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西方国家新近调整后的战斗机划代标准,也使其原来的三代:四代机分别被重新划为四代、五代机,因此从第四代战斗机开始,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对战斗机“代”的划分开始趋向一致。
在军用飞机中,战斗机是装备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机种,也是一个国家军队空中力量的核心,对于战时夺取制空权、确保空中战役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世界航空发展史,最先进的航空技术一般都首先用于战斗机上,同时各国对先进战斗机技术的需求也对世界航空技术整体进步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因此可以说战斗机代表着航空科技发展的前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诞生以来,迄今已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但是在喷气式战斗机发展究竟应分为几代的问题上,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前苏联)一直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认为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应分为四代,而按照后者的标准则应分为五代。但是自2005年底F-22战斗机正式服役以来,美国军方和工业界、媒体开始对原有的战斗机划代标准进行了调整,把刚刚服役的F-22和仍在研的F-35战斗机由以前的“第四代战斗机”改称为“第五代战斗机”,而将当前大量装备的F-15、F-16等主力战斗机重新划归为“第四代战斗机”。根据这种新的战斗机划代观点,自二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问世以来,迄今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发展了五代,而近年来美国开始探讨论证的继F-22/35之后的下一代战斗机将被划归为第六代。
到目前,源于美国的这种战斗机划代标准已经逐渐被其他西方国家所承认和接受,并相继被英国《飞行国际》、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和美国《航空周刊》等权威媒体所采用。按照该标准,自喷气式战斗机诞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各代战斗机的发展概况如下。
第一代
指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及其随后一段时间(大致为1944至1953年)的世界上最早一批喷气式战斗机。其主要机型包括纳粹德国的Me262和英国的“流星”,以及后来苏联的米格-9、米格-15“柴捆”、米格17“壁画”,美国的F-80“流星”、F-84“雷电”、F-86“佩刀”、F-89“蝎”和F-94“星火”等。这类飞机采用了早期的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作战能力也比以前的活塞式战斗机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带有活塞式战斗机时代留下的很深烙印,部分飞机甚至外形也与后者相当相似(如米格9),飞行速度均为亚声速,其空战武器也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机炮、机枪和无制导火箭等。
在上述各型第一代战斗机中,德国Me 262和英国“流星”均于1944年开始服役,并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战斗(但这两种飞机没能有机会在空战中交手);米格一15和F-80/-84/-86尽管没能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均参加了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其中米格-15和F-80之间还爆发了世界上首次喷气式战斗机之间的空战,而米格一15和F-86则在这场战争中互为强劲对手。
第二代
主要指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超声速战斗机。这一代飞机采用了更加成熟的喷气发动机和更加先进的气动外形(如后掠翼、三角翼、变后掠翼以及按面积律设计的机身等),飞行速度突破了声障(其中部分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2倍声速),部分飞机还配备了探测距离有限的机载雷达,并且开始使用早期的空空导弹(主要是红外制导)作为空战武器。第二代战斗机主要包括原苏联米格-19“农夫”、米格21“鱼窝”、苏-7“装配匠”、苏-9/-11“捕鱼笼”,英国“闪电”,法国的“幻影”Ⅲ,美国著名的F“100系列”战斗机(包括F-100“超佩刀”、F-101‘‘巫毒”、F-102“三角剑”、F-104“星”、F-105“雷公”等)和F-8“十字军战士”、F-11“虎”等机型。其中F-100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米格一19是前苏联/俄罗斯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我国仿制的该型飞机被命名为歼-6),米格-21贝0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超声速战斗机(我国仿制的该型飞机被命名为歼一7)。
第三代
这一代战斗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机型有前苏联的米格23“鞭挞者”、米格-25“狐蝠”、苏-15“细嘴瓶”,法国的“幻影”F1,瑞典的Saab 37“雷”,英国的“鹞”以及美国的F-4“鬼怪”、F-111“土豚”等。由于航空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一代战斗机配备了较完善的航电系统,采用单脉冲雷达作为火控雷达,并广泛使用空空/空地导弹作为机载武器(航炮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因而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其中部分机型已经具备对空中目标实施超视距攻击的能力。
在上述各型第三代战斗机中,以F-4最为典型,该机作为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兼有较强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曾是美国空/海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战斗机并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至今仍有部分国家空军使用。英国“鹞”则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该机及其舰载型“海鹞”曾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有上佳表现。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该机是世界上首种投入现役的“双三”(即最大飞行速度3倍声速,最-大飞行高度3万米)战斗机,它的出现曾一度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第四代
这一代战斗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其典型机型包括前苏联的米格29“支点”、米格-31“捕狐犬”、苏27“侧卫”,法国的“幻影”2000,欧洲三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狂风”,以及美国的F-14“雄猫”、F-15“鹰”、F 16“战隼”和F/A-18A/B/C/D“大黄蜂”等。目前这一代战斗机已大量服役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空军中发挥主力和核心的作用,其中个别机型已经退出现役(如美国F-14)。第四代战斗机广泛采用了大推重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复合材料、电传控制、翼身融合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等先进技术,尤其注重提高飞机的机动性,空战中强调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并重。同时,这一代战斗机还配备有先进完善的航电设备,其火控雷达普遍采用具备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并可携带各种精确制导对空/对地机载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有四代半(有时也被称为4+或4.5代)战斗机的说法。这类飞机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发装备的部分战斗机,主要机型包括:欧洲四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合作研制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鹰狮”以及美国在F-18C/D基础上改进的F-18E/F“超级大黄蜂”和在F-15基础上改进的F-15SE“沉默鹰”、俄罗斯在苏-27基础上改进的苏35S和在米格-29基础上改进的米格-35等战斗机。这一类飞机具有以下技术特征:配装推重比提高到9左右的新型发动 机、进一步综合的航电系统、部分换装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携带新一代先进对空/对地武器,其综合战技性能比早期的四代机有明显提高,并且与美国的F-22(已被列入第五代战斗机)同期研制,但是与下面将会讲到的真正第五代战斗机相比,上述飞机在部分战技性能指标上仍有显著差距(尤其是不具备隐身和超声速巡航能力),因此通常被认为比F-22所代表的技术层次低半代,而被称作四代半战斗机。此外还应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四代和四代半战斗机的持续改进改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一种新观点:将美国F-15SE“沉默鹰”(部分资料中也包括F-15SG)和俄罗斯-苏35S从四代半战斗机中单独列出来,称为4++(目前俄罗斯也有这样的称谓)或4.75代战斗机。这类飞机的主要特征是:换装了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采用了部分源自五代机的先进低可观测技术,使飞机的雷达散射面积(RCS)大幅缩减(这以F-15SE“沉默鹰”尤为典型);具有一定的准超声速巡航飞行能力(俄罗斯媒体曾披露换装117S发动机的苏35S可实现了马赫数为1.2的高速巡航)等。
第五代
这一代飞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发装备的最新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以隐身、不开加力超声速巡航(F-35等个别机型可能不具备)、超机动性、信息融合以及网络中心战等为主要能力特征,这类飞机大量采用先进的低可观测技术(如:隐身外形、内埋弹舱、先进吸波/透波材料、红外抑制技术等),配备有高度综合的航电系统,换装先进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支持电子设备的即插即用(P&P),发动-机推重比进一步提高到10左右,同时还日益强调装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经济可承受性。
第五代战斗机以美国的F-22“猛禽”、F-35“雷电”II和俄罗斯的PAK FA
(即“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综合系统”,其原型机编号为T-50)为代表。其中F-22已于2005年12月正式服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投入现役的第五代战斗机。F-35和PAK FA尽管已先后完成了原型机首飞,但目前仍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第六代
目前世界上仅美国一国装备了第五代战斗机(F-22),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有能力装备五代机的国家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是美国、俄罗斯等国军方、工业界和部分防务智库已经开始了更新一代、即第六代战斗机的方案探索和技术预研工作。尤其是美国,近年来美国空军一直在酝酿发展第五代战斗机F-22的后继机,根据2010年2月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2011-2040财年飞机投资计划》
(Aircraft Investment Plan,FY 2011-2040),该机的研发工作(有媒体将其称为“F-X”战斗机项目)将很可能在2020财年之前将启动,并争取能在2025年后问世,届时它将成为世界第一种投入服役的六代机。
尽管第六代战斗机的服役还有待时日,但根据近年来国外对相关领域的研讨,已经初步勾勒出第六代战斗机的部分能力特征,如:宽频甚至全频隐身、可选有人甚至完全自主无人驾驶、高超声速甚至空天飞机、高度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能力等,为此第六代战斗机将很可能会采用新一代(比F-22/-35这类飞机更加先进)低可观测技术、变循环发动机、自适应外形、智能蒙皮和全电飞机等技术,并将配备高度灵敏的新一代传感器和先进的机载定向能武器(如激光、高能微波武器等)。
由以上可以看出,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调整后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尽管也将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分为五代,但是仍然与原苏联/俄罗斯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它之所以在原来的四代基础上多了一代,主要是因为把诞生于二战末期的一些早期喷气式战斗机也归列进来的缘故。而前苏联/俄罗斯对战斗机五代的划分则是从二战后世界首批超声速战斗机(米格一19和F-100)开始的,并没有将米格-15/-17等早期亚声速喷气式战斗机计算在内,却将米格21和米格23这两种飞机各自划为一代(西方国家则将二者视作同一代战斗机)。尽管这样,根据西方国家新近调整后的战斗机划代标准,也使其原来的三代、四代机分别被重新划为四代、五代机,因此从第四代战斗机开始,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对战斗机“代”的划分开始趋向一致。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根据上述战斗机划代标准,各代战斗机应具备哪些主要技术特征以及分别应包含哪些机型,在西方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就是在美国国内,对上述战斗机划代标准也存在不同看法,尤其是在其中的第二、三代战斗机的划分上存在着较大争议。有相当部分观点认为这两代飞机应当分别指二战后出现的亚声速喷气式战斗机和这之后、第四代之前的所有以追求飞行速度为主要设计目标的超声速战斗机,也就是说将F-86和米格-15这一类飞机单独作为一代(第二代),而将F-8/-4和F“100系-列”战斗机以及米格19/-21/-23/-25等超声速战斗机全部划归为一代(第三代)。因此,近年来西方国家这种将喷气式战斗机分为五代的划代标准能否最终为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和采用,还有待今后时间的检验。
在军用飞机中,战斗机是装备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机种,也是一个国家军队空中力量的核心,对于战时夺取制空权、确保空中战役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世界航空发展史,最先进的航空技术一般都首先用于战斗机上,同时各国对先进战斗机技术的需求也对世界航空技术整体进步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因此可以说战斗机代表着航空科技发展的前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诞生以来,迄今已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但是在喷气式战斗机发展究竟应分为几代的问题上,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前苏联)一直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认为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应分为四代,而按照后者的标准则应分为五代。但是自2005年底F-22战斗机正式服役以来,美国军方和工业界、媒体开始对原有的战斗机划代标准进行了调整,把刚刚服役的F-22和仍在研的F-35战斗机由以前的“第四代战斗机”改称为“第五代战斗机”,而将当前大量装备的F-15、F-16等主力战斗机重新划归为“第四代战斗机”。根据这种新的战斗机划代观点,自二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问世以来,迄今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发展了五代,而近年来美国开始探讨论证的继F-22/35之后的下一代战斗机将被划归为第六代。
到目前,源于美国的这种战斗机划代标准已经逐渐被其他西方国家所承认和接受,并相继被英国《飞行国际》、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和美国《航空周刊》等权威媒体所采用。按照该标准,自喷气式战斗机诞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各代战斗机的发展概况如下。
第一代
指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及其随后一段时间(大致为1944至1953年)的世界上最早一批喷气式战斗机。其主要机型包括纳粹德国的Me262和英国的“流星”,以及后来苏联的米格-9、米格-15“柴捆”、米格17“壁画”,美国的F-80“流星”、F-84“雷电”、F-86“佩刀”、F-89“蝎”和F-94“星火”等。这类飞机采用了早期的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作战能力也比以前的活塞式战斗机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带有活塞式战斗机时代留下的很深烙印,部分飞机甚至外形也与后者相当相似(如米格9),飞行速度均为亚声速,其空战武器也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机炮、机枪和无制导火箭等。
在上述各型第一代战斗机中,德国Me 262和英国“流星”均于1944年开始服役,并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战斗(但这两种飞机没能有机会在空战中交手);米格一15和F-80/-84/-86尽管没能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均参加了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其中米格-15和F-80之间还爆发了世界上首次喷气式战斗机之间的空战,而米格一15和F-86则在这场战争中互为强劲对手。
第二代
主要指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超声速战斗机。这一代飞机采用了更加成熟的喷气发动机和更加先进的气动外形(如后掠翼、三角翼、变后掠翼以及按面积律设计的机身等),飞行速度突破了声障(其中部分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2倍声速),部分飞机还配备了探测距离有限的机载雷达,并且开始使用早期的空空导弹(主要是红外制导)作为空战武器。第二代战斗机主要包括原苏联米格-19“农夫”、米格21“鱼窝”、苏-7“装配匠”、苏-9/-11“捕鱼笼”,英国“闪电”,法国的“幻影”Ⅲ,美国著名的F“100系列”战斗机(包括F-100“超佩刀”、F-101‘‘巫毒”、F-102“三角剑”、F-104“星”、F-105“雷公”等)和F-8“十字军战士”、F-11“虎”等机型。其中F-100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米格一19是前苏联/俄罗斯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我国仿制的该型飞机被命名为歼-6),米格-21贝0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超声速战斗机(我国仿制的该型飞机被命名为歼一7)。
第三代
这一代战斗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机型有前苏联的米格23“鞭挞者”、米格-25“狐蝠”、苏-15“细嘴瓶”,法国的“幻影”F1,瑞典的Saab 37“雷”,英国的“鹞”以及美国的F-4“鬼怪”、F-111“土豚”等。由于航空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一代战斗机配备了较完善的航电系统,采用单脉冲雷达作为火控雷达,并广泛使用空空/空地导弹作为机载武器(航炮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因而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其中部分机型已经具备对空中目标实施超视距攻击的能力。
在上述各型第三代战斗机中,以F-4最为典型,该机作为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兼有较强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曾是美国空/海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战斗机并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至今仍有部分国家空军使用。英国“鹞”则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该机及其舰载型“海鹞”曾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有上佳表现。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该机是世界上首种投入现役的“双三”(即最大飞行速度3倍声速,最-大飞行高度3万米)战斗机,它的出现曾一度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第四代
这一代战斗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其典型机型包括前苏联的米格29“支点”、米格-31“捕狐犬”、苏27“侧卫”,法国的“幻影”2000,欧洲三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狂风”,以及美国的F-14“雄猫”、F-15“鹰”、F 16“战隼”和F/A-18A/B/C/D“大黄蜂”等。目前这一代战斗机已大量服役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空军中发挥主力和核心的作用,其中个别机型已经退出现役(如美国F-14)。第四代战斗机广泛采用了大推重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复合材料、电传控制、翼身融合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等先进技术,尤其注重提高飞机的机动性,空战中强调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并重。同时,这一代战斗机还配备有先进完善的航电设备,其火控雷达普遍采用具备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并可携带各种精确制导对空/对地机载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有四代半(有时也被称为4+或4.5代)战斗机的说法。这类飞机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发装备的部分战斗机,主要机型包括:欧洲四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合作研制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鹰狮”以及美国在F-18C/D基础上改进的F-18E/F“超级大黄蜂”和在F-15基础上改进的F-15SE“沉默鹰”、俄罗斯在苏-27基础上改进的苏35S和在米格-29基础上改进的米格-35等战斗机。这一类飞机具有以下技术特征:配装推重比提高到9左右的新型发动 机、进一步综合的航电系统、部分换装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携带新一代先进对空/对地武器,其综合战技性能比早期的四代机有明显提高,并且与美国的F-22(已被列入第五代战斗机)同期研制,但是与下面将会讲到的真正第五代战斗机相比,上述飞机在部分战技性能指标上仍有显著差距(尤其是不具备隐身和超声速巡航能力),因此通常被认为比F-22所代表的技术层次低半代,而被称作四代半战斗机。此外还应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四代和四代半战斗机的持续改进改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一种新观点:将美国F-15SE“沉默鹰”(部分资料中也包括F-15SG)和俄罗斯-苏35S从四代半战斗机中单独列出来,称为4++(目前俄罗斯也有这样的称谓)或4.75代战斗机。这类飞机的主要特征是:换装了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采用了部分源自五代机的先进低可观测技术,使飞机的雷达散射面积(RCS)大幅缩减(这以F-15SE“沉默鹰”尤为典型);具有一定的准超声速巡航飞行能力(俄罗斯媒体曾披露换装117S发动机的苏35S可实现了马赫数为1.2的高速巡航)等。
第五代
这一代飞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发装备的最新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以隐身、不开加力超声速巡航(F-35等个别机型可能不具备)、超机动性、信息融合以及网络中心战等为主要能力特征,这类飞机大量采用先进的低可观测技术(如:隐身外形、内埋弹舱、先进吸波/透波材料、红外抑制技术等),配备有高度综合的航电系统,换装先进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支持电子设备的即插即用(P&P),发动-机推重比进一步提高到10左右,同时还日益强调装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经济可承受性。
第五代战斗机以美国的F-22“猛禽”、F-35“雷电”II和俄罗斯的PAK FA
(即“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综合系统”,其原型机编号为T-50)为代表。其中F-22已于2005年12月正式服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投入现役的第五代战斗机。F-35和PAK FA尽管已先后完成了原型机首飞,但目前仍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第六代
目前世界上仅美国一国装备了第五代战斗机(F-22),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有能力装备五代机的国家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是美国、俄罗斯等国军方、工业界和部分防务智库已经开始了更新一代、即第六代战斗机的方案探索和技术预研工作。尤其是美国,近年来美国空军一直在酝酿发展第五代战斗机F-22的后继机,根据2010年2月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2011-2040财年飞机投资计划》
(Aircraft Investment Plan,FY 2011-2040),该机的研发工作(有媒体将其称为“F-X”战斗机项目)将很可能在2020财年之前将启动,并争取能在2025年后问世,届时它将成为世界第一种投入服役的六代机。
尽管第六代战斗机的服役还有待时日,但根据近年来国外对相关领域的研讨,已经初步勾勒出第六代战斗机的部分能力特征,如:宽频甚至全频隐身、可选有人甚至完全自主无人驾驶、高超声速甚至空天飞机、高度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能力等,为此第六代战斗机将很可能会采用新一代(比F-22/-35这类飞机更加先进)低可观测技术、变循环发动机、自适应外形、智能蒙皮和全电飞机等技术,并将配备高度灵敏的新一代传感器和先进的机载定向能武器(如激光、高能微波武器等)。
由以上可以看出,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调整后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尽管也将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分为五代,但是仍然与原苏联/俄罗斯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它之所以在原来的四代基础上多了一代,主要是因为把诞生于二战末期的一些早期喷气式战斗机也归列进来的缘故。而前苏联/俄罗斯对战斗机五代的划分则是从二战后世界首批超声速战斗机(米格一19和F-100)开始的,并没有将米格-15/-17等早期亚声速喷气式战斗机计算在内,却将米格21和米格23这两种飞机各自划为一代(西方国家则将二者视作同一代战斗机)。尽管这样,根据西方国家新近调整后的战斗机划代标准,也使其原来的三代、四代机分别被重新划为四代、五代机,因此从第四代战斗机开始,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对战斗机“代”的划分开始趋向一致。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根据上述战斗机划代标准,各代战斗机应具备哪些主要技术特征以及分别应包含哪些机型,在西方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就是在美国国内,对上述战斗机划代标准也存在不同看法,尤其是在其中的第二、三代战斗机的划分上存在着较大争议。有相当部分观点认为这两代飞机应当分别指二战后出现的亚声速喷气式战斗机和这之后、第四代之前的所有以追求飞行速度为主要设计目标的超声速战斗机,也就是说将F-86和米格-15这一类飞机单独作为一代(第二代),而将F-8/-4和F“100系-列”战斗机以及米格19/-21/-23/-25等超声速战斗机全部划归为一代(第三代)。因此,近年来西方国家这种将喷气式战斗机分为五代的划代标准能否最终为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和采用,还有待今后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