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煤矿企业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运输设备不断投入,煤矿机电事故频率且逐年上升,而且危害程度越来越大,我们深入思考,其中有大部分事故就是因为机电运输设备出现问题产生的。本文就机电事故多发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来探讨如何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 问题安全 对策方法等
中图分类号:TE9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164-01
0.引言
结合相关的调查研究数据可知: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当中,以机电运输事故所占的发生比例最高,达到了50%左右。同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相较于瓦斯爆炸、突水等事故而言,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机性,因此更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特别重视,提高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機电设备运输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一、引起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事故的因素分析
1.用工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
由于煤矿在用工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对招收的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虽说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多流于形式,一是培训人员没有实际经验,只是照本宣科,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二是新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仅限于感性认识,个别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根本不理解;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行为及操作不规范,“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基层管理人员对于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不理解,盲目指挥和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特殊工种人员的频繁流动,造成特殊作业人员的缺乏等,这是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2.人员操作不当
当前,大多数煤矿工人都是从边远农村到煤矿井下从事生产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到岗后,只是经过简单的安全知识培训,缺乏师带徒的实际操作经验,对技术岗位所必备的应知应会了解不深,同时,由于人员素质不高,对大多数的机电设备和运输设备的操作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误操作,引起机电运输安全事故。
3.设备技术落后
机电运输设备由于运行时间长,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加之设备在系统可靠性方面的设计不够完善,一些陈旧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和有效的技术改造,同时由于操作及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的降低,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4.管理体制不健全
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是引发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煤矿生产中,由于安全责任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经常存在着相互推诿责任、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的整改。同时在安全制度的考核方面存在着缺陷,个别管理人员存在老好人思想,激励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资金投入使用不到位。职工定期安全及技术培训机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个别工人安全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二、解决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存在问题对策
1.落实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责任
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健全完善机电运输装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的动态管理。
2.合理的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检验检修工作
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电缆和钢丝绳等进行定期检验;要按规定对安全仪器仪表进行周期鉴定和标校,严禁使用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对斜巷人车和立井升降人员使用的罐笼防坠器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每半年进行一次不脱钩试验;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按规定进行性能测定。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检测检验工作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承担,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已确保安全。
4.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实现统一管理,使煤矿的生产形成一定规范,避免随意生产带来的混乱与安全隐患。实现标准化,紧跟设备发展的步伐,加快技术更新。矿井质量标准化的落实,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生产效率达到多倍的提高。将矿井质量标准化当做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并由静态达标转向动态达标,提高对生产过程的重视度 ,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安全达标。矿井的领导和管理层面要注重标准化的实现,以决策者的身份推动矿井质量的提高。
5.强化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010年23号文件规定,义无反顾抓好煤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系统建设应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矿制宜,确保实用管用。
6.规范煤矿用工制度,强化矿工安全培训
要认真分析吸取一些煤矿事故所暴露出的深刻教训,与相关部门研究完善农民工、外来工、外包工的用工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矿工技能素质,严禁新招工人不培训或虽经培训但未掌握基本防范技能就下井。
7.建立、建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订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搞好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建全供电保护设备、电气保护设备、提升设备及其辅助设施保护、运输线路、路面质量考核项目及标准。并严格按标准实施。
三、结语
总之,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工作是一项需长期执行的工作。其包括多个环节,极易存在隐患。要实行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特殊技术工作的技术素质,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的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卓雄.浅谈煤矿机电运输事故[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5).
[2] 李树晶.浅析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34).
[3] 马景新.常见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2,4(18):23-24.
[关键词]煤矿机电 问题安全 对策方法等
中图分类号:TE9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164-01
0.引言
结合相关的调查研究数据可知: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当中,以机电运输事故所占的发生比例最高,达到了50%左右。同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相较于瓦斯爆炸、突水等事故而言,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机性,因此更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特别重视,提高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機电设备运输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一、引起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事故的因素分析
1.用工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
由于煤矿在用工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对招收的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虽说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多流于形式,一是培训人员没有实际经验,只是照本宣科,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二是新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仅限于感性认识,个别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根本不理解;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行为及操作不规范,“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基层管理人员对于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不理解,盲目指挥和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特殊工种人员的频繁流动,造成特殊作业人员的缺乏等,这是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2.人员操作不当
当前,大多数煤矿工人都是从边远农村到煤矿井下从事生产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到岗后,只是经过简单的安全知识培训,缺乏师带徒的实际操作经验,对技术岗位所必备的应知应会了解不深,同时,由于人员素质不高,对大多数的机电设备和运输设备的操作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误操作,引起机电运输安全事故。
3.设备技术落后
机电运输设备由于运行时间长,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加之设备在系统可靠性方面的设计不够完善,一些陈旧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和有效的技术改造,同时由于操作及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的降低,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4.管理体制不健全
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是引发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煤矿生产中,由于安全责任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经常存在着相互推诿责任、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的整改。同时在安全制度的考核方面存在着缺陷,个别管理人员存在老好人思想,激励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资金投入使用不到位。职工定期安全及技术培训机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个别工人安全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二、解决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存在问题对策
1.落实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责任
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健全完善机电运输装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的动态管理。
2.合理的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检验检修工作
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电缆和钢丝绳等进行定期检验;要按规定对安全仪器仪表进行周期鉴定和标校,严禁使用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对斜巷人车和立井升降人员使用的罐笼防坠器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每半年进行一次不脱钩试验;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按规定进行性能测定。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检测检验工作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承担,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已确保安全。
4.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实现统一管理,使煤矿的生产形成一定规范,避免随意生产带来的混乱与安全隐患。实现标准化,紧跟设备发展的步伐,加快技术更新。矿井质量标准化的落实,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生产效率达到多倍的提高。将矿井质量标准化当做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并由静态达标转向动态达标,提高对生产过程的重视度 ,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安全达标。矿井的领导和管理层面要注重标准化的实现,以决策者的身份推动矿井质量的提高。
5.强化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010年23号文件规定,义无反顾抓好煤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系统建设应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矿制宜,确保实用管用。
6.规范煤矿用工制度,强化矿工安全培训
要认真分析吸取一些煤矿事故所暴露出的深刻教训,与相关部门研究完善农民工、外来工、外包工的用工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矿工技能素质,严禁新招工人不培训或虽经培训但未掌握基本防范技能就下井。
7.建立、建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订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搞好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建全供电保护设备、电气保护设备、提升设备及其辅助设施保护、运输线路、路面质量考核项目及标准。并严格按标准实施。
三、结语
总之,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工作是一项需长期执行的工作。其包括多个环节,极易存在隐患。要实行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特殊技术工作的技术素质,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的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卓雄.浅谈煤矿机电运输事故[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5).
[2] 李树晶.浅析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34).
[3] 马景新.常见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2,4(1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