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几年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的大力发展,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班级归属感中的经常被运用,其作用也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越来越被重视了。本文针对高一年级以班级归属感问题,通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为方式,提出了关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应用的一些思考和启发,对于以后的班级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字: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班级归属感;运用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1世纪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范畴,一种新的视角和趋向,心理学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消极心理问题而提出的,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积极心理学用心理學当前已比较完善和有用的试验方法与衡量标准,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优秀品质。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环境下,为参加人员提供心理帮助与辅导的一种辅导方法,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恰当的辅导策略,经过团体成员的互动,激励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接纳自己,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促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起每个参与成员潜能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体验和感悟,因此当前越来越被学校的班级管理所应用。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团体干预为介入方法,以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辅导。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类良好发展的前提,一个人能在生活中与他人建立正常的情感链接,如交友、参加团体并在其中获取支撑和认同,这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基础需要。高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同伴的接纳而产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所谓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感觉到本人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认可、被他人认为有能力及与他人成为一个团体的一种情感”。很多研究者在学生对学校和班级归属感的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学生对班级归属感的产生,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所在班级的认可和被接纳程度。鞠艳提出班级归属感的强弱影响学校归属感,同时良好的班级归属感有利于学生合理行为塑造和健康品德培养,也有助于老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
二、辅导过程
高一新生刚刚告别初中生活,对新的班集体产生陌生感,对初中生活的怀念,使高一新生对自己现在所处的集体没有归属感,甚至有些同学对于新的集体、新的班主任、新的同学等有一种排斥的心态,鉴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的视角去面对这些问题。
(一)“你好,我的新同学”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认识你记住我”,对于新的班集体同学们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班级成员的名字,这就需要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班级成员认识本班级全体同学共同需要遵守和维护的班级规则,同时在成立班级规则的过程中看到新高中班级蕴藏的巨大力量和资源。
活动第一环节先将班级同学随机分为几个小组,让成员认识小组内的同学,并在结束后将自己小组内的成员详细介绍给全班同学。第二环节“滚雪球”,重新将全班同学分组,继续认识小组内的成员,结束后以“我是小红,我是小红旁边的小花,我是小红旁边的小花旁边的小明,我是......”这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内的成员。
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打破高一新生对新班级和新同学的陌生感和戒备感,通过积极要求自己去记住班级同学的名字,也是建立班级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如果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和方式去认识班级同学,有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在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后还叫不上同班同学的名字,这也让该同学更加感受到孤独和没有归属感。本次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周或者第二周比较适宜。
(二)“我们都不错”
高一学生在新班级中出现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卑,很多学生高中的自我评价不及初中高,总会有很多学生在咨询过程中说:“我现在真是感觉一无是处,我还是特别怀念初中的我,那时候我有很多的朋友,我的性格也很开朗,我的学习也是很有规律,而且只要努力学习就会进步。而现在的我没有好朋友,有的朋友也不及初中的朋友推心置腹,学习也是一塌糊涂,不知道学什么,很迷茫,我很怀念我初中的老师。”高一新生在班级中的孤独感会影响学生整个高中的学习与人际交往,这就需要高一新生在新班级中寻找新力量,寻找被肯定的感觉。
本次活动设计了“自我优势介绍”和“他人优势介绍”在这两个活动中,活动还是以小组形式展开,首先老师给大家呈现一些关于描述自己优势的词语,让同学们自己在这些词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五个品质,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这一环节对很多学生是一种挑战,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优势,面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积极的面对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这一环节能够提高高一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在高中阶段良好的自我认识才会让该学生在高中阶段健康快乐的成长。其次,要求小组内的所有成员给小组成员找出至少五项优势并说明理由。这一环节让同学的感受很深刻,当自我优势被小组成员发现的时候,内心是感激的是快乐的,同样也增加了每个学生对班级同学的认识和感激,可以增进班级归属感。对于每一位参与的学生来说,当自己努力去发现小组成员优势的时候也是对自己极大的挑战,因为高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很少关注身边的同学,这个活动让同学们不仅从团体中得到了肯定,等让每个同学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新班级同学,这必将会让班级更有凝聚力。
(三)“感恩训练”
感恩对于高一新生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如何让高一学生感受身边温暖的事件,并能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表达出来是高一学生需要学习和训练的必须课。因此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三件好事”的训练来感受生活、亲人、同学、朋友、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开心。感恩训练可以让同学们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舍友甚至陌生人在生活或者学习中给与自己的帮助表达感谢。可以用电话、短信、微信、QQ的形式,也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同学们当场给想要感谢的同学或者老师亲自送上感谢。通过这样的训练让每个学生学会感受爱,更要学会表达爱。有研究发现感恩训练可以提高参与人的积极情绪,有了积极情绪每位同学就会努力去表达或者传递自己的积极情绪,这就让新的班级建设朝着良好的方向去发展。 (四)凝聚力量
当每一个同学都感受身边快乐事件的时候,还要让同学们学会共同面对困难。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学校主要通过运动会来增加班级凝聚力,但是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应该在运动会之前做好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因此总结活动可设计为“同舟共济”。活动还是以小组形式开展,以一张报纸作为共同驶向对岸的“大船”,需各小组持着“一个也不能少”的精神,每一位成员都需站在自己的“大船”上(脚踩在报纸上不能踩在地上),保持3秒钟,挑战成功。“大船”随时经历着波折,变得越来越小,能够承载的面积也越来越小,但是每组成员都必须做到“一个也不能少”。当任务越来越难时,小组中间开始出现领导者或组织者,也出现了奉献者。此刻所有的小组成员开始想办法,此刻也是班级或者小组凝聚力的一种体现,有的学生将自己的脚面奉献了出来,让其他学生踩在上面。
对于新的班集体,在这个活动中如果能够看到为了集体的利益大家都在集思广益,甚至还有人会“牺牲”自己,这些精神都是新的班集体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非常需要的体验。同时也会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有时候经历的困难也是其他同学正在经历困难,而当大家能够真诚的表达自己的困难,还能够一起解决这个困难,这个过程是很有价值的。
通过本次总结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后产生的体验对所有参与同学都有深刻的情绪体验的感受,也有信心能够去面对未来自己和班级遇到的困难,更加凸显出来班级凝聚力的强大。
三、结果与讨论
这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班级归属感上的运用,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前提并不是让学生忘记过去失败痛苦的经历,而是寻找过去失败痛苦的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带着这份积极的情感和个人体验继续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每一个人经历痛苦或者失败事件的过程是难受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一定发挥了积极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了更加坚强和有力量的学生。
通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和班级的目标,当学生认同自己的目标和班级目标有一致性的時候,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也逐渐产生了,只有让学生把自己和集体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
其次,团体内聚力是使参与同学保持在团体内的吸引力。这种内聚力能使同学们对本次新的团体产生比其他团体更亲切的情感和态度。团体内聚力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内部环境是主要的原因。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经常创造各式各样积极的内、外环境产生良好的团体内聚力。
再者,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高一新生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这种压力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规范,树立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同学在团体辅导过程中与其他很多同学的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压力,进而促使个体同学放弃自己的想法以获得班级同学的认可与统一。其目的是促使个体同学能保留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和观察班级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而起到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想法融合的作用。通过几次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高一新生在团体中看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可以看到班级同学的独特性,进而学会接纳和认同,逐步产生班级归属感的过程。
最后,通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帮助高一新生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高一新生产生归属感的主要途径,因为很多高一学生的好朋友主要来自班级同学和宿舍舍友,与他们的良好关系也影响着每个高一新生的班级归属感。通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在看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需主动的观察同学的优势。能够发现别人的优势并能表达出来,这就会帮助同学产生更好的人际关系,这也就需要更多的班主任和老师在班级初建时多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和教导学生。
总之,积极心理团体辅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将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在班级建设中更是会发挥很大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尝试、体验和观察中才能把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运用得淋漓尽致,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国标.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述评,教育导刊[J],2002(2)
[2]张晓霞.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聂永欣.关于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角色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07(5)
[4]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马丁.塞利格曼著.赵煜鲲译,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6]张丹.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干预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2381
关键字: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班级归属感;运用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1世纪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范畴,一种新的视角和趋向,心理学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消极心理问题而提出的,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积极心理学用心理學当前已比较完善和有用的试验方法与衡量标准,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优秀品质。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环境下,为参加人员提供心理帮助与辅导的一种辅导方法,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恰当的辅导策略,经过团体成员的互动,激励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接纳自己,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促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起每个参与成员潜能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体验和感悟,因此当前越来越被学校的班级管理所应用。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团体干预为介入方法,以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辅导。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类良好发展的前提,一个人能在生活中与他人建立正常的情感链接,如交友、参加团体并在其中获取支撑和认同,这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基础需要。高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同伴的接纳而产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所谓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感觉到本人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认可、被他人认为有能力及与他人成为一个团体的一种情感”。很多研究者在学生对学校和班级归属感的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学生对班级归属感的产生,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所在班级的认可和被接纳程度。鞠艳提出班级归属感的强弱影响学校归属感,同时良好的班级归属感有利于学生合理行为塑造和健康品德培养,也有助于老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
二、辅导过程
高一新生刚刚告别初中生活,对新的班集体产生陌生感,对初中生活的怀念,使高一新生对自己现在所处的集体没有归属感,甚至有些同学对于新的集体、新的班主任、新的同学等有一种排斥的心态,鉴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的视角去面对这些问题。
(一)“你好,我的新同学”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认识你记住我”,对于新的班集体同学们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班级成员的名字,这就需要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班级成员认识本班级全体同学共同需要遵守和维护的班级规则,同时在成立班级规则的过程中看到新高中班级蕴藏的巨大力量和资源。
活动第一环节先将班级同学随机分为几个小组,让成员认识小组内的同学,并在结束后将自己小组内的成员详细介绍给全班同学。第二环节“滚雪球”,重新将全班同学分组,继续认识小组内的成员,结束后以“我是小红,我是小红旁边的小花,我是小红旁边的小花旁边的小明,我是......”这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内的成员。
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打破高一新生对新班级和新同学的陌生感和戒备感,通过积极要求自己去记住班级同学的名字,也是建立班级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如果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和方式去认识班级同学,有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在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后还叫不上同班同学的名字,这也让该同学更加感受到孤独和没有归属感。本次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周或者第二周比较适宜。
(二)“我们都不错”
高一学生在新班级中出现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卑,很多学生高中的自我评价不及初中高,总会有很多学生在咨询过程中说:“我现在真是感觉一无是处,我还是特别怀念初中的我,那时候我有很多的朋友,我的性格也很开朗,我的学习也是很有规律,而且只要努力学习就会进步。而现在的我没有好朋友,有的朋友也不及初中的朋友推心置腹,学习也是一塌糊涂,不知道学什么,很迷茫,我很怀念我初中的老师。”高一新生在班级中的孤独感会影响学生整个高中的学习与人际交往,这就需要高一新生在新班级中寻找新力量,寻找被肯定的感觉。
本次活动设计了“自我优势介绍”和“他人优势介绍”在这两个活动中,活动还是以小组形式展开,首先老师给大家呈现一些关于描述自己优势的词语,让同学们自己在这些词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五个品质,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这一环节对很多学生是一种挑战,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优势,面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积极的面对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这一环节能够提高高一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在高中阶段良好的自我认识才会让该学生在高中阶段健康快乐的成长。其次,要求小组内的所有成员给小组成员找出至少五项优势并说明理由。这一环节让同学的感受很深刻,当自我优势被小组成员发现的时候,内心是感激的是快乐的,同样也增加了每个学生对班级同学的认识和感激,可以增进班级归属感。对于每一位参与的学生来说,当自己努力去发现小组成员优势的时候也是对自己极大的挑战,因为高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很少关注身边的同学,这个活动让同学们不仅从团体中得到了肯定,等让每个同学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新班级同学,这必将会让班级更有凝聚力。
(三)“感恩训练”
感恩对于高一新生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如何让高一学生感受身边温暖的事件,并能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表达出来是高一学生需要学习和训练的必须课。因此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三件好事”的训练来感受生活、亲人、同学、朋友、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开心。感恩训练可以让同学们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舍友甚至陌生人在生活或者学习中给与自己的帮助表达感谢。可以用电话、短信、微信、QQ的形式,也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同学们当场给想要感谢的同学或者老师亲自送上感谢。通过这样的训练让每个学生学会感受爱,更要学会表达爱。有研究发现感恩训练可以提高参与人的积极情绪,有了积极情绪每位同学就会努力去表达或者传递自己的积极情绪,这就让新的班级建设朝着良好的方向去发展。 (四)凝聚力量
当每一个同学都感受身边快乐事件的时候,还要让同学们学会共同面对困难。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学校主要通过运动会来增加班级凝聚力,但是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应该在运动会之前做好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因此总结活动可设计为“同舟共济”。活动还是以小组形式开展,以一张报纸作为共同驶向对岸的“大船”,需各小组持着“一个也不能少”的精神,每一位成员都需站在自己的“大船”上(脚踩在报纸上不能踩在地上),保持3秒钟,挑战成功。“大船”随时经历着波折,变得越来越小,能够承载的面积也越来越小,但是每组成员都必须做到“一个也不能少”。当任务越来越难时,小组中间开始出现领导者或组织者,也出现了奉献者。此刻所有的小组成员开始想办法,此刻也是班级或者小组凝聚力的一种体现,有的学生将自己的脚面奉献了出来,让其他学生踩在上面。
对于新的班集体,在这个活动中如果能够看到为了集体的利益大家都在集思广益,甚至还有人会“牺牲”自己,这些精神都是新的班集体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非常需要的体验。同时也会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有时候经历的困难也是其他同学正在经历困难,而当大家能够真诚的表达自己的困难,还能够一起解决这个困难,这个过程是很有价值的。
通过本次总结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后产生的体验对所有参与同学都有深刻的情绪体验的感受,也有信心能够去面对未来自己和班级遇到的困难,更加凸显出来班级凝聚力的强大。
三、结果与讨论
这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班级归属感上的运用,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前提并不是让学生忘记过去失败痛苦的经历,而是寻找过去失败痛苦的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带着这份积极的情感和个人体验继续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每一个人经历痛苦或者失败事件的过程是难受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一定发挥了积极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了更加坚强和有力量的学生。
通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和班级的目标,当学生认同自己的目标和班级目标有一致性的時候,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也逐渐产生了,只有让学生把自己和集体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
其次,团体内聚力是使参与同学保持在团体内的吸引力。这种内聚力能使同学们对本次新的团体产生比其他团体更亲切的情感和态度。团体内聚力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内部环境是主要的原因。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经常创造各式各样积极的内、外环境产生良好的团体内聚力。
再者,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高一新生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这种压力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规范,树立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同学在团体辅导过程中与其他很多同学的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压力,进而促使个体同学放弃自己的想法以获得班级同学的认可与统一。其目的是促使个体同学能保留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和观察班级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而起到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想法融合的作用。通过几次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高一新生在团体中看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可以看到班级同学的独特性,进而学会接纳和认同,逐步产生班级归属感的过程。
最后,通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帮助高一新生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高一新生产生归属感的主要途径,因为很多高一学生的好朋友主要来自班级同学和宿舍舍友,与他们的良好关系也影响着每个高一新生的班级归属感。通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在看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需主动的观察同学的优势。能够发现别人的优势并能表达出来,这就会帮助同学产生更好的人际关系,这也就需要更多的班主任和老师在班级初建时多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和教导学生。
总之,积极心理团体辅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将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在班级建设中更是会发挥很大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尝试、体验和观察中才能把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运用得淋漓尽致,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国标.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述评,教育导刊[J],2002(2)
[2]张晓霞.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聂永欣.关于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角色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07(5)
[4]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马丁.塞利格曼著.赵煜鲲译,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6]张丹.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干预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2381