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是大陆人眼中的“宝岛”,是西方探索者发现的“美丽岛”,也是许多台湾激进派口中的“鬼岛”。这里有民主的社会,有美丽的风景,千变万化的小吃和美丽风景背后美丽的人。这里不是华人的天堂,天堂太过虚幻不切实际。这里是最真实美丽的台湾。
住下来深入这座岛屿
许多人会选择环岛来游览台湾,作为一个在台湾居住多年的人,我会推荐你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城市住上一段时间,细细品味台湾的味道。要是喜欢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那就去台北吧。台北很像台湾的缩影,低调不张扬,但却底蕴深厚。我常去台北的原因是因为展览,在台北的数天时间里面我一定会安排一个或几个上午去看展览。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松山文创园区、华山文创园区、国立历史博物院都是举办展览的热门场所。若是没有感兴趣的展览就改去青田街或大安森林公园散步。下午找一间咖啡馆或书店打发午后的时光。台北的咖啡馆和书店不胜枚举,并无特别推荐之必要,看着顺眼就进去吧。喝一杯咖啡,看—本杂志,室内的时光会和室外的时光分隔,外面是节奏快速的台北,里v面是慢条斯理的光阴。黄昏时分去自由广场喂鸽子,看看那些年轻人在广场上练习跳舞的样子。
记得带伞,因为这里的天很容易翻脸,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就淅淅沥沥的下开了。对,就是那种不温不火让人厌烦的小雨。可也有人对这种雨情有独钟,不然怎么会有那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呢?晚上去夜市逛逛,消磨睡前的时间,顺便填饱肚子。我从来不去挤满观光客的士林夜市,尽管好几次在台北都住士林区,离夜市也就十几分钟脚程。饶河夜市和师大夜市会是更好的选择。除了小吃更有创意外,价钱也较面向观光客的士林夜市便宜。
如果有人问我最爱台北的什么地方,我的回答会是:淡水。如果把我在台北的所有时光捏成一个面团,对半掰开后,一半的时光是属于淡水的。还没有出淡水捷运站就可以看到淡水河和对岸的观音山。一条河、一座山,不知成就了多少文艺作品。许多台湾的画家、作家、诗人都把这一河一山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电影作品中更是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老街旁的码头可以乘船去到和淡水隔河相望的八里左岸。选个好天到对岸去骑自行车,沿着自行车道从左岸码头一直骑到十三行博物馆。黄昏之前回到淡水去看夕阳。最好的地点是渔人码头的情人桥,可从淡水码头搭船前往也可乘坐巴士。如果来不及赶到渔人码头,在老街观赏夕阳也是一样美好的。你问我要不要去九份?我会回答你那里的人和北京长城上的人一样多。与其去九份凑热闹,不如选择去金瓜石的缓慢民宿住两天。常常有人拿金瓜石与九份做比较,因为二者都是曾经的梦想之地,有着相近的地理位置和景观风貌,可往往喜欢后者的居多。也许是托了宫崎骏和《千与千寻》的福,让九份在百多年后的今天将它的邻居远远甩在了后面。可是我却喜欢金瓜石多一点。走在金瓜石的山路上,路旁是黄金瀑布源头的溪流,溪中的沙石呈现出夺目的金色,似在反映着山城往日的辉煌。还有那些废弃的老工厂和巨大的爬山排烟管,无一不在讲述着一段光芒万丈的历史。金瓜石不商业,一点也不。也许就像在缓慢民宿房间内的桌子上放着的那本金瓜石历史介绍册上说的那样:我们有一个活泼热闹的九份就足够了,而金瓜石是留给喜欢安静的人安静地聆听山城历史的地方。
文创台湾文艺而美好
提起台湾就不能不提到它的文化创意产业(简称文创产业)。文创产业的发祥地虽不是台湾,但却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蓬勃发展,也成为台湾的一个重要标签。很多人说台湾的软实力很强,的确。不给自己设限,不对自己说不可能,坚持努力不断革新,这是台湾人常说的台湾精神。
在台湾,文创产业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贩卖文创商品的商店,文艺气息浓厚的旅社、书店,政府重点扶持的文创园区等。不仅局限于文化,甚至延伸到艺术、建筑、展览、演出等领域。台北、台中、台南、高雄都是台湾文创产业重镇。
松山文创园区和华山文创园区可算是台北的“文创双子星”。全年365天各种艺文类展览、演出、市集几乎不间断。从摄影到美术,从动画到电影,从音乐到舞台剧,只要是和艺文相关的这里都会出现。宫原眼科位于台中市,虽然名为“眼科”却是一家贩卖各式文创食品的商店。原本为日治时期的眼科诊所,保留了老建筑的复古风貌,创意美食以细腻的口感和景致复古别出心裁的外形包装,我每次去到台中都必定要去吃上一次,而每去一次都能看到门口大排长龙。宫原珍奶、宫原冰淇淋.宫原巧克力都是其代表食品,其中又以宫原冰淇淋最有名。除此之外店内还有各式各样的伴手礼。台南的浅草新天地位于市中心,和台北的西门町一样是当地年轻人汇集的地方。这里聚集了许多文创商店、杂货店、咖啡馆,运气好的话周末还可能会碰上创意市集。温暖的午后,放学后穿着制服的学生和打扮浮夸的年轻人三五成群,或走在路上或聚在街角,喝奶茶咖啡,聊天南地北。离浅革新天地不远的海安路是这座城市的传奇。原本因为市政规划改变而一度荒废的街道在一批艺术家的耕耘之下变成了全台人气最夯的艺术街。走进这个街区就仿佛走进一个大型的街道艺术馆。街旁大楼的墙壁上、道路旁、地面上,无处不在的艺术让这里一度成为全台文艺的新圣地。
由老旧仓库改建而成的驳二艺术特区一直以来都是高雄乃至南台湾的文创重地。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让一个废弃的码头仓库起死回生。“驳二”即高雄第二号接驳码头之意,虽说是特区,但并不设明显边界,憨憨的驳二公仔是园区标志形象,还有许多当代雕塑和涂鸦,以新奇特造型博游客眼球。艺术特区内有独立服装工作室、吉他定制工作室,还有手工皮具、陶瓷、竹器、天然染布艺等展示平台,当地手工艺人也会在园区摆摊售卖自己制作的小物件。一家古董店里,有了些年代的车票、明信片、照片、面具、印章以及日式军装、铁路工人作业服等台湾老物件满满当当地陈列着。
“手手创意市集”是一个不定期在中南部巡回的文创市集,较多出没于台南和台中两地。地点不一,市集时间则会公布在其脸书官方粉丝页上。市集上常出现许多有趣的商品:手工饼干蛋糕,原创设计饰品、背包,二手服饰,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小物。我见过最有趣的是一个女生贩卖的以女性乳房和下体为主题的饰品。如果遇到“手手”不妨逛逛,这算是隐藏版推荐。
市井台南寻“古早”之昧
无论是想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古迹巡礼,还是挑战味蕾的饕餮盛宴,台南都是在台湾最好的选择。台南是旧时台湾的首府,固有府城之称。用九个字来概括台南的特点就是:小吃多、古迹多、庙宇多。这里民风淳朴,生活步调缓慢,是个适合享受生活的地方。用台湾著名文学作家叶石涛先生的话来说:“台南是适合生活、恋爱、做梦、打拼的一片乐土。”来到这里你需要做的就是放空一切,尽情享受古早味的慢时光。
台南的巷弄极富生活质感,走进老街仿佛徜徉台南百年历史之河,一条其貌不扬的巷子可能是曾经繁华之地,如今的人们在此喝茶聊天下棋弹琴喂鸟打瞌睡,生活得如此恬静安逸。手捧一杯青草茶,开启吃货模式,如果说台湾是美食天堂,那台南就是皇冠上的明珠:鲜味十足的阿川虱目鱼汤、鱿鱼干熬汤搭配新鲜鱿鱼的小卷米粉、口味独特浓稠的芳苑棒冰、料多实在的克林包子、奶香浓浓的赤坎棺材板、酸甜爽口的鳝鱼意面、Q弹有劲的友诚虾仁肉圆、丰腴鲜美的阿明猪心冬粉、热腾腾的石精臼蚵仔煎、配酒最佳伴侣松村卤味、唇齿清爽豆香的怀旧小栈杏仁豆腐、台湾第一牛肉“神汤”六千牛肉……
“古早味”常被提及,但究竟什么样的滋味才叫“古早味”?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食材简单,追求本味,采用简单料理做法,没有多余调味和装饰。传承至今,食材选择和制作工艺不断改良、精益求精,难能可贵的是并不添加工业食品添加剂让其色泽、香气和口感更讨巧,所以“古早味”一词用来形容有着醇厚风味的传统美食。一份份可口小食背后是几代人脚踏实地的坚持,经营风格从小小菜单可见一斑——白底红字清清爽爽写着看家菜,一家水果店可以专辟二楼做水果博物馆,一家店不经营70年以上不敢自称“老店”,连一碗免费柴鱼汤都香气四溢、诚意十足,用小津安二郎的书名概括“台南情怀”再恰当不过——《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即使是国宴级的小南米糕,也可在街边小店吃到。
住下来深入这座岛屿
许多人会选择环岛来游览台湾,作为一个在台湾居住多年的人,我会推荐你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城市住上一段时间,细细品味台湾的味道。要是喜欢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那就去台北吧。台北很像台湾的缩影,低调不张扬,但却底蕴深厚。我常去台北的原因是因为展览,在台北的数天时间里面我一定会安排一个或几个上午去看展览。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松山文创园区、华山文创园区、国立历史博物院都是举办展览的热门场所。若是没有感兴趣的展览就改去青田街或大安森林公园散步。下午找一间咖啡馆或书店打发午后的时光。台北的咖啡馆和书店不胜枚举,并无特别推荐之必要,看着顺眼就进去吧。喝一杯咖啡,看—本杂志,室内的时光会和室外的时光分隔,外面是节奏快速的台北,里v面是慢条斯理的光阴。黄昏时分去自由广场喂鸽子,看看那些年轻人在广场上练习跳舞的样子。
记得带伞,因为这里的天很容易翻脸,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就淅淅沥沥的下开了。对,就是那种不温不火让人厌烦的小雨。可也有人对这种雨情有独钟,不然怎么会有那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呢?晚上去夜市逛逛,消磨睡前的时间,顺便填饱肚子。我从来不去挤满观光客的士林夜市,尽管好几次在台北都住士林区,离夜市也就十几分钟脚程。饶河夜市和师大夜市会是更好的选择。除了小吃更有创意外,价钱也较面向观光客的士林夜市便宜。
如果有人问我最爱台北的什么地方,我的回答会是:淡水。如果把我在台北的所有时光捏成一个面团,对半掰开后,一半的时光是属于淡水的。还没有出淡水捷运站就可以看到淡水河和对岸的观音山。一条河、一座山,不知成就了多少文艺作品。许多台湾的画家、作家、诗人都把这一河一山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电影作品中更是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老街旁的码头可以乘船去到和淡水隔河相望的八里左岸。选个好天到对岸去骑自行车,沿着自行车道从左岸码头一直骑到十三行博物馆。黄昏之前回到淡水去看夕阳。最好的地点是渔人码头的情人桥,可从淡水码头搭船前往也可乘坐巴士。如果来不及赶到渔人码头,在老街观赏夕阳也是一样美好的。你问我要不要去九份?我会回答你那里的人和北京长城上的人一样多。与其去九份凑热闹,不如选择去金瓜石的缓慢民宿住两天。常常有人拿金瓜石与九份做比较,因为二者都是曾经的梦想之地,有着相近的地理位置和景观风貌,可往往喜欢后者的居多。也许是托了宫崎骏和《千与千寻》的福,让九份在百多年后的今天将它的邻居远远甩在了后面。可是我却喜欢金瓜石多一点。走在金瓜石的山路上,路旁是黄金瀑布源头的溪流,溪中的沙石呈现出夺目的金色,似在反映着山城往日的辉煌。还有那些废弃的老工厂和巨大的爬山排烟管,无一不在讲述着一段光芒万丈的历史。金瓜石不商业,一点也不。也许就像在缓慢民宿房间内的桌子上放着的那本金瓜石历史介绍册上说的那样:我们有一个活泼热闹的九份就足够了,而金瓜石是留给喜欢安静的人安静地聆听山城历史的地方。
文创台湾文艺而美好
提起台湾就不能不提到它的文化创意产业(简称文创产业)。文创产业的发祥地虽不是台湾,但却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蓬勃发展,也成为台湾的一个重要标签。很多人说台湾的软实力很强,的确。不给自己设限,不对自己说不可能,坚持努力不断革新,这是台湾人常说的台湾精神。
在台湾,文创产业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贩卖文创商品的商店,文艺气息浓厚的旅社、书店,政府重点扶持的文创园区等。不仅局限于文化,甚至延伸到艺术、建筑、展览、演出等领域。台北、台中、台南、高雄都是台湾文创产业重镇。
松山文创园区和华山文创园区可算是台北的“文创双子星”。全年365天各种艺文类展览、演出、市集几乎不间断。从摄影到美术,从动画到电影,从音乐到舞台剧,只要是和艺文相关的这里都会出现。宫原眼科位于台中市,虽然名为“眼科”却是一家贩卖各式文创食品的商店。原本为日治时期的眼科诊所,保留了老建筑的复古风貌,创意美食以细腻的口感和景致复古别出心裁的外形包装,我每次去到台中都必定要去吃上一次,而每去一次都能看到门口大排长龙。宫原珍奶、宫原冰淇淋.宫原巧克力都是其代表食品,其中又以宫原冰淇淋最有名。除此之外店内还有各式各样的伴手礼。台南的浅草新天地位于市中心,和台北的西门町一样是当地年轻人汇集的地方。这里聚集了许多文创商店、杂货店、咖啡馆,运气好的话周末还可能会碰上创意市集。温暖的午后,放学后穿着制服的学生和打扮浮夸的年轻人三五成群,或走在路上或聚在街角,喝奶茶咖啡,聊天南地北。离浅革新天地不远的海安路是这座城市的传奇。原本因为市政规划改变而一度荒废的街道在一批艺术家的耕耘之下变成了全台人气最夯的艺术街。走进这个街区就仿佛走进一个大型的街道艺术馆。街旁大楼的墙壁上、道路旁、地面上,无处不在的艺术让这里一度成为全台文艺的新圣地。
由老旧仓库改建而成的驳二艺术特区一直以来都是高雄乃至南台湾的文创重地。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让一个废弃的码头仓库起死回生。“驳二”即高雄第二号接驳码头之意,虽说是特区,但并不设明显边界,憨憨的驳二公仔是园区标志形象,还有许多当代雕塑和涂鸦,以新奇特造型博游客眼球。艺术特区内有独立服装工作室、吉他定制工作室,还有手工皮具、陶瓷、竹器、天然染布艺等展示平台,当地手工艺人也会在园区摆摊售卖自己制作的小物件。一家古董店里,有了些年代的车票、明信片、照片、面具、印章以及日式军装、铁路工人作业服等台湾老物件满满当当地陈列着。
“手手创意市集”是一个不定期在中南部巡回的文创市集,较多出没于台南和台中两地。地点不一,市集时间则会公布在其脸书官方粉丝页上。市集上常出现许多有趣的商品:手工饼干蛋糕,原创设计饰品、背包,二手服饰,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小物。我见过最有趣的是一个女生贩卖的以女性乳房和下体为主题的饰品。如果遇到“手手”不妨逛逛,这算是隐藏版推荐。
市井台南寻“古早”之昧
无论是想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古迹巡礼,还是挑战味蕾的饕餮盛宴,台南都是在台湾最好的选择。台南是旧时台湾的首府,固有府城之称。用九个字来概括台南的特点就是:小吃多、古迹多、庙宇多。这里民风淳朴,生活步调缓慢,是个适合享受生活的地方。用台湾著名文学作家叶石涛先生的话来说:“台南是适合生活、恋爱、做梦、打拼的一片乐土。”来到这里你需要做的就是放空一切,尽情享受古早味的慢时光。
台南的巷弄极富生活质感,走进老街仿佛徜徉台南百年历史之河,一条其貌不扬的巷子可能是曾经繁华之地,如今的人们在此喝茶聊天下棋弹琴喂鸟打瞌睡,生活得如此恬静安逸。手捧一杯青草茶,开启吃货模式,如果说台湾是美食天堂,那台南就是皇冠上的明珠:鲜味十足的阿川虱目鱼汤、鱿鱼干熬汤搭配新鲜鱿鱼的小卷米粉、口味独特浓稠的芳苑棒冰、料多实在的克林包子、奶香浓浓的赤坎棺材板、酸甜爽口的鳝鱼意面、Q弹有劲的友诚虾仁肉圆、丰腴鲜美的阿明猪心冬粉、热腾腾的石精臼蚵仔煎、配酒最佳伴侣松村卤味、唇齿清爽豆香的怀旧小栈杏仁豆腐、台湾第一牛肉“神汤”六千牛肉……
“古早味”常被提及,但究竟什么样的滋味才叫“古早味”?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食材简单,追求本味,采用简单料理做法,没有多余调味和装饰。传承至今,食材选择和制作工艺不断改良、精益求精,难能可贵的是并不添加工业食品添加剂让其色泽、香气和口感更讨巧,所以“古早味”一词用来形容有着醇厚风味的传统美食。一份份可口小食背后是几代人脚踏实地的坚持,经营风格从小小菜单可见一斑——白底红字清清爽爽写着看家菜,一家水果店可以专辟二楼做水果博物馆,一家店不经营70年以上不敢自称“老店”,连一碗免费柴鱼汤都香气四溢、诚意十足,用小津安二郎的书名概括“台南情怀”再恰当不过——《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即使是国宴级的小南米糕,也可在街边小店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