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而言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疾病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基层人畜共患病,在我国基层的畜牧工作中,人畜共患病频频发生,不仅影响畜牧工作者的工作进展以及身体健康,并且产生了疾病传播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因此,对待人畜共患病危害的认知以及相应的防控研究显得非常重要。该文从人畜共患病危害及其主要种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养殖业快速发展,种类和数量的逐渐增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疫病的蔓延,影响了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阻碍了养殖业的进程。本文从动物医学中常见的几种人畜共患病和相关的防控措施进行叙述,希望对养殖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防疫
引言:近年,随着医疗研究力度不断的发展,我国针对人类传染病的研究逐步深入,也逐渐发现人类传染病传播源大部分都来源于动物,而该比例依旧在不断的升高。因此,該文主要探讨了人畜共患病的成因,并且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阐述防控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对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要进一步地提升对畜牧业的管控手段。但在饲养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饲养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使人畜共患病的概率大大提升,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如何减少患病率的发生,加强疾病的防控措施,人畜共患病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隐患,其对于基层工作者造成的身心伤害、生命安全威胁等等,都是非常严重的,我们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和分析,从而更好的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
一、动物医学中常见病及流行现状
(一)流行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人的传染病与动物疫病息息相关,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而人类的传染病的来源也大多与动物有关。就新疆而言,已查明的动物传染病有一百多种,人畜共患病和常见的动物疫病像牛、羊、马及禽类共有60多种,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
(二)传染性病
1.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发病急,主要发生在猪、牛、羊这种偶蹄动物身上,是接触性传染极高的一种疾病,国家规定口蹄疫为A类传染病,以空气传播为主,传染性极强,极易传染人。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会流行性大爆发的,病死率非常高,会造成养殖户经济的严重损失。发病的主要原因多是为饲养不当、接触病患,当动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口腔、皮肤会长满水泡,精神差、食欲不振等症状,偶尔会出现体重减轻。当人受到传染时,表现为手、足、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水泡,随后高热、头痛和咽喉痛等情况,一般数日后方可痊愈。
2.牛结核病
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牛型结核杆菌,为国家的二类动物疫病,此病人畜共患严重,应高度重视[1]。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唾液、粪便传播,所以易感染猪、鹿、羊等动物,发病初期会出现刺激性干咳,同时伴有淡黄色的粘液,中期食欲不振,不愿意吃食、喝水,后期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抑制,导致心力衰竭是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加强防疫,最大化地保证经济效益。
3.山羊痘
表现为:在羊的皮肤、粘膜上出现痘疹,发病的时候体温会增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因为它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传播范围比较广,死亡率相对高,所以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从源头解决问题。
(三)寄生虫病
1.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为乙类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患血吸虫病的动物或人粪便中携带虫卵,主要感染羊、牛、人。夏季是它的高发季节,感染后主要表现生长停滞、消瘦、便血等,呼吸衰竭是该病主要死亡原因。
2.囊虫病
囊虫病主要好发在猪的身上,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猪身上的寄生虫主要是幼虫,存在肌肉组织中,发生在人的身上主要是成虫,生存在小肠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包虫病
中国卫生部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寄生虫经牛、羊、传播,狗成为最终宿主,也是最主要传染源,人因为食用狗导致感染,感染时主要表现腹部有无痛性肿块,引起黄疸,严重时会出现腹水,应高度重视。
二、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制度规划,落实监管责任
在做好疫病防治的同时,一方面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建立健全的防治机制,密切观察感染情况,对人畜共患疾病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政策的关注度,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另一方面,要落实好监管责任,政府部门起牵头作用,作为首要责任人,下面的各个部门要按照自己的职责,起到监管作用,坚决落实各项监管责任,避免出现工作中失职、漏洞的行为,提高整个畜牧业的能力和水平[2]。
(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防控能力
定期检疫是加强饲养管理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对于已出现疫病的畜禽要及时摒弃并进行无公害处理,减少职工受到伤害,保证卫生的安全;对于引入外进畜禽或引出畜禽都应该进行检疫和隔离,检疫合格后也要进行短时间隔离,以此减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在患病期间或生产时,工作人员高频率的出入和接触动物,要做好自身保护措施,尤其是伤口暴露部位着重消毒,降低感染。
(三)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会改革
一方面,根据畜禽养殖量合理配置人员,依托现有人员,建立健全的防控机构,壮大队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乡村队伍的建设,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提高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兽医实验室,引进社会专业人才,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供服务支撑,以此来推动畜牧业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提高整个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环境整治,避免疫情爆发
由于长期居住在环境卫生差、潮湿、封闭的牛羊圈中,使疫病的发生及传染率大幅度增高,为了改善情况,首先,在饲养的过程中要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将粪便集中进行无公害处理。其次,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控制可能存在的各类细菌和病毒,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后,居住密度要适中,给与足够的活动空间,定时进行通风。
结论:人畜共患病造成的危害特别严重,很多人对疫病缺少认知,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降低隐患,本文主要从加强制度规划,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防控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会改革、加强环境整治,避免疫情爆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来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刘亚涛,施远翔,米吉提,等.新疆主要人畜共患病及非强制免疫类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及对策[J].草食家畜,2021(01):37-44.
[2]马祥辉.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6):136-137.
[3]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J].陆昌华,胡肄农,谭业平,臧一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01)
[4]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类健康的杀手[J].李晓蕙,陈蕾,李焕宇. 科技资讯.2006(16)
关键词: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防疫
引言:近年,随着医疗研究力度不断的发展,我国针对人类传染病的研究逐步深入,也逐渐发现人类传染病传播源大部分都来源于动物,而该比例依旧在不断的升高。因此,該文主要探讨了人畜共患病的成因,并且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阐述防控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对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要进一步地提升对畜牧业的管控手段。但在饲养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饲养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使人畜共患病的概率大大提升,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如何减少患病率的发生,加强疾病的防控措施,人畜共患病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隐患,其对于基层工作者造成的身心伤害、生命安全威胁等等,都是非常严重的,我们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和分析,从而更好的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
一、动物医学中常见病及流行现状
(一)流行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人的传染病与动物疫病息息相关,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而人类的传染病的来源也大多与动物有关。就新疆而言,已查明的动物传染病有一百多种,人畜共患病和常见的动物疫病像牛、羊、马及禽类共有60多种,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
(二)传染性病
1.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发病急,主要发生在猪、牛、羊这种偶蹄动物身上,是接触性传染极高的一种疾病,国家规定口蹄疫为A类传染病,以空气传播为主,传染性极强,极易传染人。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会流行性大爆发的,病死率非常高,会造成养殖户经济的严重损失。发病的主要原因多是为饲养不当、接触病患,当动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口腔、皮肤会长满水泡,精神差、食欲不振等症状,偶尔会出现体重减轻。当人受到传染时,表现为手、足、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水泡,随后高热、头痛和咽喉痛等情况,一般数日后方可痊愈。
2.牛结核病
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牛型结核杆菌,为国家的二类动物疫病,此病人畜共患严重,应高度重视[1]。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唾液、粪便传播,所以易感染猪、鹿、羊等动物,发病初期会出现刺激性干咳,同时伴有淡黄色的粘液,中期食欲不振,不愿意吃食、喝水,后期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抑制,导致心力衰竭是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加强防疫,最大化地保证经济效益。
3.山羊痘
表现为:在羊的皮肤、粘膜上出现痘疹,发病的时候体温会增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因为它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传播范围比较广,死亡率相对高,所以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从源头解决问题。
(三)寄生虫病
1.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为乙类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患血吸虫病的动物或人粪便中携带虫卵,主要感染羊、牛、人。夏季是它的高发季节,感染后主要表现生长停滞、消瘦、便血等,呼吸衰竭是该病主要死亡原因。
2.囊虫病
囊虫病主要好发在猪的身上,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猪身上的寄生虫主要是幼虫,存在肌肉组织中,发生在人的身上主要是成虫,生存在小肠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包虫病
中国卫生部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寄生虫经牛、羊、传播,狗成为最终宿主,也是最主要传染源,人因为食用狗导致感染,感染时主要表现腹部有无痛性肿块,引起黄疸,严重时会出现腹水,应高度重视。
二、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制度规划,落实监管责任
在做好疫病防治的同时,一方面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建立健全的防治机制,密切观察感染情况,对人畜共患疾病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政策的关注度,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另一方面,要落实好监管责任,政府部门起牵头作用,作为首要责任人,下面的各个部门要按照自己的职责,起到监管作用,坚决落实各项监管责任,避免出现工作中失职、漏洞的行为,提高整个畜牧业的能力和水平[2]。
(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防控能力
定期检疫是加强饲养管理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对于已出现疫病的畜禽要及时摒弃并进行无公害处理,减少职工受到伤害,保证卫生的安全;对于引入外进畜禽或引出畜禽都应该进行检疫和隔离,检疫合格后也要进行短时间隔离,以此减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在患病期间或生产时,工作人员高频率的出入和接触动物,要做好自身保护措施,尤其是伤口暴露部位着重消毒,降低感染。
(三)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会改革
一方面,根据畜禽养殖量合理配置人员,依托现有人员,建立健全的防控机构,壮大队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乡村队伍的建设,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提高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兽医实验室,引进社会专业人才,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供服务支撑,以此来推动畜牧业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提高整个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环境整治,避免疫情爆发
由于长期居住在环境卫生差、潮湿、封闭的牛羊圈中,使疫病的发生及传染率大幅度增高,为了改善情况,首先,在饲养的过程中要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将粪便集中进行无公害处理。其次,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控制可能存在的各类细菌和病毒,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后,居住密度要适中,给与足够的活动空间,定时进行通风。
结论:人畜共患病造成的危害特别严重,很多人对疫病缺少认知,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降低隐患,本文主要从加强制度规划,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防控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会改革、加强环境整治,避免疫情爆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来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刘亚涛,施远翔,米吉提,等.新疆主要人畜共患病及非强制免疫类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及对策[J].草食家畜,2021(01):37-44.
[2]马祥辉.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6):136-137.
[3]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J].陆昌华,胡肄农,谭业平,臧一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01)
[4]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类健康的杀手[J].李晓蕙,陈蕾,李焕宇. 科技资讯.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