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研究

来源 :癌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ueying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的组织发生、组织分型及预后关系.方法:结合临床病理特点与免疫组化CD34、S-100蛋白、SMA标记对60例GST进行观察.结果:GST良、恶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多少、细胞异型性、细胞密度、肿瘤组织浸润相关(P0.05);CD34、S-100蛋白、SMA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生存率相关(P<0.05).S-100蛋白、SMA阳性率越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越易发生转移,生存率越低,CD34则相反.结论:CD34、SMA和S-100蛋白表达可为GST预后提供有价值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我国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仍不容忽视,比如,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学生教学学习负担过重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原因.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整合数学习题和练习,把学生从繁杂、重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其相关性胃病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而探讨胃癌的发生机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正常人(normal subjects,NS)及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gastritis,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
随着近年来临床和病理研究的进展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在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面,各种保肛手术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临床外科医师的重视。对距齿状线>5cm的癌肿,Dixon手术(包括使用吻合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客观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和提高
新课改要求各科教学都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试图从密切从学生生活出发;加强音乐与文化课的联系;创新教学方法三方面
我读《兵团建设》是从1999年开始的。那年春天,《兵团建设》创刊。发刊词中说,《兵团建设》力求以新鲜生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姿态出现在广大读者的 I read “Corps constru
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 我们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 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形式, 形成了语文教学中不读或读得不多的怪现象.这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分娩的30例出后休克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并通过血气分析、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