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利、嘉德、瀚海、荣宝斋、乔禧”等作为中国第一流的拍卖行,对书画作品参拍标准要求非常之高。难怪业内同行有人戏言:书画家的作品能进入上述机构参加春秋季书画拍卖会,就是取得了一张进入中国书画艺术神殿的通行证。
中国著名画家叶阿林,在这些拍卖行都是座上客,每次拍卖都有实际成交的记录,很受欢迎。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的代表之一。
亚洲画坛的明星
在亚洲画坛,叶阿林的名字并不陌生。亚洲许多国家的政要、名人、博物馆、展览馆乃至私人会所等都有收藏他的作品,连泰国皇室都专门珍藏了叶阿林的许多精品。东南亚国家很多中国书画的爱好者以收藏叶阿林的画为荣,乐此不疲。可以说在亚洲书画界享有盛誉。
叶阿林
叶阿林是浙江义乌人,自小喜欢写字画画。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的艺术梦想难以实现。无奈,只能在亲戚好友的资助下赴国外深造。在泰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如饥似渴地学习油画,吸收着西方艺术的营养。但同时,也一直没有放弃国画的学习和创作。叶阿林旅居国外40多年,近年来叶落归根,报效祖国。
叶阿林的创作经历了几个阶段。人物画使叶阿林一举成名。其中不乏中国人、泰国人、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日本人、欧美人等,它们成为画室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0多年前,叶阿林画作在泰国的实际成交价就到了一幅四平尺的画5万美金以上,而且供不应求。
在泰国乃至东南亚,画人物,很少有超越叶阿林的。此后,叶阿林开始涉足山水画。叶阿林走遍了世界名山大川,并在东南亚、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游学,中西合璧,为他以后山水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师法自然独创一派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叶阿林深谙中国山水画讲究构图、情趣、意境、格调、气韵的要义。“师法自然”,这是大多数艺术家都遵循的“不二法门”,叶阿林也不例外。从开始临摹自然界的灵山秀水到逐渐捕捉到自然界神韵,叶阿林用了几十年。现在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因为,叶阿林已经将大自然的山和水,浓缩成胸中的山和水、心中的人与物。山性,山情;人性
其乐融融
,人情,已经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加深,对社会变迁发展的认识叶阿林山水画逐渐开始演变。大自然的精气神开始融入叶阿林脑海。叶阿林的个人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始浸淫到他的作品里面去了。天地万物在心中。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此时的作品,山水变得更加丰润,神秘,神山秀水,跃然纸上。《小桥流水人家》、《神鼠峡清音》、《江南春天里》、《晚秋谷静》、《水墨云烟》、《黄昏水烟小船》等作品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
《黄昏水烟小船》,意境深远,极富趣味。画的远处以非常简约的笔法,寥寥淡染几笔远山,勾勒出平远的景色,近处一叶孤舟,泊于岸边,在水一方,空寂无人,河的对岸,全然隐去。全画无多着墨,留白较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空阔的寄望,衬托出画家淡淡的忧愁以及对远方故乡深深的思恋。
这幅画中小舟仿佛成了主角,画中岸边,杂草荒芜,身处荒野,孤立无援。实际上是画家内心的流露。荒野的此岸不是真正可以停靠的地方,画家所要寻找的那种充满向往的世界在远方,在彼岸,在山的那边,那世界光明无尘,万物澄澈,纵使世间遍寻不着,也要在心宇中营构这样一个理想空间。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叶阿林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正直仗义、操守自律、心胸宽阔、知足常乐之人。叶阿林的人格品行爱好,不知不觉就融入了他的山水画作品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德行、自律、求学、雅趣等就是他刻意要渲染的。叶阿林的作品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浓彩重笔。《访贤迟归》、《廉士赏清莲》、《空谷临风》、《奇文共欣赏》、《闲情雅趣》等代表作品获得社会一片好评。
叶阿林绘画艺术的特点是“师法自然”。在他的山水风情画中,有意无意,有形无形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如众生平等、万物和谐、太极和合、吉祥如意、和而不同、天地交合、天人合一等。叶阿林在长期的山水画创作中,摸索出了山脉的走向,应符合龙脉文化的布局规律;水流的走向,应符合风水文化的吉祥方位;房屋人烟,不宜布局在大树底下,以避雷避煞;瀑布飞流,不宜正面冲向观众视角,以化解冲煞;左青龙不能低于右白虎,以图吉祥……
叶阿林的作品可以说是集名师大家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及创新的元素。叶阿林认为:绘画的技法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重在恰适,贵在点化。叶阿林边画画边告诉记者,他画山水画,从来不用铅笔打草稿、勾线条,而是用心构思布局打腹稿,然后用毛笔堆砌而成。这些山石花草,不是描出来画出来,而是浓浓淡淡点击出来,层层叠叠堆砌出来,这也是师法自然感悟到的。自然不是平面的画,天空也不是平面的画布,自然界的山水万物都是层层叠叠堆砌互动分化而成的。这云雾远山,是用洗毛笔的水点缀的;这深幽的近山树影,也不是用浓墨重笔画出来,而是用时浓时淡的毛笔层层叠加起来的;即使这云影,也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周边的墨彩在宣纸上融渗而成;山水人物超时空组合,视角比例合乎油画光影原理;多幅山水画连接,山脉相连水路相接,可形成一幅长卷又相对独立等等。叶阿林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成为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
采访的最后,记者请叶阿林谈谈多年来创作山水画的经验。几十年创作山水画,叶阿林有以下几点感受:中国山水画很讲究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其次注重欣赏作品的意境美。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天人合一。所以,欣赏山水画,只注重作品的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人们还要注意欣赏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节奏美、旋律美。这正是山水画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再次要注重欣赏作品的笔墨美。山水画同人物画不一样。人物画讲究用笔精确,细腻传神,而写意山水画追求的是笔墨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和激情宣泄,讲究用笔用墨、讲究皴法、讲究急缓顿挫、讲究一波三折、讲究韵味,就像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
赤壁赋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画的鲜明特征,因为,只有“写意”才能直抒性情,才能在“游于艺”中,体现人品、画品,进而抵达“物我两忘”的精神彼岸。
中国著名画家叶阿林,在这些拍卖行都是座上客,每次拍卖都有实际成交的记录,很受欢迎。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的代表之一。
亚洲画坛的明星
在亚洲画坛,叶阿林的名字并不陌生。亚洲许多国家的政要、名人、博物馆、展览馆乃至私人会所等都有收藏他的作品,连泰国皇室都专门珍藏了叶阿林的许多精品。东南亚国家很多中国书画的爱好者以收藏叶阿林的画为荣,乐此不疲。可以说在亚洲书画界享有盛誉。

叶阿林是浙江义乌人,自小喜欢写字画画。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的艺术梦想难以实现。无奈,只能在亲戚好友的资助下赴国外深造。在泰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如饥似渴地学习油画,吸收着西方艺术的营养。但同时,也一直没有放弃国画的学习和创作。叶阿林旅居国外40多年,近年来叶落归根,报效祖国。
叶阿林的创作经历了几个阶段。人物画使叶阿林一举成名。其中不乏中国人、泰国人、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日本人、欧美人等,它们成为画室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0多年前,叶阿林画作在泰国的实际成交价就到了一幅四平尺的画5万美金以上,而且供不应求。
在泰国乃至东南亚,画人物,很少有超越叶阿林的。此后,叶阿林开始涉足山水画。叶阿林走遍了世界名山大川,并在东南亚、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游学,中西合璧,为他以后山水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师法自然独创一派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叶阿林深谙中国山水画讲究构图、情趣、意境、格调、气韵的要义。“师法自然”,这是大多数艺术家都遵循的“不二法门”,叶阿林也不例外。从开始临摹自然界的灵山秀水到逐渐捕捉到自然界神韵,叶阿林用了几十年。现在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因为,叶阿林已经将大自然的山和水,浓缩成胸中的山和水、心中的人与物。山性,山情;人性

,人情,已经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加深,对社会变迁发展的认识叶阿林山水画逐渐开始演变。大自然的精气神开始融入叶阿林脑海。叶阿林的个人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始浸淫到他的作品里面去了。天地万物在心中。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此时的作品,山水变得更加丰润,神秘,神山秀水,跃然纸上。《小桥流水人家》、《神鼠峡清音》、《江南春天里》、《晚秋谷静》、《水墨云烟》、《黄昏水烟小船》等作品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
《黄昏水烟小船》,意境深远,极富趣味。画的远处以非常简约的笔法,寥寥淡染几笔远山,勾勒出平远的景色,近处一叶孤舟,泊于岸边,在水一方,空寂无人,河的对岸,全然隐去。全画无多着墨,留白较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空阔的寄望,衬托出画家淡淡的忧愁以及对远方故乡深深的思恋。
这幅画中小舟仿佛成了主角,画中岸边,杂草荒芜,身处荒野,孤立无援。实际上是画家内心的流露。荒野的此岸不是真正可以停靠的地方,画家所要寻找的那种充满向往的世界在远方,在彼岸,在山的那边,那世界光明无尘,万物澄澈,纵使世间遍寻不着,也要在心宇中营构这样一个理想空间。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叶阿林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正直仗义、操守自律、心胸宽阔、知足常乐之人。叶阿林的人格品行爱好,不知不觉就融入了他的山水画作品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德行、自律、求学、雅趣等就是他刻意要渲染的。叶阿林的作品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浓彩重笔。《访贤迟归》、《廉士赏清莲》、《空谷临风》、《奇文共欣赏》、《闲情雅趣》等代表作品获得社会一片好评。
叶阿林绘画艺术的特点是“师法自然”。在他的山水风情画中,有意无意,有形无形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如众生平等、万物和谐、太极和合、吉祥如意、和而不同、天地交合、天人合一等。叶阿林在长期的山水画创作中,摸索出了山脉的走向,应符合龙脉文化的布局规律;水流的走向,应符合风水文化的吉祥方位;房屋人烟,不宜布局在大树底下,以避雷避煞;瀑布飞流,不宜正面冲向观众视角,以化解冲煞;左青龙不能低于右白虎,以图吉祥……
叶阿林的作品可以说是集名师大家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及创新的元素。叶阿林认为:绘画的技法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重在恰适,贵在点化。叶阿林边画画边告诉记者,他画山水画,从来不用铅笔打草稿、勾线条,而是用心构思布局打腹稿,然后用毛笔堆砌而成。这些山石花草,不是描出来画出来,而是浓浓淡淡点击出来,层层叠叠堆砌出来,这也是师法自然感悟到的。自然不是平面的画,天空也不是平面的画布,自然界的山水万物都是层层叠叠堆砌互动分化而成的。这云雾远山,是用洗毛笔的水点缀的;这深幽的近山树影,也不是用浓墨重笔画出来,而是用时浓时淡的毛笔层层叠加起来的;即使这云影,也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周边的墨彩在宣纸上融渗而成;山水人物超时空组合,视角比例合乎油画光影原理;多幅山水画连接,山脉相连水路相接,可形成一幅长卷又相对独立等等。叶阿林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成为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
采访的最后,记者请叶阿林谈谈多年来创作山水画的经验。几十年创作山水画,叶阿林有以下几点感受:中国山水画很讲究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其次注重欣赏作品的意境美。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天人合一。所以,欣赏山水画,只注重作品的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人们还要注意欣赏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节奏美、旋律美。这正是山水画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再次要注重欣赏作品的笔墨美。山水画同人物画不一样。人物画讲究用笔精确,细腻传神,而写意山水画追求的是笔墨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和激情宣泄,讲究用笔用墨、讲究皴法、讲究急缓顿挫、讲究一波三折、讲究韵味,就像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画的鲜明特征,因为,只有“写意”才能直抒性情,才能在“游于艺”中,体现人品、画品,进而抵达“物我两忘”的精神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