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的规模经济为企业实现价值和获得利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从规模经济的含义及制约因素、西方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理论的阐述、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我国企业规模发展趋势的分析、实现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以及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利润;规模经济;核心竞争力
1.规模经济的含义及制约因素
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与之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即生产随其生产规模扩大而产量增加,每单位的成本逐渐增加。
制约因素主要有:(1)自然资源的优劣;(2)生产资料的供给情况;(3)技术装备的先进与否;(4)市场化程度,如商品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的发育程度;(5)交通运输方便与否、专业化协作水平高低;(6)技术创新能力;(7)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情况;(8)社会经济制度与生产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等。
2.西方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理论的阐述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专指单一生产单位如企业、工厂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规模,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与生产设备的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
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区域经济学引进了空间向度,提出了聚集经济概念,从而揭示了空间意义上的外在规模经济的涵义。外在规模经济概念还包含范围经济,这是一种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
由于专用性资产之间的互补关系或关系专用性资产的存在,考虑产权配置效率而导致企业之间的一体化,从而产生的规模经济,称一体化规模经济,它与资产专用性及其产权配置密切相关。
3.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主要产业的集中度上升,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但从总体上说,我国产业的企业规模仍然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过低,缺乏规模经济。
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其拥有的大公司数是呈正相关的。1999年世界500家大企业数,按照国家的排序是:美国179家,日本107家,英国38家,德国37家,法国37家。2000年各国进入500强的企业数略有变化,但是这个排序基本上没有改变。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但进入500强的企业只有11家,而且这11家中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我国大企业的规模和世界500强中的企业规模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2000年,我国516家重点企业的销售额约为412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2名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沃尔—马特百货公司的销售总额;我国122家试点企业集团2000年的产品销售额约为250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第一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销售额2104亿美元的119%,排名第二位的沃尔—马特百货公司的销售额1933亿美元的129%。在世界500强中,我国排名最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销售额仅为排名第一位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21.6%。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规模小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低,这使得我国产业部门的企业缺乏基本的整合市场的能力,导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十分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第二,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以低价格优势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制约了产业及企业的发展。第三,主要产业部门企业缺乏规模经济,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而且降低了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品牌创造等非价格竞争能力,不利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是处处可见的东西;不仅如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甚至发现,“规模不经济”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典型特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挑战的行业大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规模经济要求和技术素质要求,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因此,改变目前中国企业规模结构现状,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显得十分迫切。为此,国内企业也纷纷制定出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长远规划。
4.我国企业规模发展趋势的分析
第一,企业规模生产方式的条件,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取决于市场容量的扩张和资本积累能力。当前从市场容量扩张来看有明显两极分化的趋势。即国际化与个性化是市场发展的两大趋势。从地理疆域来看,市场正冲破一切国界,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变化,因而我们可以说市场规模在向着更大的方向发展;从对象范围来看,市场正背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传统模式,朝着个性化方向变化,因而我们可以说市场规模向更小的方向发展。
第二,从需求与结构方面来看,由于受到市场国际化的影响,偏好的同一化促使产业、生产及贸易方式和机构的标准化,以国家为基础的市场营销方式将逐步改变,以世界市场为舞台的跨国性企业将展现其强劲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发展與偏好的同一化,企业必须生产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即实现价格、质量、可靠性的完美结合,就不得不将本国市场营销的市场扩大到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这种竞争的优势。
第三,从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上看,一方面,在现代的垄断竞争市场体制中,只是委之于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大小企业两极化发展,以及由此给其成员所带来的社会差别问题;另一方面,在企业无节制扩张也会遏止市场机制有效分配资源的可靠性。所以,作为政府的发展政策,往往要对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界限进行一定的法律限制,以便给广泛吸收社会就业人员和创造财富的中小企业以生存的可能。
5.实现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
中国企业,特别是作为中国企业主干的工业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过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因规模小而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生产经营成本高,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缺乏优势,这迫使中国企业和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扩大企业规模,利用规模效益的途径大致有两种:一是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通过改建、扩建现有企业来实现;二是通过企业间的并购进行。依靠第一种途径速度慢,扩张后企业的规模有限,在短期内并购是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向大型化发展的理想选择。
6.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从自身来说可以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利润,做大做强,不断增强竞争力。对国家来说,可以优化产品与经济结构,完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邵建云.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的发展及政策建议(上)[J].管理世界,1997.
[2]段从清,吴慧.论企业兼并的效应[J].国外建材科技,2001.
[3]张萍,叶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
【关键词】企业利润;规模经济;核心竞争力
1.规模经济的含义及制约因素
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与之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即生产随其生产规模扩大而产量增加,每单位的成本逐渐增加。
制约因素主要有:(1)自然资源的优劣;(2)生产资料的供给情况;(3)技术装备的先进与否;(4)市场化程度,如商品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的发育程度;(5)交通运输方便与否、专业化协作水平高低;(6)技术创新能力;(7)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情况;(8)社会经济制度与生产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等。
2.西方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理论的阐述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专指单一生产单位如企业、工厂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规模,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与生产设备的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
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区域经济学引进了空间向度,提出了聚集经济概念,从而揭示了空间意义上的外在规模经济的涵义。外在规模经济概念还包含范围经济,这是一种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
由于专用性资产之间的互补关系或关系专用性资产的存在,考虑产权配置效率而导致企业之间的一体化,从而产生的规模经济,称一体化规模经济,它与资产专用性及其产权配置密切相关。
3.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主要产业的集中度上升,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但从总体上说,我国产业的企业规模仍然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过低,缺乏规模经济。
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其拥有的大公司数是呈正相关的。1999年世界500家大企业数,按照国家的排序是:美国179家,日本107家,英国38家,德国37家,法国37家。2000年各国进入500强的企业数略有变化,但是这个排序基本上没有改变。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但进入500强的企业只有11家,而且这11家中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我国大企业的规模和世界500强中的企业规模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2000年,我国516家重点企业的销售额约为412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2名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沃尔—马特百货公司的销售总额;我国122家试点企业集团2000年的产品销售额约为250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第一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销售额2104亿美元的119%,排名第二位的沃尔—马特百货公司的销售额1933亿美元的129%。在世界500强中,我国排名最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销售额仅为排名第一位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21.6%。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规模小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低,这使得我国产业部门的企业缺乏基本的整合市场的能力,导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十分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第二,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以低价格优势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制约了产业及企业的发展。第三,主要产业部门企业缺乏规模经济,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而且降低了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品牌创造等非价格竞争能力,不利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是处处可见的东西;不仅如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甚至发现,“规模不经济”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典型特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挑战的行业大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规模经济要求和技术素质要求,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因此,改变目前中国企业规模结构现状,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显得十分迫切。为此,国内企业也纷纷制定出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长远规划。
4.我国企业规模发展趋势的分析
第一,企业规模生产方式的条件,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取决于市场容量的扩张和资本积累能力。当前从市场容量扩张来看有明显两极分化的趋势。即国际化与个性化是市场发展的两大趋势。从地理疆域来看,市场正冲破一切国界,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变化,因而我们可以说市场规模在向着更大的方向发展;从对象范围来看,市场正背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传统模式,朝着个性化方向变化,因而我们可以说市场规模向更小的方向发展。
第二,从需求与结构方面来看,由于受到市场国际化的影响,偏好的同一化促使产业、生产及贸易方式和机构的标准化,以国家为基础的市场营销方式将逐步改变,以世界市场为舞台的跨国性企业将展现其强劲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发展與偏好的同一化,企业必须生产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即实现价格、质量、可靠性的完美结合,就不得不将本国市场营销的市场扩大到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这种竞争的优势。
第三,从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上看,一方面,在现代的垄断竞争市场体制中,只是委之于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大小企业两极化发展,以及由此给其成员所带来的社会差别问题;另一方面,在企业无节制扩张也会遏止市场机制有效分配资源的可靠性。所以,作为政府的发展政策,往往要对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界限进行一定的法律限制,以便给广泛吸收社会就业人员和创造财富的中小企业以生存的可能。
5.实现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
中国企业,特别是作为中国企业主干的工业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过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因规模小而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生产经营成本高,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缺乏优势,这迫使中国企业和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扩大企业规模,利用规模效益的途径大致有两种:一是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通过改建、扩建现有企业来实现;二是通过企业间的并购进行。依靠第一种途径速度慢,扩张后企业的规模有限,在短期内并购是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向大型化发展的理想选择。
6.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从自身来说可以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利润,做大做强,不断增强竞争力。对国家来说,可以优化产品与经济结构,完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邵建云.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的发展及政策建议(上)[J].管理世界,1997.
[2]段从清,吴慧.论企业兼并的效应[J].国外建材科技,2001.
[3]张萍,叶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