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父母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尚处在学前阶段的幼儿影响很深远。本文主要比较当今五种父母教养方式各自存在的比重,借助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相关因素及后果,进而对当今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利弊提出优化建议。每种教养方式都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只有科学、良好的教养方式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1]
【关键词】教养方式、良性发展、退缩型社会行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
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是指当幼儿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或陌生人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孤独和回避的行为。目前研究者认为社会退缩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焦虑退缩型、安静退缩型,活跃退缩型。
(二)父母教养方式
国外学者认为,教养方式既包含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目标式的定向行为,又包含了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比如手势、姿势、情绪的自然流露或是语调的变化。[3]目前,国内学界较为普遍接受使用的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教养方式。[4]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有学者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溺爱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自由型和漠不关心型五种。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影响的分析
为了研究本课题,本人随机选取了合肥市惠民新村幼儿园的家长及其孩子作为访谈对象。
表1通过下图表来看看教养方式与孩子发展之间的关系:
表2对幼儿家长访谈调查整理后表格如下:
(一)溺爱型
由上表可见,比例最大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溺爱型。这是一种父母对孩子宠爱过分、盲目迁就的教育类型。这就导致幼儿不懂得谦让和礼貌,常常会在学校等一些公共场所表现出自私、霸道、不懂得谦让、不懂得与小朋友相互友爱,并且自理能力极差的行为。由此可知,溺爱型是一种需要否定的教养模式。
(二)放任自由型
放任自由型教养方式,就是父母对幼儿过度放任,缺乏和幼儿基本的交流,对幼儿的言行无任何约束的类型。这种教养方式下的父母由于与幼儿缺乏交流,即使发现幼儿有不良行为也不加干涉甚至过分迁就,造成幼儿缺乏来自父母正确的教育,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5]这样的幼儿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笑、兴趣狭窄、缺乏理想。
这类父母或者会拒绝孩子的要求,或者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缺少教育,在感情上表现的比较冷漠,对孩子的需要不予理睬。
(三)专制型
图表中排在第二位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专制型,这是一种对幼儿要求过高的盲目教育类型。通过访谈发现,这种类型在知识分子家庭中较为普遍。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种则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在社会活动、集体游戏中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四)漠不关心型
访谈结果中只有4%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漠不关心型。这是一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教育类型。主要出现在留守家庭或者由于父母离异、不和睦而对幼儿情感冷淡的家庭。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往往体会不到父母的温暖,在陌生环境中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对外人冷淡,其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焦虑退缩行为明显。
(五)权威型
从表格数据可知,只有20%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权威型。在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其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發展,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主动性也较强。这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具备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这类父母会主动和幼儿交谈,细心了解幼儿的喜好,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的成功,对于不良行为也能有理有据地批评指正,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三、对策建议
(一)父母应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对比其他的父母教养方式,无疑是最佳的教养方式。父母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的生活环境,向朋友一样接纳幼儿,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幼儿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孩子做错了事应该先帮助孩子把错误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损失不仅包括事情本身,还包括幼儿在这件事情上受到的打击和心理产生的变化,父母应该灵敏地感觉到,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配合教育界最新的、科学的理论思想,结合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幼儿的教育。在这样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能够做到尊敬父母长辈、关爱他人。
(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养
父母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努力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改善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父母自身的个性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树立着良好的榜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 “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幼儿主要是通过模仿成人的方式学习知识的,常常不会仅限于行为举止,还包括思维方式、个人性格以及情绪情感等。因此,父母要加强自身个性的修养,要冷静,做事自信、果断。
(三)积极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合作
幼儿在幼儿园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沟通最多的也是老师。因此,幼儿园的老师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发现幼儿的性格和心理存在哪些缺点和劣势。父母加强与老师的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幼儿的成长、学习和发展情况,从而认识到原有的错误教养方式,并积极配合幼儿园教师的帮助指导,找出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
(四)社会、家庭、学校需要三位一体构筑幼儿完整的教育体系
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才能共同营造出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良环境。社会应利用各种媒体传播,比如公益宣传片、报纸报刊等向人们宣传并普及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与学校或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直接沟通等方式,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妍,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及改善策略[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22,(2).
【2】吴美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与干预浅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5).
【3】张宁.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2,3,10.
【4】王冰洁,桑青松.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4).
【5】曹海丽,姜紫龙,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品经济,2005,(5).
【关键词】教养方式、良性发展、退缩型社会行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
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是指当幼儿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或陌生人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孤独和回避的行为。目前研究者认为社会退缩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焦虑退缩型、安静退缩型,活跃退缩型。
(二)父母教养方式
国外学者认为,教养方式既包含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目标式的定向行为,又包含了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比如手势、姿势、情绪的自然流露或是语调的变化。[3]目前,国内学界较为普遍接受使用的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教养方式。[4]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有学者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溺爱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自由型和漠不关心型五种。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影响的分析
为了研究本课题,本人随机选取了合肥市惠民新村幼儿园的家长及其孩子作为访谈对象。
表1通过下图表来看看教养方式与孩子发展之间的关系:
表2对幼儿家长访谈调查整理后表格如下:
(一)溺爱型
由上表可见,比例最大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溺爱型。这是一种父母对孩子宠爱过分、盲目迁就的教育类型。这就导致幼儿不懂得谦让和礼貌,常常会在学校等一些公共场所表现出自私、霸道、不懂得谦让、不懂得与小朋友相互友爱,并且自理能力极差的行为。由此可知,溺爱型是一种需要否定的教养模式。
(二)放任自由型
放任自由型教养方式,就是父母对幼儿过度放任,缺乏和幼儿基本的交流,对幼儿的言行无任何约束的类型。这种教养方式下的父母由于与幼儿缺乏交流,即使发现幼儿有不良行为也不加干涉甚至过分迁就,造成幼儿缺乏来自父母正确的教育,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5]这样的幼儿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笑、兴趣狭窄、缺乏理想。
这类父母或者会拒绝孩子的要求,或者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缺少教育,在感情上表现的比较冷漠,对孩子的需要不予理睬。
(三)专制型
图表中排在第二位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专制型,这是一种对幼儿要求过高的盲目教育类型。通过访谈发现,这种类型在知识分子家庭中较为普遍。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种则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在社会活动、集体游戏中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四)漠不关心型
访谈结果中只有4%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漠不关心型。这是一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教育类型。主要出现在留守家庭或者由于父母离异、不和睦而对幼儿情感冷淡的家庭。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往往体会不到父母的温暖,在陌生环境中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对外人冷淡,其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焦虑退缩行为明显。
(五)权威型
从表格数据可知,只有20%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权威型。在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其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發展,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主动性也较强。这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具备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这类父母会主动和幼儿交谈,细心了解幼儿的喜好,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的成功,对于不良行为也能有理有据地批评指正,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三、对策建议
(一)父母应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对比其他的父母教养方式,无疑是最佳的教养方式。父母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的生活环境,向朋友一样接纳幼儿,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幼儿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孩子做错了事应该先帮助孩子把错误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损失不仅包括事情本身,还包括幼儿在这件事情上受到的打击和心理产生的变化,父母应该灵敏地感觉到,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配合教育界最新的、科学的理论思想,结合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幼儿的教育。在这样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能够做到尊敬父母长辈、关爱他人。
(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养
父母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努力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改善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父母自身的个性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树立着良好的榜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 “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幼儿主要是通过模仿成人的方式学习知识的,常常不会仅限于行为举止,还包括思维方式、个人性格以及情绪情感等。因此,父母要加强自身个性的修养,要冷静,做事自信、果断。
(三)积极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合作
幼儿在幼儿园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沟通最多的也是老师。因此,幼儿园的老师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发现幼儿的性格和心理存在哪些缺点和劣势。父母加强与老师的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幼儿的成长、学习和发展情况,从而认识到原有的错误教养方式,并积极配合幼儿园教师的帮助指导,找出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
(四)社会、家庭、学校需要三位一体构筑幼儿完整的教育体系
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才能共同营造出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良环境。社会应利用各种媒体传播,比如公益宣传片、报纸报刊等向人们宣传并普及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与学校或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直接沟通等方式,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妍,浅谈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及改善策略[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22,(2).
【2】吴美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与干预浅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5).
【3】张宁.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2,3,10.
【4】王冰洁,桑青松.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4).
【5】曹海丽,姜紫龙,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品经济,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