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接着对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裂缝问题技术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技术控制
引言
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凭借着易于就地取材,模型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房屋的建筑工程中。但混凝土结构存在一些缺陷,如抗裂性差,影响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房屋工程质量。
1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温度原因
混凝土是一种多材料的混合物,它包括水泥、砂砾、矿物掺杂物和其他掺杂物成分,因此混凝土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温度应力产生过程中,混凝土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在第一阶段,混凝土浇注28天内,混凝土将产生水化热。在此期间,需要定期浇水,以确保混凝土的热释放能够顺利进行,避免过热时的混凝土热、高温导致裂缝;
在第二阶段,混凝土的热释放完成到冷却阶段。热释放活动完成后,温度应力将来自混凝土本身的冷却和周围的温度变化。外部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形成温差,导致变形;
在第三阶段,混凝土完全冷却后,在这一阶段,外部温度提供了主要的温度应力,混凝土变形不大,但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形裂缝。
1.2 荷载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荷载。在踩踏、物料堆放和其他材料的作用下,因现浇板未完全凝固,负载超过设计负荷造成裂缝产生,造成裂缝。人们普遍认为,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就可以进行拆模。但是,由于目前外加剂的添加导致混凝土强度的迅速变化,如果仅仅是为了赶上进度而过早地拆除,就会影响后期混凝土的强度变化不稳定从而引起了结构的裂缝。
1.3 混凝土沉降问题
混凝土的沉降问题主要因为混凝土流动性较差、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及模板支撑体系存在问题而导致的,沉降问题常发生于混凝土硬化之前。通常情况下,一些厚度较大的构件会出现沉降问题,在浇筑完成后半小时内,可能会存在沉降裂缝,裂缝呈梭形变化,沿钢筋布置走向进行延伸,裂缝比较宽但相对较浅。在浇筑的时候,缺乏充分的振捣回到中粗骨料出现下沉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在沉降作用下,混凝土会由高到低的流动,出现裂缝问题。
1.4 混凝土的配比问题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必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图纸的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配置合适的比例。确保浇注的质量。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水灰比控制强度不断提高,水灰比与裂缝问题的相关性也日益增大。因此,控制水灰比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
2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裂缝问题技术控制措施
2.1 重视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为了解释上述混凝土裂变的主要原因,首先,在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裂变保护控制技术中,要注意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大多都是由多种材料混合组合而成,其中包括有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材料等,且组成材料质量如何会直接反映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基本的材料质量没有通过。那么很明显,混凝土在实际建筑结构中不会很坚固,反而更易出现裂缝。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源抗裂能力,降低混凝土的裂变可能性,对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2.2 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控制
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控制过程中,主要围绕初始配合比、实验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四个方面进行。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计等级要求和实际施工要求,进行匹配比设计和相应的技术控制。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时要先对砂石的含水率及有害物质进行技术测量,确保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需求。对于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要先进行技术鉴定,确保其工作性能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并在生产前进行标准养护试件的留置,以作为验证配合比的重要技术依据。
2.3 混凝土拌和技术控制
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必须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并根据搅拌设备的种类、集料的种类、混凝土的种类及其使用的方便程度来控制搅拌时间。一般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为:石子 - 水泥 - 砂子 - 水倾倒,搅拌材料需与水泥一起进入搅拌机,若使用加剂,需先稀释添加剂,再适当增加搅拌时间。
2.4 模板支架验收技术控制
在进行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工程的结构和负荷以及建筑环境、设备的使用情况设计模板支撑系统,确保支撑体系承受荷载满足施工要求,能承受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荷载。同时因为户外作业原因,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外界环境问题的干扰,如雨水等,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地面的排水,对于一些现有的跨度较大的混凝土梁,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拱起。另外在进行模板支架应用之前,应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
2.6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技术控制
通常,混凝土需要在浇注完成后12小时内覆盖薄膜并进行保湿、养护;混凝土配合慢凝固型或防渗要求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浇水时间的选择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原则是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拆模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必须做好技术控制。在拆除侧模时,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和角不受损坏。低模拆除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在拆模报告表示合格后提交拆模申请进行拆模。
3 结束语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的分析,并通过技术规范、原材料等来避免裂缝。随着现代混凝土添加剂及其自身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和成因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因此,施工单位也有必要进行动态技术控制。确保具体技术有助于建筑项目的有效开发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景江超.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
[2]唐青松.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7(07)
[3]王健华.房屋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4(11)
[4]唐青松.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7(07)
[5]尹向洲.現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居舍.2018(18)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技术控制
引言
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凭借着易于就地取材,模型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房屋的建筑工程中。但混凝土结构存在一些缺陷,如抗裂性差,影响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房屋工程质量。
1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温度原因
混凝土是一种多材料的混合物,它包括水泥、砂砾、矿物掺杂物和其他掺杂物成分,因此混凝土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温度应力产生过程中,混凝土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在第一阶段,混凝土浇注28天内,混凝土将产生水化热。在此期间,需要定期浇水,以确保混凝土的热释放能够顺利进行,避免过热时的混凝土热、高温导致裂缝;
在第二阶段,混凝土的热释放完成到冷却阶段。热释放活动完成后,温度应力将来自混凝土本身的冷却和周围的温度变化。外部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形成温差,导致变形;
在第三阶段,混凝土完全冷却后,在这一阶段,外部温度提供了主要的温度应力,混凝土变形不大,但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形裂缝。
1.2 荷载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荷载。在踩踏、物料堆放和其他材料的作用下,因现浇板未完全凝固,负载超过设计负荷造成裂缝产生,造成裂缝。人们普遍认为,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就可以进行拆模。但是,由于目前外加剂的添加导致混凝土强度的迅速变化,如果仅仅是为了赶上进度而过早地拆除,就会影响后期混凝土的强度变化不稳定从而引起了结构的裂缝。
1.3 混凝土沉降问题
混凝土的沉降问题主要因为混凝土流动性较差、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及模板支撑体系存在问题而导致的,沉降问题常发生于混凝土硬化之前。通常情况下,一些厚度较大的构件会出现沉降问题,在浇筑完成后半小时内,可能会存在沉降裂缝,裂缝呈梭形变化,沿钢筋布置走向进行延伸,裂缝比较宽但相对较浅。在浇筑的时候,缺乏充分的振捣回到中粗骨料出现下沉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在沉降作用下,混凝土会由高到低的流动,出现裂缝问题。
1.4 混凝土的配比问题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必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图纸的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配置合适的比例。确保浇注的质量。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水灰比控制强度不断提高,水灰比与裂缝问题的相关性也日益增大。因此,控制水灰比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
2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裂缝问题技术控制措施
2.1 重视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为了解释上述混凝土裂变的主要原因,首先,在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裂变保护控制技术中,要注意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大多都是由多种材料混合组合而成,其中包括有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材料等,且组成材料质量如何会直接反映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基本的材料质量没有通过。那么很明显,混凝土在实际建筑结构中不会很坚固,反而更易出现裂缝。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源抗裂能力,降低混凝土的裂变可能性,对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2.2 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控制
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控制过程中,主要围绕初始配合比、实验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四个方面进行。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计等级要求和实际施工要求,进行匹配比设计和相应的技术控制。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时要先对砂石的含水率及有害物质进行技术测量,确保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需求。对于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要先进行技术鉴定,确保其工作性能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并在生产前进行标准养护试件的留置,以作为验证配合比的重要技术依据。
2.3 混凝土拌和技术控制
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必须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并根据搅拌设备的种类、集料的种类、混凝土的种类及其使用的方便程度来控制搅拌时间。一般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为:石子 - 水泥 - 砂子 - 水倾倒,搅拌材料需与水泥一起进入搅拌机,若使用加剂,需先稀释添加剂,再适当增加搅拌时间。
2.4 模板支架验收技术控制
在进行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工程的结构和负荷以及建筑环境、设备的使用情况设计模板支撑系统,确保支撑体系承受荷载满足施工要求,能承受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荷载。同时因为户外作业原因,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外界环境问题的干扰,如雨水等,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地面的排水,对于一些现有的跨度较大的混凝土梁,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拱起。另外在进行模板支架应用之前,应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
2.6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技术控制
通常,混凝土需要在浇注完成后12小时内覆盖薄膜并进行保湿、养护;混凝土配合慢凝固型或防渗要求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浇水时间的选择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原则是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拆模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必须做好技术控制。在拆除侧模时,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和角不受损坏。低模拆除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在拆模报告表示合格后提交拆模申请进行拆模。
3 结束语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的分析,并通过技术规范、原材料等来避免裂缝。随着现代混凝土添加剂及其自身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和成因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因此,施工单位也有必要进行动态技术控制。确保具体技术有助于建筑项目的有效开发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景江超.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
[2]唐青松.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7(07)
[3]王健华.房屋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4(11)
[4]唐青松.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7(07)
[5]尹向洲.現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居舍.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