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有时只是一个村落(创作谈)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边有个村子叫“天堂”,村名惑人。去过的人提醒,去“天堂”的路不好走。
  一日午后,想去“天堂”,却不知方向与路径,遂百度,但百度也找不到“天堂”。
  去“天堂”的路确实不好走。山高,路陡,路边是悬崖,崖下是大海。车辗转爬到山顶,又连续几个大拐下坡。一番周折,终抵天堂村口。入村小路,有杂草覆盖,草下有大窟窿,车撞窟窿,悬空。惊呼驾者:你以为去天堂的路就没有窟窿吗?
  因村名“天堂”,说笑对话,便有些诡异。
  “在哪里?”“在天堂。”“天堂?”“是的,天堂。不是天上那个天堂,是地上的天堂,是天堂村。”
  村子虽小,但生活的气息浓厚。
  雨了多时,难得晴天,几乎每面墙上都晒着衣被。鲜艳的内衣,突兀地支在竹竿上,以各种夸张的造型撑向天空。
  做了记号的公鸡,一只脚上绑着红带子,像绑着锁链。它原是一只最雄性的公鸡,才有资格成为做“喜礼”的公鸡。但此时走起路来很怪异,碍手碍脚,蹑手蹑脚,没有一点鸡样。
  巨大的渔网,从海岸铺到半山,渔民在一张张修补,陷在渔网中的人,像小小的逗点。寒风吹过,逗点会晃。
  天堂一村,从名到实,途中种种,诸多细节,日常,琐碎,又有点意外。这些细节隐藏的各种气息,是我记录的缘由。
  写作,也许就是寻找并保存某种气息,和自己契合的气息,和自然和外部对话的气息。
  朋友在听课,发来老师的上课内容: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我的世界,大抵是一只蜗牛的世界。漫长的时间里,似乎就在几个村庄、几条街巷、几个办公室的房间里打转。即使偶尔在地理上位移一点距离,也还是蜗牛的距离。这注定是个庸常的距离,不太可能产生辽阔的视野,却可以是亲切和熟悉的视野。
  世界很小,但刚好。可以“微观”到日常的“里子”,或一地鸡毛或暗流汹涌。其间弥漫的气息,哪怕只是“茶杯里的风暴”,对一只经常迷路的“蜗牛”来说,也是上好的路遇,有些喜,有点悲。
  那些气息的制造者,有的在偏远的乡间,是从前的邻居,大叔大婶阿姆阿伯,他们老了,船沉了羊丢了村子破了,但依旧要活在尘的世上。有的只是一面之缘的路人,生之多艰,咬着牙不死。有时就是一只峡谷里的蝴蝶,飞翔里也有宿命。有时在嘈杂的市井,听善良的唠叨与厚道的叮嘱。有时气息从异地来,带来宠辱不惊的风,有时又往他乡去,无从问西东。
  我呼吸这些气息,以文字的方式。它们是厚厚的腐殖层,慢慢堆着,糖我捂着,盐我收着,辣椒芝麻粒也都存着。
  写作有时能帮我抵住些厌倦,陷落,窒息。当然,大多时候它也不是“千斤顶”。因为这只是一只“蜗牛”的写作,缓慢,沉滞,没什么具体和像样的目标。所以,写得七零八落。
  但如果写了,我也想尽力呈现最想呈现的那部分气息。过去,会以相对优美的方式记录日常,会用较多鲜艳的词语。现在,则想朴素一点表达。
  因为,天堂也不尽在天上,它有時,就是人间一个小小的村落。
  责任编辑 陈美者
其他文献
沙爽,作品散见于《散文》《钟山》《天涯》《大家》《诗刊》等刊。出版有散文集《手语》《春天的自行车》《逆时光》《拈花》,长篇历史人物传记《桃花庵主——唐寅传》,历史随笔集《味道东坡》等。  壹  是什么时候,我爱上了这些脆薄之物?  可能是因为听一个女友说起她的外祖父。  如同这世间许多的外祖父一样,他是大多数人可以为自己找到的清晰的生命源头。当他以一个故去多年的逝者的身份,出现在两个中年女人的对话
2012年7月,李小忠感到头昏脑涨。  作为涪陵区石沱镇光明村村主任,他正在登门入户当“说客”。  前些天,蔬菜种植能手李建找到李小忠,希望到村里办蔬菜合作社。  李小忠当即表示支持。  却不想,当他到村民家中动员时,却被泼了一盆凉水。  “合作社,不就是‘空壳公司’?”  “隔壁村的合作社,大半要死不活。”  “除了统一买点农资,合作社还能干嘛?”  乡亲们不领情,李小忠很郁闷。  “这些年,合
在重庆火车北站的一家重庆土特产销售中心里,一面墙被装修成置物架的模样,每一个小架子中都放着一款来自重庆区县的茶叶,有永川秀芽、巴南银针、南川大树茶,但销量较好的,是一款来自武隆的被称为“仙女红”的红茶。  中国人为何对茶叶情有独钟?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能谈上两句。但如果追问他们是否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采摘和加工过程,却鲜有人能回答上来。8月19日,记者循着武隆茶产业链出发,去往距重庆主城都市区170
船艙视角解锁1900内心饱含人生选择寓意引热议。《海上钢琴师》讲述了天才钢琴家1900的海上传奇故事。  上个世纪末的大银幕上,有两艘船毁灭于观众眼前,一艘承载了海难中生离死别的爱情,一艘记录了一段与88个琴键有关的孤独人生。前者在当年席卷全球票房缔造声名无数,而后者,在多年以后才成为众多影迷心目中的永恒。  21年后的今天,打动无数人的弗吉尼亚号终于能在大银幕上与中国观众重逢,关于1900的传奇
推荐人语  陈集益:《我欲乘鹤归去》成熟,扎实,贴近现实生活,文笔如刺绣,非常细致,很多生活细节独到。不论题材、立意,还是情节、人物关系,都表现出错综、厚重之感。小说围绕失去老伴的老人银超阿嬷的养老问题展开,随着情节推进,将与老人有亲情关系的各色人等一一刻画,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动机、算计,以及冲突、矛盾或明爭暗斗一览无余。但是真正打动读者的,是人情世故背后,亲人之间的相互温暖、相互谅解。
德茗大叔被连夜送回观音岩,一座纪念碑馬上就要倒了。比起祖厝里即将到来的死亡这件事本身,岩上的男女老少似乎更关心死亡背后的另一件事——他唯一的女儿王娇蓉是否会回来?什么时候会回来?上了年纪的人惦记的是,已经知天命的老姑娘会哭吗?年轻人只是想见识一下那个传说中的漂亮姑娘是否真的美若天仙。  一个人的祖厝突然就热闹了。主厝、护厝,灯开灯灭,人进人出。紧接着,茶也冲泡起来了。德茗大叔躺在护厝下层最南面的屋
之前住的小区,有邻居大伯,从乡下到城里儿子处生活,三餐无酒不欢。经常看到他喝了酒,带着醉意,在小区空旷的地方发脾气。酒后的老伯,像逮着前世的仇人,声嘶力竭地说着过去,借着酒劲,声音极大,常会吵了人家,便惹人嫌。  一日下班,上楼遇见老伯,他又在醉中,扶着栏杆,很认真地嘱咐我:这岭很陡,要小心走,一定要小心。走到二楼,他还在叨叨:很陡,真的很陡。那刻,没法嫌他。  菜市攘攘,人声嘈雜,也脏也乱,可离
隔壁在扫除,傍晚,不想拉开  落地门窗。吸尘器像催债鬼  做完卫生  这户邻居就疑似失踪  胃里一声不响,脑中进出杂异的响声  比一张新买的毛毯还新鲜和柔顺  我们的呼吸、睡姿、身体周围的暗晕  电热炉的红光也困得厉害  歪在你脸庞。到时即响的挂钟,虽应和  丰乳的慵动,节拍还稍快。这浸在蜜里的  嗡嗡低旋的日子,难免时间的猜忌  叫它少吃醋一边待着  安安静静地,建构睡眠的最小体系  将两个人的
读完中篇小说《有两个人坠楼》,我想把情节压缩下:两个残月如刀的夜晚,一男一女,在故事内外,各用一把剪刀造成了一个人坠楼身亡,他们从此开始寻找心灵出路,故事最后的结局一个是惊厥倒地、发抖恐惧,另一个是魔幻变异、悲欣交集。故事看起来像很小不复杂,没有宏大的叙事和大场面的描写,表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看起来又很大,关乎人命和良知,乃至社会现象的折射。  那么,产生这种可大可小的开合导向的因素是什么呢?
接 骨 木  雕花眠床走出树木之前  春天一定睡过  印象中,无数鸟鸣前来投宿  那些没用的枝叶  安顿过多少春风  对于实用主义来说  斧头和凿子都没有错  只有墨斗主张  将理想绑定在一条直线上  时光的锯末纷纷扬扬  我所拥有的虛空  像刨花一样单薄  雨水来临之前  太多远方来路不明  使一个人的身世再次节外生枝  我的责任,是把月亮打磨得更粗糙些  十里沙滩  大海白色的舌头  离不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