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关于生平事迹的自述
【机 构】
:
250355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250355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医史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47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细胞癌联合术中瘤床放疗的安全性,并观察近期并发症。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开腹切除肿瘤的79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分为研究组(联合术中瘤床放疗,32例)和对照组(单纯手术,47例)。研究组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瘤床行术中电子线放疗,对照组不作术中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和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均无死亡病例。
中医学是最具原创优势的学科之一,其学科理论、思维方式与国学密不可分。中医学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中医学的发展首先要认清其原创优势,理清其原创思维的来源。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品格,中医原创思维当与象思维紧密链接。西方文化的传入压抑了原发创生性的象思维,惟科学主义的概念思维与西医成为了主流。其实应该既不排斥概念思维,又要注重表达自己民族特有的原
《医故》是一部难得的中医文献考据学著作,该书对唐以前古籍考镜源流,断其是非,征引宏博,信而有征。然其许多条文,实为驳儒学大师俞樾所著《废医论》,某种程度上为捍卫中医做出了贡献。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即便大学者也不免有疏漏处,故俞樾弟子章炳麟针对文中考证失当之处,在《〈医故〉眉批七则》中予以尖锐批驳,就此摘录,以期相互参证。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医方文献(编号ИHB.No.6476),第2部分为"妇科病救治方" ,存医方15首,皆不存方名,其中3首可拟为"治女阴出血方" "治妇人体内生血瘕方" "治妇人血病不止方" 。方中用药1~5味,多使用西北本土药材,组方也有西北地域特色,其作者应为西夏本土民间医家。
鼓励采集与改善收购,是解决中药材短缺的重要措施。1958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和大炼钢铁,导致中药种植减少和"药荒" 。为缓解中药材短缺的严重局面,国务院继1958年发出利用和收集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后,于1959年提出开展"小秋收" ,将野生中药材的采收纳入其中。此后20年间,广泛动员采收野生中药材的"小秋收" ,一直是解决中药材短缺的主要途径,为缓解中药材供应紧张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中的"津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其论述并不严谨,"津液"一词有时可与"汗" "尿"互训,故"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的"津液"即为尿液。《素问·气厥论篇》 "胞移热于膀胱"的"胞"为子宫;《素问·示从容论篇》 "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的"膀胱"本为"胞"的注文,后误入正文;《灵枢·五味论》 "膀胱之胞"的"胞"为膀胱的"外候",即阴囊,《备急千金要方》作"膀胱走胞"系讹误;《灵枢·淫邪发梦》
莫干山肺病疗养院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肺病疗养院,以"救济疾病,不杂营利观念"为初衷,成立于1927年,后于1931年更名为莫干山疗养院。抗日战争初期,疗养院成为难民避难所,并开展慈善救济。1939年5月,因日军飞机轰炸,疗养院被迫关停,后于1948年正式复业,并延续至今。莫干山疗养院的患者以政要、富商、文人雅士为主要群体;以天然疗养和药物治疗并重,并注重精神关怀;疗养院的经费源于疗养收费、患者资助
在文彦博为高若讷撰写的《墓志铭》中,高若讷因母病而知医,体现了作为"儒者"的"孝"的一面。叶梦得《避暑录话》云:"郓人多医,尤工伤寒,皆本高氏",《宋史·高若讷传》进一步演绎为"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同时,高若讷被黄庭坚视为从黄帝、岐伯至张仲景以来,医学知识传承脉络中的重要一环。究其原因在于高若讷曾考校"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使其得以流传,宋人也因此而知晓这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