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国画的发展逐渐西化,国画本身所具有的内涵逐渐丧失,面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自己浅显的看法。距离13届全国美展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可它带给人们的思考仍然存在,我们在观看入围的中国画时能明显发现工笔偏多,写意很少,形式大于内容,部分作品过分的西化,丧失了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精神。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中国画到底该追求什么?“笔墨当随时代”是否只是一味地学习西方,忘记自己绘画艺术中所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笔墨,时代,艺术精神
一.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中国古代从孔子到老庄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的自我修养。这也就使得中国画具有道德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最高的境界便是两者自然而然的统一。陈师曾《文人画价值》一文认为文人的要素是“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1]陆俨少先生在他的谈艺录中也提到:“学国画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好好做学问,名利心不可太重。”[2]中国画对于画家本身是有标准的,要求画家要有道德,有人品,有修养,而后再谈其余要求。要了解道德我们就要去了解孔子和老庄的思想,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中国艺术精神则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体会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才能够得以深刻理解,从而才更加明白中国画的内涵。当今时代信息发达,快节奏的生活让一些画家不能静下心来提升自己,更注重眼前的利益。还有一些只重视技法上的提高忽略了内在修养,丢掉了对中国传统理论的学习,中国画传统文化的缺失,便体现在现在许多中国画作品空有形式而缺乏内涵,丢掉了笔墨。
(二)西方绘画对中国画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了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画也不断的吸收西方绘画思想,这时候西方的光影,透视等观念传入中国。受洋务运动思潮的影响,传统中国画经历了改变,一方面,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澂》一文说:“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3]康有为1917年手书《万木草堂藏画目》说:“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4]可见当时对于用西画来改良中国画的意愿。另一方面还是在坚定中国文人画的精神。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就有所体现。[5]刘海粟,徐悲鸿就深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在绘画中加入西方绘画理念,也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此时还是保留着一些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
然而随着吴冠中,黄永玉一批人水墨画作品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争议,颠覆了大家对于中国画的审美,许多人觉得不像中国画。王无邪说:“中国画至吴冠中已完全跳脱除了中国画的笔墨语系,被改写为水墨画”。随着徐冰,仇德树,刘国松,张羽等人的出现这个时候的水墨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他有了更宽泛的概念,它具有广泛的融入度,只需要用水和墨作为材料,可以用现代科技进行创作。中国画的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交融后产生了变化,这是对于中国画的创新,但不能否认与此同时丧失了一些中国画所独有的笔墨精神。
二.如何理解“笔墨”
“笔墨”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中国画创作时所用的工具,但是它绝不仅仅是指绘画工具。在《学画录.笔墨章》中石鲁认为:“笔墨者,艺术总要,术之微要也”。“画有笔墨则思想活,无笔墨则思想死 ”。[6]也就是说笔墨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可见“笔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豐富,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在则延伸为思想层面称之为“笔墨精神”。
“笔”用谢赫六法来说就是“骨法用笔”,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对其进行了解释:“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7]不难看出张彦远认为的“骨法用笔”即“书法用笔”,认为好的画家多数善于书法。不是说不写书法就不能进行绘画,只是绘画水平想要达到一定高度就需要对书法进行学习。书,画虽不是因果必然关系,但也是相得益彰的,有好的书法功底,对于绘画来说便是锦上添花。历史上的绘画大家,如董其昌,文征明,唐寅,赵孟頫等都是善于书法与绘画的。对于“墨”的理解最普遍的就是“墨分五色”。唐代张彦远就提出“运墨而五色具”。宋代郭熙,郭思父子在《林泉高致.画诀》中对“墨分五色”也有所解释:“或问:‘墨之用如何?’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8]可见“墨”在这里不单单是黑,“墨分五色”也不仅仅是指五色,“墨”的颜色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无“笔”则无“墨”,无“墨”则无“笔”。“笔墨”两者不能单独存在,放在一起方可体现“笔墨精神”。
“笔墨精神”通过什么来体现?即“用笔,用墨”。用笔用墨要有气韵才可以展现画面整体风貌。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提的一段文章:“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9]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段具体画论。我们所能看到,谢赫把气韵生动放在了第一位,气韵又该如何理解?五代的荆浩曾解释“气韵”:“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行,备遗不俗”。[10]宗白华说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11]陆俨少先生则认为先有“生动”而后有“气韵”,“生动”即生气,给人以灵动的感觉,“气韵”是作品完成后的带给人的一种整体感受,它包括气质,品格,韵味,韵致,气势等等。[12]石鲁对于“气韵”的解释,则是把“气”和“韵”分开了来解释,认为“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本身的精神情态,另一方面是创作对象的精神情态,有了“气”才有“韵”。[13]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其内涵却是不易理解的,某些程度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对于“气韵生动”理解是随着画家内在修养的不断提升,而得到不断地理解,领悟其中之奥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是我们无法用感官所实际感受到的,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从这个概念上来说“气韵生动”就像道家所提出的“道”一样,这也就体现出中国画特有的本质,是任何国家,任何画种所不具备的。“道”是中国哲学的范畴,“道”是一个形式的概念,是超乎形象的事物,所以它是无名,也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画当然也在万物之内,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画也由道生。“道法自然”,好的中国画也是要给人以自然感受,不娇柔造作,传达出画家的思想情感,使观者有共鸣,给观者以较高的审美感受。而这些便要通过“笔墨”“气韵”去传达。 三.时代影响笔墨,笔墨反映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由清初石涛提出,其原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14]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这里的“笔墨当随时代”并不是指脱离时代盲目的创新,而是每个时代笔墨都在发生变化,但它所体现的都是时代的风貌。
宋代的绘画,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标志着我国中古时期绘画高峰的出现。两宋时期,不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宋代的宫廷院体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达到了全盛时期。绘画在宋能够发展如此繁荣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物质得到满足,人们才能够追求精神层面的绘画;二.当政者的支持;三.其治国理念重文,使宋代文化环境相对稳定。宋画给人的感觉大多是精致,细腻,带给人的感觉是平和,宁静,雅致,给人带来享受,而这样的画面不是压也反映着宋代所特有的时代气质吗?宋代的时代背景给宋画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现如今我们通过宋画又去了解宋代。这就是时代影响笔墨,笔墨反映时代。我们纵观每个时代的绘画作品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气质,當我们了解到这一时代环境就也会发现绘画作品与时代十分密切。
四.如何把笔墨与时代相结合
那么我们如何把笔墨与时代相结合,我们这里的“笔墨”不是形而下的,而是形而上的,它不单单只指某种具体客观的物体,更具有更广阔的内涵。把“笔墨”与“时代”相结合,笔者认为要在不抛弃传统笔墨精神为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题材的时代性
就是在什么时代画什么样的内容,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找当代人可以产生共鸣,并且具有时代性的素材。如蒋兆和先生,他在题材上就很好的诠释了时代,《流民图》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水墨画人物,谈到这幅画我们不得不提蒋兆和先生创造他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后半叶,经历了列强入侵后的中国,在20世纪,又经历两次国名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乱的荼毒,这幅图就是表现了这个时代中的人民,它贴近生活,表现了人民疾苦,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面向生活,融合中西”,这是蒋兆和先生的创作经验。
(二)画法的时代性
《陆俨少谈艺录》提到他的创作方法,从构图上,陆俨少从小往大里去画,积小面而成大面,使他的章法更加灵活;在用墨上由浓入淡,而不是由淡入浓,浓墨即下,便无法更改,这也使得陆俨少的画面更有一气呵成之感;在用笔上,注意点线,突出“骨法用笔”,注意点线的疏密,轻重,干湿,浓淡,极尽变化,使得画面富有节奏,韵律。[15]陆俨少主张写生但不主张对景写生,他只是看一看,而从临摹入手,这便是古人的经验,体会和默记山水景色。陆俨少的创新并不是依靠题材的变化,而是画法和思想上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近代山水画,有人主张继承传统,与时代脱节。有人主张一味地创新而缺乏笔墨精神,陆俨少便是介于两者之间,即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16]是一个把笔墨和时代结合很好的例子。
(三)思想的时代性
要求作者要有时代精神,在不脱离“笔墨精神”的情况下大胆创新,有创新和批判意识,不能一味地摹古,也不能一味地西化。中国画的创新是必要的,“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要在把握住中国画内在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创新时要注意作品是否符合现在大众的审美需求,审美需求的时代性也要同步进行。更加不能脱离时代,搞一些徒有其表的东西,是空洞的,传达不出有意义的价值的。不能一味地反对西方绘画思想,好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习,但在吸收西方绘画的同时,要坚守我们本名族的艺术精神,坚持中国画所坚持的艺术精神。
结语:
以上是我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浅显理解,时代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不被淘汰。而在顺应时代的同时也要坚持我们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认真研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我们自身坚持住了中国绘画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吸收西方文化,顺应世界文化潮流进行创新,我们的绘画才是有特色的,才可以让中国画走向世界。
注释
[1]《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7
[2]《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6,第12
[3]《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0
[4]《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
[5]《中国画讨论专辑· 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7
[6]见《学画录·笔墨章》第159
[7]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第32
[8]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第644
[9]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第355
[10]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笔法记》第606
[11]出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2017.7重印)第51
[12]《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51-52
[13]参阅《石鲁艺术文集》第100页
[14]王伯敏, 任道斌主编.石涛画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15]《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57
[16]参阅《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55
参考文献
[1]水天中.“中国画”名称的产生和变化[J].美术,1986,10-13.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名美术出版社,1964,1.
[3]唐.王维《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
[4]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于洋.“中国画”与“水 墨”概念之辨[N].中国文化报,2019-08-18.001.
[5]王兴华;刘军利.水墨的当代拓展——“水墨边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作品邀请展”综述[J].美术观察,2019,No.286,44.
[6]尚辉.边界的拆除:40年从中国画到水墨艺术的变革[J].美术,2019,No.618,98-102+107.
[7]薛永年.称“中国画”还是叫“水墨”[J].美术观察,2019,No.285,12-13.
[8]《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
[9]《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2017.4.
[1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美术出版社,2007.7.
[11]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人名美术出版社,2014,4.
[12]王伯敏, 任道斌主编.石涛画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13]刘星《传统艺术精神的守护与超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5.
[14]贾景阳.蒋兆和《流民图》的艺术形式对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影响[C].西安美术学院,2016.
[15]张煜.“徐蒋”写实人物画体系研究[C].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作者简介:黄婷婷(1997.7-),女,汉族,籍贯:安徽淮南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
关键词:笔墨,时代,艺术精神
一.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中国古代从孔子到老庄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的自我修养。这也就使得中国画具有道德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最高的境界便是两者自然而然的统一。陈师曾《文人画价值》一文认为文人的要素是“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1]陆俨少先生在他的谈艺录中也提到:“学国画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好好做学问,名利心不可太重。”[2]中国画对于画家本身是有标准的,要求画家要有道德,有人品,有修养,而后再谈其余要求。要了解道德我们就要去了解孔子和老庄的思想,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中国艺术精神则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体会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才能够得以深刻理解,从而才更加明白中国画的内涵。当今时代信息发达,快节奏的生活让一些画家不能静下心来提升自己,更注重眼前的利益。还有一些只重视技法上的提高忽略了内在修养,丢掉了对中国传统理论的学习,中国画传统文化的缺失,便体现在现在许多中国画作品空有形式而缺乏内涵,丢掉了笔墨。
(二)西方绘画对中国画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了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画也不断的吸收西方绘画思想,这时候西方的光影,透视等观念传入中国。受洋务运动思潮的影响,传统中国画经历了改变,一方面,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澂》一文说:“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3]康有为1917年手书《万木草堂藏画目》说:“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4]可见当时对于用西画来改良中国画的意愿。另一方面还是在坚定中国文人画的精神。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就有所体现。[5]刘海粟,徐悲鸿就深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在绘画中加入西方绘画理念,也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此时还是保留着一些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
然而随着吴冠中,黄永玉一批人水墨画作品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争议,颠覆了大家对于中国画的审美,许多人觉得不像中国画。王无邪说:“中国画至吴冠中已完全跳脱除了中国画的笔墨语系,被改写为水墨画”。随着徐冰,仇德树,刘国松,张羽等人的出现这个时候的水墨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他有了更宽泛的概念,它具有广泛的融入度,只需要用水和墨作为材料,可以用现代科技进行创作。中国画的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交融后产生了变化,这是对于中国画的创新,但不能否认与此同时丧失了一些中国画所独有的笔墨精神。
二.如何理解“笔墨”
“笔墨”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中国画创作时所用的工具,但是它绝不仅仅是指绘画工具。在《学画录.笔墨章》中石鲁认为:“笔墨者,艺术总要,术之微要也”。“画有笔墨则思想活,无笔墨则思想死 ”。[6]也就是说笔墨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可见“笔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豐富,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在则延伸为思想层面称之为“笔墨精神”。
“笔”用谢赫六法来说就是“骨法用笔”,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对其进行了解释:“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7]不难看出张彦远认为的“骨法用笔”即“书法用笔”,认为好的画家多数善于书法。不是说不写书法就不能进行绘画,只是绘画水平想要达到一定高度就需要对书法进行学习。书,画虽不是因果必然关系,但也是相得益彰的,有好的书法功底,对于绘画来说便是锦上添花。历史上的绘画大家,如董其昌,文征明,唐寅,赵孟頫等都是善于书法与绘画的。对于“墨”的理解最普遍的就是“墨分五色”。唐代张彦远就提出“运墨而五色具”。宋代郭熙,郭思父子在《林泉高致.画诀》中对“墨分五色”也有所解释:“或问:‘墨之用如何?’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8]可见“墨”在这里不单单是黑,“墨分五色”也不仅仅是指五色,“墨”的颜色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无“笔”则无“墨”,无“墨”则无“笔”。“笔墨”两者不能单独存在,放在一起方可体现“笔墨精神”。
“笔墨精神”通过什么来体现?即“用笔,用墨”。用笔用墨要有气韵才可以展现画面整体风貌。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提的一段文章:“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9]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段具体画论。我们所能看到,谢赫把气韵生动放在了第一位,气韵又该如何理解?五代的荆浩曾解释“气韵”:“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行,备遗不俗”。[10]宗白华说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11]陆俨少先生则认为先有“生动”而后有“气韵”,“生动”即生气,给人以灵动的感觉,“气韵”是作品完成后的带给人的一种整体感受,它包括气质,品格,韵味,韵致,气势等等。[12]石鲁对于“气韵”的解释,则是把“气”和“韵”分开了来解释,认为“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本身的精神情态,另一方面是创作对象的精神情态,有了“气”才有“韵”。[13]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其内涵却是不易理解的,某些程度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对于“气韵生动”理解是随着画家内在修养的不断提升,而得到不断地理解,领悟其中之奥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是我们无法用感官所实际感受到的,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从这个概念上来说“气韵生动”就像道家所提出的“道”一样,这也就体现出中国画特有的本质,是任何国家,任何画种所不具备的。“道”是中国哲学的范畴,“道”是一个形式的概念,是超乎形象的事物,所以它是无名,也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画当然也在万物之内,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画也由道生。“道法自然”,好的中国画也是要给人以自然感受,不娇柔造作,传达出画家的思想情感,使观者有共鸣,给观者以较高的审美感受。而这些便要通过“笔墨”“气韵”去传达。 三.时代影响笔墨,笔墨反映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由清初石涛提出,其原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14]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这里的“笔墨当随时代”并不是指脱离时代盲目的创新,而是每个时代笔墨都在发生变化,但它所体现的都是时代的风貌。
宋代的绘画,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标志着我国中古时期绘画高峰的出现。两宋时期,不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宋代的宫廷院体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达到了全盛时期。绘画在宋能够发展如此繁荣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物质得到满足,人们才能够追求精神层面的绘画;二.当政者的支持;三.其治国理念重文,使宋代文化环境相对稳定。宋画给人的感觉大多是精致,细腻,带给人的感觉是平和,宁静,雅致,给人带来享受,而这样的画面不是压也反映着宋代所特有的时代气质吗?宋代的时代背景给宋画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现如今我们通过宋画又去了解宋代。这就是时代影响笔墨,笔墨反映时代。我们纵观每个时代的绘画作品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气质,當我们了解到这一时代环境就也会发现绘画作品与时代十分密切。
四.如何把笔墨与时代相结合
那么我们如何把笔墨与时代相结合,我们这里的“笔墨”不是形而下的,而是形而上的,它不单单只指某种具体客观的物体,更具有更广阔的内涵。把“笔墨”与“时代”相结合,笔者认为要在不抛弃传统笔墨精神为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题材的时代性
就是在什么时代画什么样的内容,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找当代人可以产生共鸣,并且具有时代性的素材。如蒋兆和先生,他在题材上就很好的诠释了时代,《流民图》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水墨画人物,谈到这幅画我们不得不提蒋兆和先生创造他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后半叶,经历了列强入侵后的中国,在20世纪,又经历两次国名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乱的荼毒,这幅图就是表现了这个时代中的人民,它贴近生活,表现了人民疾苦,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面向生活,融合中西”,这是蒋兆和先生的创作经验。
(二)画法的时代性
《陆俨少谈艺录》提到他的创作方法,从构图上,陆俨少从小往大里去画,积小面而成大面,使他的章法更加灵活;在用墨上由浓入淡,而不是由淡入浓,浓墨即下,便无法更改,这也使得陆俨少的画面更有一气呵成之感;在用笔上,注意点线,突出“骨法用笔”,注意点线的疏密,轻重,干湿,浓淡,极尽变化,使得画面富有节奏,韵律。[15]陆俨少主张写生但不主张对景写生,他只是看一看,而从临摹入手,这便是古人的经验,体会和默记山水景色。陆俨少的创新并不是依靠题材的变化,而是画法和思想上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近代山水画,有人主张继承传统,与时代脱节。有人主张一味地创新而缺乏笔墨精神,陆俨少便是介于两者之间,即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16]是一个把笔墨和时代结合很好的例子。
(三)思想的时代性
要求作者要有时代精神,在不脱离“笔墨精神”的情况下大胆创新,有创新和批判意识,不能一味地摹古,也不能一味地西化。中国画的创新是必要的,“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要在把握住中国画内在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创新时要注意作品是否符合现在大众的审美需求,审美需求的时代性也要同步进行。更加不能脱离时代,搞一些徒有其表的东西,是空洞的,传达不出有意义的价值的。不能一味地反对西方绘画思想,好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习,但在吸收西方绘画的同时,要坚守我们本名族的艺术精神,坚持中国画所坚持的艺术精神。
结语:
以上是我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浅显理解,时代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不被淘汰。而在顺应时代的同时也要坚持我们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认真研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我们自身坚持住了中国绘画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吸收西方文化,顺应世界文化潮流进行创新,我们的绘画才是有特色的,才可以让中国画走向世界。
注释
[1]《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7
[2]《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6,第12
[3]《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0
[4]《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
[5]《中国画讨论专辑· 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7
[6]见《学画录·笔墨章》第159
[7]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第32
[8]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第644
[9]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第355
[10]参阅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笔法记》第606
[11]出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2017.7重印)第51
[12]《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51-52
[13]参阅《石鲁艺术文集》第100页
[14]王伯敏, 任道斌主编.石涛画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15]《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57
[16]参阅《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17.4 第55
参考文献
[1]水天中.“中国画”名称的产生和变化[J].美术,1986,10-13.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名美术出版社,1964,1.
[3]唐.王维《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
[4]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于洋.“中国画”与“水 墨”概念之辨[N].中国文化报,2019-08-18.001.
[5]王兴华;刘军利.水墨的当代拓展——“水墨边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作品邀请展”综述[J].美术观察,2019,No.286,44.
[6]尚辉.边界的拆除:40年从中国画到水墨艺术的变革[J].美术,2019,No.618,98-102+107.
[7]薛永年.称“中国画”还是叫“水墨”[J].美术观察,2019,No.285,12-13.
[8]《中国画讨论专辑·美术论集》第四辑,人名美术出版社,1986.
[9]《陆俨少谈艺录》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2017.4.
[1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美术出版社,2007.7.
[11]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人名美术出版社,2014,4.
[12]王伯敏, 任道斌主编.石涛画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13]刘星《传统艺术精神的守护与超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5.
[14]贾景阳.蒋兆和《流民图》的艺术形式对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影响[C].西安美术学院,2016.
[15]张煜.“徐蒋”写实人物画体系研究[C].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作者简介:黄婷婷(1997.7-),女,汉族,籍贯:安徽淮南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