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的天之骄女甘为老男人把玩的金丝雀,曾经的校花沦为年近三十被男人扫地出门的扫帚星……而这,竟是一个全心全意照顾女儿、含辛茹苦18年的母亲造成的。
谁也没想到张吉吉又回来了。
母亲说她出国,街坊没一个不信的。当年考上在成都只招3个人的北京重点大学,模样也灵,周围没一家姑娘能和她比肩。这样一个天之骄女,2010年的一天,突然神秘现身老家巷子,神情寥落——不像美国回来的呀?听说被一个老男人整了?她是不是疯了?
流言像蛆虫般无孔不入,可她心思只在广州那栋三层小洋楼。那是她18岁起私奔的“家”,6年光阴,她青春的每一个印记,都刻在那……
她已经不觉得秦毅是圈养她了,也不认为自己是囚鸟。人生,不过是一个牢笼到另一个牢笼。在成都的家被母亲看管,不见得更好。
她成了动物,每天只剩吃饭睡觉,跟亲表姊妹都不讲一句话。母亲眼睛都哭肿了。
我到底做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面对记者,母女俩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天之骄女的背后
张吉吉永远是第一。
高二那年,中午上学,她和几个同学迟到了,老师骂了那几个同学,却用关切的眼神看了一眼吉吉,“回座位吧。”这就是成绩好的甜头。每当这时,她才会对自己的辛苦有一丝释然。
母亲也苦,吉吉8岁就知道。那年,高大帅气的父亲离开了家,吉吉再也没见过。母亲以泪洗面,抱着年幼的她,“只剩咱们娘儿俩了,你要好好学习,替妈争气!”
她不敢不听。因为妈妈说,“你记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从小到大,吉吉没买过一次菜,没刷过一次碗,没洗过一次衣服。她甚至都没见过脏衣服是什么样的,当她穿起它们时,都是一样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就像母亲冲锋陷阵、披荆斩棘后,给她过滤出的那个世界。
一面是没有任何身体负担和琐事的轻松,一面却是空虚和深深的遗憾。
一天吉吉走在街上,注意到了一个身背书包,看样子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那女孩拐进一家书店,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阿拉蕾》,日本漫画。吉吉走过去抽出一本,心痒痒的,最后还是放下了。妈妈不会同意的,她羡慕地望着那个女孩。女孩很专注,似乎根本就没发现旁边有人。吉吉走了,下午还有两节数学连堂课,又是一轮题海沉浮。对吉吉而言,那些看上去令人头痛的方程式才是最简单的,它总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她胸中的苦闷却是无解的,拿高分,似乎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剩下的乐趣。
转眼到了高三,男女同学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母亲心有灵犀似的,对吉吉看管愈发严了。一次,电视上在播放电影《简爱》,一个镜头是简和罗切斯特先生接吻。母亲迅速跑到电视前将屏幕挡住,恶狠狠地说:“还不去做作业!”吉吉吓得遥控器掉到地上。母亲关了电视正色道:“这些东西会教坏你的,”她轻抚女儿额头:“以后你就知道,我这是为你好。”
书上说,青春是诗,是五彩的歌,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但吉吉却觉得很闷,很孤独。妈妈口口声声说为我好,为什么我一点也不觉得好呢?
偶尔的忤逆,招来母亲愈发强烈的大哭,孤儿寡母、身心俱疲那些事又历数一遍,听多了,吉吉也觉得,母亲的苦确是自己造成的。好成绩,是唯一的补偿。
坏人坏事
北京寄来了通知书。一时间,这个新闻传遍了那条不宽的小巷。一条街住的都是下岗工人、平头百姓,母亲乐得嘴都合不拢,老街坊过来道贺,她谦虚地点点头,“哪里、哪里,是姑娘家自己努力。”
吉吉从没见母亲那么高兴过,她突然觉得,自己报了恩了。
北京,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大千世界。在母亲的护佑下,吉吉连缝扣子都不会。去北京也是母亲替她买票、提包、买饭、送水。就像她习以为常的那样,“这些跟学习无关的事妈妈包了”。
大一的一天,吉吉发现衣服上有几个油点子,急忙给母亲打电话:“直径大概……不到5毫米,一共3个,一个在衣领,两个在前胸。可能吃饭沾上的,你说我换不换?”
“这些小事你自己拿主意呗。乖女儿,衣服脏了就洗。”
“妈,怎么洗?”
听了女儿的话,母亲有些担忧,把女儿抛向陌生的北京,等于把她送进了一个未经自己排筛的世界,会不会坏事?
学校是个小社会,很快,吉吉的轶事传开了——不会泡方便面,不知道电脑游戏,不会骑自行车,甚至,她将例假换掉的卫生巾直接丢进厕所,导致管道塞了好几次。
“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同学开玩笑,她递过一个白眼。在成都可没人敢这么说她,渐渐,也就没人理她了。不过,她也习惯独来独往。吉吉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不准她带同学上家里来玩,“交友影响学习,好好读你的书。”
“仙子”却招来了另一个人的关切:学生会主席。“吉吉,下午有空吗,我载你出去,我们一起玩玩。”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是荒郊野外,她感到不对劲,“来这干嘛?”主席一把搂住她:“我喜欢你!”一片渥热的唇随之贴了上来,她感到一阵恶心,拼命挣扎逃脱。
翌日,一张大字报出现在了学校公告栏:张吉吉是个恬不知耻的小娼货……吉吉看了几个字便头晕目眩,被送往校医院输葡萄糖。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她赶走所有探望她的同学,想到了自杀。护士过来问情况,她眼露凶光,像一只害怕受伤的兔子。
“我跟妈一样,命苦,”吉吉睁着那双漂亮依旧的眼睛对记者说:“别人都能遇到好人,我遇到的尽是恶人。”她苦笑,眼角已经有了皱纹。
被圈养6年的少女
大字报事件后,校方进行了严格调查,学生会主席被记大过处分,吉吉的名誉也因此毁了,“他们(同学)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好像我不是好人了。”
走到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吉吉都感到有眼睛盯着她。一次在食堂,3个同班女同学围成一圈有说有笑,“我一过去她们就不笑了。”吉吉犹如深陷地狱,夜夜失眠,萌生了退学的想法,然而这是万万不能告诉母亲的。北京重点大学这块金字招牌就等于母亲的脸,她看得比天还重。
这时,广州商人秦毅出现了。他大她整整18岁,不知怎的,吉吉看不上周围那些男同学,唯独对这个老男人情有独钟,他那么成熟稳重,风度翩翩,跟年轻时的父亲一样。
秦毅向她支招,“你跟我走吧,我在广州有房,跟深圳大学的校长也很熟,到那边,就帮你转学。”秦毅把广州的生活描得跟世外桃源一样美好,一想到可以去一个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继续学业,不谙世事的吉吉立马就答应了。
3月,吉吉谁也没招呼便飞到广州,学校打电话到成都找要人,母亲才知女儿没上学了,当时就傻了。校方说,这孩子成绩不错,只要愿意挽回,还能继续读书。
可她上哪里去找?一天,等来女儿电话,“我不想读书了,我现在在广东。”电话挂了。母亲心急火燎,打回去,秦毅接的电话:“吉吉现在的情况不适合继续在北京读书了。”电话又挂断。
一晃半年。母女唯一能联系的就是秦毅的手机,还时常处于关机状态。母亲哭了半年,不敢跟任何人说,也没有报警,“我承认我爱面子,18岁的姑娘跟男人跑了,叫我怎么开得了口?”
吉吉在广州,同样有苦难言。一下飞机,秦毅便告诉她,“别再想读书的事了,安心跟着我。”并制定了一系列条款:不准随便出门,一个星期可以逛两次街,其余时间在家学做饭。甚至,他还逼她信佛,说这能使她修身养性。
也许,这个在生意场上打滚了多年的男人一眼就看出吉吉是朵洁白的花,锁在柜里,就是一只拿不走的花瓶。直至本刊截稿,秦毅始终缄默。
除了自由,他什么都给。秦毅的房子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是市郊的一处别墅,环境清幽,“这样你在家才安全,我才放心”。也正因为此,6年时间,吉吉想看一眼外面的世界都难。“到最近的商场也得10多公里路,他不开车我根本没法去。”一周两次活动时间吉吉经常自愿放弃,煲汤技能突飞猛进。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家”,吉吉学会了从少女到女人的一切,而这都是秦毅给她的。每一次做爱后,秦毅都会跟她说“我爱你”,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谁也没带给她过的快乐。
她也没有接触过第二个男人。直至秦毅生意失败,骂她:“扫帚星,滚回成都去!”
又是一个轮回?
2010年3月,母亲终于盼到了女儿回家。6年间,她去广州找过女儿2次,每次都是直接被带到火车站,“妈,我在这好得很。”吉吉不肯透露处境,也许还因为,日子久了,她接受秦毅了——既然命运无法挣脱,不如好好承受。
她在成都过着动物般的生活,没了秦毅她觉得很不习惯。在广州,他供吃供喝、陪她说话、做爱,他是她的全部世界,现在她连看一眼报纸都觉得头疼。母亲的管教令吉吉失去了社会生存能力,6年圈养又让她丢了仅剩的一点思维和自尊。4月的一天,她呕吐不止,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怀孕了,这结果让她又惊又喜,有了孩子,秦毅说不定会回头吧?
五一节,思前想后,吉吉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妈,这么多年,我累了,我还是觉得这辈子最爱的人是他。”她留下字条说。她至此也没明白,只有拥有知人识人之明,才能对命运展开最好的安排,学会规避坏的人、坏的事。人要经受挫折,才会得来经验,这条必经之路被母亲的羽翼遮蔽了。
她们深陷各自的命运,却理不出头绪。这正是母女俩的悲哀之处。
记者手记
第一次接到这位母亲的电话,她怯怯地问,我可以来找你么?你可以解决我和女儿的问题么?你们对读者的帮助是真的么?
3次和这对母女交谈,每一次都感受到母亲的愤怒和无助,女儿的不解和憔悴。尤其是母亲,已经在十几年的积怨和女儿现状中,彻底被悲伤击倒,回忆中几度气得语无伦次。大家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爱。可是,如果仅仅像故事里的母亲一样,不让女儿沾一滴阳春水,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能考高分的书,这是真正的母爱吗?即使动物,都会教给孩子生存技能,而这位母亲却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教给孩子。
这种变态的母爱,置孩子于死地都会毫不自知。
真正有人性光辉的母爱,需要高度尊重生命的个体,帮助他们走向灿烂和辉煌;而不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那样只会酿成悲剧。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要经过学习的。单纯低级的母爱,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谁也没想到张吉吉又回来了。
母亲说她出国,街坊没一个不信的。当年考上在成都只招3个人的北京重点大学,模样也灵,周围没一家姑娘能和她比肩。这样一个天之骄女,2010年的一天,突然神秘现身老家巷子,神情寥落——不像美国回来的呀?听说被一个老男人整了?她是不是疯了?
流言像蛆虫般无孔不入,可她心思只在广州那栋三层小洋楼。那是她18岁起私奔的“家”,6年光阴,她青春的每一个印记,都刻在那……
她已经不觉得秦毅是圈养她了,也不认为自己是囚鸟。人生,不过是一个牢笼到另一个牢笼。在成都的家被母亲看管,不见得更好。
她成了动物,每天只剩吃饭睡觉,跟亲表姊妹都不讲一句话。母亲眼睛都哭肿了。
我到底做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面对记者,母女俩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天之骄女的背后
张吉吉永远是第一。
高二那年,中午上学,她和几个同学迟到了,老师骂了那几个同学,却用关切的眼神看了一眼吉吉,“回座位吧。”这就是成绩好的甜头。每当这时,她才会对自己的辛苦有一丝释然。
母亲也苦,吉吉8岁就知道。那年,高大帅气的父亲离开了家,吉吉再也没见过。母亲以泪洗面,抱着年幼的她,“只剩咱们娘儿俩了,你要好好学习,替妈争气!”
她不敢不听。因为妈妈说,“你记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从小到大,吉吉没买过一次菜,没刷过一次碗,没洗过一次衣服。她甚至都没见过脏衣服是什么样的,当她穿起它们时,都是一样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就像母亲冲锋陷阵、披荆斩棘后,给她过滤出的那个世界。
一面是没有任何身体负担和琐事的轻松,一面却是空虚和深深的遗憾。
一天吉吉走在街上,注意到了一个身背书包,看样子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那女孩拐进一家书店,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阿拉蕾》,日本漫画。吉吉走过去抽出一本,心痒痒的,最后还是放下了。妈妈不会同意的,她羡慕地望着那个女孩。女孩很专注,似乎根本就没发现旁边有人。吉吉走了,下午还有两节数学连堂课,又是一轮题海沉浮。对吉吉而言,那些看上去令人头痛的方程式才是最简单的,它总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她胸中的苦闷却是无解的,拿高分,似乎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剩下的乐趣。
转眼到了高三,男女同学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母亲心有灵犀似的,对吉吉看管愈发严了。一次,电视上在播放电影《简爱》,一个镜头是简和罗切斯特先生接吻。母亲迅速跑到电视前将屏幕挡住,恶狠狠地说:“还不去做作业!”吉吉吓得遥控器掉到地上。母亲关了电视正色道:“这些东西会教坏你的,”她轻抚女儿额头:“以后你就知道,我这是为你好。”
书上说,青春是诗,是五彩的歌,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但吉吉却觉得很闷,很孤独。妈妈口口声声说为我好,为什么我一点也不觉得好呢?
偶尔的忤逆,招来母亲愈发强烈的大哭,孤儿寡母、身心俱疲那些事又历数一遍,听多了,吉吉也觉得,母亲的苦确是自己造成的。好成绩,是唯一的补偿。
坏人坏事
北京寄来了通知书。一时间,这个新闻传遍了那条不宽的小巷。一条街住的都是下岗工人、平头百姓,母亲乐得嘴都合不拢,老街坊过来道贺,她谦虚地点点头,“哪里、哪里,是姑娘家自己努力。”
吉吉从没见母亲那么高兴过,她突然觉得,自己报了恩了。
北京,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大千世界。在母亲的护佑下,吉吉连缝扣子都不会。去北京也是母亲替她买票、提包、买饭、送水。就像她习以为常的那样,“这些跟学习无关的事妈妈包了”。
大一的一天,吉吉发现衣服上有几个油点子,急忙给母亲打电话:“直径大概……不到5毫米,一共3个,一个在衣领,两个在前胸。可能吃饭沾上的,你说我换不换?”
“这些小事你自己拿主意呗。乖女儿,衣服脏了就洗。”
“妈,怎么洗?”
听了女儿的话,母亲有些担忧,把女儿抛向陌生的北京,等于把她送进了一个未经自己排筛的世界,会不会坏事?
学校是个小社会,很快,吉吉的轶事传开了——不会泡方便面,不知道电脑游戏,不会骑自行车,甚至,她将例假换掉的卫生巾直接丢进厕所,导致管道塞了好几次。
“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同学开玩笑,她递过一个白眼。在成都可没人敢这么说她,渐渐,也就没人理她了。不过,她也习惯独来独往。吉吉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不准她带同学上家里来玩,“交友影响学习,好好读你的书。”
“仙子”却招来了另一个人的关切:学生会主席。“吉吉,下午有空吗,我载你出去,我们一起玩玩。”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是荒郊野外,她感到不对劲,“来这干嘛?”主席一把搂住她:“我喜欢你!”一片渥热的唇随之贴了上来,她感到一阵恶心,拼命挣扎逃脱。
翌日,一张大字报出现在了学校公告栏:张吉吉是个恬不知耻的小娼货……吉吉看了几个字便头晕目眩,被送往校医院输葡萄糖。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她赶走所有探望她的同学,想到了自杀。护士过来问情况,她眼露凶光,像一只害怕受伤的兔子。
“我跟妈一样,命苦,”吉吉睁着那双漂亮依旧的眼睛对记者说:“别人都能遇到好人,我遇到的尽是恶人。”她苦笑,眼角已经有了皱纹。
被圈养6年的少女
大字报事件后,校方进行了严格调查,学生会主席被记大过处分,吉吉的名誉也因此毁了,“他们(同学)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好像我不是好人了。”
走到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吉吉都感到有眼睛盯着她。一次在食堂,3个同班女同学围成一圈有说有笑,“我一过去她们就不笑了。”吉吉犹如深陷地狱,夜夜失眠,萌生了退学的想法,然而这是万万不能告诉母亲的。北京重点大学这块金字招牌就等于母亲的脸,她看得比天还重。
这时,广州商人秦毅出现了。他大她整整18岁,不知怎的,吉吉看不上周围那些男同学,唯独对这个老男人情有独钟,他那么成熟稳重,风度翩翩,跟年轻时的父亲一样。
秦毅向她支招,“你跟我走吧,我在广州有房,跟深圳大学的校长也很熟,到那边,就帮你转学。”秦毅把广州的生活描得跟世外桃源一样美好,一想到可以去一个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继续学业,不谙世事的吉吉立马就答应了。
3月,吉吉谁也没招呼便飞到广州,学校打电话到成都找要人,母亲才知女儿没上学了,当时就傻了。校方说,这孩子成绩不错,只要愿意挽回,还能继续读书。
可她上哪里去找?一天,等来女儿电话,“我不想读书了,我现在在广东。”电话挂了。母亲心急火燎,打回去,秦毅接的电话:“吉吉现在的情况不适合继续在北京读书了。”电话又挂断。
一晃半年。母女唯一能联系的就是秦毅的手机,还时常处于关机状态。母亲哭了半年,不敢跟任何人说,也没有报警,“我承认我爱面子,18岁的姑娘跟男人跑了,叫我怎么开得了口?”
吉吉在广州,同样有苦难言。一下飞机,秦毅便告诉她,“别再想读书的事了,安心跟着我。”并制定了一系列条款:不准随便出门,一个星期可以逛两次街,其余时间在家学做饭。甚至,他还逼她信佛,说这能使她修身养性。
也许,这个在生意场上打滚了多年的男人一眼就看出吉吉是朵洁白的花,锁在柜里,就是一只拿不走的花瓶。直至本刊截稿,秦毅始终缄默。
除了自由,他什么都给。秦毅的房子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是市郊的一处别墅,环境清幽,“这样你在家才安全,我才放心”。也正因为此,6年时间,吉吉想看一眼外面的世界都难。“到最近的商场也得10多公里路,他不开车我根本没法去。”一周两次活动时间吉吉经常自愿放弃,煲汤技能突飞猛进。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家”,吉吉学会了从少女到女人的一切,而这都是秦毅给她的。每一次做爱后,秦毅都会跟她说“我爱你”,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谁也没带给她过的快乐。
她也没有接触过第二个男人。直至秦毅生意失败,骂她:“扫帚星,滚回成都去!”
又是一个轮回?
2010年3月,母亲终于盼到了女儿回家。6年间,她去广州找过女儿2次,每次都是直接被带到火车站,“妈,我在这好得很。”吉吉不肯透露处境,也许还因为,日子久了,她接受秦毅了——既然命运无法挣脱,不如好好承受。
她在成都过着动物般的生活,没了秦毅她觉得很不习惯。在广州,他供吃供喝、陪她说话、做爱,他是她的全部世界,现在她连看一眼报纸都觉得头疼。母亲的管教令吉吉失去了社会生存能力,6年圈养又让她丢了仅剩的一点思维和自尊。4月的一天,她呕吐不止,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怀孕了,这结果让她又惊又喜,有了孩子,秦毅说不定会回头吧?
五一节,思前想后,吉吉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妈,这么多年,我累了,我还是觉得这辈子最爱的人是他。”她留下字条说。她至此也没明白,只有拥有知人识人之明,才能对命运展开最好的安排,学会规避坏的人、坏的事。人要经受挫折,才会得来经验,这条必经之路被母亲的羽翼遮蔽了。
她们深陷各自的命运,却理不出头绪。这正是母女俩的悲哀之处。
记者手记
第一次接到这位母亲的电话,她怯怯地问,我可以来找你么?你可以解决我和女儿的问题么?你们对读者的帮助是真的么?
3次和这对母女交谈,每一次都感受到母亲的愤怒和无助,女儿的不解和憔悴。尤其是母亲,已经在十几年的积怨和女儿现状中,彻底被悲伤击倒,回忆中几度气得语无伦次。大家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爱。可是,如果仅仅像故事里的母亲一样,不让女儿沾一滴阳春水,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能考高分的书,这是真正的母爱吗?即使动物,都会教给孩子生存技能,而这位母亲却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教给孩子。
这种变态的母爱,置孩子于死地都会毫不自知。
真正有人性光辉的母爱,需要高度尊重生命的个体,帮助他们走向灿烂和辉煌;而不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那样只会酿成悲剧。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要经过学习的。单纯低级的母爱,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