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非青
74年生,中学毕业做过希尔顿酒店销售秘书、服装店老板、广告公司职员、制片人、雪茄店长等。2001年赴英国Arts Institute at Bournemouth学习摄影,07年回国,现创办画廊“非青计划”,另有红酒店正在筹备中。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直接地感受到了九十年代最痛快的那一刀。“九十年代真的是遍地机会。最简单的就是买房子。银行,只要你有信用就能贷款。当时的那批人,随便到现在都可以千万、亿万。”1993年,19岁的非青就这样投入了她至今讲来仍然“宝贵”的九十年代,“我很感谢没有花四年去读书,而在整个社会变化很大的时候我都是踏上了这个社会去看了不同的地方。”
“93年我在希尔顿做销售秘书,那个时候五星级宾馆刚刚进入中国,在销售部办公室里的这些个销售都是精英分子,毕业于外国语大学啊之类。那时候那批人真的是有闯劲,跟他们接触、工作很有益处。当时我们两个老板,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英国人,还有一个Sales Manager是德国人,能第一次看到一些不同国家的人做事情的方式。”
但是酒店的生活让当时的非青感到非常安逸,“连穿什么都不用想。”一年半以后恰逢服装小店刚刚兴起,非青便顺势一转,在茂名路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茂名路上的小店也蛮多,但是别人都觉得我的店不一样。那时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要名牌的东西,但我就从来不要。我觉得大家都用的东西我肯定不要用。当时大部分人去广州、深圳拿货,我会去香港、日本拿货。后来不开了,因为不赚钱,我开的心态比较像玩,拿货都坐飞机,哈哈。”
爽气地把店一关,非青又做了制片人、广告公司,也在BAX这样的英国大型货运公司里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白领生活,“当时很好奇白领的生活,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地去上班啦什么的,不过后来就觉得,怎么说呢,那不属于我。”天性好奇的非青从来不遵守条条框框,开一家酒吧,才是属于她的混乱而充满机会的九十年代。
“那个时候很多人经商下海呀,那他们的钱去哪里用呢?当时还没有很多酒吧,酒吧全都是老外去的地方。当时的区别很明显,一个是港台澳,一个是老外。老外有他们自己那个圈子的酒吧。港澳台、新加坡,华人这一块,基本上全都去的是KTV。我当时两块都有接触,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里面形形色色的人。Malone's 呀,Sally's呀 ,O'Malley's呀,最早的还有Judy's。”
“我开的酒吧相对比较小,来的是常客,以谈话为主,可能人家去了一些很闹的酒吧,就过来喝一杯。我记得我当时放的音乐是R&B、Reggae,也不是那种Techno,当时流行的基本是Techno、Trance这种。那时候有一本很轰动的书叫《上海宝贝》,我在看的时候就觉得,里面描写的那些酒吧老板啊,这些人物就是我们认识的人,我都知道她在说哪些人。”
然而当遍地机会的九十年代缓缓落下大幕,非青也慢慢清醒过来,“我真的看到有撕人民币的人,就感觉那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年代。”在物质的极度满足下,精神陷入了一片沙漠,“因为这个速度太快了,让一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我觉得这是精神上不能承受的。包括这些人的教育背景,他们是没办法一下子去理解这些变化的,反正就每天很开心,开心到不知道什么叫开心。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于是非青果断抽身,远渡他乡学习艺术。“你看到外面,会发现比这种生活更幸福的方式。”人们去看艺术展,去听音乐会,去探索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在Bournemouth这样的海边小城,城郊街头也散布着即兴发生的艺术,一些小小的艺术馆毫不做作地开着,自然地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2008年,回到故乡一年的非青沉淀出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世界“非青计划”。这座三层楼的老洋房展出着一些小件的作品,这还不足以表达出她艺术生活的全部。沙龙式的“非青艺站”曾开办过艺术课堂、电影放映、沙龙等等,如今,虽然没有了“艺站”,但停不下来的非青正踏着自己的步调,不疾不徐,无须追求痛快。
74年生,中学毕业做过希尔顿酒店销售秘书、服装店老板、广告公司职员、制片人、雪茄店长等。2001年赴英国Arts Institute at Bournemouth学习摄影,07年回国,现创办画廊“非青计划”,另有红酒店正在筹备中。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直接地感受到了九十年代最痛快的那一刀。“九十年代真的是遍地机会。最简单的就是买房子。银行,只要你有信用就能贷款。当时的那批人,随便到现在都可以千万、亿万。”1993年,19岁的非青就这样投入了她至今讲来仍然“宝贵”的九十年代,“我很感谢没有花四年去读书,而在整个社会变化很大的时候我都是踏上了这个社会去看了不同的地方。”
“93年我在希尔顿做销售秘书,那个时候五星级宾馆刚刚进入中国,在销售部办公室里的这些个销售都是精英分子,毕业于外国语大学啊之类。那时候那批人真的是有闯劲,跟他们接触、工作很有益处。当时我们两个老板,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英国人,还有一个Sales Manager是德国人,能第一次看到一些不同国家的人做事情的方式。”
但是酒店的生活让当时的非青感到非常安逸,“连穿什么都不用想。”一年半以后恰逢服装小店刚刚兴起,非青便顺势一转,在茂名路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茂名路上的小店也蛮多,但是别人都觉得我的店不一样。那时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要名牌的东西,但我就从来不要。我觉得大家都用的东西我肯定不要用。当时大部分人去广州、深圳拿货,我会去香港、日本拿货。后来不开了,因为不赚钱,我开的心态比较像玩,拿货都坐飞机,哈哈。”
爽气地把店一关,非青又做了制片人、广告公司,也在BAX这样的英国大型货运公司里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白领生活,“当时很好奇白领的生活,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地去上班啦什么的,不过后来就觉得,怎么说呢,那不属于我。”天性好奇的非青从来不遵守条条框框,开一家酒吧,才是属于她的混乱而充满机会的九十年代。
“那个时候很多人经商下海呀,那他们的钱去哪里用呢?当时还没有很多酒吧,酒吧全都是老外去的地方。当时的区别很明显,一个是港台澳,一个是老外。老外有他们自己那个圈子的酒吧。港澳台、新加坡,华人这一块,基本上全都去的是KTV。我当时两块都有接触,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里面形形色色的人。Malone's 呀,Sally's呀 ,O'Malley's呀,最早的还有Judy's。”
“我开的酒吧相对比较小,来的是常客,以谈话为主,可能人家去了一些很闹的酒吧,就过来喝一杯。我记得我当时放的音乐是R&B、Reggae,也不是那种Techno,当时流行的基本是Techno、Trance这种。那时候有一本很轰动的书叫《上海宝贝》,我在看的时候就觉得,里面描写的那些酒吧老板啊,这些人物就是我们认识的人,我都知道她在说哪些人。”
然而当遍地机会的九十年代缓缓落下大幕,非青也慢慢清醒过来,“我真的看到有撕人民币的人,就感觉那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年代。”在物质的极度满足下,精神陷入了一片沙漠,“因为这个速度太快了,让一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我觉得这是精神上不能承受的。包括这些人的教育背景,他们是没办法一下子去理解这些变化的,反正就每天很开心,开心到不知道什么叫开心。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于是非青果断抽身,远渡他乡学习艺术。“你看到外面,会发现比这种生活更幸福的方式。”人们去看艺术展,去听音乐会,去探索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在Bournemouth这样的海边小城,城郊街头也散布着即兴发生的艺术,一些小小的艺术馆毫不做作地开着,自然地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2008年,回到故乡一年的非青沉淀出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世界“非青计划”。这座三层楼的老洋房展出着一些小件的作品,这还不足以表达出她艺术生活的全部。沙龙式的“非青艺站”曾开办过艺术课堂、电影放映、沙龙等等,如今,虽然没有了“艺站”,但停不下来的非青正踏着自己的步调,不疾不徐,无须追求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