伤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与

发生快速反应生成ONOO-,ONOO-经过变构、质子化和均裂反应生成ONOO-*、ONOOH、ONOOH*



等多种氧化剂,从而介导了多种与氧化应激有关的病理过程。ONOO-可灭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Na+通道,妨碍肺泡内液重吸收,促进肺泡水肿产生,抑制其能量代谢与PS合成,直接破坏PS结构,引起肺组织脂质与蛋白质过氧化,参与介导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急性肺损伤。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采用肺容量修复术(LVRS)切除严重的无疱型肺气肿患者部分肺组织,以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机制,手术安全性,各种不同LVRS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评价。
本文简述近年来国外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在阻塞性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生理情况下PS具有维持气道稳定性和气道内液体平衡、增强支气管清除功能,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屏障作用。在慢性气道阻塞发病过程中由于PS合成分泌障碍,致使气道稳定性和液体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加重气道阻塞,因而认为PS合成分泌障碍参与气道阻塞发病过程,并提出将来可能通过补充外源性PS或研制某些可能有效地刺激内源性PS合成分泌的药
本文对嗜酸粒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主要肺部疾病中的产生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RSV感染不仅是儿童哮喘的诱因之一,且可加重哮喘的病情,其机制考虑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涉及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气道上皮受损及神经受体功能异常等。人RSV感染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参与其保护过程,但不完全,使再感染经常发生;RSV两个亚型的亚单位疫苗可保护人及动物免受感染,是未来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当然,目前RSV感染在哮喘发病中的确切作用尚未完全阐明,甚至有些学者仍否
肺内多种细胞都有一氧化氮合酶(NOS)存在,肺泡巨噬细胞表达iNOS。多种细胞因子及脂多糖可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合成大量一氧化氮(NO)。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NO是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中心效应分子。NO主要是与瘤细胞DNA合成酶及线粒体呼吸链中酶活性部位Fe-S基团作用,形成亚硝酰基复合物,引起酶的活性丧失与破坏,从而抑制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与DNA复制,导致细胞生长抑制甚至死亡。NO杀瘤作用的发现可能将为肿
多种生长因子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IGF-1、IGF-1R和IGFBPs的作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均能合成和分泌IGF-1。IGF-1以自分泌/旁分泌的作用方式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低氧是肺脏IGF-1和IGF-1R mRNA表达同时增加,促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弹性蛋白合成;但IGFBPs在低氧时的变化尚不清楚。故胰岛
肺隐球菌病是肺部真菌感染中的重要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就本病近年来有关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作一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哮喘特应性基因及其染色体定位是目前国外哮喘分子遗传学研究重点。本文综述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P物质是神经源性气道炎症的一种重要介质,能增强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渗出和水肿,诱导白细胞粘附、浸润,调节细胞因子产生,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十分密切,在哮喘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P物质致气道炎症的机制与哮喘的关系。
蛋白激酶C信息通道是细胞膜后重要的信息传递途径,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通道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蛋白激酶C激活后可显著增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抑制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增强肺血管对收缩介质的反应性,促进肺血管平滑肌增生、加速肺血管改建,最终促进肺动脉高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