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湖南郴州,人们自然会想起当年惊现的腐败窝案。从市委书记李大伦、市长周政坤到纪委书记曾锦春、宣传部长樊甲生,大小贪官比比皆是,郴州的腐败堪称“烂到根”了!
完全可以想象,在郴州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官场大伤元气,生态恶劣,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景象的繁荣。在“落伍”了五六年之后,一度息响的郴州重又声名鹊起。这回却是“正能量”的范例!自去年以来,郴州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从整顿作风着手,切实解决公职人员履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定下“五个一律免职”的规矩(公职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拿卡要的一律免职;参与赌博的一律免职;醉酒驾驶的一律免职;违反规定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一律免职;上班时间打牌、下棋、打麻将的一律免职),彻查官员的七个重点问题(精神不振、政令不畅、纪律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力、正气不足、为政不廉),去年处理“问题官员”2000多名。吏治扭转了郴州昔日的颓势,令人耳目一新。2012年,在全省的考核中,党风廉政、社会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郴州都名列前茅,经济增长排名第二,绩效考核第一。无怪乎,媒体在报道时惊呼:今日郴州变了!
倘说郴州最大之“变”,莫过于官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简而言之,官员时时处处都将自己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不敢懈怠,不敢懒庸,不敢欺下,更不敢贪腐。现今郴州的官员并没有“大换班”、“大换血”,面貌却是焕然一新,何以故?在我看来,它得益于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群众监督,使得官员在工作岗位上干了些什么、是如何干的情形都纳入群众的视域,形成监督的一种网状。官员在履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时,最大的接触面便是群众。郴州市委、市政府发动群众实施监督,对群众举报极为重视。“作风整顿办”下设投诉组,由一名市纪委常委负责,处理每天所接到的大量投诉。尽管这个工作很繁琐,但投诉组都会负责到底,查清缘由,每件投诉都有回复结果和处理意见,如果相关部门对投诉的调查不深入,“作风整顿办”还会责令重新调查。郴州的每一名官员时时处处都会感受到这种监督的存在,戒骄戒躁,诚惶诚恐,又谨又慎,神经岂容片刻松弛?
新闻媒体除了表达民意、形成公共舆论之外,在实施监督中还具有特殊的功能,比如新闻媒体因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设备,不仅能够为纪委监察机关的执法执纪提供案件线索,还能提供切实的证据,方便了对相关案件的有效查处。郴州市委、市政府鼓励媒体作批判性的报道,且对每一件批评报道备案,由专人负责督办,直至相关部门补漏纠弊。凡是“作风整顿办”查实的人和事都是在第一时间交由报纸和电视节目曝光,不让“找关系”、“走后门”、“通路子”之类的暗箱操作留有空间。郴州的媒体监督把官员盯得死死的,委实具有“第四种权利”的威慑力。
党内监督常态化给官员套上了“紧箍咒”,这是今日郴州政坛清明的一条有效路径。诚如市纪委书记刘光跃所言:“我们在各个职能部门都有监督机构,为什么不起作用?问题还是总在面上、形式上走走看看,大家都有所准备,就看不到实质问题。我们认为,暗访是整顿作风的‘利器’,也是保证作风常态化的有效办法”。郴州“作风整顿办”设有由市纪委副书记领衔的暗访组,围绕老百姓的投诉热点、难点,出其不意、趁其不备,下机关暗访,把作风细节抓实,官员的衙门做派、官僚习气、贪腐行径乍露端倪就被暗访所逮住,亮起了“红灯”,其犯大错误步入罪恶泥淖还真不易矣!今年3月26日,市纪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整治不在岗国家公职人员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定岗定责和日常考核制度,“让没作为的没‘座位’”——不时有危机感的官员,倘神经绷得不紧,其归宿唯有两字:下课。
完全可以想象,在郴州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官场大伤元气,生态恶劣,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景象的繁荣。在“落伍”了五六年之后,一度息响的郴州重又声名鹊起。这回却是“正能量”的范例!自去年以来,郴州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从整顿作风着手,切实解决公职人员履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定下“五个一律免职”的规矩(公职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拿卡要的一律免职;参与赌博的一律免职;醉酒驾驶的一律免职;违反规定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一律免职;上班时间打牌、下棋、打麻将的一律免职),彻查官员的七个重点问题(精神不振、政令不畅、纪律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力、正气不足、为政不廉),去年处理“问题官员”2000多名。吏治扭转了郴州昔日的颓势,令人耳目一新。2012年,在全省的考核中,党风廉政、社会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郴州都名列前茅,经济增长排名第二,绩效考核第一。无怪乎,媒体在报道时惊呼:今日郴州变了!
倘说郴州最大之“变”,莫过于官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简而言之,官员时时处处都将自己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不敢懈怠,不敢懒庸,不敢欺下,更不敢贪腐。现今郴州的官员并没有“大换班”、“大换血”,面貌却是焕然一新,何以故?在我看来,它得益于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群众监督,使得官员在工作岗位上干了些什么、是如何干的情形都纳入群众的视域,形成监督的一种网状。官员在履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时,最大的接触面便是群众。郴州市委、市政府发动群众实施监督,对群众举报极为重视。“作风整顿办”下设投诉组,由一名市纪委常委负责,处理每天所接到的大量投诉。尽管这个工作很繁琐,但投诉组都会负责到底,查清缘由,每件投诉都有回复结果和处理意见,如果相关部门对投诉的调查不深入,“作风整顿办”还会责令重新调查。郴州的每一名官员时时处处都会感受到这种监督的存在,戒骄戒躁,诚惶诚恐,又谨又慎,神经岂容片刻松弛?
新闻媒体除了表达民意、形成公共舆论之外,在实施监督中还具有特殊的功能,比如新闻媒体因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设备,不仅能够为纪委监察机关的执法执纪提供案件线索,还能提供切实的证据,方便了对相关案件的有效查处。郴州市委、市政府鼓励媒体作批判性的报道,且对每一件批评报道备案,由专人负责督办,直至相关部门补漏纠弊。凡是“作风整顿办”查实的人和事都是在第一时间交由报纸和电视节目曝光,不让“找关系”、“走后门”、“通路子”之类的暗箱操作留有空间。郴州的媒体监督把官员盯得死死的,委实具有“第四种权利”的威慑力。
党内监督常态化给官员套上了“紧箍咒”,这是今日郴州政坛清明的一条有效路径。诚如市纪委书记刘光跃所言:“我们在各个职能部门都有监督机构,为什么不起作用?问题还是总在面上、形式上走走看看,大家都有所准备,就看不到实质问题。我们认为,暗访是整顿作风的‘利器’,也是保证作风常态化的有效办法”。郴州“作风整顿办”设有由市纪委副书记领衔的暗访组,围绕老百姓的投诉热点、难点,出其不意、趁其不备,下机关暗访,把作风细节抓实,官员的衙门做派、官僚习气、贪腐行径乍露端倪就被暗访所逮住,亮起了“红灯”,其犯大错误步入罪恶泥淖还真不易矣!今年3月26日,市纪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整治不在岗国家公职人员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定岗定责和日常考核制度,“让没作为的没‘座位’”——不时有危机感的官员,倘神经绷得不紧,其归宿唯有两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