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痛快一刀

来源 :摩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lym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非青
  74年生,中学毕业做过希尔顿酒店销售秘书、服装店老板、广告公司职员、制片人、雪茄店长等。2001年赴英国Arts Institute at Bournemouth学习摄影,07年回国,现创办画廊“非青计划”,另有红酒店正在筹备中。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直接地感受到了九十年代最痛快的那一刀。“九十年代真的是遍地机会。最简单的就是买房子。银行,只要你有信用就能贷款。当时的那批人,随便到现在都可以千万、亿万。”1993年,19岁的非青就这样投入了她至今讲来仍然“宝贵”的九十年代,“我很感谢没有花四年去读书,而在整个社会变化很大的时候我都是踏上了这个社会去看了不同的地方。”
  “93年我在希尔顿做销售秘书,那个时候五星级宾馆刚刚进入中国,在销售部办公室里的这些个销售都是精英分子,毕业于外国语大学啊之类。那时候那批人真的是有闯劲,跟他们接触、工作很有益处。当时我们两个老板,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英国人,还有一个Sales Manager是德国人,能第一次看到一些不同国家的人做事情的方式。”
  但是酒店的生活让当时的非青感到非常安逸,“连穿什么都不用想。”一年半以后恰逢服装小店刚刚兴起,非青便顺势一转,在茂名路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茂名路上的小店也蛮多,但是别人都觉得我的店不一样。那时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要名牌的东西,但我就从来不要。我觉得大家都用的东西我肯定不要用。当时大部分人去广州、深圳拿货,我会去香港、日本拿货。后来不开了,因为不赚钱,我开的心态比较像玩,拿货都坐飞机,哈哈。”
  爽气地把店一关,非青又做了制片人、广告公司,也在BAX这样的英国大型货运公司里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白领生活,“当时很好奇白领的生活,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地去上班啦什么的,不过后来就觉得,怎么说呢,那不属于我。”天性好奇的非青从来不遵守条条框框,开一家酒吧,才是属于她的混乱而充满机会的九十年代。
  “那个时候很多人经商下海呀,那他们的钱去哪里用呢?当时还没有很多酒吧,酒吧全都是老外去的地方。当时的区别很明显,一个是港台澳,一个是老外。老外有他们自己那个圈子的酒吧。港澳台、新加坡,华人这一块,基本上全都去的是KTV。我当时两块都有接触,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里面形形色色的人。Malone's 呀,Sally's呀 ,O'Malley's呀,最早的还有Judy's。”
  “我开的酒吧相对比较小,来的是常客,以谈话为主,可能人家去了一些很闹的酒吧,就过来喝一杯。我记得我当时放的音乐是R&B、Reggae,也不是那种Techno,当时流行的基本是Techno、Trance这种。那时候有一本很轰动的书叫《上海宝贝》,我在看的时候就觉得,里面描写的那些酒吧老板啊,这些人物就是我们认识的人,我都知道她在说哪些人。”
  然而当遍地机会的九十年代缓缓落下大幕,非青也慢慢清醒过来,“我真的看到有撕人民币的人,就感觉那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年代。”在物质的极度满足下,精神陷入了一片沙漠,“因为这个速度太快了,让一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我觉得这是精神上不能承受的。包括这些人的教育背景,他们是没办法一下子去理解这些变化的,反正就每天很开心,开心到不知道什么叫开心。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于是非青果断抽身,远渡他乡学习艺术。“你看到外面,会发现比这种生活更幸福的方式。”人们去看艺术展,去听音乐会,去探索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在Bournemouth这样的海边小城,城郊街头也散布着即兴发生的艺术,一些小小的艺术馆毫不做作地开着,自然地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2008年,回到故乡一年的非青沉淀出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世界“非青计划”。这座三层楼的老洋房展出着一些小件的作品,这还不足以表达出她艺术生活的全部。沙龙式的“非青艺站”曾开办过艺术课堂、电影放映、沙龙等等,如今,虽然没有了“艺站”,但停不下来的非青正踏着自己的步调,不疾不徐,无须追求痛快。
其他文献
           
期刊
潮辣重庆老火锅  潮人聚集地潮辣重庆老火锅在重庆传统火锅的基础上做了改良,除了最经典的红锅底、被大众认可许久的鸳鸯锅底、时尚潮流的九宫格锅底,还有独创一面的奔驰锅。推荐最新宝马锅——麻、辣、酸、清汤四种不同的锅底可以让你各取所需,而夜宵时段5.8折,对夜猫族来说嗲了伐的了!  地址:静安区愚园路582号  电话:021-62255883  营业时间:11:00-04:00  十面埋伏  这家名字颇
期刊
自从05年超级男女声之后,选秀节目在中国泛滥成灾,并且真的是泛滥成灾。但“全国第一”只有一个:《乐乐音乐乐园》的辉煌发生在90年代末,是全国第一台选秀节目,迷倒了沪上相当一批生于70、80年的年轻观众,为保持新鲜血液,主持人也每年一换,“一起打边炉”的美女板娘李珍,就是第三届主持人之一。  “那个时候节目不多,所以竞争也不大,但85后基本就不知道《乐乐音乐乐园》了,现在是90后的天下。”无论是做主
期刊
在盛夏的日本,人们的夜宵时间通常会在居酒屋里度过,生啤就着小菜、烧酒就着烤物,食到半分饱时再来一份爽口的冷面。对于他们而言,居酒屋里的料理没有昂贵的食材,没有考究的烹饪技巧,没有华丽的摆盘,但尽心尽力的朴实、可口足以让他们每晚醉心,流连于此。  位于延安西路的有喜屋,很接地气的为客人敞开到凌晨5点,也为那些懒得再做多项选择题的客人制定了A、B两种深夜套餐,两个姑娘吃完,基本是要捧着肚子扶墙出去。凌
期刊
台湾:遍地夜市开花  我从没见过哪个地方的人像台湾人这么热爱夜市的,这是我呼吸了十天台湾自由的空气后得出的小小结论。  台湾地方不大,可无论多大多小的城市,都有夜市。光台北就有士林夜市、师大夜市、饶河夜市、临江夜市等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夜市。台南的数量没那么多,但花园夜市一直是全台最大夜市的号称者,能让你挤到分不清东南西北,而且不是每天都开,所以当地人还编了个口诀——大大武花大武花,或是大大武花大花
期刊
很多人说时尚之都,就算最后答案有些许出入,但至少意大利一定是所有选项里最让人纠结的。作为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和中心,意大利人民似乎生来就没有忘记祖辈们寻求新奇和突破的传统,天马行空的浪漫在这个国度变得正经起来。这也是11 Park选择意大利作为欧洲服饰采购奇妙之旅基点的原因。  采访那天,高级服装设计师Diana正在为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意大利采购做准备。她在这一行经验丰富,之前曾在世界领先的运动品牌MI
期刊
平常采访常遇到长得好看的店主,就是在路上偶遇到会盯着多看几眼的那种。没想到这回采访Josphere更是运气好到爆棚。店主刘季涵从隔间后面走出来的时候,就有种气场的化学反应,高挑的身材,素颜却依旧立体的面容,心里只想:“大美女啊!”  刘季涵是台湾人,讲话有着典型的糯糯嗲嗲的腔调。“我设计的配饰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我想用它们来表现随性的生活。”  再抬头看这间不算大的店面,摆设了三种不同风格的配
期刊
现代人最爱给自己贴上“环保”的标签,标榜新新人类紧跟潮流的欲望。环保袋早已不是每天菜场师奶勾在小臂上咋咋呼呼的买小菜专利,爱时髦的年轻人开始把轻盈,简便的环保袋当做随身利器,因为它们搭配了今季的流行元素,往手上一提,让购物之旅更加轻松愉快。
期刊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的时候,年轻艺术家最为需要的,也许不是某个天雷勾地火的灵感,或者把自己也感动的滚滚才华。反倒是低调做事更能培养出系统的风格,而高调做人这件事,就要交给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全权代理。大呼怀才不遇的人都知道伯乐的重要,但是好的伯乐就像好的姻缘一样难以获得,在这种情况下,Magda Danysz自立门户可以说是令人惊喜的好消息。  2012年,Magda Danysz将上海
期刊
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最早在英文演讲中蹦出了“Aggressive”这个词,它的本意是“有野心的”,但杨教授更倾向于将它解释为 “勇敢提出新看法、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后来“新锐”一词悄然蔓延,在一些正式或不正式的指代场合,我们伸出手指给艺术圈的年轻艺术家贴上了“新锐”的标志。然而这个在宣传或评论文章中随意方便的词语可以说以其模棱两可的手段令专业学术人士气短,甚至有艺术家直接放话:“新锐”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