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善良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人性本善。人的善良源自于内心,源自于内心的宁静,源自于高尚的生命追求。
  做一件善事,是由我们的内心信念决定的,与外在的物质奖励无关。如果做善事是为了物质奖励,那么当那些人急切需要帮助,而恰恰没有相应的物质奖励的时候,我们就无动于衷?
  让座,一个简单的善举,如果真的需要物质奖励——门票,才能促成,我们的心真的会得到安宁和愉悦吗?如果没有门票的物质奖励呢?难道我们就不让座了吗?我们就任凭那些年迈体弱、身体不适的人站在我们身边,我们真的会坐得心安理得吗?当然不会,因为人性本善,善良让我们内心宁静。
  雷锋,做好事不求回报,可谓家喻户晓。假如雷锋做好事只是为了获取回报,那么今天他还会被人们铭记,还会有雷锋月吗?如果雷锋做好事,只是为索取回报,他还会得到人们的赞许吗?他还会成为许多人的榜样吗?雷锋做好事只是出于他内心的善良,内心的善促使他做善事,不欲人知,不求回报。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而放弃了自己的安好人生。当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张丽莉先是把后面的两个学生挡住,又一把推开了周围的几个学生,自己却惨遭车轮碾轧。张丽莉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换得了学生的安全。这,不正是因为她内心的善良吗?
  屠呦呦,诺贝尔奖获得者。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她为医学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创制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解决了医学上的大难题。消息一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然而屠呦呦并没想借此出名,让自己名利双收。对于记者的采访,屠呦呦闭门谢客。她觉得为事业付出,无怨无悔,用医术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让她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同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做任何善事时,也不应总想着回报和索取,正如“让座”这样的小事,它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都应该去做。只有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人才会同样伸出援手来帮助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好。
  行善,发自内心,不求回报,从我做起!
  教师点评:
  本文立意深刻,分层论证,思路清晰,论据具有典型性。雷锋、张丽莉、屠呦呦三个事例,由浅入深,行善事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欲先人知的,是能够成就事业的,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观点: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有善心,社会才会更美好。
  本文语言流畅质朴,多次运用反问句,起到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在文章结尾,用呼告的方式,再次强调论点:善心来自内心,需要每一个人努力。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6分=52分
其他文献
时间的车轮,悄无声息地碾过记忆深处的路;往事,悄然无声地蛰居于文字中。转眼,已经三年过去了。但我只要想起那件事情,心中便涟漪不断。那件事就像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时,我正在读初一。因为一场小小的车祸,我右脚大脚趾骨折,不能走路。但是,我又不能不上学,所以,父亲只好每天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接送我。那辆车的车架早已锈迹斑斑,车座也凹凸不平。每次父亲来接送我的时候,周围同
期刊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它的写作过程大体可以归结为提炼论点、展开论点、论证论点,在这些环节中,都必须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等。  一、概念分析  分析概念,就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概念的内涵通常采用下定义的方法,如作文题“好奇心”,“好奇心”指的是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因为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倾向。  明确概念的
期刊
某部老电影中的独白是:“有很多事情,我未曾想够、做够或体会够,就被外界逼促着往前赶;我还需要时间读书、写诗、作画和观赏美景,却被外界推离了好远,回不了头。”诚然,人生如此,即使是提前到达了目的地,也会因匆匆赶路、忽视了沿途的山川河流而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青虫蜕变成蝴蝶本就该经历一个过程,唯有经历破茧的过程,生长出有力的翅膀,成蝶的飞翔才能更加畅快淋漓,自由自在。  《看见》一书描写了德国人卢安克
期刊
俗话说“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可是,一片树叶的飘落,果真预示着秋天的来临吗?  未必!管窥蠡测,透过表象知其本质,固然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方法,但是正如海市蜃楼的虚幻一样,表象不一定真实,表象也许会蒙蔽我们的眼睛。  历史上,仅凭只鳞片爪就妄断、不顾全局的悲剧,如恒河沙数。悲情英雄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有勇无谋,更别说高瞻的眼力与洞察力,他专横跋扈,气走韩信,不识真假,赶走
期刊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诗歌对人的性情与品格的熏陶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喜欢写诗,还是喜欢读诗,都是富有才情的表现。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圣人竟把诗的作用提升到如此高度。  富于浪漫与幻想的年轻人大多是喜欢诗歌的。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也和许多年轻人一样非常喜欢诗歌,甚至可以说是痴迷诗歌。上师范期间,我曾写有厚厚的几大本小诗,可惜质量不高。投出去的稿件多是泥牛入海,只有几首在编辑动过手术,甚
期刊
【名家阅读】  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 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般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
期刊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泰坦尼克号(节选)  外景 海洋  (杰克和罗斯在眨眼的星星下漂浮。海水像玻璃,只有细微的起伏波动。罗斯确实能看到大海这面镜子上星星的反光。)  (杰克拧干她那件长大衣的水,把它紧紧塞在她双腿周围。他揉她的双臂。黑暗中他的脸呈灰白色。他们周边的黑暗中传来微弱呻吟声。)  罗斯 越来越安静了。  杰克 再等几分钟。他们需要一点时间去安排救生艇。  
期刊
【技法指津】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啰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即“明白”,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  如何才能使语言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具体来看,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种语言陷阱:  1.词语重复。  如: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在整理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三万多个问题时发现一个怪现象——年龄跟孩子们提问的质量成反比。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我妈妈晒的被子比较香”“为什么做运算时都是先乘除后加减”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天真烂漫、充满童趣,让人忍俊不禁。而中学生提出的多是一些诸如“怎么杀毒”“怎么发电子邮件”等程式化问题,这些问题简单化,
期刊
七、回归课本型  这种题型的设题方式是将某一诗文名句作为上联,要求学生从指定的诗文篇目中找出一个既意蕴相通又对仗工整的句子来作对。它具有考查学生的修辞能力和名句名篇识记能力的双重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名题精选】杨振宁曾赞《国文》课本中一副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遴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解题技巧】这样的题类似于古人玩的集句联,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