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型央企的科长,到辞职下海创业的民营船老板,做过航运经纪、无船承运人,组建船队,孙万峰在航运行业跌宕起伏20余载,既享受过创业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经济危机业务亏损的煎熬。
如今,借助互联网技术,孙万峰又重新回到了当初创业的原点——航运交易平台服务商,但这次,孙万峰的野心更大了——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交相辉映下,他要做全球最大的航运交易平台。
科长下海
出生在辽宁丹东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孙万峰,小时候经常听从事造船业的舅舅讲关于船的故事,让他自小就对船舶和航海充满遐想,希望自己也有一天能跟随万吨巨轮走遍世界。
1983年高考,孙万峰义无反顾地报考了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选择了航运管理专业。受改革开放影响,航运业当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专业的航运人才有饥渴的需求。1989年,读完两年研究生的孙万峰进入了中国最大的航运集团——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下称中外运)。
紧张充实的工作让孙万峰得到了的历练,职位也不断提升,从航运调度、航线副科长,短短三年时间就升任到航线正科长,统领当时中外运集团唯一的中国-欧洲往返的杂货班轮。此后,被派往德国汉堡出任航运代表。
机会不期而遇。国内一家贸易公司想运一船铁矿石,但不知道去哪儿找船,不知道什么船适合运自己的货,更不知道谈判价格。而这些正是孙万峰所擅长的,数年的航运工作经历,让孙对整个航运链条了如指掌。
航运经纪这片蓝海,孙万峰很快嗅出了其中的发展空间。而且,此时孙已经在航运行业有六年的工作经验,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资源,完全可以在这个行业中大施拳脚。于是,孙万峰把辞职报告交到了主管领导的案头。
由于航运人才缺乏,加之孙万峰在中外运经过几年的重点培养,前途一片大好,领导并不想把其轻易放走而再三挽留。而在家里,岳父甚至怒斥,在国家的大企业不好好干,去做个体户,跟街边卖茶叶蛋的一样。
“当时,只有在外企工作的老婆和我的叔叔支持我,叔叔对我说民企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你应该去闯一闯。”这坚定了孙万峰创业的决心,瞒着双方父母“下海”了。
两次危机
1995年,孙万峰和自己的同学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初期做船舶经纪,后来做无船承运人等业务。
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之当时能从事航运专业人才很少,因此“下海”后,孙万峰的业务开展得风生水起。“那个时候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我们利用资源把船和货对接。航运市场竞争并不激烈,钱很好挣。”
短短几年,孙万峰掘取了满满“一桶金”,虽然改善生活的目标早已实现,但却更迷茫了,感觉人也“空”了。他开始思索,到底为什么创业?
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航运市场急转直下,孙万峰的业务也急剧萎缩。“经历了亚洲经济危机,我发现创业不只是为了自己挣钱,还有一班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同事们,他们也需要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平台。”
中国正式加入WTO后,航运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而国家也对无船承运运营有了明确的规定。于是,2003年,孙万峰在交通部申请成立了北京联洋海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运营航运业务,真正的创业激情被点燃。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复苏,中国的铁矿石等进口量一路上升,联洋海运的业务快速增长,五年间,公司营业额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
同时,公司发展也更有章法和战略——专注在4万-5万吨的货船这个细分领域。“中远和外运等大公司不会拿优质的力量去关注这个细分市场,而小的公司又做不到这个领域。4万-5万吨的货船航线很丰富,载货种类又很多,这个市场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垄断,我们有希望在这市场做到国内第一。”
2007年,德意志银行主动向孙万峰抛出橄榄枝,提出出资6000万美元购买联洋海运32%的股份,并助其上市。然而,正当孙在香港与德意志银行就入股、上市事宜深入讨论的当天,李嘉诚开始大量抛出中外运的股票,紧接着2008全球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全球经济衰退,航运市场转瞬萧条。
联洋海运上市计划不得不被迫搁浅,不少租船货主的合同半途中断,致使航运企业损失惨重,一些企业纷纷跑路。不过,笃信佛教的孙万峰却花了大成本,把纠纷一一解决。
2008年金融危机前,联洋海运的船队已发展到28条船;金融危机开始后,孙万峰在短短的一年内,把28条船的船队减到只剩下1条船。
同时,他也开始新的思考,并带领高管出去各种学习,希望找到新的方向。也正因此,联洋海运的团队基本保留了下来。
再出发
孙万峰最欣赏的企业家是史玉柱,因为他创业失败后又勇敢地爬了起来。
在航运行业20余年,孙万峰经历过两次经济危机,纵然公司业务跌入低谷,一度步履维艰,但他也没有放弃,“因为我热爱船,热爱航运”。
经过两年的思考,联洋海运重新规划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做航运业的阿里巴巴”。
这就是孙万峰二次创业的方向——全球80%的租船交易是通过船舶经纪人完成的,而船舶经纪人分布呈现碎片化、分散化,即使全球最大的几家船舶经纪的佣金总额也只占总规模的10%。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这些大量碎片化的供需信息,成为全球化的平台型航运交易的大市场。
2010年,孙万峰成立北京沃龙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valuefix.com),致力成为平台型航运交易服务商,提供海上物流大数据产品,以及大宗商品供应链电子化管理和金融电子服务的解决方案。
“我们定位重服务轻资产,把公司原来隐性的资产显性化。实际上,2003年我们就开始研发航运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积累了海量的宏观经济、大宗商品和航运的数据,我们把原有的系统升级打造成一个行业内交易与服务平台。”如今,孙万峰又回到了最初创业的原点——航运交易服务。
“第一次创业做船舶经纪和无船承运人,当时没有什么‘大梦’,格局很小。而这次创业,我们对行业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在航运圈子里,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在信息化建设,学习互联网,创新投入上花费这么大精力和资金的。”对于再创业,孙万峰信心十足。
如今,借助互联网技术,孙万峰又重新回到了当初创业的原点——航运交易平台服务商,但这次,孙万峰的野心更大了——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交相辉映下,他要做全球最大的航运交易平台。
科长下海
出生在辽宁丹东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孙万峰,小时候经常听从事造船业的舅舅讲关于船的故事,让他自小就对船舶和航海充满遐想,希望自己也有一天能跟随万吨巨轮走遍世界。
1983年高考,孙万峰义无反顾地报考了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选择了航运管理专业。受改革开放影响,航运业当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专业的航运人才有饥渴的需求。1989年,读完两年研究生的孙万峰进入了中国最大的航运集团——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下称中外运)。
紧张充实的工作让孙万峰得到了的历练,职位也不断提升,从航运调度、航线副科长,短短三年时间就升任到航线正科长,统领当时中外运集团唯一的中国-欧洲往返的杂货班轮。此后,被派往德国汉堡出任航运代表。
机会不期而遇。国内一家贸易公司想运一船铁矿石,但不知道去哪儿找船,不知道什么船适合运自己的货,更不知道谈判价格。而这些正是孙万峰所擅长的,数年的航运工作经历,让孙对整个航运链条了如指掌。
航运经纪这片蓝海,孙万峰很快嗅出了其中的发展空间。而且,此时孙已经在航运行业有六年的工作经验,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资源,完全可以在这个行业中大施拳脚。于是,孙万峰把辞职报告交到了主管领导的案头。
由于航运人才缺乏,加之孙万峰在中外运经过几年的重点培养,前途一片大好,领导并不想把其轻易放走而再三挽留。而在家里,岳父甚至怒斥,在国家的大企业不好好干,去做个体户,跟街边卖茶叶蛋的一样。
“当时,只有在外企工作的老婆和我的叔叔支持我,叔叔对我说民企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你应该去闯一闯。”这坚定了孙万峰创业的决心,瞒着双方父母“下海”了。
两次危机
1995年,孙万峰和自己的同学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初期做船舶经纪,后来做无船承运人等业务。
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之当时能从事航运专业人才很少,因此“下海”后,孙万峰的业务开展得风生水起。“那个时候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我们利用资源把船和货对接。航运市场竞争并不激烈,钱很好挣。”
短短几年,孙万峰掘取了满满“一桶金”,虽然改善生活的目标早已实现,但却更迷茫了,感觉人也“空”了。他开始思索,到底为什么创业?
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航运市场急转直下,孙万峰的业务也急剧萎缩。“经历了亚洲经济危机,我发现创业不只是为了自己挣钱,还有一班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同事们,他们也需要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平台。”
中国正式加入WTO后,航运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而国家也对无船承运运营有了明确的规定。于是,2003年,孙万峰在交通部申请成立了北京联洋海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运营航运业务,真正的创业激情被点燃。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复苏,中国的铁矿石等进口量一路上升,联洋海运的业务快速增长,五年间,公司营业额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
同时,公司发展也更有章法和战略——专注在4万-5万吨的货船这个细分领域。“中远和外运等大公司不会拿优质的力量去关注这个细分市场,而小的公司又做不到这个领域。4万-5万吨的货船航线很丰富,载货种类又很多,这个市场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垄断,我们有希望在这市场做到国内第一。”
2007年,德意志银行主动向孙万峰抛出橄榄枝,提出出资6000万美元购买联洋海运32%的股份,并助其上市。然而,正当孙在香港与德意志银行就入股、上市事宜深入讨论的当天,李嘉诚开始大量抛出中外运的股票,紧接着2008全球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全球经济衰退,航运市场转瞬萧条。
联洋海运上市计划不得不被迫搁浅,不少租船货主的合同半途中断,致使航运企业损失惨重,一些企业纷纷跑路。不过,笃信佛教的孙万峰却花了大成本,把纠纷一一解决。
2008年金融危机前,联洋海运的船队已发展到28条船;金融危机开始后,孙万峰在短短的一年内,把28条船的船队减到只剩下1条船。
同时,他也开始新的思考,并带领高管出去各种学习,希望找到新的方向。也正因此,联洋海运的团队基本保留了下来。
再出发
孙万峰最欣赏的企业家是史玉柱,因为他创业失败后又勇敢地爬了起来。
在航运行业20余年,孙万峰经历过两次经济危机,纵然公司业务跌入低谷,一度步履维艰,但他也没有放弃,“因为我热爱船,热爱航运”。
经过两年的思考,联洋海运重新规划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做航运业的阿里巴巴”。
这就是孙万峰二次创业的方向——全球80%的租船交易是通过船舶经纪人完成的,而船舶经纪人分布呈现碎片化、分散化,即使全球最大的几家船舶经纪的佣金总额也只占总规模的10%。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这些大量碎片化的供需信息,成为全球化的平台型航运交易的大市场。
2010年,孙万峰成立北京沃龙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valuefix.com),致力成为平台型航运交易服务商,提供海上物流大数据产品,以及大宗商品供应链电子化管理和金融电子服务的解决方案。
“我们定位重服务轻资产,把公司原来隐性的资产显性化。实际上,2003年我们就开始研发航运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积累了海量的宏观经济、大宗商品和航运的数据,我们把原有的系统升级打造成一个行业内交易与服务平台。”如今,孙万峰又回到了最初创业的原点——航运交易服务。
“第一次创业做船舶经纪和无船承运人,当时没有什么‘大梦’,格局很小。而这次创业,我们对行业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在航运圈子里,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在信息化建设,学习互联网,创新投入上花费这么大精力和资金的。”对于再创业,孙万峰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