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环节,孩子们每天都在重复地做,兴趣自然会逐渐降低。直到最后变成敷衍。那么。如何让这些生活环节变得生动有趣。重新激起孩子们的热情呢?来看看本文作者是怎么做的吧!
生活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入园、盥洗、喝水、进餐、如厕、午睡和离园等,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生活环节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引导和帮助,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才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趣味盥洗
幼儿园生活环节包括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幼儿早晨入园时的问候以及洗手、喝水、进餐等。其中,盥洗习惯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确保幼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相对来说,洗手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班有些孩子洗手时往往只是用清水冲一冲,草草了事,并没有认真地用洗手液将小手洗干净。对他们来说,洗手似乎只是在完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用了小游戏的方法来增加洗手的趣味性,激发孩子的洗手兴趣。
我们将正确洗手的操作方法和顺序用图示和儿歌加以体现,幼儿边看边唱,边唱边做。比如,洗手之前,我们先让“小袖子爬爬山”“露出大象鼻子来”,要求幼儿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洗手,“看谁的小手洗得最香”。
有的孩子洗完手后将手上的水甩得到处都是,因此,我们会在洗手盆里贴上一些小花、小草的图案,用富有童趣的标语提醒幼儿洗完手后记得给小花、小草“浇浇水”:引导幼儿握起小拳头,抽出一张擦手纸把手擦干净,看谁能把擦手纸团得小小的,然后再扔进垃圾桶里。通过将教师的显形教育和来自环境的隐形教育有效结合,幼儿现在已经养成了饭前便后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偶尔松懈的时候,老师的及时提醒又能督促他们坚持下去。
科学喝水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幼儿每天喝水的量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牵动着许多家长的心。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提醒孩子喝水,有的孩子能自觉地喝足量的水,但有的孩子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稍稍滋润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也有的孩子在喝水时,你挤挤我,我推推你,耽误了很多时间。
针对这类现象,我们在幼儿喝水的杯子上贴了两条彩色的线条,一条是红色,一条是蓝色,红线在杯子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蓝线在杯子约四分之三的位置。当孩子的活动量不是很大时,我们要求接水时水要接到红线的位置。随着天气渐渐炎热,以及孩子们活动量的增加,我们会要求接水接到蓝线位置。
此外,我们还在靠近饮水的地方贴了一张蓝色的线条,提醒幼儿接完水后要站在蓝线后面喝,给别的小朋友让出接水的空间。有的孩子却完全不遵守规则,争先恐后,想要第一个接水,容易造成秩序拥挤和混乱。结合小班游戏主题“车子叭叭响”,我们用做游戏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有序排队。只见孩子们拿着手中的杯子——“乘车卡”,依次排队“上车”,并接受“售票员”的现场“验票”,跨过蓝线即为“上车”,退回到蓝线之外即为“下车”。“上车”接水,“下车”喝水,这样就不会出现秩序混乱的问题了。孩子们对于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都认认真真地拿着小杯子接了满满一大杯,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让孩子喝足量水的目的,又增加了喝水这个生活环节的趣味性。喝水时,孩子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可以“干杯”,引导孩子认认真真、乖乖地喝水。喝完后,老师会摸一摸孩子的肚子,看谁的“西瓜熟了”,如果肚子圆鼓鼓的,就证明孩子喝了一大杯水。通过这个方法,孩子们都能够非常主动地喝水了。
培养孩子积极地、按时按量地喝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不断去反思,反复实践。只有找到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真正让孩子爱上喝水。
甜蜜午睡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那就是午睡。午睡对幼儿来说必不可少,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午睡习惯能够缓解幼儿的疲劳,并为下午的活动做好准备。午睡前,我们会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慢节奏的故事,这样能让孩子很快静下心来进入睡眠的状态,长时间坚持便会让幼儿形成条件反射。
每次午睡之前,我们都会提醒幼儿去小便。动作快的孩子,小便之后早早就脱好衣服开始睡觉了,而动作慢的则在盥洗室中,磨磨蹭蹭地忙个不停。小班孩子还没有意识到睡觉时盖好被子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有时候会直接抱着被子睡觉,有时候还会用被子蒙着脸睡。于是,针对孩子午睡时不会盖被子的现象,我们带着孩子做起了“包糖果”的游戏。我一边帮幼儿脱衣服,一边提醒他们:我马上就要“包”彤彤了,看他已经把小脑袋放枕头上了,我准备给彤彤包一个草莓味的棒棒糖。其实就是老师给孩子整理好被子,将被子的四个角塞到被褥底下,避免孩子睡着后翻身时踢掉被子。我班的“包糖果”游戏,是孩子们所期待的,所以他们也非常喜欢老师给他们塞被子。每天午睡的时间,孩子们总是会说:“老师,帮我包一个草莓味的棒棒糖吧!”
班里难免会有个别孩子入睡困难,对于这类孩子,我会特别关注。在帮助他们盖好被子的同时,我也会提醒他们赶紧入睡,并在孩子耳边悄悄地说:快点儿睡觉,起床之后老师会给你一个小贴画。孩子听后一般都很开心,于是乖乖地睡觉。而作为教师,一旦应允了就要做到,用行动来给自己树立威信,孩子也就会越来越信服。幼儿午睡醒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大家起床叠被,而是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做一些舒展运动,比如用手梳梳头,扭扭脖子,搓搓脸,伸伸懒腰等。
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且教育包含在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生活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环节不仅可以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中处处都渗透着教育因素,教师应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追求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不断地挖掘其内在价值,力求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生活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入园、盥洗、喝水、进餐、如厕、午睡和离园等,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生活环节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引导和帮助,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才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趣味盥洗
幼儿园生活环节包括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幼儿早晨入园时的问候以及洗手、喝水、进餐等。其中,盥洗习惯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确保幼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相对来说,洗手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班有些孩子洗手时往往只是用清水冲一冲,草草了事,并没有认真地用洗手液将小手洗干净。对他们来说,洗手似乎只是在完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用了小游戏的方法来增加洗手的趣味性,激发孩子的洗手兴趣。
我们将正确洗手的操作方法和顺序用图示和儿歌加以体现,幼儿边看边唱,边唱边做。比如,洗手之前,我们先让“小袖子爬爬山”“露出大象鼻子来”,要求幼儿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洗手,“看谁的小手洗得最香”。
有的孩子洗完手后将手上的水甩得到处都是,因此,我们会在洗手盆里贴上一些小花、小草的图案,用富有童趣的标语提醒幼儿洗完手后记得给小花、小草“浇浇水”:引导幼儿握起小拳头,抽出一张擦手纸把手擦干净,看谁能把擦手纸团得小小的,然后再扔进垃圾桶里。通过将教师的显形教育和来自环境的隐形教育有效结合,幼儿现在已经养成了饭前便后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偶尔松懈的时候,老师的及时提醒又能督促他们坚持下去。
科学喝水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幼儿每天喝水的量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牵动着许多家长的心。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提醒孩子喝水,有的孩子能自觉地喝足量的水,但有的孩子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稍稍滋润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也有的孩子在喝水时,你挤挤我,我推推你,耽误了很多时间。
针对这类现象,我们在幼儿喝水的杯子上贴了两条彩色的线条,一条是红色,一条是蓝色,红线在杯子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蓝线在杯子约四分之三的位置。当孩子的活动量不是很大时,我们要求接水时水要接到红线的位置。随着天气渐渐炎热,以及孩子们活动量的增加,我们会要求接水接到蓝线位置。
此外,我们还在靠近饮水的地方贴了一张蓝色的线条,提醒幼儿接完水后要站在蓝线后面喝,给别的小朋友让出接水的空间。有的孩子却完全不遵守规则,争先恐后,想要第一个接水,容易造成秩序拥挤和混乱。结合小班游戏主题“车子叭叭响”,我们用做游戏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有序排队。只见孩子们拿着手中的杯子——“乘车卡”,依次排队“上车”,并接受“售票员”的现场“验票”,跨过蓝线即为“上车”,退回到蓝线之外即为“下车”。“上车”接水,“下车”喝水,这样就不会出现秩序混乱的问题了。孩子们对于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都认认真真地拿着小杯子接了满满一大杯,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让孩子喝足量水的目的,又增加了喝水这个生活环节的趣味性。喝水时,孩子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可以“干杯”,引导孩子认认真真、乖乖地喝水。喝完后,老师会摸一摸孩子的肚子,看谁的“西瓜熟了”,如果肚子圆鼓鼓的,就证明孩子喝了一大杯水。通过这个方法,孩子们都能够非常主动地喝水了。
培养孩子积极地、按时按量地喝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不断去反思,反复实践。只有找到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真正让孩子爱上喝水。
甜蜜午睡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那就是午睡。午睡对幼儿来说必不可少,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午睡习惯能够缓解幼儿的疲劳,并为下午的活动做好准备。午睡前,我们会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慢节奏的故事,这样能让孩子很快静下心来进入睡眠的状态,长时间坚持便会让幼儿形成条件反射。
每次午睡之前,我们都会提醒幼儿去小便。动作快的孩子,小便之后早早就脱好衣服开始睡觉了,而动作慢的则在盥洗室中,磨磨蹭蹭地忙个不停。小班孩子还没有意识到睡觉时盖好被子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有时候会直接抱着被子睡觉,有时候还会用被子蒙着脸睡。于是,针对孩子午睡时不会盖被子的现象,我们带着孩子做起了“包糖果”的游戏。我一边帮幼儿脱衣服,一边提醒他们:我马上就要“包”彤彤了,看他已经把小脑袋放枕头上了,我准备给彤彤包一个草莓味的棒棒糖。其实就是老师给孩子整理好被子,将被子的四个角塞到被褥底下,避免孩子睡着后翻身时踢掉被子。我班的“包糖果”游戏,是孩子们所期待的,所以他们也非常喜欢老师给他们塞被子。每天午睡的时间,孩子们总是会说:“老师,帮我包一个草莓味的棒棒糖吧!”
班里难免会有个别孩子入睡困难,对于这类孩子,我会特别关注。在帮助他们盖好被子的同时,我也会提醒他们赶紧入睡,并在孩子耳边悄悄地说:快点儿睡觉,起床之后老师会给你一个小贴画。孩子听后一般都很开心,于是乖乖地睡觉。而作为教师,一旦应允了就要做到,用行动来给自己树立威信,孩子也就会越来越信服。幼儿午睡醒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大家起床叠被,而是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做一些舒展运动,比如用手梳梳头,扭扭脖子,搓搓脸,伸伸懒腰等。
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且教育包含在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生活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环节不仅可以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中处处都渗透着教育因素,教师应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追求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不断地挖掘其内在价值,力求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