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刘雨林
宝宝3个月了,在宝宝成长的整个过程中,这是一个相对“太平”的月份,这个月,宝宝一般不会遭受过多的疾病困扰,妈妈们可以不用那么紧张。当然,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仍旧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妈妈的关注,比如湿疹、感染性腹泻等等。
湿疹
湿疹是宝宝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宝宝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宝宝湿疹,病情会加重。
宝宝满月后就容易得湿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通常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宝宝出现湿疹,父母要尽量寻找过敏原,避免有刺激性的物质接触宝宝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或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同时要注意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要给宝宝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如果宝宝得的是脂溢型湿疹子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持续哭闹,或瘙痒难忍抓破皮肤,应立即带宝宝就医。
感染性腹泻
2~3个月的宝宝在春夏季尤易容易得感染性腹泻。因为春夏季温度回暖极适宜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宝宝常用的奶瓶最容易污染,导致宝宝腹泻。判别宝宝是否得了感染性腹泻,最明显的特征是宝宝拉大便次数多,但量小,有时候甚至有浓血便;严重的甚至会有呕吐、脱肛的现象出现。
一旦宝宝出现感染性腹泻,父母千万不能给宝宝服用止泻药。服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宝宝还有一定的副作用。顾名思义,止泻药是让腹泻停止,却让病毒排不出来,若长期留在宝宝体内,会造成中毒。
另外,不少父母还让宝宝只吃白粥。殊不知,宝宝腹泻期间禁食、饥饿状态反而会增加肠蠕动而使腹泻加重,部分宝宝会发生营养不良或生长停滞。因此,即使宝宝患病了,也不应该简单禁食。要鼓励宝宝进食,脱脂奶、酸牛奶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对小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牛奶喂养2~3天,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持续腹泻3天以上,或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呕吐影响正常进食。应立即带宝宝就医。
服糖丸后的不良反应
满2个月的宝宝需要开始服用宝宝麻痹糖丸,对绝大部分宝宝来说,微微发甜的糖丸恰如好吃的零食,吃糖丸于他们而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很多宝宝会很顺利吃掉糖丸,但也有少许宝宝可能出现生理不适。个别宝宝可能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一般都不会很严重,也有些妈妈可能发现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加了,但一天一般不超过5次,大便比平常稍稀,多为黄色稀便,宝宝的症状看起来好像腹泻,但与腹泻不同的是,宝宝精神很好,不会哭闹,他们没有难受的表现。如果仅是服糖丸后的轻微不适,这些症状一般2、3天就可以自愈。
在服糖丸之前,如果发现宝宝生病,例如宝宝腹泻、发烧或者有其他一些急性疾病,一定要跟医生讲明,不要太着急带宝宝去服糖丸,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而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可等宝宝痊愈后,再补服。
就医指征
妈妈需要注意区分宝宝是否真的只是服糖丸的生理反应,有没有可能是生病了。生病的宝宝除了常见生理症状,由于不舒服,他们通常还会出现情绪不好,哭闹。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
夜哭多汗
细心的爸爸妈妈可能发现宝宝最近一段时间好像特别爱哭,特别是深夜,稍有声音就哇啦哇啦像个自动的大喇叭,一开就收不了场。对所有的新手妈妈们来说,宝宝没完没了地哭是最让人头痛的。
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发现宝宝除了哭,还伴有爱出汗、枕秃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宝宝有点缺钙。一般出生两个月后的宝宝,随着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中原有的少量维生素D已不能满足他对钙的吸收利用。而缺乏钙会影响神经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宝宝夜啼症。
宝宝缺钙的其他表现还有宝宝特别爱出汗,即使天气并不热,宝宝也会满头大汗,尤其是每天睡觉,后脑勺上的汗水甚至会把枕头打湿,由于总是不断用头摩擦枕头,头后部有明显的一块没有头发;晚上睡觉容易惊醒,醒来后往往大哭不止;缺钙的宝宝常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候妈妈还会发现宝宝不像原来那样活泼。妈妈应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每日加服适量的浓缩鱼肝油和钙剂,经常带宝宝出去晒太阳。
妈妈还可以从生活上查找宝宝夜啼的其他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塑料尿布或毛线等硬质衣料刺激皮肤而造成皮肤痛痒等。卧室应保持清洁、安静,平时勿惊吓宝宝,以免使宝宝因精神紧张而夜啼。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日夜俱哭,很可能是因为疾病引起的啼哭,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以象贻误病情。
宝宝3个月了,在宝宝成长的整个过程中,这是一个相对“太平”的月份,这个月,宝宝一般不会遭受过多的疾病困扰,妈妈们可以不用那么紧张。当然,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仍旧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妈妈的关注,比如湿疹、感染性腹泻等等。
湿疹
湿疹是宝宝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宝宝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宝宝湿疹,病情会加重。
宝宝满月后就容易得湿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通常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宝宝出现湿疹,父母要尽量寻找过敏原,避免有刺激性的物质接触宝宝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或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同时要注意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要给宝宝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如果宝宝得的是脂溢型湿疹子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持续哭闹,或瘙痒难忍抓破皮肤,应立即带宝宝就医。
感染性腹泻
2~3个月的宝宝在春夏季尤易容易得感染性腹泻。因为春夏季温度回暖极适宜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宝宝常用的奶瓶最容易污染,导致宝宝腹泻。判别宝宝是否得了感染性腹泻,最明显的特征是宝宝拉大便次数多,但量小,有时候甚至有浓血便;严重的甚至会有呕吐、脱肛的现象出现。
一旦宝宝出现感染性腹泻,父母千万不能给宝宝服用止泻药。服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宝宝还有一定的副作用。顾名思义,止泻药是让腹泻停止,却让病毒排不出来,若长期留在宝宝体内,会造成中毒。
另外,不少父母还让宝宝只吃白粥。殊不知,宝宝腹泻期间禁食、饥饿状态反而会增加肠蠕动而使腹泻加重,部分宝宝会发生营养不良或生长停滞。因此,即使宝宝患病了,也不应该简单禁食。要鼓励宝宝进食,脱脂奶、酸牛奶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对小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牛奶喂养2~3天,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持续腹泻3天以上,或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呕吐影响正常进食。应立即带宝宝就医。
服糖丸后的不良反应
满2个月的宝宝需要开始服用宝宝麻痹糖丸,对绝大部分宝宝来说,微微发甜的糖丸恰如好吃的零食,吃糖丸于他们而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很多宝宝会很顺利吃掉糖丸,但也有少许宝宝可能出现生理不适。个别宝宝可能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一般都不会很严重,也有些妈妈可能发现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加了,但一天一般不超过5次,大便比平常稍稀,多为黄色稀便,宝宝的症状看起来好像腹泻,但与腹泻不同的是,宝宝精神很好,不会哭闹,他们没有难受的表现。如果仅是服糖丸后的轻微不适,这些症状一般2、3天就可以自愈。
在服糖丸之前,如果发现宝宝生病,例如宝宝腹泻、发烧或者有其他一些急性疾病,一定要跟医生讲明,不要太着急带宝宝去服糖丸,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而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可等宝宝痊愈后,再补服。
就医指征
妈妈需要注意区分宝宝是否真的只是服糖丸的生理反应,有没有可能是生病了。生病的宝宝除了常见生理症状,由于不舒服,他们通常还会出现情绪不好,哭闹。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
夜哭多汗
细心的爸爸妈妈可能发现宝宝最近一段时间好像特别爱哭,特别是深夜,稍有声音就哇啦哇啦像个自动的大喇叭,一开就收不了场。对所有的新手妈妈们来说,宝宝没完没了地哭是最让人头痛的。
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发现宝宝除了哭,还伴有爱出汗、枕秃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宝宝有点缺钙。一般出生两个月后的宝宝,随着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中原有的少量维生素D已不能满足他对钙的吸收利用。而缺乏钙会影响神经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宝宝夜啼症。
宝宝缺钙的其他表现还有宝宝特别爱出汗,即使天气并不热,宝宝也会满头大汗,尤其是每天睡觉,后脑勺上的汗水甚至会把枕头打湿,由于总是不断用头摩擦枕头,头后部有明显的一块没有头发;晚上睡觉容易惊醒,醒来后往往大哭不止;缺钙的宝宝常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候妈妈还会发现宝宝不像原来那样活泼。妈妈应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每日加服适量的浓缩鱼肝油和钙剂,经常带宝宝出去晒太阳。
妈妈还可以从生活上查找宝宝夜啼的其他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塑料尿布或毛线等硬质衣料刺激皮肤而造成皮肤痛痒等。卧室应保持清洁、安静,平时勿惊吓宝宝,以免使宝宝因精神紧张而夜啼。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日夜俱哭,很可能是因为疾病引起的啼哭,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以象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