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中医学关于脑出血相关症状最早记载于《内经》,并根据其突然昏仆、半身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将其归属于“中风”、“大厥”、“仆击”、“偏枯”等范畴,又因其伴有出血症状,故应属于出血性中风.《素问》中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是人薄厥.”“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可见祖国医学对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由来已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劳倦内伤、情志过极等因素是出血性中风发生的主要病因.其病位在脑髓血脉,与心、肝、脾、肾有关[14-15].瘀证被中医认为是贯穿出血性中风的始终,因脑出血后血液离经而致瘀,因瘀血滞留脉道,导致气滞血瘀、气机不畅、闭阻脑络,甚至瘀塞而成瘀证.治则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