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国际意识教育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ang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对于开拓学生国际思维和眼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及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国际意识教育
  国际意识,又称为世界意识和全球意识,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动向和研究新成果,公正客观的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传统,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很多国家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学历史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国际意识的教育,促使学生以更开放的心态和视野来看待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及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只有如此我国的未来才有希望,实现中国梦才有可能。在中学历史课程进行改革后,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主要表现在国际意识教育正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不断促进历史教学的改革并不断丰富中学历史课程资源。
  一、国际意识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而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也进一步加速。推进教学改革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的教学改革总体上向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方面,我国正向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完善人格方向推进,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学习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是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国际意识教育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
  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以教师教学实践改革为基点,通过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途径去获取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要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让学生去大量的背诵记忆,再通过习题练习来完成整个教学环节。这种方法单一、内容乏味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知识,而对历史知识缺乏主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可能去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的本质,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在课前不再是进行简单的备课,而是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去调整教学节奏,调整教学内容,以此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去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思路体现在初中历史国际意识教育方面,首先教师就需要将国际意识具体化,针对具体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问题,都需要按照新教学标准进行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教师需要去分别把握,促使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如讲到《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抵抗争》时,教师在讲解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联系古今中外的有关殖民战争的事件,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爱好和平、维护正义等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强烈的体验到殖民战争的残酷,体验到世界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学生的历史正义感就会被激发。其次,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把握教学过程节奏及不同教学情境下的教学方法。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强调历史学习的规律是由感知到积累再到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用探索历史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才激发更多的有关历史知识的感悟,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看现代问题的思考习惯。
  三、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国际意识教育,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理念,采用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确立全局观念,对世界和中国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一是运用合作探究,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形成国际意识。“提要”或“归纳”式教学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形成国际意识。如在归纳14~19世纪世界巨变时,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从14~16世纪、17~18世纪、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三个阶段,找出三个时期的重大史实,自主归纳其阶段特征,并横向联系对比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到各方面的差异,说明近代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与中国近代落伍、屈辱与被动的历史走向,说明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的状态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从而增强国际意识,凸现国际意识。
其他文献
当下,有哪个出门只看天,而不打开手机知天气?有哪个会错把卫星云图看成云卷云舒的诗意?有哪个漫步林间当成学习植物学的现场?又有哪个会单凭鼠标、度娘的科谱而省去花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