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士。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的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要达到这一理想的境界,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近年来,我在学习同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践,走出了一条课改的新路子--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设生活情境。
新的语文教材完全贴近孩子的生活,不是远离生活的那些只能靠猜测、想象、感觉等去体验的文章了。既然如此,学生就能比较容易走近课文,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学生只能浮于表面,肤浅地理解课文,没有真知灼见,根本谈不上步入课堂,真正成学习的主人。那创设这些鲜活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求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诱发学生心灵的感受、体验,把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也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二、沟通课堂内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教师多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三、加强生活体验。
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走向生活》一文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慰人们要"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让学生制定出"交友方案",布置学生"走向生活、广交朋友",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交流,甚至书写下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定会"更上一层楼"。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智慧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
四、进行角色扮演。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概括、提炼、创新。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它存在的影子,因此在教学中若是在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学习是最有效的,否则语文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那平时教学可以创设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等,让学生演一演语言文字,将其直接变成逼真的生活展现在面前,接着这一切,似乎自己已成为其中的一员,那进入角色去想一想,体验一下,对课文的理解怎么不会加深呢?例如,教学《一片树叶》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小动物,把它们的动作、神情等展现在每一位同学们面前,通过表演体会到了小动物对小椿树的爱。在这其中,孩子们表演欲得到了实现,主体地位得到了证实。
五、开展阅读教学。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具体生动、引发联想的情境,设计双向互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吐真言、抒真情"。
任凭老师怎么讲,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感受。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井水这些特点呢?我设计了"拍广告"、"编广告词"为场景的,语实践活动。在表现井水"很甜很甜"这一特点时,有一组学生是这样表演的:一个学生蹲下来当井沿,另外三个学生演过路人。一个远足干渴的过路人发现了这口井,惊喜地喊道:"啊,井,还有水呢!"于是弯下腰准备喝井里的水。另两个过路人"闻风"一拥而上,三人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学生的表演显然是为了突出井水的"甜",但表现的方式有些欠妥。这时,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井水虽甜,但人情更重要啊!你们能不能改编后再来表演一次?"第二次的表演就显得非常文明,一个学生说:"井水真甜啊,请你喝一碗尝尝!"然后两人各捧起碗来"一饮而尽",再把碗一举说:"真甜啊!"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表演后的采访更让我感到惊喜,我问:"你们喝井水时有什么感觉?"一生答:"甜!"另一学生又补充说:"很甜很甜!"我本来没打算再问,因为已经"很甜很甜"了,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好的赞美了。没想到第三个学生赶紧走到我跟前说:"老师,喝井水的时候我感觉到人情更甜!"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笑着说:"你还喝出了人情味!"其实,学生读一篇文章的感受,不也正如品尝井水一样,各自都能品出不尽相同的结果吗?"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应注重价值取向。"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只有我们农村语文教师打破客观环境的樊篱,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真正落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教好语文,进而促使学生学好语文。
一、创设生活情境。
新的语文教材完全贴近孩子的生活,不是远离生活的那些只能靠猜测、想象、感觉等去体验的文章了。既然如此,学生就能比较容易走近课文,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学生只能浮于表面,肤浅地理解课文,没有真知灼见,根本谈不上步入课堂,真正成学习的主人。那创设这些鲜活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求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诱发学生心灵的感受、体验,把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也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二、沟通课堂内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教师多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三、加强生活体验。
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走向生活》一文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慰人们要"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让学生制定出"交友方案",布置学生"走向生活、广交朋友",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交流,甚至书写下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定会"更上一层楼"。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智慧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
四、进行角色扮演。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概括、提炼、创新。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它存在的影子,因此在教学中若是在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学习是最有效的,否则语文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那平时教学可以创设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等,让学生演一演语言文字,将其直接变成逼真的生活展现在面前,接着这一切,似乎自己已成为其中的一员,那进入角色去想一想,体验一下,对课文的理解怎么不会加深呢?例如,教学《一片树叶》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小动物,把它们的动作、神情等展现在每一位同学们面前,通过表演体会到了小动物对小椿树的爱。在这其中,孩子们表演欲得到了实现,主体地位得到了证实。
五、开展阅读教学。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具体生动、引发联想的情境,设计双向互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吐真言、抒真情"。
任凭老师怎么讲,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感受。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井水这些特点呢?我设计了"拍广告"、"编广告词"为场景的,语实践活动。在表现井水"很甜很甜"这一特点时,有一组学生是这样表演的:一个学生蹲下来当井沿,另外三个学生演过路人。一个远足干渴的过路人发现了这口井,惊喜地喊道:"啊,井,还有水呢!"于是弯下腰准备喝井里的水。另两个过路人"闻风"一拥而上,三人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学生的表演显然是为了突出井水的"甜",但表现的方式有些欠妥。这时,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井水虽甜,但人情更重要啊!你们能不能改编后再来表演一次?"第二次的表演就显得非常文明,一个学生说:"井水真甜啊,请你喝一碗尝尝!"然后两人各捧起碗来"一饮而尽",再把碗一举说:"真甜啊!"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表演后的采访更让我感到惊喜,我问:"你们喝井水时有什么感觉?"一生答:"甜!"另一学生又补充说:"很甜很甜!"我本来没打算再问,因为已经"很甜很甜"了,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好的赞美了。没想到第三个学生赶紧走到我跟前说:"老师,喝井水的时候我感觉到人情更甜!"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笑着说:"你还喝出了人情味!"其实,学生读一篇文章的感受,不也正如品尝井水一样,各自都能品出不尽相同的结果吗?"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应注重价值取向。"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只有我们农村语文教师打破客观环境的樊篱,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真正落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教好语文,进而促使学生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