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宇宙缩减到惟一的一个人,把惟一的一个人扩张到上帝,这才是爱。
——雨果
14年前,时年38岁的河南省新蔡县韩集镇党委副书记张学冉因公身负重伤,他从九死一生中被抢救活后,却失去语言能力和记忆,如同初生儿般毫无自理能力。在绝望中,张学冉年轻的妻子盛秀芝不相信眼泪,她送丈夫上幼儿园,用情书唤醒丈夫的意识……一个用爱创造的医学奇迹,终于穿越命运的冰河诞生了……
把老公当儿子养,弱妻挺立一座母爱的山
盛秀芝,河南省新蔡县档案局干部,生于1958年,1980年与部队干部张学冉结婚。1990年,张学冉从部队转业安排到新蔡县纪委,因表现突出,1992年调到韩集镇任镇党委副书记,主管政法工作。
1994年5月7日深夜,新蔡县公安局一位副局长到韩集镇执行公务时,遭到不明真相群众的围攻。张学冉闻讯赶来。混乱之中,有人举起一把铁锹就朝一位干警打来,张学冉大喝一声用身体挡住那名警察,自己却被铁锹结结实实砸在头部……经医院检查,他头部粉碎性骨折,颅内大量出血,大脑左侧严重塌陷受损,全身浮肿,瞳孔放大,生命垂危。
医生告诉闻讯赶来的盛秀芝:病人随时都有死亡可能。如做开颅手术,大概还有百分之一的生存希望。但即使能保住生命,恐怕也只能是植物人。手术风险很大,医生希望盛秀芝能慎重考虑。盛秀芝发疯般地大喊:“做,要做,我签字!”经县医院全力抢救,张学冉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从此却失去意识,成了植物人。
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把盛秀芝击倒,只有36岁的她,和丈夫多年两地分居,刚在一起生活不到3年。她不相信一家人美好幸福的生活,刚开始却要就此结束了。
1994年8月,盛秀芝接受医生的建议,带张学冉去北京天坛医院做补颅手术。半年后,沉睡了六个多月的张学冉竟慢慢地睁开了双眼,四五个月后。在别人的搀扶下,居然还能下床了,这让盛秀芝兴奋不已。但是,令盛秀芝始料不及的是,丈夫虽然身体逐步康复了,但智力却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不会说话,不会吃喝拉撒,不知饱暖冷热,更不认识任何人。她急忙找医生咨询。医生告诉她:张学冉虽然身体康复了,但实际上仍然是一个会走动的植物人。由于脑部受伤严重,他活下来已是万幸,醒来更是奇迹,要想恢复成正常人已经根本不可能了。他劝盛秀芝以后不要再对张学冉的恢复抱有太大希望。
张学冉这个“走动的植物人”,给盛秀芝带来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饭要哄着劝着一口一口地喂,走路要人寸步不离地牵着手,夜里醒来会到处乱跑,经常走丢。为了防止丈夫夜里醒来走丢,盛秀芝每晚都抱着他的脚睡觉,经常被丈夫一脚踹到床下。但最让盛秀芝难堪的是,为了照顾毫无自理能力的张学冉大小便,出门的时候,每次她都得尴尬地用衣服包着头带着丈夫进出男厕所。
倔强的盛秀芝坚持不断地和不会说话的老公“聊天”,试着恢复他的语言和智力。两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却只学会了说一个“好”字。尽管只是一个字,却让盛秀芝兴奋了好几天:这说明老公不但能听懂自己的话,而且还有可能与自己说话交流!她信心倍增,发誓:从现在起,我就算十年不吃肉不添一丝半线,也一定要想尽办法把老公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
由于单位工资发放困难,经济上实在太拮据了。2000年9月,盛秀芝决定:把刚上高中的小儿子转学到驻马店市就读。自己带上丈夫到驻马店市区打工挣钱,帮助丈夫康复。
她租了间简陋的房子。为了陪护丈夫与挣钱两不误,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会了丈夫骑自行车,然后自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到建材市场当了一名搬运工。每天送货时,她就让丈夫骑自行车跟在后面。拉着五六百斤货物的她,怕丈夫走失,还要时不时回头看着丈夫。地板砖、水泥、装饰板,一趟趟地装上搬下。肩上磨出的血水与汗水浸透衣衫,一趟趟爬楼梯累得她腰酸腿疼,头晕耳鸣,还要惦记着丈夫是不是跟着自己,是不是走丢了。
多年的照顾,盛秀芝逐渐把老公当作了儿子,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多难多苦她都不怕,但最让盛秀芝感到绝望的是,尽管她在医生指导下费尽心力试图恢复张学冉的记忆,但是,又过去了三年时间,张学冉却依旧没有起色。盛秀芝觉得自己快支撑不下去了。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她想到了离婚。可是,牵着张学冉的手徘徊在法院门口,看着像孩子一样听话地跟随着她的老公,想起丈夫对自己的依恋,盛秀芝泪流满面,她实在没勇气走进去。
于是,她想到了死,觉得死就能解脱了。她难过地对老公说:“学冉啊,我撑不下去了,我也活不下去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张学冉没有反应。
送丈夫重上幼儿园,扛起爱与生命的轮回
盛秀芝想自己一死,老公肯定也活不了很久,为了让两个儿子记着自己父母的模样,她把当年和张学冉的结婚照放大挂在了房间里。谁知此前对任何事物都没反应的张学冉,却盯着照片久久地发呆。盛秀芝试着把照片取下来,却遭到张学冉用力阻拦。盛秀芝觉得看到了一线希望:老公对和自己的恋情潜意识里还有印象,也许使他恢复记忆的希望就在这里!盛秀芝决定活下去,她要模拟当初的恋爱情节,和老公重走一次恋爱路!
1977年,盛秀芝和张学冉两人一见钟情,并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长期两地分居。张学冉每周都要给盛秀芝写信。这些饱含着深情与牵挂的书信,盛秀芝一直都保存着,它是两人爱情的见证。为了帮助老公恢复记忆,盛秀芝准备先为老公读情书。她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整整一小木箱的两地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整理了一遍。
盛秀芝每天给老公读信,从第一封信开始读起。读信时,盛秀芝自己也沉浸在当初美好岁月的回忆之中,她坚定了要帮老公恢复心智的决心。盛秀芝重新留起大辫子,天气好的时候,她挽着老公,带着他走在两人恋爱时曾经徜徉过的乡间小路上。喃喃地回忆着当年美好温馨的情景。
几年时间里,盛秀芝坚持不懈,反复阅读情书、反复模拟和描述当年的恋爱情节,张学冉渐渐有了反应,盛秀芝每读一句他就“嗯”一声,渐渐他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了。每当他有很小的进步时,盛秀芝就非常欣慰。
2001年3月14日,张学冉从家中走丢了。盛秀芝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寞与孤独,她更清楚地认识到,经历了这些磨难,他们的爱依然存在。要把丈夫找回来!只要在他身边,她和儿子就有了家的感觉。盛秀芝怀里揣着几个馒头,寻遍了驻马店市的大街小巷,当地新闻媒体也大力协助寻找。几周过去了,盛秀芝终于得到了丈夫的消息。到了带信人的家,蓬头垢面的张学冉正低头剥葱,一眼看到盛秀芝,他哇地一声像个孩子似的哭了。盛秀芝替老公抹了把眼泪,自 己却泪流满面:“别哭别哭,我们一起回家。”张学冉连连点头答应道:“好,好。”经过这次失散,张学冉也许是因为受了巨大震动,认出了盛秀芝是自己最重要的人,记忆有了一点恢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几年的努力,张学冉终于能自己穿衣系扣上洗手间,终于“记”起家里的人了,当他第一次喊出“盛秀芝”三个字时,盛秀芝不禁痛哭失声。
张学冉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盛秀芝一不在家,他就和面,可总忘了关水龙头。水一放多,盛秀芝回来还得重新和。虽然心里来气,可盛秀芝口头上还得表扬他帮自己做了家务。张学冉受到表扬后越发有干劲,经常不断和面。盛秀芝不要他帮忙了,他还抗议,说自己做得很好为什么不让做了。看着孩子般争辩的丈夫,盛秀芝忍不住笑了。
2002年10月,针对张学冉各方面有所恢复,但智力依然低下的问题,盛秀芝接受有关专家建议,开始实施对丈夫的“二次启蒙”教育,教他汉语拼音和十以内的加减法。让盛秀芝感到意外的是,四十多岁的张学冉竟对这种“小儿科”的益智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夫妻二人不懈的努力,张学冉开始会认简单的字,会背简单的儿歌。
2003年3月,盛秀芝看见背着书包上学的小朋友,突发奇想:也许和孩子们在一起,接受幼儿园老师的正规教育,丈夫进步会更快一些。她跑遍了全城的幼儿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幼儿园出于爱心,免费接纳了这位47岁的“大朋友”。张学冉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得知幼儿园来了个脑子有毛病的“大朋友”,家长集体抗议,要把孩子转走,幼儿园园长张瑞华顶着压力对盛秀芝说:“秀芝呀,你这么多年不容易。我也要为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你就放心吧!”尽管张学冉的学习跟不上其他的小朋友,张瑞华老师为了鼓励他,还是特意给他送去了奖状。张学冉高兴极了。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盛秀芝的“二次启蒙”终于见到成效,张学冉不仅会认路,能自己去幼儿园了,而且遇见熟悉的人还会主动打招呼;进而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运算,会背三十多首唐诗。最难得的是,他知道心疼人,知道帮盛秀芝和面、扫地。当盛秀芝累了的时候,张学冉就在她旁边唱歌跳舞,为她解闷。
2005年7月,张学冉从幼儿园“毕业”了。盛秀芝前所未有地开心,回首十一年来如梦般的生活,她感慨万千,她终于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她相信老公既然上幼儿园各门功课都能完满毕业,那么上小学、中学、大学一样能完满毕业。
于是,她就张罗着为老公找小学,但是,这一次张学冉不干了,有点羞涩地嘟囔着说:“我不去上学了,一把年纪的人每天和一群小朋友在一起读书写字,很不好意思的。”
盛秀芝一听乐了:“不上学怎么办?谁教你?什么时候能完全恢复正常?”“我本来就正常,”张学冉笑嘻嘻地讨好说,“你辅导我好不?”
“美得你,”看着大有进步的丈夫,盛秀芝满心喜悦地用手指戳了一下张学冉的脑门,“我是哪辈子欠你的啊!”张学冉抓住她的手“呵呵”直乐。此时的张学冉,心智已经提高到像一个六七岁的儿童了。
爱是反哺的别名,穿越命运的冰河爱归来
2005年9月,盛秀芝借来小学课本,开始在家辅导张学冉学习。
为了继续强化张学冉的记忆力,盛秀芝找来一本电话号码簿,要求他每天背电话号码。开始他很不情愿,老是完不成规定任务,盛秀芝就严肃地告诉他说:“完成规定任务买好吃的,完不成不仅不允许吃饭,还要罚站军姿。”张学冉一听站军姿,立即来了精神,跳起来就站起了标准军姿。盛秀芝暗暗叫苦:自己怎么忘了,军人出身的老公,站军姿是强项啊!
她没好气地对憋着笑的老公说:“现在首长命令你:解散!好啊,你现在会和我对着干了!”于是,张学冉就笑嘻嘻地跑过来,为盛秀芝倒一杯水,一边帮盛秀芝捶肩膀一边快乐地问:“那你给我买什么好吃的?”
盛秀芝就像一个大姐姐,对张学冉宽容呵护又循循善诱。为了使他能开阔视野,盛秀芝有意识地带他到人多的地方散步或者逛街,让他熟悉环境,也刺激他的记忆。
有次在街上张学冉突然觉得迎面走来的一个人非常面熟,可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可这人没看见他们匆匆地走了过去。自此,张学冉就非常烦躁,变得郁郁寡欢,不再愿意到人多的地方去。盛秀芝担心他患上忧郁症,在咨询了医生以后,她就同一些张学冉已经重新认识的非常亲密的战友、同事、同学联系。大家为了张学冉经常在一起聚会,聊天,说说笑笑,气氛十分热闹。张学冉身处其中,情绪也慢慢好了起来。
盛秀芝从此事受到启发,便尽可能地带张学冉到过去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走走,到单位串串门,和一些老同事见见面。时间一久,慢慢地张学冉能自己回忆起一些人和事情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张学冉不仅背完了一本电话号码簿,还学完了小学全部课程。2007年2月开始,他又自觉地开始了初中文化课程的学习。现在的张学冉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然后就沿着县城大街跑步锻炼,风雨无阻。跑完步回家,就开始帮助妻子准备早餐。上午学习,饭后午休一会就开始读书看报。傍晚时分,他和妻子盛秀芝互相依偎着一起散步。
2007年9月,盛秀芝一个在医院工作的亲属,拿了一些资料对张学冉做了简单的测试。测试表明,张学冉虽然知识不足,但智力已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这一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盛秀芝更是激动不已,她充分相信张学冉的智力还会继续恢复提高。
2008年1月20日,本刊特约记者来到张学冉夫妇的家里。开门的是他们已经大学毕业的小儿子。见有人来,张学冉急忙站起来握手,笑脸相迎。在记者的询问下,张学冉认出了同行的县公安局宣传干事严鑫:“他是严鑫,我们是老相识,当初抓捕犯罪分子时他也去了!”严鑫急忙笑着点头说:“是,是,是。”
谈及受伤之后的事,张学冉连连感激自己的妻子:“我妻子真伟大!”采访过程中,张学冉紧紧抓住妻子的手。而盛秀芝谈起这些年的艰辛,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他是我丈夫,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责编/王蕾)E-mail:[email protected]
——雨果
14年前,时年38岁的河南省新蔡县韩集镇党委副书记张学冉因公身负重伤,他从九死一生中被抢救活后,却失去语言能力和记忆,如同初生儿般毫无自理能力。在绝望中,张学冉年轻的妻子盛秀芝不相信眼泪,她送丈夫上幼儿园,用情书唤醒丈夫的意识……一个用爱创造的医学奇迹,终于穿越命运的冰河诞生了……
把老公当儿子养,弱妻挺立一座母爱的山
盛秀芝,河南省新蔡县档案局干部,生于1958年,1980年与部队干部张学冉结婚。1990年,张学冉从部队转业安排到新蔡县纪委,因表现突出,1992年调到韩集镇任镇党委副书记,主管政法工作。
1994年5月7日深夜,新蔡县公安局一位副局长到韩集镇执行公务时,遭到不明真相群众的围攻。张学冉闻讯赶来。混乱之中,有人举起一把铁锹就朝一位干警打来,张学冉大喝一声用身体挡住那名警察,自己却被铁锹结结实实砸在头部……经医院检查,他头部粉碎性骨折,颅内大量出血,大脑左侧严重塌陷受损,全身浮肿,瞳孔放大,生命垂危。
医生告诉闻讯赶来的盛秀芝:病人随时都有死亡可能。如做开颅手术,大概还有百分之一的生存希望。但即使能保住生命,恐怕也只能是植物人。手术风险很大,医生希望盛秀芝能慎重考虑。盛秀芝发疯般地大喊:“做,要做,我签字!”经县医院全力抢救,张学冉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从此却失去意识,成了植物人。
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把盛秀芝击倒,只有36岁的她,和丈夫多年两地分居,刚在一起生活不到3年。她不相信一家人美好幸福的生活,刚开始却要就此结束了。
1994年8月,盛秀芝接受医生的建议,带张学冉去北京天坛医院做补颅手术。半年后,沉睡了六个多月的张学冉竟慢慢地睁开了双眼,四五个月后。在别人的搀扶下,居然还能下床了,这让盛秀芝兴奋不已。但是,令盛秀芝始料不及的是,丈夫虽然身体逐步康复了,但智力却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不会说话,不会吃喝拉撒,不知饱暖冷热,更不认识任何人。她急忙找医生咨询。医生告诉她:张学冉虽然身体康复了,但实际上仍然是一个会走动的植物人。由于脑部受伤严重,他活下来已是万幸,醒来更是奇迹,要想恢复成正常人已经根本不可能了。他劝盛秀芝以后不要再对张学冉的恢复抱有太大希望。
张学冉这个“走动的植物人”,给盛秀芝带来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饭要哄着劝着一口一口地喂,走路要人寸步不离地牵着手,夜里醒来会到处乱跑,经常走丢。为了防止丈夫夜里醒来走丢,盛秀芝每晚都抱着他的脚睡觉,经常被丈夫一脚踹到床下。但最让盛秀芝难堪的是,为了照顾毫无自理能力的张学冉大小便,出门的时候,每次她都得尴尬地用衣服包着头带着丈夫进出男厕所。
倔强的盛秀芝坚持不断地和不会说话的老公“聊天”,试着恢复他的语言和智力。两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却只学会了说一个“好”字。尽管只是一个字,却让盛秀芝兴奋了好几天:这说明老公不但能听懂自己的话,而且还有可能与自己说话交流!她信心倍增,发誓:从现在起,我就算十年不吃肉不添一丝半线,也一定要想尽办法把老公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
由于单位工资发放困难,经济上实在太拮据了。2000年9月,盛秀芝决定:把刚上高中的小儿子转学到驻马店市就读。自己带上丈夫到驻马店市区打工挣钱,帮助丈夫康复。
她租了间简陋的房子。为了陪护丈夫与挣钱两不误,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会了丈夫骑自行车,然后自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到建材市场当了一名搬运工。每天送货时,她就让丈夫骑自行车跟在后面。拉着五六百斤货物的她,怕丈夫走失,还要时不时回头看着丈夫。地板砖、水泥、装饰板,一趟趟地装上搬下。肩上磨出的血水与汗水浸透衣衫,一趟趟爬楼梯累得她腰酸腿疼,头晕耳鸣,还要惦记着丈夫是不是跟着自己,是不是走丢了。
多年的照顾,盛秀芝逐渐把老公当作了儿子,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多难多苦她都不怕,但最让盛秀芝感到绝望的是,尽管她在医生指导下费尽心力试图恢复张学冉的记忆,但是,又过去了三年时间,张学冉却依旧没有起色。盛秀芝觉得自己快支撑不下去了。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她想到了离婚。可是,牵着张学冉的手徘徊在法院门口,看着像孩子一样听话地跟随着她的老公,想起丈夫对自己的依恋,盛秀芝泪流满面,她实在没勇气走进去。
于是,她想到了死,觉得死就能解脱了。她难过地对老公说:“学冉啊,我撑不下去了,我也活不下去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张学冉没有反应。
送丈夫重上幼儿园,扛起爱与生命的轮回
盛秀芝想自己一死,老公肯定也活不了很久,为了让两个儿子记着自己父母的模样,她把当年和张学冉的结婚照放大挂在了房间里。谁知此前对任何事物都没反应的张学冉,却盯着照片久久地发呆。盛秀芝试着把照片取下来,却遭到张学冉用力阻拦。盛秀芝觉得看到了一线希望:老公对和自己的恋情潜意识里还有印象,也许使他恢复记忆的希望就在这里!盛秀芝决定活下去,她要模拟当初的恋爱情节,和老公重走一次恋爱路!
1977年,盛秀芝和张学冉两人一见钟情,并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长期两地分居。张学冉每周都要给盛秀芝写信。这些饱含着深情与牵挂的书信,盛秀芝一直都保存着,它是两人爱情的见证。为了帮助老公恢复记忆,盛秀芝准备先为老公读情书。她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整整一小木箱的两地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整理了一遍。
盛秀芝每天给老公读信,从第一封信开始读起。读信时,盛秀芝自己也沉浸在当初美好岁月的回忆之中,她坚定了要帮老公恢复心智的决心。盛秀芝重新留起大辫子,天气好的时候,她挽着老公,带着他走在两人恋爱时曾经徜徉过的乡间小路上。喃喃地回忆着当年美好温馨的情景。
几年时间里,盛秀芝坚持不懈,反复阅读情书、反复模拟和描述当年的恋爱情节,张学冉渐渐有了反应,盛秀芝每读一句他就“嗯”一声,渐渐他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了。每当他有很小的进步时,盛秀芝就非常欣慰。
2001年3月14日,张学冉从家中走丢了。盛秀芝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寞与孤独,她更清楚地认识到,经历了这些磨难,他们的爱依然存在。要把丈夫找回来!只要在他身边,她和儿子就有了家的感觉。盛秀芝怀里揣着几个馒头,寻遍了驻马店市的大街小巷,当地新闻媒体也大力协助寻找。几周过去了,盛秀芝终于得到了丈夫的消息。到了带信人的家,蓬头垢面的张学冉正低头剥葱,一眼看到盛秀芝,他哇地一声像个孩子似的哭了。盛秀芝替老公抹了把眼泪,自 己却泪流满面:“别哭别哭,我们一起回家。”张学冉连连点头答应道:“好,好。”经过这次失散,张学冉也许是因为受了巨大震动,认出了盛秀芝是自己最重要的人,记忆有了一点恢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几年的努力,张学冉终于能自己穿衣系扣上洗手间,终于“记”起家里的人了,当他第一次喊出“盛秀芝”三个字时,盛秀芝不禁痛哭失声。
张学冉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盛秀芝一不在家,他就和面,可总忘了关水龙头。水一放多,盛秀芝回来还得重新和。虽然心里来气,可盛秀芝口头上还得表扬他帮自己做了家务。张学冉受到表扬后越发有干劲,经常不断和面。盛秀芝不要他帮忙了,他还抗议,说自己做得很好为什么不让做了。看着孩子般争辩的丈夫,盛秀芝忍不住笑了。
2002年10月,针对张学冉各方面有所恢复,但智力依然低下的问题,盛秀芝接受有关专家建议,开始实施对丈夫的“二次启蒙”教育,教他汉语拼音和十以内的加减法。让盛秀芝感到意外的是,四十多岁的张学冉竟对这种“小儿科”的益智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夫妻二人不懈的努力,张学冉开始会认简单的字,会背简单的儿歌。
2003年3月,盛秀芝看见背着书包上学的小朋友,突发奇想:也许和孩子们在一起,接受幼儿园老师的正规教育,丈夫进步会更快一些。她跑遍了全城的幼儿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幼儿园出于爱心,免费接纳了这位47岁的“大朋友”。张学冉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得知幼儿园来了个脑子有毛病的“大朋友”,家长集体抗议,要把孩子转走,幼儿园园长张瑞华顶着压力对盛秀芝说:“秀芝呀,你这么多年不容易。我也要为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你就放心吧!”尽管张学冉的学习跟不上其他的小朋友,张瑞华老师为了鼓励他,还是特意给他送去了奖状。张学冉高兴极了。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盛秀芝的“二次启蒙”终于见到成效,张学冉不仅会认路,能自己去幼儿园了,而且遇见熟悉的人还会主动打招呼;进而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运算,会背三十多首唐诗。最难得的是,他知道心疼人,知道帮盛秀芝和面、扫地。当盛秀芝累了的时候,张学冉就在她旁边唱歌跳舞,为她解闷。
2005年7月,张学冉从幼儿园“毕业”了。盛秀芝前所未有地开心,回首十一年来如梦般的生活,她感慨万千,她终于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她相信老公既然上幼儿园各门功课都能完满毕业,那么上小学、中学、大学一样能完满毕业。
于是,她就张罗着为老公找小学,但是,这一次张学冉不干了,有点羞涩地嘟囔着说:“我不去上学了,一把年纪的人每天和一群小朋友在一起读书写字,很不好意思的。”
盛秀芝一听乐了:“不上学怎么办?谁教你?什么时候能完全恢复正常?”“我本来就正常,”张学冉笑嘻嘻地讨好说,“你辅导我好不?”
“美得你,”看着大有进步的丈夫,盛秀芝满心喜悦地用手指戳了一下张学冉的脑门,“我是哪辈子欠你的啊!”张学冉抓住她的手“呵呵”直乐。此时的张学冉,心智已经提高到像一个六七岁的儿童了。
爱是反哺的别名,穿越命运的冰河爱归来
2005年9月,盛秀芝借来小学课本,开始在家辅导张学冉学习。
为了继续强化张学冉的记忆力,盛秀芝找来一本电话号码簿,要求他每天背电话号码。开始他很不情愿,老是完不成规定任务,盛秀芝就严肃地告诉他说:“完成规定任务买好吃的,完不成不仅不允许吃饭,还要罚站军姿。”张学冉一听站军姿,立即来了精神,跳起来就站起了标准军姿。盛秀芝暗暗叫苦:自己怎么忘了,军人出身的老公,站军姿是强项啊!
她没好气地对憋着笑的老公说:“现在首长命令你:解散!好啊,你现在会和我对着干了!”于是,张学冉就笑嘻嘻地跑过来,为盛秀芝倒一杯水,一边帮盛秀芝捶肩膀一边快乐地问:“那你给我买什么好吃的?”
盛秀芝就像一个大姐姐,对张学冉宽容呵护又循循善诱。为了使他能开阔视野,盛秀芝有意识地带他到人多的地方散步或者逛街,让他熟悉环境,也刺激他的记忆。
有次在街上张学冉突然觉得迎面走来的一个人非常面熟,可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可这人没看见他们匆匆地走了过去。自此,张学冉就非常烦躁,变得郁郁寡欢,不再愿意到人多的地方去。盛秀芝担心他患上忧郁症,在咨询了医生以后,她就同一些张学冉已经重新认识的非常亲密的战友、同事、同学联系。大家为了张学冉经常在一起聚会,聊天,说说笑笑,气氛十分热闹。张学冉身处其中,情绪也慢慢好了起来。
盛秀芝从此事受到启发,便尽可能地带张学冉到过去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走走,到单位串串门,和一些老同事见见面。时间一久,慢慢地张学冉能自己回忆起一些人和事情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张学冉不仅背完了一本电话号码簿,还学完了小学全部课程。2007年2月开始,他又自觉地开始了初中文化课程的学习。现在的张学冉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然后就沿着县城大街跑步锻炼,风雨无阻。跑完步回家,就开始帮助妻子准备早餐。上午学习,饭后午休一会就开始读书看报。傍晚时分,他和妻子盛秀芝互相依偎着一起散步。
2007年9月,盛秀芝一个在医院工作的亲属,拿了一些资料对张学冉做了简单的测试。测试表明,张学冉虽然知识不足,但智力已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这一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盛秀芝更是激动不已,她充分相信张学冉的智力还会继续恢复提高。
2008年1月20日,本刊特约记者来到张学冉夫妇的家里。开门的是他们已经大学毕业的小儿子。见有人来,张学冉急忙站起来握手,笑脸相迎。在记者的询问下,张学冉认出了同行的县公安局宣传干事严鑫:“他是严鑫,我们是老相识,当初抓捕犯罪分子时他也去了!”严鑫急忙笑着点头说:“是,是,是。”
谈及受伤之后的事,张学冉连连感激自己的妻子:“我妻子真伟大!”采访过程中,张学冉紧紧抓住妻子的手。而盛秀芝谈起这些年的艰辛,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他是我丈夫,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责编/王蕾)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