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人文主义运动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教育活动中,人既是教育活动的原因,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所以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互动”课堂管理模式从根本上确立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教师在教学观念、教
学方法及课堂管理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课堂管理模式 学习积极性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虽古已有之,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却有其特定意指,即以“现实中的个人”为起点,以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关系重构为中介和途径,以人的解放、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指向。为此,只有改革课堂教学,讲究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色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新学教材的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而,教师应该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可以借助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配合,使学生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刺激,增强信息的维度,提高语言感知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一些描写优美景色、生动有趣的情节的课文时就可以不断创设不同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课堂氛围。
二、以人为本,造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在课堂上,树立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后,还应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1.学生“善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氛围。小学生的创新属于个体化的创新,他们的发现、感悟、理解、结论等相对于社会和他人可能多数并不新颖,但对其个人却有特定的人生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善于质疑问难,多问“为什么”,并勇于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因而對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要给予重视和爱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
2.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三、 彰显的和谐, 给学生说、读、写的机会。
我认为多给学生提供说、读和写的机会,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另一可行的途径。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讲得太多了。况且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长时间做着同一种动作,精神是难以百分百集中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多让学生说、读和写的途径来调节学生的精神,从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地位。
那么应该怎样给学生创造这些说、读和写的机会呢?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可以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讲述故事、时事评价、作品宣读等。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这堂课是由自己开始的,我才是这堂课真正的主人。
2.学生有机会说、读和写,老师的教法也应该做适当的调整。我认为,讲授法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学生想说的念头。如果老师能很好的使用诱思式教法或两者结合,那么学生就不至于“沉默是金”了。讲授法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老师的想法或现成的知识,而诱思式的教学方法,更注重诱导学生去思考,去把他们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说出来。
3.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新教材设计了不少的活动课,为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活动课为学生陈述意见创造机会。有人说过,不是学生不想说话,是缺少说话的机会和气氛,我认为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很中肯。对作文的教学一直是我最烦恼的事情,因为学生对传统的讲授兴趣不浓,自从受到新课标的启发后,我重新对作文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比如在评讲作文《感悟 》时,我将学生分组,每组4—6人,并且叫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问题是:1.的题目是什么,2.感悟的对象是什么,3.有什么感触和领悟,4.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和领悟,5.的领悟有什么作用和意义,6.组长做好记录,并推荐一篇优秀的例文上台宣读。学习语言同样离不开读和写,相对“说”来讲,“读”要容易不少,而“写”更难。学生的语感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上培养的。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遇到精彩的语段或句子,老师要紧紧地抓住,指导学生朗读或朗诵,感受语言的魅力。一些专家认为,教学要精讲多练。语文虽然不同于数学,但以讲带练,以练化讲,也是必要的。
四、结论
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以牺牲教师的主导性为代价的,二者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我们要求学生“好好学习”的时候,应意识到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把“以生为本”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学习目标,养成自觉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使自己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 适应新的发展取向的学习类型多样化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 2007(03)
[2] 刘聃,邵玲. 在交往中建构自我——浅论教学交往的价值[J]. 教书育人. 2006(20)
学方法及课堂管理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课堂管理模式 学习积极性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虽古已有之,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却有其特定意指,即以“现实中的个人”为起点,以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关系重构为中介和途径,以人的解放、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指向。为此,只有改革课堂教学,讲究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色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新学教材的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而,教师应该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可以借助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配合,使学生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刺激,增强信息的维度,提高语言感知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一些描写优美景色、生动有趣的情节的课文时就可以不断创设不同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课堂氛围。
二、以人为本,造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在课堂上,树立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后,还应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1.学生“善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氛围。小学生的创新属于个体化的创新,他们的发现、感悟、理解、结论等相对于社会和他人可能多数并不新颖,但对其个人却有特定的人生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善于质疑问难,多问“为什么”,并勇于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因而對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要给予重视和爱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
2.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三、 彰显的和谐, 给学生说、读、写的机会。
我认为多给学生提供说、读和写的机会,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另一可行的途径。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讲得太多了。况且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长时间做着同一种动作,精神是难以百分百集中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多让学生说、读和写的途径来调节学生的精神,从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地位。
那么应该怎样给学生创造这些说、读和写的机会呢?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可以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讲述故事、时事评价、作品宣读等。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这堂课是由自己开始的,我才是这堂课真正的主人。
2.学生有机会说、读和写,老师的教法也应该做适当的调整。我认为,讲授法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学生想说的念头。如果老师能很好的使用诱思式教法或两者结合,那么学生就不至于“沉默是金”了。讲授法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老师的想法或现成的知识,而诱思式的教学方法,更注重诱导学生去思考,去把他们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说出来。
3.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新教材设计了不少的活动课,为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活动课为学生陈述意见创造机会。有人说过,不是学生不想说话,是缺少说话的机会和气氛,我认为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很中肯。对作文的教学一直是我最烦恼的事情,因为学生对传统的讲授兴趣不浓,自从受到新课标的启发后,我重新对作文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比如在评讲作文《感悟 》时,我将学生分组,每组4—6人,并且叫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问题是:1.的题目是什么,2.感悟的对象是什么,3.有什么感触和领悟,4.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和领悟,5.的领悟有什么作用和意义,6.组长做好记录,并推荐一篇优秀的例文上台宣读。学习语言同样离不开读和写,相对“说”来讲,“读”要容易不少,而“写”更难。学生的语感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上培养的。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遇到精彩的语段或句子,老师要紧紧地抓住,指导学生朗读或朗诵,感受语言的魅力。一些专家认为,教学要精讲多练。语文虽然不同于数学,但以讲带练,以练化讲,也是必要的。
四、结论
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以牺牲教师的主导性为代价的,二者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我们要求学生“好好学习”的时候,应意识到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把“以生为本”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学习目标,养成自觉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使自己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 适应新的发展取向的学习类型多样化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 2007(03)
[2] 刘聃,邵玲. 在交往中建构自我——浅论教学交往的价值[J]. 教书育人. 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