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钛膜引导骨组织再生在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其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将30例即刻植入种植体患者的新鲜拔牙窝,用钛膜盖于牙槽嵴顶封闭拔牙窝,松弛唇颊侧黏骨膜瓣,严密缝合。术后拍片,3和6个月拍X线片检查种植周骨缺隙骨再生情况。术后6个月拆除钛膜。完成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结果: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术后3个月新生骨充满种植体紧密结合;膜早期暴露可导致种植体周牙槽嵴顶骨明显吸收。结论:钛膜用于即刻种植术能取得与延期种植相同的临床效果;膜的屏障作用最少保持2个月,术后6个月是拆除膜的最佳时间;膜早期暴露及其处理对引导骨再生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即刻种植 钛膜 种植体周骨缺隙
传统种植牙在拔牙后愈合2~3个月,如果要求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必须有紧密的接触,这就要求拔牙创必须经过6~12个月的愈合期,充分钙化后,才能作为种植床,导致延长了种植治疗疗程,牙槽骨发生吸收[1],拔牙后即刻种植,不仅可以缩短疗程,防止牙槽骨吸收,而且可使种植体以最佳直径、长度和方向植入[2]。但种植体周骨缺损,必然会影响种体的骨性结合。临床研究证实,钛膜能有效引导骨缺损的骨组织再生。基本原理是:采用钛膜机械性屏障阻挡有干扰骨形成,无再生能力及迁移速率较快的龈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从而使有潜在再生能力,迁移速率较慢的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生长,并保护血凝块,减缓覆盖组织压力,在膜下和种植体表面形成一个适当空间,保护骨组织形成。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钛膜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其效果的有关临床因素。
资料与方法
病例:30病例患者因外伤、龋坏、根折需拔除的患者,其中前牙20颗,后牙10颗,上颌20颗,下颌10颗。材料:①钛膜。②种植体:BLB、HA。③种植机。
方法:局麻下切开翻起唇颊侧黏骨膜瓣,仔细拔除患牙,尽量减少骨的操作丢失。刮净牙槽窝内残留的牙周组织和肉芽组织,测量牙槽窝深度,选择合适种植体,制备种植窝,放入种植体,种植体必须深入牙槽窝底部骨持内2mm,测量种植体周骨缺损宽度2~4.5mm,最大深度5~15mm。将修剪好的钛膜覆盖于牙槽窝边缘骨嵴上,并超过边缘3mm以上,但距邻牙至少0.5mm,松弛唇颊侧龈瓣,分别切除唇颊侧龈瓣和腭侧龈瓣边缘,以去除上皮组织,拉拢缝合,严密封闭钛膜,术后拍片,3和6个月拍X片追踪观察种植体周骨缺隙骨生长情况,术后6个月切开牙龈,取出钛膜,并检查种植体周骨质生长情况和种植体松动度,完成种植义齿修复,随访观察2年。
结 果
术后3个月拍片牙槽窝骨皮质白线消失,与术后当日拍片有显著差异,透射区骨小梁密度增高,但较周围正常骨质低。术后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质密度均匀一致,与种植体紧密结合,所有病例牙槽嵴顶骨质吸收,骨吸收未超过种植顶点水平。术后6个月拍X线片,拆除钛膜,未发现种植松动脱落,唇颊沟不同程度变浅。随访2年,未发现种植松动脱落,X线片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其中有2~3例患者钛膜早暴露或2~4个月早取出者,未影响种植体植入成功率。
讨 论
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主要区别在于:即刻种植体的形状大小与拔牙创不相吻合,两者不能紧密接触,除根尖部分外,种植体周围有一个V型或U型骨缺隙,而以往的研究证实,种植体与骨必须紧密接触,若二者之间距离大于0.35~0.85mm即不能形成骨融合[2],此外,由于拔牙创存在,黏骨膜相对缺少,伤口关闭存在一定困难,易于感染和种植体早期外露,导致种植失败。本研究30例患者,采用骨引导再生技术,术后6个月均形成骨组织愈合,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无1例松动脱落。完成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未发现种植体骨结合异常,说明骨引导再生技术取得与延期种植相同的临床效果。
连续X线片观察发现,无论前牙或后牙,上牙或下牙,术后3个月骨皮质白线消失,种植体周及表面钙化,术后6个月,种植体周缺隙才能完成正常骨,与种植体紧密结合。因此,最佳拆膜时间为术后6个月。
30例患者中,牙槽嵴顶骨都有不同程度吸收,其中2~3例钛膜外露者,2~4个月早取出,减少牙槽骨顶吸收,种植体植入手术时,其种植体顶点必须低于拔牙窝边缘嵴2mm左右,以保证种植体最大骨结合面积。
本研究采用钛膜,易成型不易塌陷,保证膜下骨再生空间,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固定好钛膜,尽量减少龈瓣缝合张力,防止膜过早暴露是手术成功关键。
综上所述,采用了钛膜的即刻种植术取得与延期种植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钛膜屏障作用最少保持2个月,术后6个月是拆膜最佳时间。
钛膜早期暴露可引起牙槽嵴顶骨的明显吸收。保持膜位置稳定,尽量减低龈瓣咬合时的张力,防止膜的早期暴露,并对膜早期暴露作适当的处理,是骨引导再生即刻种植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安玉,主编.口腔种植学.第1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5~220
2 郭莉.膜引导组织再生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医学口腔分册.1995,22:225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即刻种植 钛膜 种植体周骨缺隙
传统种植牙在拔牙后愈合2~3个月,如果要求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必须有紧密的接触,这就要求拔牙创必须经过6~12个月的愈合期,充分钙化后,才能作为种植床,导致延长了种植治疗疗程,牙槽骨发生吸收[1],拔牙后即刻种植,不仅可以缩短疗程,防止牙槽骨吸收,而且可使种植体以最佳直径、长度和方向植入[2]。但种植体周骨缺损,必然会影响种体的骨性结合。临床研究证实,钛膜能有效引导骨缺损的骨组织再生。基本原理是:采用钛膜机械性屏障阻挡有干扰骨形成,无再生能力及迁移速率较快的龈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从而使有潜在再生能力,迁移速率较慢的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生长,并保护血凝块,减缓覆盖组织压力,在膜下和种植体表面形成一个适当空间,保护骨组织形成。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钛膜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其效果的有关临床因素。
资料与方法
病例:30病例患者因外伤、龋坏、根折需拔除的患者,其中前牙20颗,后牙10颗,上颌20颗,下颌10颗。材料:①钛膜。②种植体:BLB、HA。③种植机。
方法:局麻下切开翻起唇颊侧黏骨膜瓣,仔细拔除患牙,尽量减少骨的操作丢失。刮净牙槽窝内残留的牙周组织和肉芽组织,测量牙槽窝深度,选择合适种植体,制备种植窝,放入种植体,种植体必须深入牙槽窝底部骨持内2mm,测量种植体周骨缺损宽度2~4.5mm,最大深度5~15mm。将修剪好的钛膜覆盖于牙槽窝边缘骨嵴上,并超过边缘3mm以上,但距邻牙至少0.5mm,松弛唇颊侧龈瓣,分别切除唇颊侧龈瓣和腭侧龈瓣边缘,以去除上皮组织,拉拢缝合,严密封闭钛膜,术后拍片,3和6个月拍X片追踪观察种植体周骨缺隙骨生长情况,术后6个月切开牙龈,取出钛膜,并检查种植体周骨质生长情况和种植体松动度,完成种植义齿修复,随访观察2年。
结 果
术后3个月拍片牙槽窝骨皮质白线消失,与术后当日拍片有显著差异,透射区骨小梁密度增高,但较周围正常骨质低。术后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质密度均匀一致,与种植体紧密结合,所有病例牙槽嵴顶骨质吸收,骨吸收未超过种植顶点水平。术后6个月拍X线片,拆除钛膜,未发现种植松动脱落,唇颊沟不同程度变浅。随访2年,未发现种植松动脱落,X线片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其中有2~3例患者钛膜早暴露或2~4个月早取出者,未影响种植体植入成功率。
讨 论
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主要区别在于:即刻种植体的形状大小与拔牙创不相吻合,两者不能紧密接触,除根尖部分外,种植体周围有一个V型或U型骨缺隙,而以往的研究证实,种植体与骨必须紧密接触,若二者之间距离大于0.35~0.85mm即不能形成骨融合[2],此外,由于拔牙创存在,黏骨膜相对缺少,伤口关闭存在一定困难,易于感染和种植体早期外露,导致种植失败。本研究30例患者,采用骨引导再生技术,术后6个月均形成骨组织愈合,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无1例松动脱落。完成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未发现种植体骨结合异常,说明骨引导再生技术取得与延期种植相同的临床效果。
连续X线片观察发现,无论前牙或后牙,上牙或下牙,术后3个月骨皮质白线消失,种植体周及表面钙化,术后6个月,种植体周缺隙才能完成正常骨,与种植体紧密结合。因此,最佳拆膜时间为术后6个月。
30例患者中,牙槽嵴顶骨都有不同程度吸收,其中2~3例钛膜外露者,2~4个月早取出,减少牙槽骨顶吸收,种植体植入手术时,其种植体顶点必须低于拔牙窝边缘嵴2mm左右,以保证种植体最大骨结合面积。
本研究采用钛膜,易成型不易塌陷,保证膜下骨再生空间,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固定好钛膜,尽量减少龈瓣缝合张力,防止膜过早暴露是手术成功关键。
综上所述,采用了钛膜的即刻种植术取得与延期种植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钛膜屏障作用最少保持2个月,术后6个月是拆膜最佳时间。
钛膜早期暴露可引起牙槽嵴顶骨的明显吸收。保持膜位置稳定,尽量减低龈瓣咬合时的张力,防止膜的早期暴露,并对膜早期暴露作适当的处理,是骨引导再生即刻种植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安玉,主编.口腔种植学.第1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5~220
2 郭莉.膜引导组织再生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医学口腔分册.1995,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