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上海市、安徽省为代表,利用MS-VAR模型对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周期中阶段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受居民可支配收入、国际贸易以及消费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均呈现出非对称性现象。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中部地区受居民收入水平、劳动力、投资等因素影响较大,且各变量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滞后现象。在经济适度增长阶段,东部地区投资、财政支出、消费以及国际贸易是主要影响因素;中部地区劳动力因素仍是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作为跨专业实验课程融供应链、生产、财务为一体,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虚拟仿真背景下以团队形式开展经营活动.生产制造企业作为仿真实训的重要主体,其
富阳手工竹纸在中国造纸史上占有重要席位,但随着时代变迁,富阳竹纸存在着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滞后、制作技艺传承受阻、营销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产品类型重复单一等问题。应从提升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应用空间,扩大跨界合作等途径促进其传承和发展创新。
本文提出以“用户友好”原则建设教学资源、以角色代入式案例引导学生兴趣、“每课必练、以练促学”的课堂外学习监督为一体的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线上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对学生满意度调查,与传统教学班级的成绩对比,验证了在线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并发现线上学习提升了学生优秀率。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记录的学情数据,本文通过对学习页面访问量时间分布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验证了每周作业作为课堂外学习监督手段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教学视频反刍比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出学生性别、先修课成绩和课程进度是影响教学视频吸收率
移动互联时代的自媒体正迅速成为乡村发展的关键变量,“无名者”的出场让乡村的媒介化趋势日益凸显。媒介与乡村社会的研究拓展,需要探寻乡村媒介实践的不同场域,同时将媒介化视作一个“元过程”进行一般性的理解。“实践—生活—结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性解释框架,可以被用来考察乡村媒介化的现状以及贯穿其间的媒介逻辑。自媒体实践案例表明,乡村的媒介化存在三方面的经验证据:一是个体生活样式的变革;二是资源分布结构的转型;三是文化生产逻辑的转向。自媒体作为一种“元资本”对场域内其他权力形式的放大效应,是贯穿乡村媒介实践的底层
通过对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内涵和形成要素的分析,运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采用Moran指数针对2014—2018年我国31个省(市、区)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农村
采用问卷法对314名在华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微信使用行为与跨文化适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微信使用行为与网络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网络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在微信使用行为与跨文化适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性别、来源区域、居留时间的不同,微信使用行为略有差异。应发挥微信等社交媒介的优势,帮在华留学生争取更多积极有利的网络社会支持,为其跨文化适应提供有效帮助。
将对家户和关系的研究引入微观治理行为领域,通过构建“关系-理性-行为”的分析框架,来发掘传统农村社会治理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当代价值。研究认为,家户间的关系互动形成了差异化的家户理性,利益驱动家户参与村庄治理,而家户理性影响了治理活动运行的规则,影响着治理行为,家户间关系不同,内生出的治理类型亦有差别。平等合作关系促成了平等协商型治理,依赖合作关系促成了威权主导型治理,竞争冲突关系促成了关系网络型治理。家户间关系是治理转化的基础,而权力主导公共产品分配的程度、公共产品的普惠性影响着治理类型的转化。在当下的农村
教师胜任力是智慧学习环境下SPOC混合教学成功开展的关键。文章以浙江省40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应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包含个人特质与动机、信息技术能力、专业能力、智慧教学实施能力、智慧教学互动能力、智慧教学管理能力6大维度,15项胜任要素及34个胜任指标的智慧学习环境下SPOC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胜任力模型可为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SPOC混合教学能力的评估、培训提供借鉴。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是达成主体合作、资源整合、协同响应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服务供应链管理框架包括服务需求管理、资源与能力管理、关系管理、服务订单流程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和服务绩效管理。涉农服务的天禾模式、构建服务联合体的山西翼城模式、搭建平台的金丰公社模式、以农合联为平台的浙江“三位一体”模式和与农共生的新希望六和“担保鸡”服务模式等服务供应链的实践组织模式揭示了龙头企业性质、协同网络构建和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新时期对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林地方院校,需因地制宜,利用农林优势,明确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需理论联系实践,以学生产出为中心,既要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又要与国际交流接轨。为此,对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实践,并实施相应的改革,使包装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又符合地方院校特色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