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导生制”带教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进入我科实习的某校2009级和2010护理专业本科生,2009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0级采用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实习两个月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同时对2010级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导生的评价。结果:2009级、2010级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分别为73.53±3.61分和84.24±4.31分,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显示,导生制的应用对提高实习生临床实习的适应性、强化护理专业思想、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帮助。结论:“导生制”带教方式能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为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导生制;护生;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110-02
导生制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又称为“兰卡斯特-贝尔制”或“级长制”。导生制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运用初期是为了解决教育的普及问题[1]。传统导生制最基本的特征是学生教学生,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者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再由这些学生充任“导生”,作为教师的助手,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学到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因而能够在同等教学条件下教育更多的学生[2]。当前随着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护理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招生范围的扩大,护理专业新生人数逐年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难以对每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学,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这种问题在临床带教中尤为突出[3]。我科(心内科)率先在全院开展“导生制”试点,结合我科患者病种多样化、病情变化快、危重患者居多的特点,采用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模式,观察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所有实习生均来自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其中,2009级护理本科班实习生107人,年龄在21—22岁;男生21人,女生86人,于2013年3—4月进入我科实习。2010级护理本科班实习生114人,年龄在20—21岁;男生23人,女生91人,于2013年9—10月进入我科实习。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参考学生既往专业课的学习成绩、见习考核成绩及个人意愿,从2010级实习生中筛选出优秀导生10人,在实习开始前及实习进行中,定期对导生进行相关教学培训。
2.研究方法。对于所有进入我科实习的学生,我科均安排专人负责实习带教工作,科室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及教学评价标准。依照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方法及传统教学方法对上述实习生进行实习带教,2009级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0级实习生采用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方法。
3.评价指标。所有实习生入科2月后,我科实习带教工作完成时进行出科考试。考试分为理论及操作考试。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操作考试为专科及基础护理操作,取二者平均值即为护生的考试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核时间同时进行,题目类型、操作考核项目均为相同内容。所有考核由2名带教教师采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自编问卷对导生制模式进行效果评价。问卷包含9个项目,采用3级计分法(即帮助很大、有一定帮助、沒有帮助)。本次调查中,问卷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2。共计发放104份问卷,回收10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主要的分析方法为描述性分析和组间比较的t检验。
二、结果
1.两种带教模式成绩比较。数据显示,2009级考核得分为73.53±3.61分,2010级考核得分为84.24±4.31分。t检验分析显示,2010级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2009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实习生对“导生制”的作用评价。数据显示,实习生对“导生制”的带教模式总体评价较高,各项目中认为“帮助很大”的除了“激发课外学习兴趣”较低仅为52.9%外,其他各项目占比均在73.1%—85.6%之间,见表2。
三、讨论
导生制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以弥补带教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这种优势在临床带教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首先,导生制具有导生身份、年龄、时间的优势,导生与指导学生互助互长,促进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导生制的应用可以减轻临床教师的压力和避免学生初入临床的挫败感;再次,导生制的应用对导生自身的理论和技能学习成绩的提高及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导生制在有限条件下不仅能达到教学目标,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导生制是一种真正能兼顾全体学生且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当前的护理职业教育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旨在为临床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临床实习完成。研究显示,导生制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欠缺等教学难题,导生制的具体运用可有效应对上述困境。
护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将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护理工作实践性非常强,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忙,临床教学质量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优秀的“导生”对其他实习生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分层分组教学,将其应用于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导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能够高效的实现临床实践过程中的“零距离”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能够通过与“导生”的沟通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导生”良好的日常行为学习习惯能在较大程度上感染处于同一学习阶段的护生。
四、小结
我院通过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引入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护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云霞,陈何芳.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2,1(1):17-19.
[2]唐庆蓉.“导生制”在护理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2):3270-3271.
[3]唐晓莉.高职护生护理技术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0,8(48):1025-1026.
关键词:导生制;护生;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110-02
导生制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又称为“兰卡斯特-贝尔制”或“级长制”。导生制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运用初期是为了解决教育的普及问题[1]。传统导生制最基本的特征是学生教学生,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者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再由这些学生充任“导生”,作为教师的助手,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学到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因而能够在同等教学条件下教育更多的学生[2]。当前随着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护理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招生范围的扩大,护理专业新生人数逐年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难以对每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学,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这种问题在临床带教中尤为突出[3]。我科(心内科)率先在全院开展“导生制”试点,结合我科患者病种多样化、病情变化快、危重患者居多的特点,采用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模式,观察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所有实习生均来自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其中,2009级护理本科班实习生107人,年龄在21—22岁;男生21人,女生86人,于2013年3—4月进入我科实习。2010级护理本科班实习生114人,年龄在20—21岁;男生23人,女生91人,于2013年9—10月进入我科实习。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参考学生既往专业课的学习成绩、见习考核成绩及个人意愿,从2010级实习生中筛选出优秀导生10人,在实习开始前及实习进行中,定期对导生进行相关教学培训。
2.研究方法。对于所有进入我科实习的学生,我科均安排专人负责实习带教工作,科室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及教学评价标准。依照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方法及传统教学方法对上述实习生进行实习带教,2009级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0级实习生采用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方法。
3.评价指标。所有实习生入科2月后,我科实习带教工作完成时进行出科考试。考试分为理论及操作考试。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操作考试为专科及基础护理操作,取二者平均值即为护生的考试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核时间同时进行,题目类型、操作考核项目均为相同内容。所有考核由2名带教教师采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自编问卷对导生制模式进行效果评价。问卷包含9个项目,采用3级计分法(即帮助很大、有一定帮助、沒有帮助)。本次调查中,问卷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2。共计发放104份问卷,回收10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主要的分析方法为描述性分析和组间比较的t检验。
二、结果
1.两种带教模式成绩比较。数据显示,2009级考核得分为73.53±3.61分,2010级考核得分为84.24±4.31分。t检验分析显示,2010级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2009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实习生对“导生制”的作用评价。数据显示,实习生对“导生制”的带教模式总体评价较高,各项目中认为“帮助很大”的除了“激发课外学习兴趣”较低仅为52.9%外,其他各项目占比均在73.1%—85.6%之间,见表2。
三、讨论
导生制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以弥补带教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这种优势在临床带教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首先,导生制具有导生身份、年龄、时间的优势,导生与指导学生互助互长,促进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导生制的应用可以减轻临床教师的压力和避免学生初入临床的挫败感;再次,导生制的应用对导生自身的理论和技能学习成绩的提高及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导生制在有限条件下不仅能达到教学目标,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导生制是一种真正能兼顾全体学生且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当前的护理职业教育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旨在为临床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临床实习完成。研究显示,导生制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欠缺等教学难题,导生制的具体运用可有效应对上述困境。
护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将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护理工作实践性非常强,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忙,临床教学质量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优秀的“导生”对其他实习生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分层分组教学,将其应用于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导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能够高效的实现临床实践过程中的“零距离”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能够通过与“导生”的沟通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导生”良好的日常行为学习习惯能在较大程度上感染处于同一学习阶段的护生。
四、小结
我院通过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引入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护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云霞,陈何芳.导生制应用于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2,1(1):17-19.
[2]唐庆蓉.“导生制”在护理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2):3270-3271.
[3]唐晓莉.高职护生护理技术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0,8(48):1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