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我国城镇老年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使用截面数据,采用单位因素分析技术对我国老龄人口医疗保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城镇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水平整体偏低,医疗服务费用的高低使老年人对其自身的医疗保险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医疗保险;人口老龄化;现状对策
2009年4月6日,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且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并且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但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成为了问题的焦点。老龄人口由于自身经济水平的低下,对医疗服务有着迫切的需要,本文笔者对医疗保险的覆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我国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需要对我国城镇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覆盖数据进行调查和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老年人口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补充和完善医疗保险的参考依据。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和改进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近几年来,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本国国情的医疗保障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联合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布了《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经济后果》通过分层次系统的总结过往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成果。十九世纪末,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初步完成,人们开始重视对养老的问题,很多欧美国家开始建立养老保险。二十世纪中叶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从出生到过世的保险制度,为后来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造成隐患,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增加,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造很大难题。在我国,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现象逐渐清晰,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也随之开展起来。我国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主要来源于退休金或其他的税收来源,我国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质量相对于国外而言较为低级,很多老年人存在个人账户不足和封顶线设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大大的限制了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很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但是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当前医疗保障制度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公平方面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注意,怎样在医疗保障制度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升整个社会的医疗水平,是我们对老年人健康医疗保障的一个前提。
二、相关定义
1.老年人的定义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对于老年人的概念,不同的国家所采用标准有所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习惯把六十五岁作为老年人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则统一将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群定位为老年人,我国现行阶段将老年人定义在六十周岁。
2.医疗保险的定义
医疗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带有福利性质的一种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互助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由个人、单位和国家共同承担医疗费用,达到保障国民身体健康,降低个人医疗费用,又能达到控制总体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目的。
3.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的判定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或者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以上,则可以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处于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所反映的是一个时期内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过程,地区内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较少,年长人口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加的发展过程。
三、城镇老年人口医疗保险保障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于老年人医疗保险保障的调查中发现,在使用医保的患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比正常患者要高,现金支付比例较高,这与保险政策密切相关。对于起付线来说,除学生和低保人员以外,职工医保和普通居民医保的起付标准所差不多,但是报销比例普通居民医保却低于职工医保。导致居民医保的医疗费用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不高,对于一些常见疾病选择不就医,选择接受治疗的通常是病程长并且难治愈的疾病,进而导致整体的医疗费用增加。另一方面来说,门诊待遇方面是国家从医保资金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划入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中,用于其门诊消费,而城镇居民在门诊则需要现金支付,几乎零报销。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与人数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的2.4倍,城镇医疗保险广泛的参保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但是资金来源却为参保居民缴费和各级财政补贴,筹资水平低,导致部分老年人陷入医疗需求大、医疗费用高和补偿水平低的困境。
四、结语
为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设,政府需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在政策上給予足够的重视,增加财政的投入还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医保模式,并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报销额度上限和起付标准,缩小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之间的差距,也是更好的迈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一大步。
关键词:老年人;医疗保险;人口老龄化;现状对策
2009年4月6日,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且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并且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但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成为了问题的焦点。老龄人口由于自身经济水平的低下,对医疗服务有着迫切的需要,本文笔者对医疗保险的覆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我国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需要对我国城镇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覆盖数据进行调查和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老年人口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补充和完善医疗保险的参考依据。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和改进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近几年来,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本国国情的医疗保障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联合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布了《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经济后果》通过分层次系统的总结过往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成果。十九世纪末,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初步完成,人们开始重视对养老的问题,很多欧美国家开始建立养老保险。二十世纪中叶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从出生到过世的保险制度,为后来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造成隐患,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增加,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造很大难题。在我国,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现象逐渐清晰,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也随之开展起来。我国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主要来源于退休金或其他的税收来源,我国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质量相对于国外而言较为低级,很多老年人存在个人账户不足和封顶线设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大大的限制了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很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但是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当前医疗保障制度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公平方面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注意,怎样在医疗保障制度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升整个社会的医疗水平,是我们对老年人健康医疗保障的一个前提。
二、相关定义
1.老年人的定义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对于老年人的概念,不同的国家所采用标准有所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习惯把六十五岁作为老年人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则统一将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群定位为老年人,我国现行阶段将老年人定义在六十周岁。
2.医疗保险的定义
医疗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带有福利性质的一种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互助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由个人、单位和国家共同承担医疗费用,达到保障国民身体健康,降低个人医疗费用,又能达到控制总体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目的。
3.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的判定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或者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以上,则可以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处于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所反映的是一个时期内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过程,地区内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较少,年长人口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加的发展过程。
三、城镇老年人口医疗保险保障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于老年人医疗保险保障的调查中发现,在使用医保的患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比正常患者要高,现金支付比例较高,这与保险政策密切相关。对于起付线来说,除学生和低保人员以外,职工医保和普通居民医保的起付标准所差不多,但是报销比例普通居民医保却低于职工医保。导致居民医保的医疗费用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不高,对于一些常见疾病选择不就医,选择接受治疗的通常是病程长并且难治愈的疾病,进而导致整体的医疗费用增加。另一方面来说,门诊待遇方面是国家从医保资金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划入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中,用于其门诊消费,而城镇居民在门诊则需要现金支付,几乎零报销。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与人数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的2.4倍,城镇医疗保险广泛的参保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但是资金来源却为参保居民缴费和各级财政补贴,筹资水平低,导致部分老年人陷入医疗需求大、医疗费用高和补偿水平低的困境。
四、结语
为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设,政府需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在政策上給予足够的重视,增加财政的投入还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医保模式,并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报销额度上限和起付标准,缩小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之间的差距,也是更好的迈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