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看着学生每天乐此不疲地念诵着《三字经》,沉浸在经典诵读的氛围之中,我觉得我之前的决定是正确的。2011年,我执教一年级,从下学期就让学生接触《三字经》,并循序渐进地背诵《三字经》。其实当时是带着极大的困惑去做这件事的。因为新课程一年级语文已经面临识字量、阅读量过大,很多学生难以将课本中内容消化的困境,如果再让他们读《三字经》,会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到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什么也学不好?他们能喜欢上,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吗?
但是我还是带着困惑尝试了:让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诵读古文。在适合学生读的经典古文中,我先选择了《三字经》。它以短小的篇幅传授了儿童成长期必备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从天文地理、社会生活到治乱兴衰、文化沿革,都应有尽有。语言上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诵,适合少年儿童的口味。我的目的是以《三字经》为突破口,奠定学生经典诵读的基础,培养他们对诵读的兴趣,继而不断学习新的经典,积累更丰富的语言素材,打下更坚实的语文功底。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三字经》,学好《三字经》,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苦读为后,激趣在先
寓教于乐,以乐促学。
《三字经》虽说比较简单,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要把这么长的《三字经》背诵下来,也是困难重重。他们虽有惊人的记忆力,但喜新厌旧,总喜欢老师变着花样安排学习内容。一旦长时间坚持同一学习方式、同一学习内容,他们就一定会觉得枯燥,产生厌学心理。我采取了“苦读为后,激趣在先”的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以故事,引经句。
低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老师要给他们讲故事,再调皮的学生也会立刻安静下来。故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活泼的语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故事还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学生的好材料。
《三字经》中有很多句子含有小故事,如“昔孟母,择邻处”中包含了《孟母三迁》的故事;“香九龄,能温席”中包含了《黄香温席》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中包含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有许多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故事;颂扬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故事;褒扬励志勤学、发奋图强的故事;弘扬爱国精神,抨击社会丑恶现象的故事。如此丰富的故事素材,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他们进入故事王国。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由经句讲故事,由经句编故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三字经》里寻找故事。在有故事为背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依据故事情节,很容易记住经句内容。
(二)联实际,透经句。
《三字经》中也有很多句子没有故事作背景,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与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可以在平时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时用上这些句子,也可以在相关语文课文学习中涉及这些句子。比如学到《两只小狮子》最后一段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的话“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时,我渗透了《三字经》的学习。我让学生从《三字经》里找一找能像狮子妈妈那样劝导懒狮子的话。很多孩子就开始搜寻已存入脑中的经句,有的很快举起了手,说出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狮子妈妈的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会活用《三字经》中几句劝人上进的话,一举两得。
《三字经》有很多教育人的话可以拿来教育学生。如用“亲师友,习礼仪”教学生见到老师能问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父亲节、母亲节到来之时,学“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教学生关心父母,多为父母做事。
让《三字经》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经句容易被学生掌握并熟记。在教师不知不觉的渗透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经句的含义,而且能灵活运用。
(三)勤鼓励,喜经句。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受到鼓励会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他们变得畏缩犹豫。教师首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历成功,也会遇到挫折。此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既是一剂催化剂,又是一剂良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消除畏难心理。当学生能背诵大段《三字经》时,夸夸他:“××,你真棒!这么长的一段都能背下来,老师佩服你!”当学生在《三字经》诵读比赛取得好成绩时,奖奖他,给他一颗“经典诵读学习我好棒”小星星。当学生遇到了“拦路虎”时,帮帮他,让他扫除阅读、理解、背诵上的障碍。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一句鼓励表扬的话,一个鼓励表扬的动作、表情,它能让学生们更爱学古文。
二、导读成诵,方法为先
低年级学生首先发展的是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因此要低年级学生理解《三字经》很困难。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抓住学生记忆发展最佳时期,让学生熟记经典,做到“书读百遍”,等到他们有了理解能力时定能做到“其义自见”。但完成《三字经》1000多字的背诵,绝非易事。要让学生背下来,就得讲求方法,好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背诵很难让他们接受。因此,读背古文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限时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据意背、据画背、听记背、问答背。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大胆地将传统的“击鼓传花”等学生喜欢的游戏编入到经典古文学习中,让他们边玩边背,在乐中学,乐中背,让经典诵读活动充满乐趣和活力。
三、需要成效,恒心为要
谁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一项本领时,入门后进步很快,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再前进一步很困难,如果无恒心坚持下去,也许就不能再发展了。这里的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恒心,可见恒心对孩子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学生不可能靠几天、几个月的学习,就能诵读《三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古文。要让学习有实效,教师必须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学。
通过半年《三字经》的学习,我发现多数学生已能背诵大半本,而且识字量大大增加,原本要到高段才能学到的字,学生在反复诵读《三字经》过程中已经认识。由于识字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有了更广泛的兴趣,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上也有很大提高。之前害怕学生会学不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相反的是学生因《三字经》的学习而促进课本内容的学习,学得更轻松、更有趣。另外,学生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养成了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将好行为、好品质延伸到现实生活学习中。
但是我还是带着困惑尝试了:让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诵读古文。在适合学生读的经典古文中,我先选择了《三字经》。它以短小的篇幅传授了儿童成长期必备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从天文地理、社会生活到治乱兴衰、文化沿革,都应有尽有。语言上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诵,适合少年儿童的口味。我的目的是以《三字经》为突破口,奠定学生经典诵读的基础,培养他们对诵读的兴趣,继而不断学习新的经典,积累更丰富的语言素材,打下更坚实的语文功底。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三字经》,学好《三字经》,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苦读为后,激趣在先
寓教于乐,以乐促学。
《三字经》虽说比较简单,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要把这么长的《三字经》背诵下来,也是困难重重。他们虽有惊人的记忆力,但喜新厌旧,总喜欢老师变着花样安排学习内容。一旦长时间坚持同一学习方式、同一学习内容,他们就一定会觉得枯燥,产生厌学心理。我采取了“苦读为后,激趣在先”的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以故事,引经句。
低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老师要给他们讲故事,再调皮的学生也会立刻安静下来。故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活泼的语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故事还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学生的好材料。
《三字经》中有很多句子含有小故事,如“昔孟母,择邻处”中包含了《孟母三迁》的故事;“香九龄,能温席”中包含了《黄香温席》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中包含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有许多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故事;颂扬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故事;褒扬励志勤学、发奋图强的故事;弘扬爱国精神,抨击社会丑恶现象的故事。如此丰富的故事素材,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他们进入故事王国。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由经句讲故事,由经句编故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三字经》里寻找故事。在有故事为背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依据故事情节,很容易记住经句内容。
(二)联实际,透经句。
《三字经》中也有很多句子没有故事作背景,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与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可以在平时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时用上这些句子,也可以在相关语文课文学习中涉及这些句子。比如学到《两只小狮子》最后一段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的话“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时,我渗透了《三字经》的学习。我让学生从《三字经》里找一找能像狮子妈妈那样劝导懒狮子的话。很多孩子就开始搜寻已存入脑中的经句,有的很快举起了手,说出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狮子妈妈的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会活用《三字经》中几句劝人上进的话,一举两得。
《三字经》有很多教育人的话可以拿来教育学生。如用“亲师友,习礼仪”教学生见到老师能问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父亲节、母亲节到来之时,学“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教学生关心父母,多为父母做事。
让《三字经》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经句容易被学生掌握并熟记。在教师不知不觉的渗透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经句的含义,而且能灵活运用。
(三)勤鼓励,喜经句。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受到鼓励会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他们变得畏缩犹豫。教师首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历成功,也会遇到挫折。此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既是一剂催化剂,又是一剂良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消除畏难心理。当学生能背诵大段《三字经》时,夸夸他:“××,你真棒!这么长的一段都能背下来,老师佩服你!”当学生在《三字经》诵读比赛取得好成绩时,奖奖他,给他一颗“经典诵读学习我好棒”小星星。当学生遇到了“拦路虎”时,帮帮他,让他扫除阅读、理解、背诵上的障碍。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一句鼓励表扬的话,一个鼓励表扬的动作、表情,它能让学生们更爱学古文。
二、导读成诵,方法为先
低年级学生首先发展的是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因此要低年级学生理解《三字经》很困难。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抓住学生记忆发展最佳时期,让学生熟记经典,做到“书读百遍”,等到他们有了理解能力时定能做到“其义自见”。但完成《三字经》1000多字的背诵,绝非易事。要让学生背下来,就得讲求方法,好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背诵很难让他们接受。因此,读背古文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限时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据意背、据画背、听记背、问答背。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大胆地将传统的“击鼓传花”等学生喜欢的游戏编入到经典古文学习中,让他们边玩边背,在乐中学,乐中背,让经典诵读活动充满乐趣和活力。
三、需要成效,恒心为要
谁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一项本领时,入门后进步很快,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再前进一步很困难,如果无恒心坚持下去,也许就不能再发展了。这里的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恒心,可见恒心对孩子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学生不可能靠几天、几个月的学习,就能诵读《三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古文。要让学习有实效,教师必须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学。
通过半年《三字经》的学习,我发现多数学生已能背诵大半本,而且识字量大大增加,原本要到高段才能学到的字,学生在反复诵读《三字经》过程中已经认识。由于识字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有了更广泛的兴趣,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上也有很大提高。之前害怕学生会学不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相反的是学生因《三字经》的学习而促进课本内容的学习,学得更轻松、更有趣。另外,学生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养成了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将好行为、好品质延伸到现实生活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